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在政治改革、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外交事务和军事制度等方面作出60条重大决定[1](以下简称《决定》);在这个决定全文中,涉及社会组织的内容和词汇多达27次,社会组织13次,合作社4次,行业协会、商会和基层组织各2次,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非营利医疗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各1次,这在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有这么多与社会组织相关的内容出现在党内的文件中,可谓是历史性和里程碑性的文件,这是对社会建设理论的创新,也是对社会组织发展理论的创新。《决定》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如何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因此社会组织的人才竞争,资源竞争和管理竞争也随之形成,唯有建立创新架构,才能提升组织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其具体内容分为六个方面:
  一、提升改革创新观念在组织治理中的作用
  需要明确社会组织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何处。实践证明,非营利组织向来不缺好的主意,最缺的是将这些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意愿和能力[2]。社会组织创新观念是组织管理中的灵魂,没有创新观念的组织就缺乏活力和动力。其实创新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对组织发展的客观认识,就好比一位医生给病人做全面体检,通过体检能够找到组织的问题所在,组织的危机所在,组织的发展机会所在,并提出适合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改革创新思路和对策。而组织治理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类型的理事会成员参与,使理事会成员多样化和多元化,以确保组织治理的活力。
  二、改革和开放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的影响力
  社会组织存在公益性和互益性之差。由于社会组织的多元结构,她既有正能量影响,也有负能量影响,因此如何增加正能量,减少负能量,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取决于组织管理的开放性、组织的透明度,组织运作的专业性、社会服务的及时性和管理技术的创新性。在上述5个基本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还需要分析组织改革和创新的动力源泉和障碍,分析哪些治理和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改革和创新架构的要求,如何寻找新的有效机制替代,以保证组织发展的连续性。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提升社会地位
  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其关键是需要品牌意识做先导。什么是组织的品牌?其内涵都包括什么内容?其品牌的社会价值内涵是什么?这样的品牌对组织发展和对社会组织行业的影响?如何建立组织的品牌?其实质就是组织的项目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绩效管理的推动,而不是社会组织在品牌建设初期红红火火,可是由于缺乏持续的长效推动力,最后好多优秀的品牌销声匿迹,没有持续发展。
  四、吸引专业人员进入,形成专业化运作体系
  社会组织在创新的过程中,无论是项目创新、管理创新,还是长效推动力,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是民间组织人力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需要有地开发意识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维。要放手大胆地使用人才,同时在薪酬管理、职业规划、配套资金和政策环境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形成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形成专业创新的运行体系。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行业的信用机制,形成信用管理体系
  由于中国社会处于一个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社会的信用体系并不完善,这也势必使社会组织的信用体系的建立增加了难度和不可确定性;同时,社会组织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属于公共事业的范畴,取决于社会组织的资金并不是完全自收自支,它的运作资金通常来自社会捐赠,来自政府的支持,来自基金会的资助等。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如果组织一旦失去社会的信任,其组织的存在价值令人怀疑和质疑。
  六、寻求发展空间和市场,做别人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的事
  在社会组织的发展取舍过程中,需要重新考虑业务范围的潜在危机,需要对发展市场做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其本质就是发现新产品,发现新空间,做别人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的事,因此需要从战略层面,从顶层设计和长远发展三方面考虑,有序地建立一支市场运作、市场研发和市场风险分析的员工队伍,找到组织发展的新机会,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从战术层面,需要考虑市场的细分及占领市场的技术手段和维护市场长久发展的具体运作模式,尤其是政社分开之后的社会组织,更需要研究组织的市场和定位问题,研究新技术和新媒体在组织占领和维护市场份额中的作用。
  总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根本是改革和创
  (下转第60页)
  (上接第29页)
  新,但是改革和创新与社会组织价值观之间也会存在不一致性,甚至冲突和矛盾。因此,如何将改革和创新的方法、手段转变成实现组织宗旨的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能否从理念创新变成行动计划,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不能够简单行事,不提倡拔苗助长,因为那样会欲速而不达;相反,在实践中需要提出一个战略计划和结构性框架以及执行路线图,这样的路线图是可操作的,可以衡量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EB/0L].http://www.chinanews.com/gn/z
  /ThirdPlenarySession/jd.shtm.2013-11-18.
  [2][美]彼得·德鲁克.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黄浩明.民间组织操作指南(之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9.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0年5月21日发生在新余的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表明:这次暴雨为锋前暖区降水,西南急流为水汽提供了输送通道,强烈的辐合上升导致的
文章通过对深圳地铁3101标盾构区间的地质及地面条件分析,采取了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地面建(构)筑物预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其它类似奈件下盾构的施工提供了
众所周知,汕头是我国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一度以政策优势成为南中国耀眼的明星。近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实施创新型汕头建设战略,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
[摘 要]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库支撑是学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青岛市科技情报学会在面向政府开展资政服务、助力政府科学决策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资政服务 智库 科学决策 学会  近年来,青岛市科技情报学会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为政府与科技人员之间的桥梁作用,凝聚和发挥会员单位和会员在学科方面的专业优势,积极组织会员建言献策。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撰写研究
[摘 要]当前,学界并没有形成对NGO的统一概念,有时会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出现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民间组织、第三部门等多种称呼。与此同时,对于科技NGO的概念和性质研究也随NGO的概念变化而不同,不同研究者会根据不同研究对象的特性、特点归纳总结出不同结论。本文试图对具备多元连接功能的,位于社会网络化治理关键节点上的一类特殊组织——“枢纽型”科技NGO的内涵及特性进行分析,
多年来,邹县发电厂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经验,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和谐凝聚的人才队伍,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拔尖创新人才,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也是全国高校
近日,记者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2011第六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工业展览会上多方采访发现,“上市”成为光伏企业说得最多的词。然而,一方面光伏企业大多集结在缺乏技术门槛的
AutoCAD是当今最为流行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等多个领域,其具有功能强、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上手快等特点,可以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三维模型包括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其中实体模型含线、面、体的全部信息,是三种模型中最高级的一种,更接近于真实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