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我是一名医生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roc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名医生。”32年里,邱海波无论在哪里、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愿意别人叫他“邱医生”。他说:“我是一名医生。”
  他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他依然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湖北最前线。他对团队和学生说:“没有好医生和不好的医生,只有‘医生’。对医生来说,治病救人是天职。”

生死一线,ICU不相信眼泪


  因父母支援新疆,邱海波1966年出生于喀什。“小时候,弟弟骨折了,幸得一位维吾尔族医生救治,弟弟差点废掉的胳膊治好了,我们一家人非常感恩。那时候我就觉得医生真了不起,真好。”行医的朴素种子,在儿时的邱海波心里种下。
  1983年,邱海波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在同学眼里,他没有一天不勤勉苦读、潜心笃学。一天晚自习,教室突然停电了,同学们欢呼着四散开去,邱海波回到宿舍,点亮蜡烛继续学习。
  邱海波大学毕业后留校,在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一天,担任住院医师的邱海波接诊了一名高烧不退的18岁小伙。几天后,小伙子病情急转直下。尽管邱海波竭尽全力救治,但还是无力回天。尸检报告提示,小伙子病因是由膝盖上小疖子引发的全身感染,导致多器官衰竭。“一个小小的疖子,竟然导致了年轻生命陨落?”那一刻,他萌发了做重症医生的念头。
  1997年邱海波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成为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他回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工作,3年后创建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并担任主任。
  邱海波救治的第一个重症病人,他至今记得:“一位72岁的脑梗病人,入院后第七天心脏骤停。”究竟是因为严重脱水,还是心功能不好或是肺部感染?当晚,邱海波给病人补充液体,守在病人床边,每5分钟看一次血压和心律。随后几天,病人开始好转。这次救治经历给了邱海波极大的鼓励,也让他第一次对“盯”病人有了深刻体悟。

  所以,邱海波有两句名言,一句是:“重症患者的生命是‘盯’出来的。”另一句是:“ICU不相信眼泪。”因为一旦有眼泪,就意味着有生命逝去。他说:“重症患者就像徘徊在悬崖边上,生与死一线之隔。重症医学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竭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是我们的责任。”

病人至上,一切以病人为先


  “邱海波,在临床工作中对病人负责,一切以病人为先,以病房为家,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时任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对邱海波写的鉴定中的一句话。
  多年来,邱海波无数次对团队和学生说:“作为一个医生,对病人都要一视同仁,时刻把病人的生死放在第一位。”
  “你知道什么是疼吗?”邱海波给学生上课时会突然问。学生一脸不理解,他就继续说:“其实我是说,医生要能体会病人的感受。你觉得病人不疼,因為你没有疼过。你给自己插过胃管吗?你会一边插一边眼泪哗哗,那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要想尽一切办法准确插管。”
  医者仁心。30多年里,他就是这样身体力行,深入血液、融进生命。“医生遇到重症患者时,会从内心产生很强烈的冲动,想要去救治。”于是,只要患者需要,邱海波就挺身而出;只要国家需要,邱海波就一往无前。
  他对谁最好?“他对病人最好。”妻子赵健懂他,“他超级热爱事业,甚至热爱都不足以表达,这是他的命。当他把患者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一刹那,他非常开心,我觉得这就是他工作的全部意义。”
  “重症病人在哪,我就在哪。”这是邱海波坚持不变的准则。32年来,他在挚爱的重症医学临床领域全情投入,无数次从死神手中挽回生命。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是非典疫情、流感疫情,还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一次次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最前线救治生命。

太危险了,让我一个人上


  今年1月19日,邱海波来到武汉。作为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他深知肩负“战略谏言、医疗定规、治疗出策、临床示范”等多重责任。在武汉,邱海波冲在最前面,进出于各大收治重症患者医院的“红区”。
  在重症隔离病房,气管插管手术感染风险极大。因为在病人气管切开的一瞬间,胸腔气流会携带病毒喷出。这时,邱海波就会主动上前,进行插管。“作为专家组成员,你必须冲锋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别人就更害怕。”
  这么多年,生死考验突降的瞬间,他总是不容商量地推开别人,冲在最前面。2003年非典期间,一名非典病人急需气管插管、上人工呼吸机。邱海波说,“太危险,让我一个人上。”病人得救了,但其口中喷出来的分泌物,溅得他衣服上到处都是。事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轻描淡写地说:“因为当时我恰好先戴好了头罩,所以我就先插管了。”
  邱海波一直坚信“没有突然转危重的病人,只有由于疏忽未察觉的临床指征”。他坚持从临床找寻突破口和诊疗路径。巡诊中,他发现,让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趴下来的俯卧位通气治疗能有效提高氧合指数。在他的推动下,这一治疗方法被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始终是重症医生本色,亦有大医谏言之风。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成为改善战疫局面的关键举措。他建议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专家下沉到重症病房担任医疗组长,同时在原来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增加市区大型综合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建议增加外省重症医学团队驰援湖北,让更多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他参与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到第七版的制定,主导制定了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治疗路径。

