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y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初中地理的有效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促进教育教学获得新进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课程标准
  一、 引言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深入贯彻教学理念,就要实施有效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有效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当前,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导致有效教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存在不足。初中地理要结合学科特点,在充分了解学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二、 地理课程标准有效性的界定
  (一) 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地理感兴趣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压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沉闷的学习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跟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讲课方式有关,归根结底是教学的有效性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一味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展示地理现象的原理,吸引学生的目光,端正学习态度,为今后地理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培养地理基本素养
  地理在中学的学科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地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科学解释地理现象、自然现象,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基础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奠定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地理的有效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学会分析和掌握知识,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拓宽地理学科思维
  教学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最终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的时候,首先自身要建立一个知识框架,通过描述地理现象展示其中的原理和变化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地理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文情况的影响。实际上,地理同数学一样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学习地理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地域之间的发展状况,更能锻炼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通过地理学习,让学生在分析地理现象的时候能够结合时间和空间综合考虑,找出事物的联系,拓宽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地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 实施案例教学
  地理实际上也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跟化学一样也需要大量的实践。案例教学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加深学生的印象的地理事实教学。有些教师只强调理论学习,很少涉及案例教学,这很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通过鲜活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效率。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特征给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解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例如海南的气候温热,雨水较多,水资源和林木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牧业;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对煤炭的开采和加工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二) 开展多媒体教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当今的互联网资源开展有效教学。地理相对于其他科目更加贴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可以解释地理现象。但是,地理涵盖的范围广,在一个小地方不可能涵盖包罗万象的地理信息。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实施课堂教学,通过视频播放或者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的知识内容。微视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将课程的重要内容浓缩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短视频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学生消化课程内容。
  (三) 增强学生参与度
  新课程标准下实施有效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轻松越快的教学氛围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因为受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学习氛围一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情绪也会变得紧张,学生对教师也比较敬畏,不敢向老师提问。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思维争取进行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师生之间要建立互信,教师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建立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理解和关心学生。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教学,在保证整体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对个别突出的学生个体也要适当照顾。例如,对地理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教师可以多提供学习资源,为日后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培养更多优秀的地理科研人才。
  四、 结论
  传统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有所偏差,新形势下要贯彻落实新教学理念,方法的合理性就尤为重要。地理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架构形成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要充分理解地理的知识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新媒體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见识、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利.针对综合思维激活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2]潘微.初中地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171-172.
  [3]周军.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5(35):74.
  作者简介:
  朱献新,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分层教学也被称为“分组教学”,它主要根据学生自身能力与潜能条件进行教学分类设计,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适合于自身最合理的层次展开学习,实现符合能力的个性化教学过程。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的分层教学方法策略与具体教学实践应用过程。  关键词:分层分组教学;篮球;小学体育;策略;实践应用;体能  一、 引言  分层教学的主旨内涵是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适当的
介绍了巯基乙酸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应用情况,并对其市场前景作了展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中文已经作为国际重要交流用语之一,在我国,历来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学习应更加注重对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自学语文的能力。因此,改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师自身及课后作业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