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语文对教材文本的处理问题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其地位显然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对自己的性质定义和内容处理,却一再遭遇尴尬的处境与颠覆的命运:
第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长期以来一直颇有众说,难得共识。某种对语文性质定位的说法或理论也许会引领潮流,风骚一时,但在同时或至多过后一阵,也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非议乃至否定。直到近年来国家颁布和施行《语文课程标准》,学界的声音才有渐渐趋于一致的势头,但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没有不同的态度和表达。
第二,语文的教材该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当然与第一个问题有必然关系,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语文课对其教材内容的取舍同样是由它的性质决定了的。——这样,由于定性的不确定(或“不稳定”),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就呈现出视角的、观念的或者评价的多样性和反复性:有的文本在某一时被奉为经典至尊,在另一时则可能被视作反面,不名一文;而与之相反的选材局面,亦可同样出现。
今天回顾中学语文曾经的失误,显而易见地简而言之,是走进了过分倚重文本、极度强调“教教材”的死胡同。教材或者是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者是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在很小的范围内,是文学鉴赏的蓝本。
更为准确的说法,“教教材”的语文课是工具课和政治课的大杂烩,偶尔加上一点点文学做调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教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教材教 ”的做法(对教材文本的狭隘理解、片面处理和异化使用。),走上了异常恶劣的极端:教材只有一种既定而号称“标准”的分析和理解(工具的加政治的,甚至可以包括文学的);考试只有一个来自教材的既定而同样号称“标准”的答案。
二、新课标背景下文本教学的淡化或缺失
新课标颁布和普遍施行以后,语文课突出文本教学,“教教材”似乎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流行的话语是“用教材教”,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的所谓理念、方法、目标等等的“转变”—— 总之是要朝着叶圣陶先生的那句话上靠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任何教材(或文本,下同)都无非只是个例子,这无可非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当然也是教育上颠沛不破的至理名言。因为教育与教材都只是手段(或“方法”,下同),而任何手段的存在都只是为了实现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不仅倒行逆施,而且得不偿失。所以,把手段仅仅只视为手段的学科案例教学模式,几乎是最具有现实意义和直接价值的教学方法,也被各种学科广泛采用,也被各种“教改”大力推行。
这样,当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地获得了新的定义和内涵后,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普遍施行,一场既注重修订教材,又针对教法的语文大变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其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迅雷不及掩耳。
其目的,不外是拨乱反正,实现中学语文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回归,诚如新课标所言“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语文教材存在的意义,也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的主要依据。然而这次中学语文教学的变革,声势浩大,举国瞩目,施行者也即教师们倍受关注,倍感压力,甚或功于转变,急于求成,于是不变则已,一变就容易过激,又走极端,往往矫枉过正,再次步入新的误区。
那么,中学语文固守的文本教学是就这样放弃了呢,还是该当摆在一个更为恰当的和明晰的位置?
三、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的理由
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也即“教教材”的;对教材的“教”,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1.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例子和范文的双重性质。如前所述,任何教材都无非只是个例子,语文教材自然也不例外。可是,语文教材所选用的“例子”,却不能像数学、物理等科目的“例子”那样概而言之,等而视之——它同时具有典型范例的特殊性质,本身就能够而且也必须成为教学的对象和学习的目的。
2.以往中学语文教育的偏失不在文本教学“教教材”,而是因为教育理念、历史原因等多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今天可以冷静地思考反省,大可不必谈虎色变。 一分为二地说,过去对教材文本的处理,过分强调工具性和政治思想性,从而导致严重的局限与失误,使“教教材”走入了狭窄而几乎“不可救药”的死胡同,也使得语文几乎丧失自己的光芒;但是由于有教材尤其是有优秀文本的存在,语文教育也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3. 新课标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教学。“工具性”就是说语言的学习、积累和运用,这需要用教材作例子,并且不再是简单地引入语法知识的分析和讲授,而是投入地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这就意味着只有“教”好教材,才谈得上“用”教材去“教”语言,否则只怕是痴人说梦,野狐参禅。在明确了语文课的“工具性”之外,新课标特别突出了“人文性”。“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深的课题,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畴。在此仅从实现“人文性”语文教育的一个必然途径,即加强文学教育略作阐述:一句话,没有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阅读、理解、欣赏,没有情感价值上的共鸣、体验、升华,称得上文学教育、又岂能侈谈什么“人文精神”呢?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同样是“教”在前的,这个“教”,应该也包括对教材文本的“教 ”。最后,在新课标的号召和指引下,祝愿我们的努力,将创造中学语文光辉灿烂的明天!
