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暗示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科学》教材首次进入小学一年级,从这里可以看出教育界对于启用新教材,从低龄儿童开始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视。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笔者认为新版《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教材编排,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和综合评价等多方面,给师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创新空间。通过这样“灵活”的教材,如何才能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笔记认为,积极情境暗示是一个有效的策略。通过创设一定的积极暗示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的大脑实现协调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暗示,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伊始,教师可通过环境的布置以及各种氛围营造手段的应用,消除学生的紧张状态,并引导他们从课下的活动状态向课堂的集中状态转变,使之能够更加积極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如在教学一年级《生活中的策略工具》一课时,笔者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卷尺、直尺等通通带上讲台,学生虽然对科学内容不熟悉,但对这些“测量工具”还是很熟悉的,也就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通过情境暗示的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直接接触到教学内容的环境,使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情境暗示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触发他们积极思考和讨论。除了实物展示,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游戏等形式创设暗示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科学探究的氛围,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语言暗示,推进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所有学生都非常期待能够获得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个性特征,形成适当的“期望”,则能够通过这种期待性的暗示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语言,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课堂上,教师期待性暗示的对象应包括每一个学生个体,同时也可以针对整个班集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常常会面临困难,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各小组都无法探讨出实验法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鼓励并渗透一些期待性的暗示语言,比如鼓励他们大胆猜疑、思考实验结果、肯定他们的研究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形成更加积极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探究出实验方案,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用在科学实验上,是十分恰当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无论是取得了成功还是失败,教师都应该通过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的暗示策略,让学生找到探究行为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如在分组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不同的小组由于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步骤出现差错,导致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该立即否定其中的错误,而是应该让各组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让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将实验再做一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一起,和老师共同做实验,并在具体操作中找出错误的原因,了解真实的数据。科学素养就是要严谨、精确、来不得一丝马虎。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也不知不觉地浸润了严谨、细致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善于询问,并亲力亲为,主动帮助学生寻找错误的具体原因;通过一些积极性的暗示语言,引导学生找到原因,从而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改正,进而培养学生思辨求真的意识,提升科学素养。
  榜样暗示,提升学生人格素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培育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榜样暗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树立榜样,对其他学生形成暗示,促进他们的提升。如在实验教学中,可能会设计到一些工具、材料的使用,很多同学可能会将一些不用的材料随意扔到地上。此时,教师就可以让一位学生来说一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废弃的材料,然后再让其他学生对其行为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做出肯定性评价。通过这种正面的暗示,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其他学生更加自觉地关注自身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启发人们:利用猜想,可以提升科学探索的积极性,培育积极进取的精神。伟大的科学家就是最好的榜样。以科学家的励志故事来启示学生,正确的猜想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当然,应当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也要勇于去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猜想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和兴趣,提升思维奋进的品质,不断开拓未知领域,这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格精神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暗示艺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可以针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实际以及各个学生的特点,通过语言引导、榜样示范、多媒体手段和实物用具等进行巧妙暗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学习自信心,培养创新思维,发展科学素养,打造更有效、有趣、有价值的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俊.教学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1):124-128.
  [2]赵晓丽.试论小学课堂中教学语言的暗示艺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4):71-7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其他文献
合作市财政局自2016年全市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以来,局党支部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加强
期刊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性探究,不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技能,而且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助燃剂,旨在将教学重心从现有知识转移到探索知识发现的过程上来。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其中主要集中于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实验探究是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起始点和推动力,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以下主要阐述物理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核
在科学教育的路上我耕耘着、收获着走来,在每天的忙碌中感受着教育生活的幸福。平凡的我有着朴实的愿望:让每一个孩子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在放学回家时,对共同生活的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师博览》杂志上读到了雷夫和他创造的“第56号教室奇迹”介绍,为此我专门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掩卷沉思,我在想科学教育和科学教室该是什么样的呢?朱永新教授倡导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也日益增多。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路段采用了连续长坡的纵断设计。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