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上,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日炎炎,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牡丹江将迎来一场盛会—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牡丹江把办会与促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打造不一样的乡村风情,展现最独特的乡村风采,既让游客能融入青山绿水,又让村民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行走在盛夏的牡丹江乡村,流连忘返,五彩缤纷。

小朱家村:盘活“水”资源


  三面环水的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位于牡丹江畔,距镜泊湖景区8公里。人和车乘船渡河,进入这片“世外桃源”。
  站在小朱家村渡口,放眼望去,远处是青山绿水,近处是在树下乘凉的村民和游客。曾经只能靠捕鱼为生的贫困村,今天已经成为村村争羡的现代农家乐园。小朱家村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农业农村部评选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文化和旅游部评选颁发的“100个乡村旅游线路”“100个特色村庄”,以及“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等荣誉称号。
  “好女不嫁小朱家,破铜烂网坏鱼叉。男人三天不下网,一家老小都卸甲。”小朱家村文旅项目负责人程连坤说,“因为小朱家村过去很穷,大家都这么传,现在不一样了,都说‘要嫁就嫁小朱家’。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学成后回乡,小朱家村一直民风很好,从记事起,我们就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和盗窃事件,大家都夜不闭户。现在条件好了,每年过老人节的时候,村集体还会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送礼物。”
  小朱家村曾是一个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渠道少的落后村,为了让村民脱贫,村党支部坚持外出学习、请农业专家,带领村民完成了旱改水1200亩,引进寒地水稻三超、水稻两段式育秧技术。从购种到销售,村民不仅产出了优质水稻,还实实在在地挣到了钱。
  依托自然资源,村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旅游观光带、家庭旅馆、特色农产品采摘、参与性娱乐项目、江心岛渔猎文化、露天浴场等旅游项目发展起来。
  村里摆渡的木船早已换成了钢板船,农业大棚和鸭舍为集体增收。农村合作医疗、自来水费、有线电视费、水田灌溉电费等涉及绝大多数人的费用都由集体来负责,村民不用花钱。
  村民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村容村貌也在逐渐改善。村里改造了千米护村江堤、灯光球场、小朱家村史馆、花坛和村综合活动室,村民集资改造围墙和厕所。如今走在村里面,都是干净的柏油路,随处可见绿树和野花,小朱家村让人仿佛置身画中。
  从牡丹江市区过来的游客说:“孩子放暑假,我们一家四口来玩几天,每次过来都要整挺多鸭蛋带回去,就是这水面上吃小鱼的江鸭下的,我们那边没有这么纯天然的鸭蛋。”
  美丽的牡丹江水自镜泊湖倾泻而下,從小朱家村前涓涓流淌。程连坤说:“以前来到小朱家村,都是观看美景,少了很多能玩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建了一些室外的游泳池,还建了一个龙泉岛,岛上有很多娱乐设施,比如丛林穿越、丛林小火车、真人CS等等,这样就能把游客留住。除了夏季和秋季,现在还开发了冬季冰雪旅游,把农闲变成农忙,实现我们整个村子的共同富裕。”

上官地村:用活“稻田”文化


  穿过玄武湖,湖水碧波荡漾,稻田随风摇曳,火山岩稻米的清香蔓延在空气中,这是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的特色风景。
  上官地村有265户、916人,耕地2400亩、水田1900亩,自唐朝时期就是贡米之地和官粮之地,盛产大米。环山、环水、临湖,整个村融入到无垠绿色田野中。
  2020年,上官地村以“稻作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修建观景区、体验区、美食区、游戏区、民宿区、菜园采摘区等组成的多个功能区。仅最近两年,村集体就收入136万元,实现村民就地就业近百人。2021年预计人均收入2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增收1000元。
小朱家村风景 图/李雪

