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家在中国东北松花江上的英国人,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奋不顾身为地下抗日者传递重要文件、陷日本侵略者于国际孤立。
闯关东的传教士
1897年,27岁的英国北爱尔兰传教士弗里德里克·奥尼尔(Frederick W S O’Neill,中文名倪斐德),被爱尔兰长老会派往亚洲传教,并被分配到环境险恶、生活条件艰苦的中国东北,距离辽宁沈阳近百公里的法库。
和一年四季气候相对温和的北爱尔兰相比,东北冬寒夏暑,且交通不便,没有现代水电设施、缺医少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长老会的传教士或者他们的孩子无法适应环境的、因病被迫离开的不少,甚至在当地死亡。
这对怀着单纯的理想主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奥尼尔产生巨大冲击:他亲历了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军队为争夺东北展开大战给中国民众造成的灾难;他感受到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不断欺辱下,中国草根民众水深火热的动荡生活:土匪、鸦片、瘟疫、疟疾、战乱、饥荒、腐败,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日本侵略东北的混乱让他多次身经艰险。
在东北安家近半个世纪
倪斐德在法库兴建基督教会和教堂
在动荡险恶的环境里,除了宗教精神支撑外,很多善良的中国百姓让奥尼尔先生逐渐在法库感受到“家”的感觉。他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抵达中国后立即开始学习中文,并取中文名“倪斐德”;他很快从英国接来未婚妻安妮(并要求她必须学汉语),两人在中国结婚生子,以法库为基地安家立业。
从27岁到72岁,除了间或跋涉重洋短暂返回欧洲,倪斐德夫妇在法库乡间居住了长达近半个世纪。东北成了倪斐德夫妇真正的家,那里有他们的事业,有他们的教区和信徒,有教会和教会开办的学校、医院,有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的房屋家园,他们五个孩子出生在东北(两个因病夭折),东北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但这个时代却是东三省的多事之秋。
日军占领东北让他难以安居
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的行动越来越频繁猖狂,倪斐德夫妇选择安家的法库不幸正处在日本侵华的多事之地沈阳地区:皇姑屯事件、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日军炮击东北军北大营等等。
日军占领和伪满洲国成立后,东北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变:日本政府安排大批移民殖民东北,很多日本人强占中国人的土地房产,强行推行日本宗教信仰、教育文化,掠夺东北经济资源的同时鼓励甚至从事毒品贸易,社会风气恶化,乡间匪盗更加猖獗。
就像很多东北的普通中国百姓一样,倪斐德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到无法在这个“家”里继续平安住下去了。
长老会的传教士向总部报告说,虽然在二战全面展开前,日本担心公然挑战西方列强对西方传教士的打压还有所顾虑,自从伪满洲国建立后,对西方传教士的跟踪盯梢、信件审查、旅行交友限制刁难甚至扣押审问也越来越频繁,还被强迫学日语。而中国传教士仅因为受到怀疑就可能直接被日军警逮捕入狱、拷打折磨。
倪斐德夫妇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早已把三个孩子送回爱尔兰接受教育,而他们两人自己仍在中国“苦撑”了10年,那是他在中国传教45年历程中最困难最痛苦的10年,所受到的政治控制和警察骚扰前所未有。
九一八事件后的压迫和反抗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短短四个月内,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主要城镇。
闯关东的传教士
1897年,27岁的英国北爱尔兰传教士弗里德里克·奥尼尔(Frederick W S O’Neill,中文名倪斐德),被爱尔兰长老会派往亚洲传教,并被分配到环境险恶、生活条件艰苦的中国东北,距离辽宁沈阳近百公里的法库。
和一年四季气候相对温和的北爱尔兰相比,东北冬寒夏暑,且交通不便,没有现代水电设施、缺医少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长老会的传教士或者他们的孩子无法适应环境的、因病被迫离开的不少,甚至在当地死亡。
这对怀着单纯的理想主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奥尼尔产生巨大冲击:他亲历了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军队为争夺东北展开大战给中国民众造成的灾难;他感受到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不断欺辱下,中国草根民众水深火热的动荡生活:土匪、鸦片、瘟疫、疟疾、战乱、饥荒、腐败,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日本侵略东北的混乱让他多次身经艰险。
在东北安家近半个世纪

在动荡险恶的环境里,除了宗教精神支撑外,很多善良的中国百姓让奥尼尔先生逐渐在法库感受到“家”的感觉。他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抵达中国后立即开始学习中文,并取中文名“倪斐德”;他很快从英国接来未婚妻安妮(并要求她必须学汉语),两人在中国结婚生子,以法库为基地安家立业。
从27岁到72岁,除了间或跋涉重洋短暂返回欧洲,倪斐德夫妇在法库乡间居住了长达近半个世纪。东北成了倪斐德夫妇真正的家,那里有他们的事业,有他们的教区和信徒,有教会和教会开办的学校、医院,有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的房屋家园,他们五个孩子出生在东北(两个因病夭折),东北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但这个时代却是东三省的多事之秋。
日军占领东北让他难以安居
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的行动越来越频繁猖狂,倪斐德夫妇选择安家的法库不幸正处在日本侵华的多事之地沈阳地区:皇姑屯事件、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日军炮击东北军北大营等等。
日军占领和伪满洲国成立后,东北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变:日本政府安排大批移民殖民东北,很多日本人强占中国人的土地房产,强行推行日本宗教信仰、教育文化,掠夺东北经济资源的同时鼓励甚至从事毒品贸易,社会风气恶化,乡间匪盗更加猖獗。
就像很多东北的普通中国百姓一样,倪斐德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到无法在这个“家”里继续平安住下去了。
长老会的传教士向总部报告说,虽然在二战全面展开前,日本担心公然挑战西方列强对西方传教士的打压还有所顾虑,自从伪满洲国建立后,对西方传教士的跟踪盯梢、信件审查、旅行交友限制刁难甚至扣押审问也越来越频繁,还被强迫学日语。而中国传教士仅因为受到怀疑就可能直接被日军警逮捕入狱、拷打折磨。
倪斐德夫妇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早已把三个孩子送回爱尔兰接受教育,而他们两人自己仍在中国“苦撑”了10年,那是他在中国传教45年历程中最困难最痛苦的10年,所受到的政治控制和警察骚扰前所未有。
九一八事件后的压迫和反抗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短短四个月内,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主要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