(陕西省洋县江坝初级中学)
心 http://www.studa.net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其地位显然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对自己的性质定义和内容处理,却一再遭遇尴尬的处境与颠覆的命运:
第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长期以来一直颇有众说,难得共识。某种对语文性质定位的说法或理论也许会引领潮流,风骚一时,但在同时或至多过后一阵,也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质疑、非议乃至否定。直到近年来国家颁布和施行《语文课程标准》,学界的声音才有渐渐趋于一致的势头,但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没有不同的态度和表达。
第二,语文的教材该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当然与第一个问题有必然关系,因为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语文课对其教材内容的取舍同样是由它的性质决定了的。——这样,由于定性的不确定(或“不稳定”),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就呈现出视角的、观念的或者评价的多样性和反复性:有的文本在某一时被奉为经典至尊,在另一时则可能被视作反面,不名一文;而与之相反的选材局面,亦可同样出现。
今天回顾中学语文曾经的失误,显而易见地简而言之,是走进了过分倚重文本、极度强调“教教材”的死胡同。教材或者是语法知识的载体,或者是意识形态的附庸;或者,在很小的范围内,是文学鉴赏的蓝本。
更为准确的说法,“教教材”的语文课是工具课和政治课的大杂烩,偶尔加上一点点文学做调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教教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教材教 ”的做法(对教材文本的狭隘理解、片面处理和异化使用。),走上了异常恶劣的极端:教材只有一种既定而号称“标准”的分析和理解(工具的加政治的,甚至可以包括文学的);考试只有一个来自教材的既定而同样号称“标准”的答案。
二、新课标背景下文本教学的淡化或缺失
新课标颁布和普遍施行以后,语文课突出文本教学,“教教材”似乎成了一个可怜的笑话。流行的话语是“用教材教”,以及由之引发的一系列的所谓理念、方法、目标等等的“转变”—— 总之是要朝着叶圣陶先生的那句话上靠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任何教材(或文本,下同)都无非只是个例子,这无可非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当然也是教育上颠沛不破的至理名言。因为教育与教材都只是手段(或“方法”,下同),而任何手段的存在都只是为了实现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不仅倒行逆施,而且得不偿失。所以,把手段仅仅只视为手段的学科案例教学模式,几乎是最具有现实意义和直接价值的教学方法,也被各种学科广泛采用,也被各种“教改”大力推行。
这样,当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地获得了新的定义和内涵后,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普遍施行,一场既注重修订教材,又针对教法的语文大变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其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迅雷不及掩耳。
其目的,不外是拨乱反正,实现中学语文教育现代意义上的回归,诚如新课标所言“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语文教材存在的意义,也必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的主要依据。然而这次中学语文教学的变革,声势浩大,举国瞩目,施行者也即教师们倍受关注,倍感压力,甚或功于转变,急于求成,于是不变则已,一变就容易过激,又走极端,往往矫枉过正,再次步入新的误区。
那么,中学语文固守的文本教学是就这样放弃了呢,还是该当摆在一个更为恰当的和明晰的位置?
三、中学语文应该重视文本教学的理由
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也即“教教材”的;对教材的“教”,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1.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例子和范文的双重性质。如前所述,任何教材都无非只是个例子,语文教材自然也不例外。可是,语文教材所选用的“例子”,却不能像数学、物理等科目的“例子”那样概而言之,等而视之——它同时具有典型范例的特殊性质,本身就能够而且也必须成为教学的对象和学习的目的。
2.以往中学语文教育的偏失不在文本教学“教教材”,而是因为教育理念、历史原因等多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今天可以冷静地思考反省,大可不必谈虎色变。 一分为二地说,过去对教材文本的处理,过分强调工具性和政治思想性,从而导致严重的局限与失误,使“教教材”走入了狭窄而几乎“不可救药”的死胡同,也使得语文几乎丧失自己的光芒;但是由于有教材尤其是有优秀文本的存在,语文教育也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3. 新课标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教学。“工具性”就是说语言的学习、积累和运用,这需要用教材作例子,并且不再是简单地引入语法知识的分析和讲授,而是投入地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这就意味着只有“教”好教材,才谈得上“用”教材去“教”语言,否则只怕是痴人说梦,野狐参禅。在明确了语文课的“工具性”之外,新课标特别突出了“人文性”。“人文性”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深的课题,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畴。在此仅从实现“人文性”语文教育的一个必然途径,即加强文学教育略作阐述:一句话,没有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阅读、理解、欣赏,没有情感价值上的共鸣、体验、升华,称得上文学教育、又岂能侈谈什么“人文精神”呢?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同样是“教”在前的,这个“教”,应该也包括对教材文本的“教 ”。最后,在新课标的号召和指引下,祝愿我们的努力,将创造中学语文光辉灿烂的明天!
(陕西省洋县江坝初级中学)
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