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入理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d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荀子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给今天的教学带来启示。本文从荀子由知入理的教学原则出发,深入理解和思考荀子关于教学的四个阶段,指出其对于现代教学的指导意义和自身局限性。
  关键词:荀况 教学四阶段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05-01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在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讲学,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先秦时期,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教育学家,但从孔子,到墨子,始终没有提出一个较系统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直到荀子填补了这一空白。他结合前人的经验、理论和自身实际,从理论上高度概括,提出了教学四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过程理论体系。
  1 荀子的教学原则:由知入理
  荀子强调以“闻”与“见”的感性认知为基础,使“知”进入理性阶段的原则。
  在教学方法问题上,他要求以“闻”与“见”的感性认知为基础,使“知”进入理性阶段,再进一步去行或实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1]。这一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据荀况的分析,是:“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2]
  2 对荀子教学四阶段的理解
  2.1 第一阶段:“入乎耳”的阶段
  荀子以为:“入乎耳”的阶段,老师须用适当方法,把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如“回声”那样答复学生,使其直接获得一定的概念,既不可“不问而告”,也不可“问一而告二”,他明白指出:“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3]在这阶段,荀况最着重的是:“一教”与“一学”,也就是教学双方,都要注意集中,因为“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2 第二阶段:“著乎心”的阶段
  “著乎心”是教学的第二阶段。在这阶段,学生要与旧概念结合,用冷静头脑来判断是非,烛见真理。在这阶段,必须做好“解蔽”与“一好”的功夫。“解蔽”就是打破偶像或成见以解放思想,“一好”就是专心思索,克服一切幻想、错觉及感情的扰乱。做好“解蔽”与“一好”功夫,老师既不会固执偏见或心思不定地传授知识,学生也可毫无成见地专心致志地接受并领会各种知识。
  2.3 第三阶段:“布乎四体”的阶段
  “布乎四体”,是教学的第三阶段。这阶段,是把“著乎心”的概念或知识,列成系统,找出规律、作出结论,并用推理方法(主要是演绎法),使学生能“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能“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也就是使学生只有:由近及远,由具体推知抽象,由普遍推知特殊,由微末事像判断光明远景,由理论估计实践、据“大道”以考察一切问题,并进一步用所知之“道”,指导手足四体动作,进入教学的最后阶段。
  2.4 第四阶段:“行乎动静”的阶段
  荀子把“行乎动静”当作教学的最后阶段。这阶段是把学得的知识“见诸行事”的过程,也就是要求学生把列成系统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他要求“形乎动静”,就是要求把知识转化为行动;他认为只有“圣人”,善于用知识指导行动,也就是能够“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知而不行,必然引起教育教学工作中极大困难。荀子肯定了“圣人”这范畴,把圣人言行当作理想的行为标准(荀子称这标准为“坛宇”或“坊表”),他提倡从知到行,或者说,从理论到实践。
  3 荀子教学四阶段的启示
  3.1 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独立思考
  荀子认为,教师应该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内容。檢索课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了检索的基本知识后,通过联想、比较、综合、概括等独立思考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这些知识。
  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系统地设置一些问题,有系统的问题就像思维过程的路标,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深入地思考。
  教师还可通过一题多解来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路。
  3.2 荀子教学四阶段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映照
  荀子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竟暗合了现代的学习理论。关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和与其对应的教学方法、现代学习理论等,笔者将其归纳为如表1的关系。
  现代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再发展到建构主义。而早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就已产生了建构主义的先进理念。
  4 荀子教学四阶段的局限性
  荀子只要求从知到行,而不能更进一步,从行返知。他提倡从理论到实践,但是到了知识的实践阶段,荀子以为,已经登峰造极到此为止了,“学至于行而至矣”,而不从实践中检验结论,发展理论,应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荀况.荀子[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 刘绪禹.荀子的教学过程理论初识[J].湖北大学学报,1987(4).
  [3] 李婉.赫尔巴特与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之比较[J].教育探索,2009(7).
  注释
  ①荀子.儒效篇.
  ②荀子.劝学篇.
  ③荀子.大略篇.
  ④荀子.劝学篇.
  ⑤荀子.非相篇.
  ⑥荀子.儒效篇.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生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良好的心理品质会让他们更加自信、乐观的面对学习和将来的就业,良好的心理品质会为青少年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品质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48-01  中职生年龄大约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他们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职生大多因为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不理想
期刊
摘 要: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构建服务社会理念成为此次研究的重点。笔者从当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出发,提出《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的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做中学 创新能力 服务社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考察制度未完全适应实际、党员后续培养乏力、学生党支部缺乏资金保障等是独立学院进行党建工作时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应当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内部建设,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党建工作 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12-01  1 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存
期刊
摘 要: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寻求物流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和方法,为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物流管理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山东大学医学院在对教工党支部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推行了“以学科或科研团队为单位建立党支部”的新模式。本文介绍了这种新模式的具体实践和运行效果,论述了推行新模式的现实意义,以期对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党建 教工党支部 学科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19-02  高校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
期刊
摘 要:由于自然条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消费结构变化、地区文化差异与国家政策以及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等诸多因子的综合作用,使杜能的农业生产同心圆环状结构发生变形,甚至彻底改变。  关键词:农业生产同心圆环状结构 杜能环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39-02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近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并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在学生素养和技能培养、青年教师蹲点锻炼、教学、科研,企业冠名班等方面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取得较多成果,以期能对兄弟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深度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55-01  “当前职业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弱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这门学科具有地区性强、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政策性强等诸多特点,如果要求中职生客观、公正地编制出一项准确、合理、符合规格的工程预算,并非易事,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预算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操作训练、强化模拟训练和实践训练,学习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技巧。  关键词:建筑 工程 预算 编制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期刊
摘 要:公共选修课,是由学校组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它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是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类别,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公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整合研究建立在当下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继1989年开始执行的国际传统文化保护法案生效后,90年代初,研究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这对于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历史见证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价值的进一步明确,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自然存在的空间相对逐年减少,正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一样,各类文化消退的原因也复杂多样化。例如: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的进步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