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引发的“战争”

来源 :数学大王·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鸡和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多8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这样的题目大家并不陌生吧?很多同学都会解吧?可就是这道数学题,还在两位好学的同学中间引发了一场脑细胞的“战争”呢。我们且来观战吧!
  
  巧解“鸡兔同笼”趣题
  江苏省南通市通棉一厂二三工小四(2)班邢娅
  
  “鸡兔同笼”问题只能用解这种题的常规方法来解决吗?不是的!今天,我就让大家见识一下另一种思路。
  数学小组活动时,邹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鸡和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多8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粗看这道题目和一般“鸡兔同笼”问题没什么不同,但用以往的方法算出答案后一验算,却发现结果不符合题意。问题出在哪儿呢?我再一看题目才发现:它没有告诉我们鸡兔的脚数和,而是告诉我们鸡兔的脚数差。这个条件能够反映什么信息呢?我决定先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考虑。如果鸡的脚数和兔的脚数一样多,由于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那么鸡的只数就是兔的2倍。现在鸡的脚数比兔的多80只,说明鸡的只数不仅是兔的2倍,还要多80÷2=40(只),再加上“鸡和兔共有100只”这个条件,这不是一个和倍问题吗?我欣喜若狂,连忙拿笔算起来:兔的只数是(100-40)÷(2+1)=20(只),鸡的只数是100-20=80(只),再拿到题目中一看,完全符合题意!
  在解答这道题目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数学知识之间其实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不能被外表的形式所迷惑,只要深入分析,很多时候一种问题能够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
  
  感受数学发现的无穷魅力
  江苏省南通市通棉一厂二三工小四(3)班凌瀚翔
  
  上次数学小组活动时,邹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鸡和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多8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结果邢娅将这道题目转化成一道和倍应用题给解决了,害得我在集训队的威望大大下降。回家以后,我越想越不服气,明明是一道鸡兔同笼问题嘛,我就不信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我在草稿纸上想想画画,终于有了新的解法:按照以往的思路,我还是假设这100只全部是鸡,1只兔也没有,那么鸡的脚数就比兔的脚数多100×2=200(只)。实际上鸡的脚数只比兔的脚数多80只,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这个差距从200只降低到80只,一共要缩小200-80=120(只)脚的差距。因为题目中这100只并不全部是鸡,我们就逐步用鸡去换回兔,每拿掉1只鸡,鸡的脚数就减少2只,与此同时兔增加1只,兔的脚数就增加4只,这样鸡和兔的脚数差距就缩小了2+4=6(只)。那么只要交换120÷6=20(次),鸡和兔的脚数差就会变为80只,因此原来兔有20只,鸡有100-20=80(只)。
  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邹老师,他对我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大加赞赏,并告诉我:只有沉浸其中,不断探索,才能感受数学发现的无穷魅力。
  (以上两文指导老师:邹祥)
  
  “挑战数魔王”第三关:
  两位同学分析得头头是道,真精彩啊!我也来凑个热闹吧:鸡兔同笼,鸡和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少4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哈哈,我等着你的来信哦!
其他文献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肖丽媛日前在第46届伦敦书展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书展期间与英国查思(亚洲)出版公司签署了9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出版合约。这9部作品分别是李兰妮的《旷野无人》、杨志軍的《藏獒》、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刘心武的《钟鼓楼》、宗璞的《南渡记》和《东藏记》、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和马平来的《满树榆钱儿》。她说,得益于国家从战略层面对中国
近日,刘心武新作《邮轮碎片》在京发布。447个“碎片”、130余个人物,是作家刘心武应时代阅读习惯之变进行的一次文学叙事创新,也是他的新作《邮轮碎片》致力呈现的新时期社会风俗画与人间百景图。现年78岁的劉心武在新作《邮轮碎片》中进行了自己的探索:通过一次远赴地中海的邮轮之旅,写447个场景,又通过这447个场景,拼贴起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所牵涉的130多个人物,最终通过这群人物,写当前中国的物质环境
内容摘要: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识字的一个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与“写”循序渐进地训练、实践,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关键词:读写结合 阅读 仿写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识字的一个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在正确领会所听到的内容,恰当表达自我意思方面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
周末,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发现其中一个柜台上写着:罗冠西服,买一送一。我走过去摸摸西服,说:“这是在‘打对折’呢!”  妈妈在一旁微笑着说:“小帆,你为什么认为这是在‘打对折’呢?”  “妈妈您看,这一套罗冠西服原价800元,‘买一送一’的话,折合到每套只需付800 2=400(元),而‘打对折’不也是每套800 2=400(元)吗?所以,我认为‘买一送一’跟‘打对折’是一样的。”我故意亮出自己的大
M国大使馆正在举行豪华宴会。
第二届“雷锋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在雷锋家乡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举行。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大字行楷八尺对联《集孝经句》、巨幅中国山水画作品《湘江古镇群》、新编现代花鼓戏《再打铜锣》等52件作品获奖。“雷锋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于2015年首次举办,奖励历年来望城区本土创作的各类文化艺术精品。为进一步发现、推介、奖励近三年来全区优秀文艺作品,2018年7月,望城区启动了第二届“雷锋文学艺术奖”评选工
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教师尹承东教授、姜萌副教授与阿根廷外教克里斯蒂安合作翻译的“大中华文库”汉西对照版《老残游记》近日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多年来该书西班牙语译本的空白。《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一个世纪(1903—2003)以来,《老残游记》印行的各种中文版本有186种之多。此外,《老残游记》又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
《叶辛文学回忆录》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作家叶辛向广大读者分享了自己大半生的文学心得。《叶辛文学回忆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叶辛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主要分为文学记忆、文学思考、文学创作谈三大部分。在分享会上,叶辛回顾了自己40多年的创作历程。自从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后,便笔耕不辍。叶辛表示,自己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
赞比亚作家娜姆瓦丽·瑟珀尔凭借她的第一部小说《古老的漂流》日前获得了英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亚瑟·克拉克奖。评委们称這部小说为一部“隐形的科幻小说”。《古老的漂流》讲述了三个家庭三代人的故事,故事开始于20世纪之交维多利亚瀑布的殖民地,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当赞比亚试图将一名妇女送上月球的时期。《古老的漂流》集历史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科幻小说于一体。瑟珀尔击败了包括2016年亚瑟·克拉克奖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指出,哲学可以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和“经受困难”等产生慰藉作用,以至于使哲学成为了人类生存的一种诱惑。其实,哲学常常面临的,也无非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诸多话题,就像诗歌常常与人分享情感、生活、死亡、审美等各种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诗歌也构成人在诸多困境中的慰藉载体。诗歌的这种慰藉,首先是对于诗人自己的,当然也感染他人。   姚辉的诗歌,常常借助某些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