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言语形式,深入文本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本人有幸参加福建省名师网络课堂教研活动,观摩了一节高一《祝福》课堂教学实况,并听取教师代表的评课意见。教学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师生简单的对话之中,教师引导剖析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并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多重性,学生也积极投入到文本中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予以佐证。最后,教师代表评课时对此大加褒奖,称之为新课改的示范课,并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建议由祥林嫂的人生悲剧,进一步探讨中国女性的地位等问题。观摩至此,大吃一惊,不禁质疑,这真是新课改的示范课吗?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逐步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文本解读也逐步从单一的“标准答案”到多元的“个性解读”,但在热闹和开放的课堂表象下,文本解读却出现了一些失常的现象,如上述《祝福》课例中,虽然大谈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大批封建礼教的迫害,但对于文本只是浅尝辄止,始终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滑行,“也就是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实施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无论阅读还是教学都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而且语文姓“语”,语文的根本在于语言,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无疑要直击言语形式,深入解读文本,而绝不是抓住文本的思想内容,泛泛而谈。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经典作品自有其永恒的魅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而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是因为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就《祝福》而言,与文本对话,从文本的细微单位出发,一词一句中,细读深思,足可以感受到祥林嫂悲惨的人生,自然也可以体验到字里行间所潜藏着的思想情感。
  譬如:祥林嫂在与柳妈的聊天中,谈及额头上的伤疤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是小说中唯一特写祥林嫂的笑,随之“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嘲讽之意不言而喻,但祥林嫂究竟为何而笑呢?其实,想想祥林嫂的大约四十年的人生,丧夫失子之痛,接踵而至。不幸之中,“幸福”时光就数那与贺老六结婚生子的几年,有卫老婆子为证:“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幸福”时光虽然短暂,但却弥足珍贵,于是柳妈提及额头上的伤疤,便勾起祥林嫂的美好回忆,顿时沉浸其间而笑了。一个“笑”字,我们可以读到祥林嫂,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份简简单单的梦想,但在人生的种种意外之后,一切都轰然坍塌,而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又是如何从肉体到精神一口口地被吃掉呢?从一个简单的“笑”字中,我们自然可以深切地体验到鲁镇人们的麻木与封建礼教的迫害!
  再如:祥林嫂再到鲁镇,阿毛的故事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但她还妄想……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两个相同的句式,祥林嫂用了“我们的阿毛”,此时,祥林嫂已无“我们”可言,只剩下了“我”,内心陷入无限的凄苦,渴望人们能施以同情,共同担当这份苦痛,但鲁镇的人们直接刻薄地以“你们的阿毛”来回应,活生生地把祥林嫂推向鲁镇人们的对立面。在咀嚼赏鉴之后,人们收获了畸形的心理满足,而把这个“玩物”弃在了尘芥堆中。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个相同的句式,从“我们”到“你们”,从个体的凄苦到群体的冷漠,“在这里,鲁迅先生又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镇上的人的)看与(祥林嫂的)被看’得人生处境,从而引发读者从祥林嫂的凄苦的叙述以及镇上人的冰冷的逗乐中,去感受世态的凉薄和众生的麻木,进而更深地认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根源。”
  当然,言语形式,不仅仅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还应该包括谋篇布局。从《祝福》的结构中,我们也可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小说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由“我”的回乡,回忆起祥林嫂的人生片段,客观叙述了其悲惨的一生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死地。同时,又把“祥林嫂的故事”纳入到“我”的心理结构中去,“我”虽对祥林嫂的不幸抱以同情,但却无力帮助其走出精神的困境,而在祥林嫂“灵魂之有无”的拷问下,“我”的说不清,又无意间把她推向了死地,由此心生不安,然而在叙述故事中,“我”逐渐摆脱不安的心理,最后,在祝福的空气中,心理逐渐释然。对此,汪晖先生曾予以深刻的论述:“这种对于自我的深刻忧虑与怀疑并不完全自觉,但叙事结构却呈现了作者的思考:这一切正来自徘徊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历史中间物’对自身的惶惑。不是祥林嫂的悲剧,而是这一悲剧与叙述者的独特眼光和复杂心态的结合,才构成了《祝福》的基本思考,才使得它在众多的相似题材的现代小说中卓尔不群。”
  因此,文本解读应该聚焦于言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对话中,文本解读还要力避如下“失焦”的现象:一忽视文本的整体语境,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零敲碎打,结果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二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一味地求新求异,终究无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忽视语言的发展规律,简单粗暴地把阅读教学与应试教育划等号,高举高考的大旗,把文本肢解得血肉横飞,最终只剩下一些方法技巧,一堆名词术语。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尤其是在阅读专题的复习中,考生经常会出现审题或答题的失误,诸如审题不清,导致了答非所问。同时,在答题中,考生也很少结合具体的文本,只是套用一些简单的术语,或用冗繁的文字作答,其结果通常使答案空虚、枯燥而无实质内容。为了使高考备考更加的有效,我们尝试着把“关键词”这一关键要素纳入到高考语文备考中来,以此来培养学生规范的审题、答题意识。  【关键词】主观题 审题 答题 关键
