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为了利用“废血”,减少血液丢失,避免异体输血给病人带来危害,对30例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的患者,均在输液、纠正休克的同时急诊手术。结论:术中回收腹腔内血液并输入,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无感染及出血倾向,伤口愈合好,康复出院。
关键词 腹腔内出血回输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住院病人,年龄20~42岁,平均30.6岁,有3例患者为绝育术后,8例患者子宫腔内放置节育器。
症状: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在6~14小时,停经36~45天,平均39天,腹痛,晕厥伴肛门坠胀,部分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
体征:大多数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痛苦面容,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腹部膨隆,肌紧张,压痛反跳阳性,移动性浊音可疑或阳性等,妇查宫颈举痛明显,子宫正常大小,附件区可触及一侧增厚或包块。
诊断性穿刺:所有患者均经腹或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辅助检查:尿酶标均为阳性,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下降,部分患者B超提示腹腔内积液及混合性占位。
治疗经过:明确腹腔内出血诊断后,立即给患者输液(晶体和胶体),给氧治疗的同时,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控查术,开腹后,用术前备好的连接血液回收瓶的吸引器,吸取腹腔内游离血,按100ml血液加10ml13.8%枸橼酸钠,6~8层纱布过滤,手术平均输入1000ml(552~2000ml),观察30例对象对象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患者生育状态对病灶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继续输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抗贫血药物纠正贫血。
结 果
术前术后血常规见下表,30例患者均恢复顺利,血红蛋白不同程度提高,无输血不良反应,无感染及出血倾向,伤口如期愈合良好,康复出院。
讨 论
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优点:①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②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③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④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⑤自体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常采用自体输血装置,抗凝和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在下列情况可采用:①腹腔或胸腔内出血,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②估计出血量>100ml的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視手术、肝叶切除术等。③手术后引流血液回输,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回输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仅能回输术后6小时内的引流血液。自体失血回输的总量最好限制在3500ml内,大量回输时适当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多血小板血浆。
稀释式自体输血:临手术前自体采血,用血浆增量剂去交换失血,因而病人的血容量保持不变,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所采取的血,可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补给。适量的血液稀释不会影响组织供氧和血凝机制,而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只要没有禁忌证,血液稀释回输对预计术中失血达1~2L的大多数手术都适用。具体方法是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开放2条静脉通路。一条静脉采血,采血量取决于病人状况和术中可能的失血量,一般为病人血容量的20%~30%,以红细胞≥25%、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100g/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为5分钟200ml。在采血同时,经另一条静脉滴注血浆增量剂,如电解质平衡代浆、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代血浆和右旋糖酐氯化钠代血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病人血容量正常。采集的血液可保存于冰箱内,如果手术时间短,也可保存于室温条件下。当手术中失血量>300ml时,可开始输给自体血。先输最后采取的血,因为最先采取的血液,最富于红细胞和凝血因子,宜留在最后输入。
保存式自体输血:也称预存式自体库血。选择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病人,于手术前若干日内,定期反复采血贮存,然后在手术时或急需时输还病人。对病人选择条件的标准与血液稀释回输的要求相同。手术前采取自体血,1次采血量不超过总量的12%;采血量为总血量10%时,相等于血库同种血供血者的采血量。如病人无脱水,不需补充任何液体;如1次采血量达到12%时,最好能适当补充晶体液。采取的血液可预存于血库内,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如果祛除血浆,将余下的压积红细胞保存在-80℃冰箱内,则冰冻的红细胞可保存数月至数年之久。
自体血回输在国外已开展20多年。据报道,近年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60%接受了自体输血。我国起步甚晚,胡氏1996年底率先在湖北省开展此项工作,2年来200余例自血回输,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1]。
本组对30例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的患者,急诊手术术中回收腹腔内血液并输入,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无感染及出血倾向,伤口愈合好,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胡丽华,余忠清,菖奎杰.自体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12(2).
关键词 腹腔内出血回输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收住院病人,年龄20~42岁,平均30.6岁,有3例患者为绝育术后,8例患者子宫腔内放置节育器。
症状: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在6~14小时,停经36~45天,平均39天,腹痛,晕厥伴肛门坠胀,部分患者有少量阴道出血。
体征:大多数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痛苦面容,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腹部膨隆,肌紧张,压痛反跳阳性,移动性浊音可疑或阳性等,妇查宫颈举痛明显,子宫正常大小,附件区可触及一侧增厚或包块。
诊断性穿刺:所有患者均经腹或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
辅助检查:尿酶标均为阳性,血常规示血红蛋白下降,部分患者B超提示腹腔内积液及混合性占位。
治疗经过:明确腹腔内出血诊断后,立即给患者输液(晶体和胶体),给氧治疗的同时,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控查术,开腹后,用术前备好的连接血液回收瓶的吸引器,吸取腹腔内游离血,按100ml血液加10ml13.8%枸橼酸钠,6~8层纱布过滤,手术平均输入1000ml(552~2000ml),观察30例对象对象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患者生育状态对病灶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继续输液,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抗贫血药物纠正贫血。
结 果
术前术后血常规见下表,30例患者均恢复顺利,血红蛋白不同程度提高,无输血不良反应,无感染及出血倾向,伤口如期愈合良好,康复出院。
讨 论
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优点:①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②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③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④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⑤自体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的矛盾。
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常采用自体输血装置,抗凝和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在下列情况可采用:①腹腔或胸腔内出血,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②估计出血量>100ml的大手术,如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視手术、肝叶切除术等。③手术后引流血液回输,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回输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仅能回输术后6小时内的引流血液。自体失血回输的总量最好限制在3500ml内,大量回输时适当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多血小板血浆。
稀释式自体输血:临手术前自体采血,用血浆增量剂去交换失血,因而病人的血容量保持不变,而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所采取的血,可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补给。适量的血液稀释不会影响组织供氧和血凝机制,而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只要没有禁忌证,血液稀释回输对预计术中失血达1~2L的大多数手术都适用。具体方法是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开放2条静脉通路。一条静脉采血,采血量取决于病人状况和术中可能的失血量,一般为病人血容量的20%~30%,以红细胞≥25%、白蛋白>30g/L、血红蛋白100g/L左右为限,采血速度约为5分钟200ml。在采血同时,经另一条静脉滴注血浆增量剂,如电解质平衡代浆、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代血浆和右旋糖酐氯化钠代血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病人血容量正常。采集的血液可保存于冰箱内,如果手术时间短,也可保存于室温条件下。当手术中失血量>300ml时,可开始输给自体血。先输最后采取的血,因为最先采取的血液,最富于红细胞和凝血因子,宜留在最后输入。
保存式自体输血:也称预存式自体库血。选择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病人,于手术前若干日内,定期反复采血贮存,然后在手术时或急需时输还病人。对病人选择条件的标准与血液稀释回输的要求相同。手术前采取自体血,1次采血量不超过总量的12%;采血量为总血量10%时,相等于血库同种血供血者的采血量。如病人无脱水,不需补充任何液体;如1次采血量达到12%时,最好能适当补充晶体液。采取的血液可预存于血库内,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如果祛除血浆,将余下的压积红细胞保存在-80℃冰箱内,则冰冻的红细胞可保存数月至数年之久。
自体血回输在国外已开展20多年。据报道,近年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60%接受了自体输血。我国起步甚晚,胡氏1996年底率先在湖北省开展此项工作,2年来200余例自血回输,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1]。
本组对30例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的患者,急诊手术术中回收腹腔内血液并输入,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无感染及出血倾向,伤口愈合好,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胡丽华,余忠清,菖奎杰.自体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