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给出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最后阐述确保用人单位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运行的设计环节,探索用人单位提前介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介入式培养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體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随着市场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市场在人才需求和人才衡量标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学历也由政府认可变为市场认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更加看重聘者的能力而不是文凭,这样就使“国家学历”这块王牌遭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在暴露出地方高校的教育在专业结构、基础课程设置、精英师资队伍及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发展建设中存在着严重、不可忽略的弊端。在开设的课程中。存理论性的课程比较多,而实践性、应用型的课程则严重不足,具体的创新性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更是无从体现,培养目标及其不明确,理论知识单一,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导致“学非所用,人才无用武之地”。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不完善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缺失或是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第一,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等这些关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很少人去重视。这就导致大部分的高校任课教师形成一种各自为零的混乱状态。第二,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只能采用最为传统的笔试的形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评价结果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熟虑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总体薄弱
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操作技能、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与专业技术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都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目前的地方高校,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这种双师型教师都很匮乏,并且这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 高等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情况虽有所改观,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情况仍很严重,专任教师中至少一半的教师没有真正出过校门。由于生活的圈子狭窄,环境相对封闭,教职工对市场经济陌生,对色彩缤纷的社会缺乏应有的和足够的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和把握,更谈不上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加之一些学校并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放在第一位,对教师走出去没有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保障,对教师的考核与收入分配仍主要以授课量为杠杆,还有许多行政性、事务性要求,使得教师出门很困难。因此,即使学校接到订单,也难以按用人单位要求完成。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第一,改革高校泛行政化的现状。高校应当体现学术本位,即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大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从事学术研究的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本校的教育和学术事务,以民主的形式使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高校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权力分配,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激发生机和活力的氛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合理的定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引入问题式教学。传统大学教学中追求“显示完美”,即突出教材的完美性,以教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当前的新教育理念主张变“显示完美”为“呈现问题”,即在教育过程中,将教材变为问题式教学中的背景框架,通过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期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人才。第四,实践课程的开发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培养引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开发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课程模式,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要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高等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四、确保用人单位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与运行的设计环节—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为例
在实施用人单位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完成。
(一)学校创设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办学理念如同学校文化的"魂",它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方略、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从领导到师生,学校成员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办学理念的展示。当我们从一所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从师生的言谈举止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已被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所学校离"特色学校"也就越来越近了。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繁荣了北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代学术新风,铸就了特色的北大;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倡导师生民主平等,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创新,也为后人学习效仿和称道;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办学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以其坚韧不拔、艰苦创新成就了我国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因此,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才会具有超越自我、追求特色、创建特色的可能。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
(二)确立订单,签订协议,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并动态调整
为了使订单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在推出订单式班级时,要与企业磋商,按企业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方案制定全过程,大大增强了教学针对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然后和企业协调制定专业基础平台和订单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的模式,实践课时总数占总学时近1/2,多数专业实训教学在企业工作现场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教育部各系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学生实践报告等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按照制度要求做到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①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学 生实践报告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②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評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③考核评价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 核、评价上。教学考试尽量与国家技能鉴定、职业资格鉴定接轨,以提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率,为学生就业、上岗拓宽渠道。
(四)共同打造一支符合订单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高等院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总结
综上所述,从四川区域内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状看,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且已取初步成绩。虽然目前还存在着教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学校转型进度不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实训设备与场地欠缺等某些困难与问题,但随着政府、社会机构、企业等力量的积极介入,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在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中得到更多地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高志彦.就业导向:高职教育新发展观[N] .中国教育报,2004-02-17.
[4]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5]梓和荣,沈宏毅等.“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34—36.
[6]金玮,梁敏.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7]李慧巍,杨之雷,王卫.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8]郑小艳.在互惠双赢中构建校企合作新平台[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 1) : 46 -49.
