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标核心素养要求,我国高中地理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短板和不足,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优化和转型升级策略,希望对推动高中地理教学转型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1.1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有效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精神。这些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学与思的有效结合,启发学生的智慧,吃透书本知识但又不限于书本。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关于地理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用创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1.2课程设置应加强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性。重在强调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担当。近几年,地理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逐渐增强。我国地理教学十几年的深化课改目标也是要打破死读书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说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契合的。
1.3课程内容设置的目标上要确保本领和道德的共同提高
核心素养要求以“以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道德。学生经过三年高中地理课的学习,不经应具备扎实的地理素养,还应对中国传统地理文化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熟悉了解并越来越热爱,具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德”的培养,不断强化高中地理“以文化人”的成效。
2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对标核心素养要求,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2.1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近年来,不少高中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在地理的课程与专业、理念与模式等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要清醒的看到,很多高中在对地理课程设置和目标定位上比较模糊,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主张培养核心素养,但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实际高中地理课程定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高考分数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
2.2课程统筹规划不够明确
高中各学科教学管理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在制定课程规划和内容时各自为政,都追求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相互挤压教学时间,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不利于将地理教学置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培养体系中进行完善。
2.3对地理教学中德育引导不够重视
有的高中地理教学盲目追求实用性和高分数,放松了对德育和心理培训的教育引导,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学习中有自卑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2.4教学比较封闭,启发思考不够
一些高中地理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性,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比较老化,课堂氛围比较僵化,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不够重视。
3 加强和改革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3.1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优化应坚持的原则
坚持向核心素养转型发展的原则。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优化的目标就是要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塑造学生,课程设置要从应试型向实践能力型转变。高师应对地理课程定位重新思考,对与之相应的课程发展类型、层次和目标重新定位,坚持服务学生长远发展,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坚持特色发展原则。地理教学改革必须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寻找课程的特色、学术前沿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契合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立足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协同传统教学和素质应用教学的关系,构建以高中地理基础课学习为主体,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地理应用能力为突破口,构建科学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系。
3.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确保地理教学与时俱进
高中院校要加强对地理教学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地理教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按照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完成的信心,组织相关教师到先进高中参观培训,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创新发展的思维。要注重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注重弘扬主流的价值观,以德树人,坚定他们学习成才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做人的信心。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确保教学改革方向正确,确保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3.3立足本院实际,积极优化现有的地理课程体系
着眼核心素养,加强课程改革和实践,首先要着眼于优势互补,整合和提升传统课程内容。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培养工作委员会,能够对各科教学进行统一指导,保障地理课程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要立足现有实际,节约成本,用好用足原有课程的良好基础。在发扬传统课程优势的同时,加快传统课程转型发展,突破课程和专业壁垒,开展跨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把地理教学打造成为应用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
3.4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地理实际运用能力,必须通过地理实践来培养。生活中到处都有地理,学生只有把课内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获得的地理能力应用于生活,地理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增强整合意识,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瞻前顾后,考虑其系统性和延续性,提高地理学习的效能。促进课内外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组织学生穿插在课堂内外的资料搜集、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讨论等,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同时在知识获得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课外阅读和综合性地理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利用地理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地理,课堂内外的这种融合起到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作用。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困境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解決,确保高中地理教学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吕志忠.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48-50.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1 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
1.1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有效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精神。这些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学与思的有效结合,启发学生的智慧,吃透书本知识但又不限于书本。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关于地理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用创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1.2课程设置应加强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性。重在强调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担当。近几年,地理教学逐渐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逐渐增强。我国地理教学十几年的深化课改目标也是要打破死读书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说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契合的。
1.3课程内容设置的目标上要确保本领和道德的共同提高
核心素养要求以“以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道德。学生经过三年高中地理课的学习,不经应具备扎实的地理素养,还应对中国传统地理文化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熟悉了解并越来越热爱,具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重视学生“德”的培养,不断强化高中地理“以文化人”的成效。
2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对标核心素养要求,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2.1课程定位不够清晰
近年来,不少高中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在地理的课程与专业、理念与模式等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但是还要清醒的看到,很多高中在对地理课程设置和目标定位上比较模糊,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主张培养核心素养,但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实际高中地理课程定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高考分数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
2.2课程统筹规划不够明确
高中各学科教学管理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在制定课程规划和内容时各自为政,都追求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多样性,相互挤压教学时间,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不利于将地理教学置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培养体系中进行完善。
2.3对地理教学中德育引导不够重视
有的高中地理教学盲目追求实用性和高分数,放松了对德育和心理培训的教育引导,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学习中有自卑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2.4教学比较封闭,启发思考不够
一些高中地理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性,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比较老化,课堂氛围比较僵化,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不够重视。
3 加强和改革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3.1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优化应坚持的原则
坚持向核心素养转型发展的原则。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优化的目标就是要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塑造学生,课程设置要从应试型向实践能力型转变。高师应对地理课程定位重新思考,对与之相应的课程发展类型、层次和目标重新定位,坚持服务学生长远发展,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坚持特色发展原则。地理教学改革必须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内涵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寻找课程的特色、学术前沿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契合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立足高中地理教学实际,协同传统教学和素质应用教学的关系,构建以高中地理基础课学习为主体,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地理应用能力为突破口,构建科学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系。
3.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确保地理教学与时俱进
高中院校要加强对地理教学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地理教师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按照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完成的信心,组织相关教师到先进高中参观培训,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创新发展的思维。要注重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注重弘扬主流的价值观,以德树人,坚定他们学习成才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做人的信心。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确保教学改革方向正确,确保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3.3立足本院实际,积极优化现有的地理课程体系
着眼核心素养,加强课程改革和实践,首先要着眼于优势互补,整合和提升传统课程内容。学院应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培养工作委员会,能够对各科教学进行统一指导,保障地理课程改革工作扎实推进。要立足现有实际,节约成本,用好用足原有课程的良好基础。在发扬传统课程优势的同时,加快传统课程转型发展,突破课程和专业壁垒,开展跨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把地理教学打造成为应用型课程和创新型课程。
3.4重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地理实际运用能力,必须通过地理实践来培养。生活中到处都有地理,学生只有把课内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获得的地理能力应用于生活,地理学习才有意义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增强整合意识,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瞻前顾后,考虑其系统性和延续性,提高地理学习的效能。促进课内外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组织学生穿插在课堂内外的资料搜集、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讨论等,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同时在知识获得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课外阅读和综合性地理学习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学习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利用地理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地理,课堂内外的这种融合起到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作用。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困境的思考和相关问题的解決,确保高中地理教学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吕志忠.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