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川:四十入伍只为提高中国军人体能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能连着战斗力,是确保‘打得赢’的基础工程……”原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引进孙学川教授时的一席话,竟魂牵梦绕似的伴随孙教授度过了7年的军旅生涯。
  7年间,孙学川与他的科研团队一道,以军事体能学科专业优势推动部队战斗力水平提高,先后创建了“现代军事体能理论与内容体系”,创立了《军事体能学》等分支学科,研制出《体能训练与考核纲目》和《军人体能标准》,并从科技层面攻克了海上作战体能准备预适应训练理论与实践难题,研制了19种体能训练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用器材和训练场地。他先后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优秀教员育才金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为推动军事体能训练改革,他担当起“体系创新”的重任
  
  1996年,孙学川38岁,是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正教授,头上还带着国家体委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光环。陆续有四个单位以各种优厚条件来吸引他这个人才。当时的广州军事体育学院并没有太多的承诺,也没有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是说为提高部队战斗力需要他这方面的人才,引进他的目的是为了组建全军的“军事体能训练研究中心”。
  孙学川选择了部队。后因地方选调关系一时难以理顺,他只好先到部队“打工”,而且一千就是两年。
  直到1998年,已经40岁的他终于被批准入伍。也就是在这一年,总部擂响了新一轮军事训练改革的战鼓,孙教授很想让他牵头预研了两年的“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能够搭上这趟训练改革的快车。
  理论滞后是影响和制约部队军事体能训练的“瓶颈”。孙教授设想,通过理论创新,使“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和法规体系”有效链接,“基础体能、专业体能和综合体能”有机融合,旨在通过这一根本性改革,使我军军事体能多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训练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标准和法规制度建设实现全方位的变革。
  有人提醒他说,信息化战争对体能需求减少了。也有人直言不讳,认为我军已有的《军人体育锻炼标准》人人会练,搞体能训练改革没有多大意义,不但会弱化部队高新装备训练,而且是拿士兵健康开玩笑。
  但孙教授十分坚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体能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现在士兵本身基础体能素质较弱,服役期短,而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对战斗官兵体力、脑力、心理能力训练和需求较高。中国军人要保证“打赢”,必须同时拥有强健的体能。
  1999年,总部将构建“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列入全军军事内容体系改革的跨世纪工程,并指定由他牵头负责。
  2001年6月,为了完成《渡海抗眩晕理论与对策》研究报告,他泡在实验室半个月没回家,饿了泡碗方便面,困了就在行军床上迷糊一会儿。当报告完后,他一头倒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昏睡了两天一夜。醒来后才想起,自己已有两个星期没回家了。回到家,爱人整整两天没理他,孩子对他说:“老爸,你还要不要我和妈妈了。”后来他才知道,就在他进驻实验室的第五天,岳母因为老家有事回去了,剩下爱人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累倒了。他常说,自己欠妻子和儿子的太多,对家里他心里是有愧的。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交流。那时,他爱人刚到一所学校任职,工作环境不熟悉,思想压力特别大,渴望和他交流。可他每次回家,常常是进了家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有时候,爱人真想和他吵一架,可连吵架的机会都难找到。
  值得欣慰的是,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代军事体能训练体系”构建从理论上完成了军事体能的“顶层设计”,实现了军事体能建设史上的一次跨越。
  