  走进上官地村,民宿院舍的颜色整齐划一,都采用白墙青瓦,有朝鲜族民居、新中式民居等4种风格。围墙上手绘着包括稻作文化和传统孝道文化的连环画、服饰各异的唐代仕女等。为了能让游客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墙上都有“二维码”,扫取后就可进入墙画故事平台,一边欣赏墙画,一边倾听历史故事。
  上官地村是石板大米的主产区,大自然给予了这个村庄珍贵的石板田。虽然石板田的土质好,但土层却薄,为了保护这块田,当地人一直采用传统古法人工种植水稻,所产大米绿色环保,钙含量是普通大米的5至7倍。
  土生土长的陈雨佳,曾在宁安市第一中学任体育老师,2016年,她毅然辞职,回到上官地村,因为传统的卖大米方式跟不上如今的互联网销售模式,村里的大米销售困难,她决定扎根农村做乡村旅游,帮村民打通销路,将优质石板大米卖到全国。
  陈雨佳在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担任销售经理,自己还成立了雨佳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探索稻米的产业转型发展,上官地村实现了以个别富裕带动全村富裕,加入合作社的157户农民,实现年人均收入2万余元。同时,合作社与村里9户贫困妇女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开展订单合作,帮扶贫困家庭人均年增收700元左右。“灵山秀水齐荟萃,水碧天蓝稻花香。”为了推广石板大米和观光农业,陈雨佳将万年火山、千年遗址和鱼米之乡以直播的方式亮相,让客户通过网络体验稻米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推动了订单式种植模式。
  陈雨佳给自己取名“种米姑娘”,“我是玄武湖畔的种米姑娘,我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希望大家来品尝我们这的大米,看看玄武湖、体验稻田文化。”
  推开一个小院门,老人坐在院里阴凉处喝茶,见有客人,赶忙从菜园里摘黄瓜、柿子给大家品尝。夏日荷花正开,日落晚霞正艳,闲适安逸的农村生活何尝不是“稻田文化”重要的特色呢?   2019年,上官地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美丽乡村。这个村占地2000平方米的上官民宿项目已经开始试营业,让第四届黑龙江省旅发大会在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上又添一抹亮色。