生命至上,就是看到光


  在邱海波看来,医学是有光的事业。那束光,危在旦夕的患者和家人看得到,那是生命之光。
  这束光,南京最后一位出院的非典患者小芳看到了。2003年,当她生命垂危时,邱海波在她病床前说:“小芳,你要加油,我们能救你。”小芳真的相信,每天都凭着一股信念倒数日子。康复后,小芳给邱海波打电话。他说:“当时大家对SARS很恐惧,大家都会想到死,但我相信,你和我们都更多地想到生。”
  那束光,千爱的妈妈当年看到了。2015年2月,5岁的千爱突发急性重症心肌炎、心脏停跳、多器官衰竭,命悬一线。邱海波接到救助电话后,立即抽调骨干力量前往扬州,为患儿安装ECMO,并紧急转运到中大医院。邱海波团队经过20多天日夜奋战后,千爱获得新生。
  在武汉,一名重症病人脱掉呼吸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活过来了。”穿着防护服的邱海波看着看着,脸上充满微笑和温暖的光芒……(摘编自《北京西路瞭望》)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美國股票投资家彼得·林奇写了一本叫作《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书,系统地讲解了股票投资的方方面面。彼得·林奇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当代投资大师之一。任职富达基金公司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期间,他创造了13年26倍的回报,折合年复合增长率为29%。  和一般教人投资的书不一样,这本书没有高深复杂的数学知识、K线图形等,只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加减乘除。  在书中,林奇首先讲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选股高手的。作
期刊
2月19日,江苏省首次迎来了“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日子。至3月14日,全省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31例已全部治愈出院,在院本地确诊病例“清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千万江苏家庭积极配合、主动迎战,组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防线。有的家庭成员奋战一线救治患者,有的家庭成员坚守岗位全力防控,有的家庭成员参加志愿服务、筹物捐款……
期刊
一到大连问菜叶  1952年,董必武住在大连老虎滩招待所,这是他第一次到大连。接待方极为热情,对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极为尊重,安排得也很细致周到。  但董必武并不领情,有一次吃饭时,吃着吃着,他停下了筷子,让服务员赶快把食堂负责人找来。食堂负责人以為哪儿出了岔子没有安排好,便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董必武见食堂负责人表情紧张,便笑呵呵地问:“大连的油菜不长叶子吗?”  食堂负责人松了
期刊
仇爱清(左二)在分发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仇爱清代表全家郑重缴上了1万元“党费”,“这是我、老伴及儿子、儿媳全家4个党员的一片心意,为抗疫尽一份绵薄之力。”他这样说。  仇爱清是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东河村人。早年下岗后,他和妻子王粉兰从一只鱼桶起步,起早贪黑,靠自己的双手慢慢建起一个水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他始终记着创业时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时刻把回馈社会放在心上。在妻子的支持下,仇爱清三十多年
期刊
錢忠明  “请如实填写信息申请‘苏城码’,这是现阶段外出必须的‘通行证’。”2020年3月6日中午,张家港市公安局法制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钱忠明来到景溪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走访,在排摸人员情况的同时,宣传推广“苏城码”。  与此同时,700多公里外的武汉,钱忠明的妻子李蕾正在紧张地救治着新冠肺炎患者——这已是她奋战在前线的第26天。李蕾是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
期刊
2020年2月12日起,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的青翠苑社区已经连续3天收到来自675公里之外的爱心物资。这份来自常州市武进区的包裹,由一个名叫“心疼武汉行动组”的民间组织寄出。它的发起人,是一对母女。  2月3日,钢化村街道的工作人员张军丽在团中央“青春不散场 创新不掉线”实名领奖群发布求助信息:“谁有N95口罩资源,我在武汉,单位急用。”其时市场已是“一罩难求”,群里的朱书阳看到消息后转告给
期刊
无数个“小家”共同行动,才能换来“大家”的平安无虞,救治、防控、宣傳、排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这一场艰难的保卫战,我们需要敢为人先的冲锋者,更需要无私奉献的后援军,在聚光灯外,我们还看到了更多普通家庭默默投身战疫的身影。
期刊
杨云楊雯  2003年,杨云的父亲在南京市江宁区卫生监督所工作,非典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冲在了“抗非”一线。“那时,我住校读高中。我姐读大学,也住校。就听妈妈说,爸爸整天不着家,抗非典。”父亲整日在一线为了救死扶伤奔走忙碌,是2003年那场疫情给杨云和姐姐杨雯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唤起了杨云年少时的记忆,“我要和爸爸一样,投入这场战役。即使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冲锋陷阵,至少可以做
期刊
李翠玲母子在管控卡口  2月5日清晨寒气逼人,泰州市虹桥镇26个村(居)的交通管控卡口上,李翠玲和吴桐母子俩和往常一样,已经早早地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李翠玲是我们支部的支部委员,24岁的吴桐入党已经两年时间。难能可贵的是,这对党员母子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同志。”虹桥新城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徐祥介绍,特别是吴桐,既當资料员、通讯员,又是守门员、巡查员,没有任何报酬,却从来
期刊
金怡全家福  金怡是镇江市京口公安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她的丈夫殷凯是京口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教导员,疫情来临,他们携手战斗在抗疫第一线。2月8日,忙碌过后的金怡写下了当天的战疫日记——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作为一名21年党龄的党员,作为省人大代表,作为深爱祖国、热血在心的光荣刑警,我深知穿上这身警服就是该奔赴战场的时候了。今天是元宵节,已经连续一个月无休的我,出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