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除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熟悉、重新备课外,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协作的活动过程,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参与中求得成功,得到满足,获得喜悦,促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及数学思维能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引领;参与;交流;鼓励;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96-02
  引言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一、扮演好的角色,引领学生参与数学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增强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让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態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
  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干扰处想,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
  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四、“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五、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如上“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上“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同共进步共同发展的场所。
  参考文献
  [1]互联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html《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2]《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数学参考》,2012年8月,第8期.
其他文献
通过对黄州城区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了影响实施效果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有效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使
田径运动是在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作为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础,它对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基础和促进的作用。田径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大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表达出来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情绪状态。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都会认真去理解,刻苦去钻研这一学科的内容,会对这一学科表达浓厚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物理知识,掌握并应用物理知识的一门学科。课程中有大量的定理、定律,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物理这一学科,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
作为一所全寄宿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运动中的损伤不仅损害我校学生健康,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学生运动损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