七里地村:讲活“红色”故事


  作为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重点观摩项目,海林市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借势申报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重点对中共海林党史纪念馆实施了保护性修缮,配套了英雄广场及其他红色文化设施。
  在党史馆内,按照海林地区早期党组织建立、海林人民的抗日斗争、海林地区根据地建设3个部分进行了布展,以《初心》为题的3D宣传片让游客驻足。
  七里地村始建于19世纪末,原名“老金沟”“金沟屯”,为中东铁路建设时期沙俄掠夺我国资源、伐木取材而建。1926年,中共北满地委成立,在此秘密发展了8名林业伐木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牡丹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横道河子支部委员会,其后留下了许多红色斗争故事,七里地村也成为牡丹江地区最早的红色历史印记之一。
  1943年,中共地下党员发动群众炸毁了运材专用线小火车道,焚烧了日伪在七里地村的老火锯场,重创日军。抗日战争胜利后,杨子荣剿匪小分队活动于此地,并于1947年会合各地区5名战士聚集七里地制定侦察方案,为日后擒获土匪“座山雕”打下基础。
  “海林是东北剿匪的重要战场,我看过书《林海雪原》,看过电影《智取威虎山》,带着孩子来到这些故事的发生地看看,感触很深,越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奋勇向前。”一名游客这样说道。
  托“红”衬“绿”,让游客在旅游中聆听红色故事,群山环抱中风光秀美的七里地生态民俗村,在2020年6月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七里地村共82户、165口人,海林市为留住绿水青山,成立了文商旅投资公司,建设金沟水街,引导村民们采山货、开民宿、办旅游、走红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把绿水青山变成了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七里地村去年人均增收4000元。
  横道豆腐坊、七里地面食店、金沟老酒馆、山货铺、森林书吧、黑加仑手工作坊等体验业态和地域特色美食小吃的丰富,让村庄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在田野乐园里有网红大草垛、綠色草莓采摘、绿色蔬菜采摘等体验项目,村里还在修建黑加仑观光工厂,打造观光工业旅游。
  由于七里地耕地较少,不适合种植玉米、大豆作物,村民们主要的经济作物就是黑加仑果,采摘季的时候,村民们每天早上3点就起来采摘,每天最多可以采100多斤,一斤净赚1元,一天就可以增收100多元。去年村里建起了冷库,一年四季都能储存销售。海林文商旅公司制定保底收购价3元,七里地村共有500亩黑加仑,平均每人增收3000元收入。
其他文献
从武汉到北京。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13年后,2020年10月,柴倩被借调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质量监测与专业学位处,协助“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  作为一名参加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志愿者,柴倩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我很平凡。”一棵洪山菜薹  “我在学校负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是严把‘出口关’的一员。”2020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北京,柴倩向《民生周刊》记
近年来,习水县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全一强”和遵义市公安局党委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之一的平安建设總目标,全力推进反恐防恐、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禁毒“大扫除”、应急处突、抗洪抢险等重点任务,全面打造以“四渡赤水”精神为引领的忠诚铁军,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主战场,树立了为民服务新品牌,营造了干
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 安伟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丘陵山区,素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门峡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在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智慧扶贫等方面探索出不少先进经验,金融扶贫的卢氏模式更是受到国务院表彰。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民生周刊》记者就脱贫攻坚相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安伟。  民生周刊:尽管
我们常常隔江相望,  共品江水的味道。  我们常常感念岁月,  你延续着中原悠久的骄傲。  东湖岛上的樱花,  五月间,满城落梅的红潮。  黄鹤楼上去远望,  望尽了江山如此多娇。  我们今天隔雾相望,  共御天灾的霸道。  我们曾经战胜侵略,  你经历过无数的烽火燃烧。  我还想闻那樱花,  五月间,满城落梅的红潮。  我们都在家守望,  不让入侵者漫天逍遥。  武昌汉阳汉口,  我们喜爱的兄弟
陕西省铜川市卫健委副主任、铜川市宜君县哭泉村第一书记 靳康鹏  2014年3月,我被组织派到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任第一书记至今,6年多的驻村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哭泉村的群众同吃同住,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从抢党建、抓班子、带队伍、扶民智、强产业、帮民富等六大方面入手,着力破解了哭泉村党组织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脱贫内生动力不强等难题。我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坚守一线攻坚克难,以为民
201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来到云南西双版纳河边村——一个陷入结构性贫困的瑶族村寨,开展精准扶贫实践。此后5年,李小云及其团队扎根于此,与当地干部、村民一起工作生活,对当地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区治理等进行探索,摸索出一套以政府主导、大学及公益组织参与、农民积极行动的综合性扶贫模式。  今天的河边村早已摘掉贫困的帽子,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干栏式民居宽敞明亮,村容村貌整饬一新,以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直播电商以最快捷的方式,成为诸多企业一根救命稻草。  年初,广州市商务局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决心将广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这是全国首个出台的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  6月6日至8日,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直播电商协会筹备组联合举行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活动,掀起直播电商热潮。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能否成功变身直播电商之都?商家如
春节将至,朋友见面常会问起是否回家过年,问者随意,听者可能有心,思绪不禁飘向了遥远的乡村。  打糍粑、贴对联、舞龙灯……一一浮现在眼前。这些似乎就在昨天,但却已经过去多年,遥不可及。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曾描述: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改革开放后,这种场景被打破,大量农民放下锄头,走出大山,长途跋涉进城务了工。  依靠勤劳,他们逐渐摆脱了
“谢谢党和政府,谢谢检察官,谢谢……”老俞躺在床上无法移动身体,他说话时颤抖的声音难掩他内心的感激之情。7月29日下午,浙江省检察院、金华市检察院、金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金东区检察院、金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为他送来11万元救助金,这笔钱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他们一家带来生活的希望。一封求助信,情牵检察院  “我是一名老革命了,请检察机关帮帮我……”今年6月17日,金东区检察院收到一封信
丁思航。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医生  “大哥、大姐,明早我和同事们就回家了,感谢你们在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关心和照料。”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应城分队队员,3月20日吃罢晚饭丁思航来到驻地宾馆服务台,与相处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人员道别,同时发出邀请:“等疫情结束了,欢迎带着家人来北大荒做客!”  丁思航,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一名“90后”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写过3封赴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