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意蕴的探究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e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尤其是材料作文,一旦审错题,立错意,归错类,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可谓是致命的。江苏作文批改分六类法:一类卷,70~63分,要求切题,立意独到、深刻;二类卷,62~56分,要求切题,立意准确、正确;三类卷,55~49分,基本切题,立意基本正确;四类卷,48~42分,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五类卷,41~28分,不切题,立意牵强贴标签;六类卷,27~0分,不切题,立意不正确。从以上评分细则中可以看出,立意的对错、高下将决定你的文章归入不同的类,如果你立意出现差错,即使文章内容再丰富、见解再深刻、语句再优美,也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拿不到理想的分数。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对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审读,确保材料作文审题的万无一失。
  江苏从2013年起进入材料作文时代,新材料作文虽然比旧材料作文思维来得广泛,角度来得多元,但毕竟还是有限制的,如果不仔细审题,还是有出现偏题的可能性。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日前,著名艺术表演家陈道明在准备出演话剧《喜剧的忧伤》时,因高烧不退被迫临时取消演出。在另一位主演何冰及北京人艺领导的搀扶下,极度虚弱的陈道明登台不断向观众鞠躬致歉,险些栽倒。不少观众拥至台前喊到:“我们理解,陈老师快回去休息。”所有观众都毫无怨言且井然有序地退场。事后,人艺表示将为持票观众安排另一个时间段的演出或退票。除了有的观众因赶回外地等特殊情况退掉了33张票,其余观众均未退票。
  对于这样一则材料,有学生从陈道明的角度提炼了“要敬业”“要乐业”的观点,拿了30分,被判为偏题作文,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陈道明拖着病体坚持演出,那才叫“敬业”;如果陈道明以苦为乐,从不断的演出中获得快乐,从而爱上演出、喜欢演出,这才叫“乐业”。从材料中我们看到,陈道明因病不能演出,主动向观众致歉,而从“极度虚弱的陈道明登台不断向观众鞠躬致歉,险些栽倒”这样一些不厌其烦的细致描述中,我们感知陈道明病得不轻,他完全可以请人代为致歉,为什么要亲自致歉?这主要是源于他对观众发自由衷的尊重,源于他对艺术发自真诚的敬畏,所以,把“尊重”、“敬畏”确立为文章立意,才真正符合材料的意蕴。可见,如果不好好咀嚼、品味材料,很容易出现偏题的现象。
  那么,材料作文该如何正确审题呢?笔者以为,可以打通文学作品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通道,借鉴采用探究小说意蕴的方法来解读作文材料、辅助作文审题、规避立意上的风险。比如:
  2010年江苏高考考了小说《溜索》,该篇阅读的最后一道探究题为“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当年提供的答案如下: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从上述提供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揣摩出小说的深刻意蕴和情感的探究方法:一是抓材料中的叙述对象,将对象进行同类合并,从不同的对象入手多角度提取不同的道理,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二是研究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叙述对象间的关系入手来提取观点,体察作者的褒贬色彩;三是着眼整个事件,由事件中感悟出某些道理,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而我们如果把这样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嫁接到材料作文的审题上来,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如下面这则材料:
  花园里有一棵娇小玲珑的野花,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株雍容挺拔的玫瑰,叹息说:“造物主为何让我如此渺小,只能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一样耀眼。”造物主答应了野花的请求,把她变成了盛开的玫瑰,这一棵玫瑰高傲地伫立在众花之中。
  午后,狂风和暴雨突然袭来,她被连根拔起。而紧贴地面踏实生活的野花却安然存活,她们说:“瞧!虚荣的野花玫瑰要付出代价。”濒临死亡的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终于远离了卑微,找到了生活的高贵。”
  审题立意分析:
  此则材料中,叙述对象主要是野花玫瑰和众野花。在材料的叙述中,这两类对象各自有自己生命的追求,也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应该说各有其道理,不能简单片面地否定其中的一者。借鉴小说意蕴探究法,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提炼概括作文的立意:
  一是可从野花玫瑰角度来提炼观点。野花玫瑰不甘于平凡的生活,羡慕雍容挺拔的玫瑰,即便付出了在风雨中香消玉殒的沉重代价也无怨无悔,因为她觉得自己远离了卑微,找到了生活的高贵。据此,可概括提炼出如下立意:
  ①无惧风雨,追求生命的高贵;
  ②宁可高贵也不甘平庸;
  ③追求生命中的亮光;
  ④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追求;
  ⑤追求美好,必然会付出代价。
  二是可从众野花角度来提炼观点。众野花紧贴地面踏实生活,面对风雨的侵袭却能安然存活,她们不羡慕玫瑰高傲的伫立,鄙视虚荣,清醒地认识到虚荣所要付出的代价。据此,可提炼如下立意:
  ①甘于平凡;
  ②踏实生活,不慕虚荣;
  ③拒绝虚荣;
  ④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是可从野花玫瑰与众野花的关系角度来提炼观点。从野花玫瑰与众野花的关系入手,可以提炼出如下立意:
  ①做最好的自己;
  ②活出自我;   ③卑微与高贵。
  由此可见,掌握了小说意蕴的探究法,也就拿到了材料作文审题的钥匙,作文审题时就不会再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处着手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小说意蕴探究法,深入探究蕴涵在材料深层的隐蔽信息,从而提炼出一些更加深邃的观点与立意。现阶段的材料作文亦被称为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最大的不同,拙认为主要在于思维的广泛性和观点提炼的多元化,新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角度比较丰富,而且所有的角度和观点突破了以往材料作文蕴涵观点的主次之分,只要是来自材料的观点,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均可入题,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除了要关注材料中主要的对象和明确的对象外,还要深入研究别人容易忽略的对象以及隐形的对象,挖掘出更加独到、深刻的见解来,这样也许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比如,下面这则材料:
  近日,河南滑县农民韩洪光的80亩萝卜滞销。由于销路不好,怕菜烂在地里,他决定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媒体刊登消息后,引来近三千辆车、近万人拔萝卜。萝卜被拔光了,她种的红薯也被顺手挖走了三四万斤,地上种的两亩菠菜、辣椒,也被搞得只剩下三分之一,损失惨重。
  对上述材料,我们很容易抓住顺手牵羊的市民和韩洪光这两个对象,从而提炼出这样的一些观点:
  1.从顺手牵羊的市民的角度提炼观点:要提高国民素养,克服贪小便宜的陋习;从众心理;贪婪;守住道德底线;善良的缺失等等。
  2.从韩洪光的角度提炼观点:做法是否欠妥当;行善要有方。
