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新课程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种教学模式
1.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模式。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工具。这种教学模式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的教学效率。
2.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一些硬件条件好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校,可以凭借计算机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学习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真正落实在教学中的不多。
3. 在计算机网络下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常规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提倡合作、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便于开展平台讨论、同伴互助、研究性课题等多种合作学习模式。
以上的教学模式都是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较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为学科的建设营造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呢,这也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数学教学的内容,挖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以便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1. 应用多媒体的特点,导入新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综合运用多媒体的色形、声光、图像的翻滚、定格、闪烁以及色彩变化有效地提高学习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将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应用到几何图形的讲解上,现场制作空间四边形图片,并添加线条,让其旋转运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空间立体图形的美感和整体形象。通过从教学方法能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察能力,通过现场制作和演示增加学生对空间图像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空间四边形对角线不想交的理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经验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极限》这一数学章节时,可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收集有关极限方面的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资料,并提出有关极限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动画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自己归纳极限的概念,揭示极限概念的内涵。这种借助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收集、整理有关极限方面资料的过程。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了一个网络互动交流式的环境,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内容。
3. 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中的转变。教师要学会熟练应用多媒体设备,并将其功能、效益等应用到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多媒体技术使用和制作的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评比活动和各类培训;请网络技术公司的专家和专业教师来校进行技术指导;进行教师课件展示和评比,把优秀的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络,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重视课堂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去。
4. “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数学实验”就是在电脑平台上创建一个问题情境,由学生或老师对各种元素实行有序的控制和操作,变更各种情境,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和探讨,去观察问题、体验本质、验证结论、归纳和发现新结论。“数学实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精心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课题和实验因子,认真检查课件,采用典型数学课例带动学生学习的策略,构建了问题—实验—观察—猜想—分析—验证—举例的教学模式,教师并还要对操作程序、要点、实施策略、方法手段和评价指标等评价体系作研究和实践,从而形成 “数学实验”的教学课题、教案、课件等一系列有形产品。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和充实完整。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数学品质等多种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伟鸿.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2).
[2]王志峰.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0(03).
[3]周露阳,李生校.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二十中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模式 新课程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种教学模式
1.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模式。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多媒体工具。这种教学模式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学的教学效率。
2. 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一些硬件条件好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校,可以凭借计算机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受学习硬件设施等条件的限制,真正落实在教学中的不多。
3. 在计算机网络下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是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常规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提倡合作、自主和探究式的学习,便于开展平台讨论、同伴互助、研究性课题等多种合作学习模式。
以上的教学模式都是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较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为学科的建设营造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目的,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呢,这也是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数学教学的内容,挖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以便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1. 应用多媒体的特点,导入新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综合运用多媒体的色形、声光、图像的翻滚、定格、闪烁以及色彩变化有效地提高学习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将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应用到几何图形的讲解上,现场制作空间四边形图片,并添加线条,让其旋转运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空间立体图形的美感和整体形象。通过从教学方法能增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察能力,通过现场制作和演示增加学生对空间图像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空间四边形对角线不想交的理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指导学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经验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极限》这一数学章节时,可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收集有关极限方面的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资料,并提出有关极限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动画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自己归纳极限的概念,揭示极限概念的内涵。这种借助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通过网络查阅、收集、整理有关极限方面资料的过程。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了一个网络互动交流式的环境,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内容。
3. 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中的转变。教师要学会熟练应用多媒体设备,并将其功能、效益等应用到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对教育多媒体技术使用和制作的培训,定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评比活动和各类培训;请网络技术公司的专家和专业教师来校进行技术指导;进行教师课件展示和评比,把优秀的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络,供教师们参考和学习;重视课堂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去。
4. “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数学实验”就是在电脑平台上创建一个问题情境,由学生或老师对各种元素实行有序的控制和操作,变更各种情境,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和探讨,去观察问题、体验本质、验证结论、归纳和发现新结论。“数学实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精心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课题和实验因子,认真检查课件,采用典型数学课例带动学生学习的策略,构建了问题—实验—观察—猜想—分析—验证—举例的教学模式,教师并还要对操作程序、要点、实施策略、方法手段和评价指标等评价体系作研究和实践,从而形成 “数学实验”的教学课题、教案、课件等一系列有形产品。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和充实完整。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思想、数学品质等多种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吴伟鸿.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2).
[2]王志峰.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0(03).
[3]周露阳,李生校.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二十中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