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题墙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整齐,也不再使教师在主题墙的创设中处于主体地位。而今,主题墙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幼儿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兒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题墙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因此,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座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机融合。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目前教师在主题墙的布置上有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班级环境创设由老师一手包办,起早贪黑几个日夜,从构思勾画到剪贴上墙,所有的过程没有幼儿的参与,只有老师的辛勤劳作。
现象二:幼儿园领导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指定日期进行评比。在评比前一天每个老师都对自己的“杰作”保密,到了评比之日全园教师才将所有的作品上墙。
现象三:班级环境创设过分注重美的因素,而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走进一所幼儿园的各个班级,如果没有班牌的提示,我们很难判断这是哪个年龄段幼儿的班级。
现象四:如果幼儿园的领导不安排各班要进行环境布置,那班上的环境能一年没变化,两年不更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环境布置需要材料,如果幼儿园不提供,教师就无法动手,环境创设只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上;二是老师们还没能将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将书本的知识教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而环境创设可有可无。
为贯彻新课改在环境创设的理念上做出的指示,针对改善教师在布置主题墙中的困难现状,抓住幼儿、环境和课程三要素,即幼儿的参与度要高,环境的真实性与审美要相结合,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要强。
1.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充分利用主题墙,把主题墙的装饰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运行方向相结合。幼儿关于教学活动的探索,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内容的支持,构成了主题墙的主体。这些内容分块布置在主题墙上,使其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幼儿可以在与主题墙“对话”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
例一:在大班主题活动“端午节”,老师拿来了一串粽子,让孩子们去看、去闻、去摸,孩子们便开始讨论起来,“这个我吃过,豆沙馅的。”“我姥姥给我包的肉枣的”...老师注意到孩子们的热情,便鼓励孩子回家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素材,孩子们不仅领略了端午节的风情习俗,还知晓了屈原的故事。
例二:在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幼儿较为困惑:植物、动物怎么会说话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让幼儿自己去找资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画图、涂颜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说明,不到两天,“大自然语言”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从中理解了许多的语言:荷花盛开,夏天来到了;小蚂蚁搬家,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这些神奇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让课程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
幼儿学习环境是实施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资源保障,创设学习环境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和幼儿积极、主动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墙就是园本课程,就是对目前幼儿所学课程最生动的演绎。要使主题墙彰显课程意义,教师是关键,它标识着教师的专业水平,虽然幼儿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人,但教师却是引导者,是导演,所以说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解读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直接与间接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让主题墙成为幼儿亲自经历的课程的技术。
在上述所举例子,老师手边有的是幼儿的作品,但如何围绕该主题的课程目标将这些作品进行分类、归纳、提炼和演绎,却是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主题墙应该说是课程的鲜活的生命体。对教师而言,是让文本的课程转化为活动的课程的一项工程;对幼儿而言,它是一本无需翻阅的连环大书;对家长而言,它是全班幼儿几周以来在园所学课程的最生动形象的说明和最直接的成果展示。
3.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
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位,它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也可以纵横结合成一个整体。“主题墙”不但是幼儿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更是全园幼儿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整体联动的理想场所。
3.1各个班级在准备下一个“主题墙”时,提倡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平行班的老师彼此交换意见,有的主题可以各班独立创设“主题墙”,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板块,有所侧重;有的主题可以平行班级相互配合,一个班负责一至两个板块,并且幼儿作品交互使用。
3.2在创设“主题墙”时不要求一次性上墙,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可以布置某个板块,到该主题结束时,由大家共同创设的整个“主题墙”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3.3同一年级组的幼儿可以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不同年级组的幼儿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看看其它年级组的“主题墙”,如小弟弟小妹妹最近都学了什么?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哥哥姐姐们最近又做了些什么漂亮的东西,我们去参观学习吧。