  而在这两个角度中,尤以“顺手牵羊的市民”为主要的立意角度,但是也很容易因写的人太多而变得平庸化,很难写出出采的文章。我们是否可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呢?仔细品味、挖掘材料,其中其实还有角度可写,比如大家忽略的对象——媒体,能有三千多辆车、上万人去拔萝卜,说明媒体宣传的力量很大,韩洪光后来遭遇如此巨大的损失,同媒体的宣传不能说毫无关系,如此,我们是否可以从媒体的角度思考:刊登是否草率?引导是否到位?媒体应该担当哪些责任、底线和道义?一味只关注吸引“眼球”的所谓新闻效应而忽视人文关怀,这样能否真正帮到困窘者?相信这样的一些观点一亮相,必然会技惊四座,从众多的立意“撞车”的作文中脱颖而出!
  还有,这则材料中在韩洪光的背后还有个隐形的对象,那就是“政府部门”。韩洪光种植那么多面积的萝卜,到后来却卖不掉,无奈之下只能请人来拔萝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做了些什么?对农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产品销售的信息畅通等是否该提供帮助,是否该组织农民形成一定的产业链等,也可以做一点独到的思考,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重视材料作文的立意训练,在实践中思考、感悟其中一些内在的规律,摸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析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中丰富、多元的信息,从而使得我们的作文在下笔之前就已经先人一步。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其他文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让文字具有了感人的力量。感情充沛,笔端流出的文字才会充溢性灵,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呢?  一、深入生活,让“真”回归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写作是生活的文字显现,唯有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方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  1.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高中生,虽然生活阅历不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以及“人本位”阶段。我们需要教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学会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光辉,需要把教育提高到新的层面上。“人本位”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到新的高度,在这种教育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
2014年4月,本人有幸参加福建省名师网络课堂教研活动,观摩了一节高一《祝福》课堂教学实况,并听取教师代表的评课意见。教学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师生简单的对话之中,教师引导剖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并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多重性,学生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予以佐证。最后,教师代表评课时对此大加褒奖,称之为新课改的示范课,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建议由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一步探讨中国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给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努力做一个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的教师,才会少走弯路,多些收获。在实践与探究中,我采用“五个以”的教学策略,即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适时激励”为催化剂,以“加强思维训练”为中心,以“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进”为重点,以“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关键。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课改前,许多
一、命题意图  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两套试题的作文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任务指令”。因此,许多学校都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备考训练重点。  但是,当今年作文命题材料出现漫画时,有人认为给“任务驱动型作文”复习倡导者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作文教学中,要做到与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还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起。  一、听——两耳关心窗外事,不再只读圣贤书  我们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总喜欢强调“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实际上,这种指导太宽泛,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审美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逐步进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审美角度上着手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仅是语文教学发展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素质教育的切实要求。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散文学习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完全没有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此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思想禁锢起来,使其思维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审美教
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的中职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成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在中职教育中,人们往往认为实践性强的课程只是专业技能课程,而简单的将语文归为学科课程,其实不然。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而知识的学习在语文课中则是相对次要的,对于语文课来说,学生最终能不能学会使用语言,会不会开展语文活动,形成言语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力的形成是源于活动,
“山羊过独木桥”是高考语文2014年课程标准乙卷材料作文题,其题是: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
我理解的课堂生成是这样的,老师充分课前预设,将一篇课文尽可能有的知识点、能力点、审美点、情志点充分琢磨,在裸读备课的情况下,再综合各种资料信息加以消化吸收,然后走上课堂。其出发点归宿点全在学生,课堂的生发点也基本由学生引起,老师在其中只起引导、诱发、促疑、纠错、拨正等作用。这样的课堂中的生成是动态,对话是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情境是生活化的。  我在教学《鸟啼》一课时做了尝试。现将在两个班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