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倘若不是有一场硕大的灾难,没有人会主动地想到死的问题。就像同样的,没有人提到生的问题。生命是什么?是空气,对大多数人而言,它就应该同空气一样维持得理所当然。
而现在,生命这个词语,忽然变得跳动起来,像炙热铁屑,烦躁不安地逡巡。在每天充满泥土与钢筋的报道里,目睹了太多人的渴望而不得,或者无法不失去,生命仿佛才有形迹了。就像空气忽然变得稀薄,无数条安心游泳的鱼开始不安,它们不断跃出水面试图获得更多氧气。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自然衰老或疾病,甚至偶然出现的意外,都可以用“节日”去掩盖尘土,让生者相信,逝者在或多或少的时间内准备好了足够的安详,即便还有牵挂,也是一个必然降临的事实。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生命从鲜活状态突然进入冷冻层,伴随挣扎和努力,乐观或悲观,祈祷或呼救,无一例外地渴望获得营救,然后无一例外地归寂于黑夜——周围的手清晰可见,却无法抵达。生命的形迹更加真实——真实地直接敲响你的心跳,你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生命。
尘归尘,土归土,当我们祈祷完逝者安息,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让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进入了真空期,没有人开口说话,静寂得可怕。你从小到大对于生命的彩绘似乎一瞬间都变得局促,你第一次发现生命完全可以脱离这个轨道行进,没有预期。而你同时又感到害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敬畏,这个叫做“生命”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你,你拥有的只是长期或短期保管的权利。
该平静的总是平静了,有小孩子一如既往地叫你叔叔阿姨爸爸妈妈,你一如既往地来回于城市间的阡陌纵横,有那么片刻失神:似乎生命的意义早已不那么宏大。真实地体会每一刻的心境,随时想念亲密的人最普通的眼神,走在路上的时候感觉到一颗石子在鞋底的粗糙——当生命宏大到不可控的时候,我们发现,寻找一些细碎的印记,反而才是支撑我们行进的意义。
而现在,生命这个词语,忽然变得跳动起来,像炙热铁屑,烦躁不安地逡巡。在每天充满泥土与钢筋的报道里,目睹了太多人的渴望而不得,或者无法不失去,生命仿佛才有形迹了。就像空气忽然变得稀薄,无数条安心游泳的鱼开始不安,它们不断跃出水面试图获得更多氧气。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自然衰老或疾病,甚至偶然出现的意外,都可以用“节日”去掩盖尘土,让生者相信,逝者在或多或少的时间内准备好了足够的安详,即便还有牵挂,也是一个必然降临的事实。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生命从鲜活状态突然进入冷冻层,伴随挣扎和努力,乐观或悲观,祈祷或呼救,无一例外地渴望获得营救,然后无一例外地归寂于黑夜——周围的手清晰可见,却无法抵达。生命的形迹更加真实——真实地直接敲响你的心跳,你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生命。
尘归尘,土归土,当我们祈祷完逝者安息,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让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进入了真空期,没有人开口说话,静寂得可怕。你从小到大对于生命的彩绘似乎一瞬间都变得局促,你第一次发现生命完全可以脱离这个轨道行进,没有预期。而你同时又感到害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敬畏,这个叫做“生命”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你,你拥有的只是长期或短期保管的权利。
该平静的总是平静了,有小孩子一如既往地叫你叔叔阿姨爸爸妈妈,你一如既往地来回于城市间的阡陌纵横,有那么片刻失神:似乎生命的意义早已不那么宏大。真实地体会每一刻的心境,随时想念亲密的人最普通的眼神,走在路上的时候感觉到一颗石子在鞋底的粗糙——当生命宏大到不可控的时候,我们发现,寻找一些细碎的印记,反而才是支撑我们行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