基金项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介入式培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MBXH19YB104)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介入式培养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體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随着市场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市场在人才需求和人才衡量标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学历也由政府认可变为市场认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更加看重聘者的能力而不是文凭,这样就使“国家学历”这块王牌遭受到巨大冲击,同时也在暴露出地方高校的教育在专业结构、基础课程设置、精英师资队伍及未来就业方向等方面的发展建设中存在着严重、不可忽略的弊端。在开设的课程中。存理论性的课程比较多,而实践性、应用型的课程则严重不足,具体的创新性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更是无从体现,培养目标及其不明确,理论知识单一,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导致“学非所用,人才无用武之地”。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不完善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缺失或是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第一,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等这些关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很少人去重视。这就导致大部分的高校任课教师形成一种各自为零的混乱状态。第二,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只能采用最为传统的笔试的形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评价结果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熟虑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总体薄弱
一般来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操作技能、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与专业技术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都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目前的地方高校,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这种双师型教师都很匮乏,并且这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 高等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情况虽有所改观,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情况仍很严重,专任教师中至少一半的教师没有真正出过校门。由于生活的圈子狭窄,环境相对封闭,教职工对市场经济陌生,对色彩缤纷的社会缺乏应有的和足够的全面、客观的了解、认识和把握,更谈不上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加之一些学校并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放在第一位,对教师走出去没有提供相应政策支持和保障,对教师的考核与收入分配仍主要以授课量为杠杆,还有许多行政性、事务性要求,使得教师出门很困难。因此,即使学校接到订单,也难以按用人单位要求完成。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第一,改革高校泛行政化的现状。高校应当体现学术本位,即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大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从事学术研究的教授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本校的教育和学术事务,以民主的形式使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高校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权力分配,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激发生机和活力的氛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合理的定位。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第三,引入问题式教学。传统大学教学中追求“显示完美”,即突出教材的完美性,以教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心。当前的新教育理念主张变“显示完美”为“呈现问题”,即在教育过程中,将教材变为问题式教学中的背景框架,通过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期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人才。第四,实践课程的开发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培养引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课程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开发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课程模式,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要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高等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四、确保用人单位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与运行的设计环节—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为例
在实施用人单位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确保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完成。
(一)学校创设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办学理念如同学校文化的"魂",它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方略、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从领导到师生,学校成员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办学理念的展示。当我们从一所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从师生的言谈举止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已被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所学校离"特色学校"也就越来越近了。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繁荣了北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代学术新风,铸就了特色的北大;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倡导师生民主平等,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创新,也为后人学习效仿和称道;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办学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以其坚韧不拔、艰苦创新成就了我国教育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和神话。因此,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学校才会具有超越自我、追求特色、创建特色的可能。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
(二)确立订单,签订协议,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并动态调整
为了使订单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在推出订单式班级时,要与企业磋商,按企业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方案制定全过程,大大增强了教学针对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然后和企业协调制定专业基础平台和订单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的模式,实践课时总数占总学时近1/2,多数专业实训教学在企业工作现场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教育部各系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学生实践报告等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按照制度要求做到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①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学 生实践报告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②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提出考評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③考核评价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 核、评价上。教学考试尽量与国家技能鉴定、职业资格鉴定接轨,以提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率,为学生就业、上岗拓宽渠道。
(四)共同打造一支符合订单教育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通过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高等院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总结
综上所述,从四川区域内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状看,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且已取初步成绩。虽然目前还存在着教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学校转型进度不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实训设备与场地欠缺等某些困难与问题,但随着政府、社会机构、企业等力量的积极介入,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在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中得到更多地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高志彦.就业导向:高职教育新发展观[N] .中国教育报,2004-02-17.
[4]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5,(4):72-74.
[5]梓和荣,沈宏毅等.“订单式”职业教育机制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4):34—36.
[6]金玮,梁敏.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过程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7]李慧巍,杨之雷,王卫.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8]郑小艳.在互惠双赢中构建校企合作新平台[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 1) : 46 -49.
基金项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介入式培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MBXH19YB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