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 栗 波(1978—),男,山西太原人,硕士,韩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20-02 [收稿日期] 2019-11-20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状态不容乐观。这种情况的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个体自身的成长阶段固然不容忽视,但来源于外界的多文化影响也值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大学生个体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学业压力的应对等多方面表现,唯有深入分析其影响,才能有的放矢,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建设的具体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但是对应的防控预警机制并不成熟。相关数据表明,有36.98%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44.16%的学生仅接受过1~2次不成体系的讲座或者相关培训。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
就当前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首先要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展开工作。具体而言,学生虽然身处校园,但是其所受到的影响却不仅仅来源于校园。校园文化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但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从学校内部而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心理状况一直都给予充分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2018年,又进一步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生整体教学计划。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打破了既往大学工作体系下学生心理工作的框架,实现了从个例到体系化的里程碑式转变[1]。虽然有了相关文件的支持,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问题重重。长久以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忽视,使得目前的局面难以实现根本的转变。工作虽然已经展开,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未来必然还要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才能在大学校园中建立起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家庭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呈现出一些与校园完全不同的特殊性。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住校生活使得他们看似远离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家庭的影响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在这里,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泛指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生活经历,其中既包括特定家庭,也包括特定地域文化,以及对应的中小学校园生活所留下的思想观念。家庭是塑造个体人格的基本环境,其中的诸多因素如家庭结构以及经济特征等,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而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更是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思想认知方式[2]。在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心理健康以及相关问题的认知都存在偏差,社会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关于心理的认知,更多倾向于一种忽视乃至于否认的态度,甚至讳疾忌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本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成为必然,也成为大学阶段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阻力。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我国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心理健康问题才逐步得到认知和重视。与之相对应,关于心理健康的宣传工作存在强度不够、覆盖范围不足等问题。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细节,其认知和判断存在扭曲。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忽视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员严重不足,需求缺口相对较大,求助途径十分单一,能够提供专业帮助的团体和机构屈指可数,并且相关行业标准缺失。这些问题造成现在民众对于心理健康普遍忽视、否认、回避。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建设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在大学环境中,心理健康领域的问题呈多层面的特征,因此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改进,对应的举措和方案也必然是立体化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两个重要原则,即教育与辅导融合,普遍性与特殊性融合。对于第一个原则而言,首先需要明确教育和辅导两个概念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心理课堂和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进行,固定的课程时间是实现有效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传播的重要载体,但辅导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通常在大学校园中,将对心理健康存在困惑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展开深入和基于现实的讨论,能够将教育工作中的细节落地,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更小的规模也有利于发现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学习困境和现实不足,教学工作中的反馈会因此有所加强。而对于第二个原则而言,一方面学校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另一个方面还应当注意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必然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同时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其心理健康状态也各有不同,这其中的差异都是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如果忽视了这种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失去发展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教育工作本身自身的迭代进步。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原则认知的情况下,综合上文中提到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几个重点可以作为下一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予以把握。
首先,加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而言,师资力量和教材都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在大学环境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一种突发以及不确定的特征,因此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保持持续才能收获良好效果。这种面向学生的持续的心理层面的监督,唯有通过加强师资体系建设才能完成。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心理课程设置的专项文件,对心理专业师资力量提出了对应的要求。作为课程负责主体,教师应当通过正规的课上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实现自我调整,防微杜渐。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教师群体的心理学素质,尤其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生活辅导员心理学素质。这个群体是发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前沿工作人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心理疾病侵害的抵御能力,因此不容忽视。 其次,加强心理知识载体建设。对于心理知识的载体,除了包括心理健康教材以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媒介,也都应当予以重视。相关数据表明,只有41.4%的教师选用了教育部审定的心理学教材,而其余部分则选用了学校自行编写审定的教材,或者其他自选教材,更有甚者在没有相关教材的情况下展开教学。虽然教材不能作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的唯一依据,但是对于教材必须加强审查,将教材在课程展开过程中的价值落实到位,这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要对自选教材加强考察,确定其能够覆盖对应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实现对课程过程的支持。必须杜绝因为某些利益而导致的不合格教材流入高校。而对于其他方面则应当深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常用的微信群以及公众号建设等,都应当纳入高校的心理工作体系中来。尤其是新媒体,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反馈自身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这些反馈不仅是学校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学生具体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更是帮助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整,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
最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所谓完整体系,主要是从内容层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完善。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关注学生成長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以及其既往经历,即使无法做到深刻了解,也应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二,要落实当前大学校园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让这个教育体系能够在尊重学生既往生活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于学生认知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调整,使得这个群体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其三,整个体系要保持与社会的有效接轨。这是带给学生最大心理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帮助学生妥善处理来源于社会的诸多复杂影响,才算是实现了有效的心理矫正,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才算是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三、结论
对于当前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高校教育系统中的一线工作人员,唯有正视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才能切实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铁凡,金友,董桂兰,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医,2013,32(10):733-736.