“主题墙”使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成为一个和睦向上的大家庭。“主题墙”传递着幼儿成长的信息,传递着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的心声。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孩子成为主题墙饰的主人,尽力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让主题墙饰真正放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成为孩子心中的渴望;让主题墙饰伴随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题墙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因此,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座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机融合。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目前教师在主题墙的布置上有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班级环境创设由老师一手包办,起早贪黑几个日夜,从构思勾画到剪贴上墙,所有的过程没有幼儿的参与,只有老师的辛勤劳作。
现象二:幼儿园领导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再指定日期进行评比。在评比前一天每个老师都对自己的“杰作”保密,到了评比之日全园教师才将所有的作品上墙。
现象三:班级环境创设过分注重美的因素,而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走进一所幼儿园的各个班级,如果没有班牌的提示,我们很难判断这是哪个年龄段幼儿的班级。
现象四:如果幼儿园的领导不安排各班要进行环境布置,那班上的环境能一年没变化,两年不更换。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环境布置需要材料,如果幼儿园不提供,教师就无法动手,环境创设只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上;二是老师们还没能将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将书本的知识教给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而环境创设可有可无。
为贯彻新课改在环境创设的理念上做出的指示,针对改善教师在布置主题墙中的困难现状,抓住幼儿、环境和课程三要素,即幼儿的参与度要高,环境的真实性与审美要相结合,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要强。
1.让幼儿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
充分利用主题墙,把主题墙的装饰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运行方向相结合。幼儿关于教学活动的探索,教师和家长提供的相关内容的支持,构成了主题墙的主体。这些内容分块布置在主题墙上,使其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幼儿可以在与主题墙“对话”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
例一:在大班主题活动“端午节”,老师拿来了一串粽子,让孩子们去看、去闻、去摸,孩子们便开始讨论起来,“这个我吃过,豆沙馅的。”“我姥姥给我包的肉枣的”...老师注意到孩子们的热情,便鼓励孩子回家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素材,孩子们不仅领略了端午节的风情习俗,还知晓了屈原的故事。
例二:在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幼儿较为困惑:植物、动物怎么会说话呢?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让幼儿自己去找资料。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自己画图、涂颜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说明,不到两天,“大自然语言”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孩子们从中理解了许多的语言:荷花盛开,夏天来到了;小蚂蚁搬家,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这些神奇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让课程成为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
幼儿学习环境是实施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资源保障,创设学习环境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和幼儿积极、主动建构教育经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墙就是园本课程,就是对目前幼儿所学课程最生动的演绎。要使主题墙彰显课程意义,教师是关键,它标识着教师的专业水平,虽然幼儿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人,但教师却是引导者,是导演,所以说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解读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直接与间接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让主题墙成为幼儿亲自经历的课程的技术。
在上述所举例子,老师手边有的是幼儿的作品,但如何围绕该主题的课程目标将这些作品进行分类、归纳、提炼和演绎,却是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主题墙应该说是课程的鲜活的生命体。对教师而言,是让文本的课程转化为活动的课程的一项工程;对幼儿而言,它是一本无需翻阅的连环大书;对家长而言,它是全班幼儿几周以来在园所学课程的最生动形象的说明和最直接的成果展示。
3.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
班级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单位,它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也可以纵横结合成一个整体。“主题墙”不但是幼儿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更是全园幼儿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整体联动的理想场所。
3.1各个班级在准备下一个“主题墙”时,提倡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平行班的老师彼此交换意见,有的主题可以各班独立创设“主题墙”,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板块,有所侧重;有的主题可以平行班级相互配合,一个班负责一至两个板块,并且幼儿作品交互使用。
3.2在创设“主题墙”时不要求一次性上墙,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可以布置某个板块,到该主题结束时,由大家共同创设的整个“主题墙”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3.3同一年级组的幼儿可以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不同年级组的幼儿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看看其它年级组的“主题墙”,如小弟弟小妹妹最近都学了什么?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哥哥姐姐们最近又做了些什么漂亮的东西,我们去参观学习吧。
“主题墙”使幼儿园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成为一个和睦向上的大家庭。“主题墙”传递着幼儿成长的信息,传递着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共同的心声。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孩子成为主题墙饰的主人,尽力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让主题墙饰真正放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成为孩子心中的渴望;让主题墙饰伴随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