《陈涉世家》里,陈胜是一个平民子弟,但他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因而司马迁将他载入世家。可见《史记》,不以身份成败论英雄,它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人学。  项羽,兵败自刎,司马迁却将他列入了《本纪》,享有帝王的尊荣。这是因为司马迁爱英雄惜英雄,同时在项羽的身上更投射着自己的生死观。司马迁的《史记》里,描写过很多人的死。例如黄帝轩辕,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遠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
诗歌鉴赏题可以说是高考语文试题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型。因此,诗歌鉴赏历来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一个难点。其实,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将诗歌鉴赏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确定为D等。应该说这个等级要求并不高,只要学生掌握了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巧,就可以攻破这道难关。  一、穷尽其义——利用已知,调动积累  “已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提供的,如标题、作者、注释、写作时间、题材范围、题干要求等;二是学生个人
“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记叙文一类卷评分细则  “主旨与材料“神似”,而有个性,有“灵犀”相通之默契,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记叙文一类卷评分细则  纵观2014年江苏作文阅卷的评分细则和20
其实课堂的“静”也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少,殊不知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的“静”不仅指无声的环境,也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写作、聆听、思考、体悟的静的氛围。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很多时间需要倾听和思考,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推理、比较、分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同时,静能养性,静能生智。鉴于此,我尝试了如下做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实际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许多学生害怕学习语文的“恐惧源”。虽说对孩子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身在一线的老师难免会感叹:花了那么多时间指导作文、批改、讲评,怎么成效还是不明显,写出来的文章怎么还是那么没有新意,千篇一律的选材太多,亮眼的文章太少,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细节描写有些做作……总之出彩的文章确实不多!这样的作文教学体验我同样经历过,同样茫然过,也试图寻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形散”即散文选材的纵横万里、上下千年和行文方式的舒卷自如;“神聚”即渗透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在散文教学中如何既引导学生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又体悟散文形与神的关系以及散文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研读教材的独具慧眼、教学设计的另辟蹊径。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囚绿记》为例,探讨一
一、导入  诗词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文学,既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惊讶,也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感慨;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也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怅惘。这就是诗词,它用最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最有味的画面,却又隐含了最丰厚的意蕴。如果在作文中,能够引用它,将使你的文章妙笔生花,意蕴丰富。  二、名作赏读  读林清玄的《清欢》,标注文中引用古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让文字具有了感人的力量。感情充沛,笔端流出的文字才会充溢性灵,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呢?  一、深入生活,让“真”回归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写作是生活的文字显现,唯有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方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  1.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高中生,虽然生活阅历不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以及“人本位”阶段。我们需要教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学会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学会与他人更好地相处,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光辉,需要把教育提高到新的层面上。“人本位”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到新的高度,在这种教育中,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