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都不大,效果也不佳。国家也意识到教育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教育改革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因为各种原因,教育改革成效并不显著。尤其是高等教育,其担负的责任很重,它连接着学生的在校生活和社会生涯,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人力资源,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模式和状态。本文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
  虽然终身教育提了很多年,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中高等教育基本上就是学校与社会的转接点,高校为社会直接输出各类人才,这些人才直接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高等教育改革不顺畅,将会直接影响人才的输出和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提了很多年,也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限制教育改革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高校的管理者应当充分意识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为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没有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增添了不少的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党和国家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但是收效甚微。
  首先,成绩至上的本质没有改变。虽然在中小学校这一点更为严重,但是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高等教育的毕业考核虽然以毕业论文或者设计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但是作为经历过中国教育十余年的学生来说,只要是考核,就一定有应对之策,换句话来说,当前的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与当年的八股文其实仍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学生并没有在毕业论文或者设计中显现出自己的技能和创造力,而只是严格按照格式进行“理论”上的“创造”。这种考核其实仍然没有现实意义。
  其次,教育公平问题凸显。这个问题全国大众都能够意识到,例如北京的优秀高校在本地招生的分数线和在其他地区招生的分数线是有天壤之别的,大量的北京学生在本地优秀高校就读,外地学生只能高山仰止。教育公平尚且不能解决,更遑论社会公平了。学生在高等教育的门槛阶段就深刻意识到了社会的不公平,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不负责任的。
  再次,教学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差别。教师上课教授知识,学生听课,定期考核,这就是我国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唯一的差别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大把的闲暇时间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说不好,但是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放置到现代却以一种千篇一律的方式进行,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
  最后,对学生终身教育理念的灌输不够,也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当前的学校只注重眼前,培养的学生的确放到社会上就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并且短期之内这些作用还很显著。但是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的。现在社会的栋梁未必能够适合未来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作为输出人才的基地,高校应当重视自己身上的重担,应当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拓展思维,眼界放到未来,放到全世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真正的栋梁之才。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可行性对策探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改革目标,制定发展计划。教育改革怎么改,能改成什么程度,取决于一个明确的目标的确定。只有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大方向确定下来,具体的体系改革、制度改革和具体措施才能够一步步地落实。抛开了明确的大方向和原则,教育改革难免会走入混乱的局面,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应当是以培育全面发展、兼具知识技能和良好心理素质,具备优秀的信仰追求并愿意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
  其次,应当学习西方先进经验,进行体制改革。具体来说,在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应当进行充分的改革。西方的教育模式是每天都在“考试”,学生每节课的表现计入期末考核成绩中,也就是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都是考核的内容。这样就避免了当今大学生们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而且能取得不错成绩的错误风气和现状。当然,对于西方的先进经验也不能完全“拿来主义”,中西国情不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状态都是不同的,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在中国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不仅要借鉴,还要动脑思考,充分吸收西方教育模式中精华的东西,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补充。
  最后,进一步消除地区差别,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中部某些人口大省每年高考的人数都趋近于百万人,即便近些年有些降低,也在60万人以上。而同期北京招生的人数还不足10万。但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北京的院校每年收录北京籍学生的数量却是这些省份的数倍之多。高考不公平催生了高考移民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并且这种不公平会不断发展,从入学门槛的不公平发展为进入社会门槛的不公平。在当前提倡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口号下,教育公平不解决,社会贫富差距只能继续扩大。
  三、结语
  高校是将人才进行必要的培养然后向社会输出的场所,换句话来说,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社会责任。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的生活相较于几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教育也不能停滞不前、維持现状,也需要与时俱进,与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要求相符,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的需求相符。教育改革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拿出实在的改革的东西。高校管理者应当居安思危,充分意识到维持现状不可取,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会起到阻碍作用,应当开拓进取,积极改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更为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周炯,周奔波,陈为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3]吴国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个案[J].重庆:西南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提要:心理探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而又层次不一:加之各领域、各派别的学者对心理问题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如何科学地对新疆内高班的“三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心理健康 自卑 自负 自责 指导原则 评估体系 教育效果  来自天山的新疆学子们,他们朴实、聪明、热情、好客,作为初次接手新疆内高班学生的班主任,被他们质朴的民风、
期刊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简称。数学建模的本质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数学工具、方法和模型的选择、分析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迭代过程,它更完整地表现了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给学生再现了一种“微型的科研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数学眼光、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关键还促进了一种数学品质的提升。  一、巧妙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开发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并对新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试点。实践证明,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等方面成效明显。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  2013年4月以来,我校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以下简称数维专业)成功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并
期刊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复合性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信息技术的掌握又是复合性人才培养的应有要义。传统的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往往被安排在中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化知识和初步成型的意识形态,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力。而如何针对初步开始摄取文化知识,慢慢建立意识形态的小学生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一
期刊
【摘要】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类课程的学习是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由于  教师在给金融专业的学生讲授统计类课程时只是孤立地讲解统计理论知识,没有考虑金融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因此本文从教学的角度探讨统计类课程与金融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统计类课程;金融专业课程;衔接;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金融问题研究的实证化、模型化,统计学知识及数理统计模型对金融学的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传统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等数学课的教学方式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势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数学课的研究性学习,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可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主要有游戏法、案例法、课外活动以及企业实习等。为提高基础技能实践性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支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技能;实践性教学;教学  1 引言  专业技能是指为胜任某一工作岗位而需具备的操作技能,而基础技能是除了这些操作技能之外的各种技能。基础技能包括的种类比较
期刊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肩负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加强爱心和奉献教育尤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爱心奉献教师  在生活中人们给予教师的赞美同样毫不吝啬,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任劳任怨的铺路石”……有时我掩卷遐思,其实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位工作
期刊
【摘要】我们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媒介接触上表现出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呈现出一种相对富于理性的动机结构;对以多种媒介形式作为自己的信息来源已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现状,也即生活现状,对于新媒体,大学生更是表现出了出色的接受能力与驾驭能力。同时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并非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基于日常媒介接触的经验,通過个人
期刊
摘要】通过对农学专业“四年不断线”的校内外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探索,形成农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发展。  【关键词】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发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培养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