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回答“不玩游戏干啥”的留守之问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入暑假,乡村少年杨晓龙便开启“游戏模式”———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机要砸脸上时,也要“血战到底”。“不玩游戏干啥?”正在玩游戏的杨晓龙头也不抬地反问。在不能玩水,不准爬树,没有活动、补习班,甚至没有父母在旁管教的乡村,还有什么比游戏更具诱惑?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大批乡村少年深陷其中。正如有人所说,农村孩子正在大批被手机游戏废掉。
  关于乡村少年深陷游戏漩涡,呈现出严重的“游戏化生存”,这些年,无论是有识之士还是各种媒体都有所披露和反思。比如前些天,一篇《“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的报道,就披露了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乡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机带娃”在山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愈发普遍,有些孩子“吃饭、走路、上厕所,甚至睡觉,手里也紧握着手机”。今年2月,《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春节返乡手记:被手机游戏围困的乡村和未来》也曾戳痛公众的敏感神经。而上述报道则抛出一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在假期,乡村少年不玩游戏能干啥?
  是啊,放假后的乡村孩子不玩游戏干啥?像父辈祖辈那样在辛苦的农活中度过漫长假期,对许多乡村孩子来说已不太可能,一者,父母外出务工,家中基本不再种地,即便有地可种也仅是满足留守成员的口粮,没太多农活可干;二者,绝大部分留守家庭属于隔代监护,多数老人宠爱孩子,不愿意让孩子过于辛苦。能不能让乡村孩子像城市孩子那样在假期参加培训班或夏令营,让其无暇去玩手机?这基本相当于“痴人说梦”,一无条件,二无金钱支撑。
  我们还要看到,如今许多乡村孩子是缺乏亲情陪伴与同龄玩伴的。父母常年在外忙于打工挣钱,乡村孩子就缺少与父母进行亲子互动的机会,亲子互动时光是可以适当挤占追逐不良爱好的时间的。另外,由于玩伴居住分散,也由于部分孩子慢慢跟父母进了城,一些仍留守在乡村的孩子,缺乏玩耍、嬉戏的同伴。受到“亲情荒”与“玩伴荒”的双重夹击,手机便成了许多乡村孩子的最好陪伴与玩伴,在虚拟世界,他们不仅能寻找到陪伴与玩伴,还能寻找到一种价值认同。
  因此,鄉村少年杨晓龙的诘问———“不玩游戏干啥”,需得到家长、学校、村社及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视。乡村少年深陷游戏漩涡,呈现出严重的“游戏化生存”,其实是社会公共服务缺失带来的负面问题。要拯救在游戏中“血战到底”的乡村少年,首先要解决“不玩游戏干啥”的尴尬,也就是说,要消除乡村少年在假期的“放羊”状态,想方设法让他们的暑假生活更丰富、更精彩,以避免大好时光被游戏吞噬。
  在这方面,家长首先应该有所作为,日子再富裕、孩子再金贵,也要让孩子在假期培养劳动习惯。学校、村社及教育部门则要通力合作、同频共振,为乡村孩子提供一些度假的好去处,让他们可以免费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哪怕只是一些玩泥巴、采野花、捉蜻蜓等户外活动,总比孩子们宅在家里沉迷手机强得多。
其他文献
随着各省份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进行零差率销售,“以药补医”正逐渐改变。但一些地方由于改革“单兵突进”,配套补偿举措不到位,出现了公立醫院“自掏腰包”填缺口、取消药品加成导致低价药“招标死”等现象。这正是:  药禁加成齐称妙,  华佗无奈医补“药”。  悬壶尤需计长远,  改革焉能不配套?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6日 王启峰/图
期刊
近日,一则“某图书馆谢绝14岁以下儿童入馆”的消息在网上传开,除了对此举是否合理的讨论外,记者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有不少家长表示,这些年亲子阅读特别受重视,很多时候带着孩子去图书馆,是想陪孩子一起读书。而亲子阅读越来越火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所谓亲子阅读,也叫亲子共读,简单点说,就是大人陪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但是很显然,亲子阅读的重点在孩子,大人是真正的“陪太子读书”的角色,目的是
期刊
我是一个打工的人,跟我一样,我们寨子里出来打工的人有好几个。打工之余,他们就打扑克或者玩游戏,我不一样,有空的时候就看书。因为我从报摊上购买的《杂文月刊》每月两本,刚好可以看一个月。我喜欢看《杂文月刊》,除了增长见识、提高智慧外,就是想学习写杂文,因为杂文篇幅不长,编辑有耐心看,如果要写好多字,怕编辑不会看了。我要学写文章,是因为我看别人写的文章多了,就想自己写,让别人也看看。自己写的文章也让别人
期刊
鲁 迅  1、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2、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3、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5、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6、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期刊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最近报道,近年来风头很足的所谓大师手工制作武夷山岩茶,动辄每斤售价就高达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7月15日,福建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坚决扼制“天价茶”的六项措施,包括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饮茶文化广受民众喜爱,也带来了制茶产业的繁荣,这本是文化与经济的正常互动,无须求全责备。然而,徒有其
期刊
环卫工人,可能是各大城市中最默默无闻,也最不可或缺的职业。环卫工人为市容市貌付出了无数辛勤的汗水,因此理应得到广大市民的尊重与关心。然而,西安市一群环卫工人最近的遭遇,却令人十分心寒。  据《华商报》报道,西安市鱼化寨的一批环卫工人,最近突然发现工资骤降。月收入2600余元的环卫工张女士,发现自己上个月的工资一下子少了900余元。细究之后,他们发现,罚款的原因竟然是是街道办检查时发现路面存在烟头。
期刊
针对媒体报道的“郑州经开分局航海东路派出所办事大厅内外冷热有别”一事,郑州警方有关负责人8月9日回应称,郑州警方对此事表示关注,航海东路派出所办事大厅空调已经安装到位,饮水机等保障措施也已经整改。同时,郑州警方治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市户籍办证大厅开展一次自查活动,积极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便民利民措施。  虽然被媒体曝光后,涉事派出所立即进行了整改,但此类现象在现实中恐怕并非个案。此事的
期刊
小时候读《儒林外史》,对范进中举后发疯的描写有特别深的印象,于是对封建时代开科取士的制度也就感到厌恶。在很长时间里,我对科举制的了解也只限于类似《儒林外史》的文学性批判。最近到上海,参观了嘉定的科举博物馆,发现原来自己对科举的印象毕竟太肤浅简单了,科举制度的確有扼杀人性的残酷一面,但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特殊作用,也并非一个批评可以了断。这些都是历史学家的事,此处先不用去管,反正一般人参观了嘉
期刊
有次朋友小聚,一位从事管理工作的朋友有点小感慨,讲了件小事:他所在的单位常常会有人调走或辞职,几位老同志走时,都自动交回了手里的单位钥匙,而年轻人,却都得他去追着要。稍一疏忽,甚至有人走了几个月了,钥匙还要不回来。他感叹道: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懂规矩了。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可见规矩之重要。朋友讲的这种小事、小规矩,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人的品德和素质,虽不是事关党和国
期刊
手抄10万字的繁体字课本,这样的大学作业到底是为了磨炼内功,还是在做无用功?这是日前一名扬州大学学生微信朋友圈照片引发的争议。照片中,这位历史专业的大一学生,坐在密密麻麻数十页白纸黑字的作业中间,展示完成结果。对此,任课老师表示,自己在清华大学博士求学期间,抄书也占了学习的很大比重;作为老师布置这份作业的目的,是因为“抄写的过程,也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能加深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正如相关报道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