  为探索我军特殊作战体能适应问题,他把大海“搬进”实验室
  
  有一件事,一直让孙教授刻骨铭心:一次他作为专家技术评估团成员参加一个较大规模海上演习,课目还没有过半,突然遇到大风浪,上岸后不少官兵出现晕船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严重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被写入“非战斗减员”的名册。
  为解决这一问题,孙学川查阅了大量外军资料,走访了国内航海医学专家,结论是除了使用药物,没有别的招数,而且效果短暂、副作用大。他又先后46次下海岛,上舰艇,跑了60余个单位,仅写的调研论证报告摞起来少说也有一人多高。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碰撞,孙学川本着“海上问题,陆上解决”的思路,提出了一套陆上预适应训练理论与方法,把大海搬进实验室,创建“抗眩晕试验室”,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要迈开攻关的第一步,首先要搞透相关的十几个学科知识,花费大量时间去体验。孙教授为之79次马不停蹄地穿越在航海、航天部队和地方海事部门,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请教专家和上船体验的机会。
  海上体验是异常艰苦,但获取的资料又是十分珍贵的。为解决部队训练难题,孙教授从来不为困难和身体不支所屈服。在一次海上测试中,出海前他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身体特别虚弱,加上海面风大浪急,上船不几天,他的病情就加重了。领导和同事们劝他休息,他想,每一次试验机会都很宝贵,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这样,他仍坚持每天上甲板,有几次都险些晕倒。无奈之下,他只好让战士把他系在甲板的桅杆上,半跪在地上进行测试,硬是在海上坚持了半个多月。
  为了研究专业体能中穿越泥潭地的一组数据,他冒着冬天的寒冷,带着试验组跨越两个省,在泥水中反复体验了60次,腿上留下了120多处被蚂蟥叮咬的伤疤。经常有人问他,你干吗这样玩命?他说:“就是想把自己那点钢用在科研的刀刃上,要不,我 40岁还参军干嘛!”
  正是靠着这股子玩命的劲头,他终于啃下了“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研制这块硬骨头,把“海上难题陆上准备”的构想变为现实。2002年10月29日,这项研究成果进入海上实训检验。2003年10月,在某大型实兵演习中,孙教授带着110名经过强化训练了20天的学员,接受抗眩晕操表演及海上检验,再次受到总部的肯定。之后,根据“电动抗眩晕试验平台”的设计原理,由总部牵头开发的抗眩晕训练教材和多媒体,也相继与部队官兵见面。
  