[2]魏军锋.“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37(7):231-232.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 栗 波(1978—),男,山西太原人,硕士,韩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20-02 [收稿日期] 2019-11-20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状态不容乐观。这种情况的形成源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个体自身的成长阶段固然不容忽视,但来源于外界的多文化影响也值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大学生个体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学业压力的应对等多方面表现,唯有深入分析其影响,才能有的放矢,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建设的具体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但是对应的防控预警机制并不成熟。相关数据表明,有36.98%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44.16%的学生仅接受过1~2次不成体系的讲座或者相关培训。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
就当前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首先要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展开工作。具体而言,学生虽然身处校园,但是其所受到的影响却不仅仅来源于校园。校园文化固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但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从学校内部而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心理状况一直都给予充分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2018年,又进一步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生整体教学计划。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打破了既往大学工作体系下学生心理工作的框架,实现了从个例到体系化的里程碑式转变[1]。虽然有了相关文件的支持,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问题重重。长久以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忽视,使得目前的局面难以实现根本的转变。工作虽然已经展开,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未来必然还要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才能在大学校园中建立起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家庭的角度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呈现出一些与校园完全不同的特殊性。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住校生活使得他们看似远离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家庭的影响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在这里,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泛指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生活经历,其中既包括特定家庭,也包括特定地域文化,以及对应的中小学校园生活所留下的思想观念。家庭是塑造个体人格的基本环境,其中的诸多因素如家庭结构以及经济特征等,对于学生长期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而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更是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思想认知方式[2]。在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心理健康以及相关问题的认知都存在偏差,社会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关于心理的认知,更多倾向于一种忽视乃至于否认的态度,甚至讳疾忌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本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成为必然,也成为大学阶段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阻力。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我国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心理健康问题才逐步得到认知和重视。与之相对应,关于心理健康的宣传工作存在强度不够、覆盖范围不足等问题。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细节,其认知和判断存在扭曲。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忽视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员严重不足,需求缺口相对较大,求助途径十分单一,能够提供专业帮助的团体和机构屈指可数,并且相关行业标准缺失。这些问题造成现在民众对于心理健康普遍忽视、否认、回避。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框架建设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在大学环境中,心理健康领域的问题呈多层面的特征,因此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改进,对应的举措和方案也必然是立体化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两个重要原则,即教育与辅导融合,普遍性与特殊性融合。对于第一个原则而言,首先需要明确教育和辅导两个概念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心理课堂和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进行,固定的课程时间是实现有效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传播的重要载体,但辅导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通常在大学校园中,将对心理健康存在困惑和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展开深入和基于现实的讨论,能够将教育工作中的细节落地,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且更小的规模也有利于发现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学习困境和现实不足,教学工作中的反馈会因此有所加强。而对于第二个原则而言,一方面学校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另一个方面还应当注意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必然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同时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其心理健康状态也各有不同,这其中的差异都是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如果忽视了这种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会失去发展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教育工作本身自身的迭代进步。
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原则认知的情况下,综合上文中提到的发展现状,有如下几个重点可以作为下一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予以把握。
首先,加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具体而言,师资力量和教材都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在大学环境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一种突发以及不确定的特征,因此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保持持续才能收获良好效果。这种面向学生的持续的心理层面的监督,唯有通过加强师资体系建设才能完成。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心理课程设置的专项文件,对心理专业师资力量提出了对应的要求。作为课程负责主体,教师应当通过正规的课上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实现自我调整,防微杜渐。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教师群体的心理学素质,尤其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生活辅导员心理学素质。这个群体是发现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前沿工作人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心理疾病侵害的抵御能力,因此不容忽视。 其次,加强心理知识载体建设。对于心理知识的载体,除了包括心理健康教材以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媒介,也都应当予以重视。相关数据表明,只有41.4%的教师选用了教育部审定的心理学教材,而其余部分则选用了学校自行编写审定的教材,或者其他自选教材,更有甚者在没有相关教材的情况下展开教学。虽然教材不能作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的唯一依据,但是对于教材必须加强审查,将教材在课程展开过程中的价值落实到位,这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要对自选教材加强考察,确定其能够覆盖对应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实现对课程过程的支持。必须杜绝因为某些利益而导致的不合格教材流入高校。而对于其他方面则应当深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常用的微信群以及公众号建设等,都应当纳入高校的心理工作体系中来。尤其是新媒体,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反馈自身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这些反馈不仅是学校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学习进度的重要依据,也是掌握学生具体心理状态的重要依据,更是帮助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整,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新媒体建设势在必行。
最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所谓完整体系,主要是从内容层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完善。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要关注学生成長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以及其既往经历,即使无法做到深刻了解,也应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二,要落实当前大学校园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让这个教育体系能够在尊重学生既往生活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于学生认知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调整,使得这个群体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其三,整个体系要保持与社会的有效接轨。这是带给学生最大心理冲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无法避免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帮助学生妥善处理来源于社会的诸多复杂影响,才算是实现了有效的心理矫正,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才算是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三、结论
对于当前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高校教育系统中的一线工作人员,唯有正视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才能切实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铁凡,金友,董桂兰,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医,2013,32(10):733-736.
[2]魏军锋.“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37(7):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