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活动共展示了17节优秀课,内容集中在《水调歌头》(苏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梦令》(李清照)中,大多教师都按照“读——疏——品——读”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即诵读作品,疏通诗词中难懂的字词同,品读作品的内涵,再回归到读这一层面的教学流程,但是,最后呈现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把握及引导不同,由此也造成课堂效果的差异。那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如何“问”呢?
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引领学生深入到诗词的内涵,领略到其中深层次的意境,因此一定要精心设计这一个“问”,使之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处。如深圳教师肖毅的《饮酒》(其五)中首先问:同学们,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诗里有一组很常见很普通的反义词,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找出来? 学生回答:“有”和“无”。有菊花、飞鸟上、南山……。接着,肖老师又通过展示自己的学生描绘的画面,说:“如果你是陶渊明,你想把眼前的美景画下,你会怎么描绘呢?谁来和我们分享?”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把整首诗的意象都集中起来了,让学生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意象中来,并认真地揣摩由此构成的画面,并通过自己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当学生领会到这些意象的深层含义时,老师又进一步发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无’什么?”从而引领学生深入到陶渊明的“无忧、无我、无求”等主旨的理解。一个“有”,一个“无”,两个问题,使整节课线索一目了然,循序渐进,整体性相当强,学生也学得兴致盎然。
在一节课中,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可能回答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逐一拆散,并适时归并、点拨、升华,这样就使课堂呈现出张驰有道的“节奏”感,学生学起来也能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老师在教《如梦令》时,并没有提出整体性的问题,而是问:风雨如何?酒饮如何?睡得如何?醒来如何?问得如何?通过一一点拨后,再发问:默读词作,围绕本词所写之事提出自己的疑问。引领学生拓展思维,质疑:为什么喝酒?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喝酒?……这就是逐个击破,层层剥去词的外衣,而深入到词的意境、情感这方面了,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课堂层层递进,层次感相当强。在教学中,当老师在教《如梦令》时,当学生逐一解决了词中的意象后,问道:所有的问题都可能跟词中的什么意象有关?人的行为以常受人的思想情感驱动,那么词人的行为与词人对该意象的什么情感有关?从而引出词中“惜花伤春”这一主题,使学生由单首词的理解,上升为对这一类型词的把握,达到“授人于渔”的高层次。可见,这种承上启下的“问”包含着老师对学生回答的总结,也是灵活巧妙地引出下一教学环节,能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清晰明了。这是一种在“问”中发现“启”的契机,教师先总结上一环节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出下一环节的问题。又如老师在教蘇轼的《水调歌头》时,问道:睡不着觉时,为什么又会脱口而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呢?这应该是一处什么样的口吻在对月亮发问呢?当学生回答为“埋怨”时,老师进行总结并发问:是啊,作者的内心承载着百般的愁苦,对弟弟的怀念,对朝廷的渴望等,而当作者的这一痛苦达到极限时,为什么突然笔锋一转,原来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就使学生在掌握、明晰上一环节的知识要点后,思维再深入到下一环节中,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火花是需要教师灵活地用智慧去发现、点燃的,即采用一种步步逼近的“追问”,在一个问题上环环相扣,最终挖掘出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如老师在教李清照的《武陵春》时,针对“日晚倦梳头”一句,问道“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倦?如果你是清照,此时在想什么?”这就把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揣摩词人的情感。又如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清照的情感后,紧接地问: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为什么清照会有这种沉重的情感呢?是什么原因呢?顺势插入背景介绍,让学生找出造成清照内心沉重情感的事件,巧妙地化解了理解上的瓶颈,且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课堂也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效果。(单位: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中学)
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师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引领学生深入到诗词的内涵,领略到其中深层次的意境,因此一定要精心设计这一个“问”,使之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处。如深圳教师肖毅的《饮酒》(其五)中首先问:同学们,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诗里有一组很常见很普通的反义词,大家再细细地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找出来? 学生回答:“有”和“无”。有菊花、飞鸟上、南山……。接着,肖老师又通过展示自己的学生描绘的画面,说:“如果你是陶渊明,你想把眼前的美景画下,你会怎么描绘呢?谁来和我们分享?”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把整首诗的意象都集中起来了,让学生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意象中来,并认真地揣摩由此构成的画面,并通过自己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当学生领会到这些意象的深层含义时,老师又进一步发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无’什么?”从而引领学生深入到陶渊明的“无忧、无我、无求”等主旨的理解。一个“有”,一个“无”,两个问题,使整节课线索一目了然,循序渐进,整体性相当强,学生也学得兴致盎然。
在一节课中,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可能回答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解决不了的难题,逐一拆散,并适时归并、点拨、升华,这样就使课堂呈现出张驰有道的“节奏”感,学生学起来也能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老师在教《如梦令》时,并没有提出整体性的问题,而是问:风雨如何?酒饮如何?睡得如何?醒来如何?问得如何?通过一一点拨后,再发问:默读词作,围绕本词所写之事提出自己的疑问。引领学生拓展思维,质疑:为什么喝酒?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喝酒?……这就是逐个击破,层层剥去词的外衣,而深入到词的意境、情感这方面了,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课堂层层递进,层次感相当强。在教学中,当老师在教《如梦令》时,当学生逐一解决了词中的意象后,问道:所有的问题都可能跟词中的什么意象有关?人的行为以常受人的思想情感驱动,那么词人的行为与词人对该意象的什么情感有关?从而引出词中“惜花伤春”这一主题,使学生由单首词的理解,上升为对这一类型词的把握,达到“授人于渔”的高层次。可见,这种承上启下的“问”包含着老师对学生回答的总结,也是灵活巧妙地引出下一教学环节,能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清晰明了。这是一种在“问”中发现“启”的契机,教师先总结上一环节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出下一环节的问题。又如老师在教蘇轼的《水调歌头》时,问道:睡不着觉时,为什么又会脱口而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呢?这应该是一处什么样的口吻在对月亮发问呢?当学生回答为“埋怨”时,老师进行总结并发问:是啊,作者的内心承载着百般的愁苦,对弟弟的怀念,对朝廷的渴望等,而当作者的这一痛苦达到极限时,为什么突然笔锋一转,原来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就使学生在掌握、明晰上一环节的知识要点后,思维再深入到下一环节中,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火花是需要教师灵活地用智慧去发现、点燃的,即采用一种步步逼近的“追问”,在一个问题上环环相扣,最终挖掘出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如老师在教李清照的《武陵春》时,针对“日晚倦梳头”一句,问道“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倦?如果你是清照,此时在想什么?”这就把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揣摩词人的情感。又如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清照的情感后,紧接地问: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为什么清照会有这种沉重的情感呢?是什么原因呢?顺势插入背景介绍,让学生找出造成清照内心沉重情感的事件,巧妙地化解了理解上的瓶颈,且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课堂也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效果。(单位: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