  为奠定军事体能科学化训练人才基础,他潜心打造过硬团队
  
  基地军事体能训练中心是科研的舞台,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孙教授立足岗位,广开渠道,全方位培养人才,潜心打造素质过硬的人才团队。与他共事的大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孙教授是这个团队的领导,用他的话说,把这个团队建设好了,不仅能出科研成果,而且还可以培养一大批教学和科研人才。因此,孙教授对这个科研团队的建设标准很高。他虽然是博士生导师,但在教学和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处处为人师表。记得在“体能训练计算机实时调控系统”的攻坚阶段,一个年轻教员因粗心导致一组数据不够翔实,孙教授发现后,他专门在体能训练研究中心集中搞了一次整顿。7年间,他先后和31名同志一起共过事,每个人的智慧和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执教7年,他带出的5名博士、12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全都成了体能教学、科研和组训骨干,有7人跨人了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军优秀教师和基地优秀科学工作者行列。
其他文献
寒冬渐至时节,记者来到解放军总医院采访,看到了一幅与寒意形成强烈反差的“火热”繁忙景象。在医院门诊、急诊大厅。医院和专家的简介、挂号动态、各种收费检查标准和药品价格、行风和物价监督电话在大型电子显示屏中滚动播出。患者凭着就诊卡可从电子触摸屏中。随时查询自己的医疗费用信息……  在查房与巡诊中。凭借无线移动电脑手写、语音识别功能,医生们在轻松的查阅,更新患者的病历记录。即时发布医嘱,诊疗意见及药剂配
期刊
被官兵们戏称“旅宝”,第二炮兵某旅发射四营五级士官董瑞武。当兵21年。精通某型号导弹三门专业。两次荣立三等功。二十余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优秀士兵标兵”,连续三次被部队评为“理论学习标兵”,2006年还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然而,这个优秀士官却有着一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家事。  1994年探亲休假,董瑞武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位姑娘,第二年年底,俩人办理了结婚手续,
期刊
2002年10月16日,我们中队接到上级通知,下周总政著名军旅歌手谭晶要在我们学院那小平旧居拍摄大型记录片《丰碑》,学院要抽调300名学员参加拍摄,我作为学院报道员负责新闻宣传报道。  10月25日上午8时20分,三辆军车缓缓驶入邓小平旧居,我提前1个小时就来到了邓小平旧居前守候。车停稳后,谭晶和随同的化装师、摄影师及工作人员一起从车里走了下来,径直向邓小平旧居走去,我端起相机便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期刊
入伍当兵,是我们兄弟俩儿时的梦想。2003年底,我们兄弟俩哥哥王昕,弟弟王宇如愿从陕西延川入伍到驻疆某部军营。更想不到的是又被分在了一个连队。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人可能感觉不到啥,而对我们兄弟俩来说,压力却非常大。干不好不好意思呗。所幸的是入伍3年来,在各级组织,领导及战友们的关心下。我俩得以茁壮成长,不仅当上了班长,而且还在本专业比武竞赛中取得了好的名次。      责任编辑 李 芸
期刊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著名港台影星洪金宝居然拉我合了影、还掏出一个外表精美的小本子当着众人的面让我给他签个名。当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说句实在话,俺只是一个兵、长得一点也不帅、为啥洪金宝偏偏找我合影,真是搞不懂。  话该从头说起,去年“五一”长假过后,我们团与北京天龙电影公司签了由洪金宝执导的《见龙卸甲》电影拍摄协议。5月8日,包括我在内的200名官兵进驻电影村、在电影村里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刘德
期刊
从2007年冬季开始,“90后”新一代青年步入军营。为绿色方阵注入新鲜血液。“90后”青年,是新中国的第五代。他们鲜明地打上时代烙印,给部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空军某基地政治部主任赵戈感慨地说。现在,如果带兵人想。复制。当年的自己,肯定会大失所望。  空军某基地党委针对“90后”新兵的特点。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的带兵理念。积极引导新训干部骨干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认识和接纳“90后”
期刊
大堤上的爱  去年7月24日,王玲乘冲锋舟来到风台县花嫁湖彭岗段大堤,慰问执行抗洪任务的丈夫何光辉。当看到他时忍不住上前吻了他一下。还把自己的玉坠给丈夫戴上。把手中的鲜花也献给了他,面对镜头何光辉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感动得地笑了。(李念 摄)    回家了  11月3日,圆满完成出访任务的哈尔滨舰编队刚靠上码头,我正在四下寻觅感人场景,站在身旁的同事捅了我一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观通部门
期刊
就研习书法的经历而言,邹正桃当属幸运之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邹正桃具备了走向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即“内因”和“外因”,及其二者的相互融合。  1978年,邹正桃从四川剑阁县央溪乡应征入伍来到首都北京,第二年就师承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可谓拜师有门。而在此前,出身于贫寒之家。经历了刻苦求学。对书法极度入迷的他。可谓心存慧根。名师+慧根,势不可挡地成就了这名大校军衔的书法家。  或许是一种必然,“苦难
期刊
一个班里八个兵,七个新战士来自五个民族。这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集体就是济南军区某摩步旅新兵营二连一班。新战士一分到具体单位,这个班立刻成为全旅官兵注目的焦点。很多人担心战士来自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差异、民族风情特殊,以及地区环境不同,生活起来能否相融。训练起来能否步调一致。从他们的闪亮登场到一次次的精彩表现。从一次次的集合会操到一面面红旗的夺得,从最初的羞涩含蓄到一张张笑脸的绽放,我们发现担心是多余的。
期刊
编者按: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履约事务办公室,是我国履行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技术保障核心机构,主要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参加国际化武履约和销毁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重任。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无视国际公法,悍然组建臭名昭著的“516”生化武器部队。使用化学武器达 2000多次,至少造成20多万中国军民中毒伤亡。 日本战败投降后,为掩盖其罪恶行径,将至少数十万枚的化学武器秘密就近掩埋地下,或抛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