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信息化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稍显滞后。长期以来,高校不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所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建设的投入,在“少年强则国强”的先进理念下,我国在校园建设方面不遗余力,致力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事业。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高校要在信息化大发展背景下推进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手段促进高校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经日渐成为衡量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时代背景。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得到了改变,这必然也会引起高等教育管理的革新。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灵魂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对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然,据相关调查统计,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其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势头,我国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自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信息化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同时还可以对高校的教育现状、学生管理情况等进行跟踪与分析,从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进而选择恰当有效的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更新高校教育管理方法,从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及工作效率。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国际竞争力。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与水平不高的问题。面对我国日渐提升的国际化水平及改革开放水平,我国高校也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向国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契机。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国际竞争力,而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并积极投身于国际竞争中,就需要高等院校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所谓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指的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构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综合来看,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信息化管理具有开放性与民主性
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将其融入高等教育管理中便导致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具有了开放性。借助信息技術,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开放,这也就导致高校在办学行为方面变得透明化。基于开放性、透明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师生对于学校建设有了献言献计的机会,逐渐形成了民主化的教育管理。
(二)信息化管理具有职能性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管理,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平台。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数据收集标准、处理方法、查询方法等方面的统一,以统一的标准实现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改变了过去教育管理存在的不准确性、随意性等问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中,各种教学数据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并随之得到科学的信息反馈与结论,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基础。同时,通过网络师生可以对学校管理的相关事宜实现全面了解,学生也可以基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及自身的情况选择选修课,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保障,确保教育目的的达成。
(三)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已经由自动化办公阶段过渡到信息化管理阶段,当前信息化管理正朝着在线决策支持以及信息网络集成阶段发展。这一发展变化趋势大大提高了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效率,弱化了教育管理的控制功能,使得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变得更加主动化、多角度化。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本,在教学效益方面也得到了最大限度提高。
(四)信息化管理具有服务性
信息化的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管理性”向“服务性”的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坚持以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建设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对象开展工作。比如高校学生培养管理的系统平台,学生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即可登录平台,进入个人页面后便可以看到关于自己的信息,诸如学期课程安排、注册状态、考试成绩等。
三、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缺乏全面的认识
在建设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人员都缺乏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识,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管理理念的滞后。当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信息化软件在管理工作中的简单应用就是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管理对高校发展的深远影响。基于这一认知的偏差,一些高校便大量购入计算机设备,引进信息管理系统,盲目地购入与引进,忽视了学校实际,反而劳民伤财。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的领带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依旧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高校教育管理不需要信息化建设也能满足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软件及硬件设施,但高校的有限的教育经费恐怕难以为继,使得一些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停滞不前。而且,高校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知之甚少,对于为什么要建设、怎样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问题还尚未清楚。 (二)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要想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懂信息技术、懂教育管理的人才作支撑。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虽然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之人,但是他们大都年龄偏大,在认知功能方面已经出现退化,对于现代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与理念,他们并不懂,而且也不愿意去学习,信息化能力较低。而另外从教学岗位转到教育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构,而且也缺乏应用信息化教育管理软件的能力。除了本身专业人才的缺乏外,高校在培养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方面也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培训的方法与内容两方面。在培训方法方面,一些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专业人才的缺失,在培养教育管理人才方面也增加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但是其仍然采用说教灌输的培训方法,缺乏实操训练,这就导致教育管理人员即使通过培训,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操作、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培训内容方面,主要内容仍然是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占比较低,培训效果不佳。另外,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員很少是外部聘用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内部选拔,即使聘用了外部的优秀管理人才,由于工作队伍中老员工仍然占据大多数,而且很多工作都由他们完成,造成那些聘用的人才无处施展自身的能力。基于这一现实,高校很难留住那些优秀人才,最终造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停滞不前。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缓慢
在建设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很多高校都发展缓慢,存在数据资源不统一、数据应用比较滞后等问题,具有很明显的零散性,从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综合性缺失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高等教育管理平台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实际构建,可以看到最为明显的问题在于软件环境的滞后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人才的信息化素质不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中,不仅需要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还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存在很大不足,这就导致了人才建设难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实际上,在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发展工具,关键还在于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由于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整体不高,也就导致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十分缓慢。
(四)在挖掘教育管理数据方面存在不足
所谓数据挖掘,主要就是通过搜索算法中的隐藏含义对数据库展开分析,从而展示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会涉及大量的大数据,工作人员性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收集与挖掘,从而得到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为高校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保驾护航,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机会。在分析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做出科学决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与质量。但很多高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数据模型设计、获取算法等方面的不合理,使得数据挖掘工作很难顺利开展,这就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执行方面效果不佳。
四、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高等教育管理要全面构建大数据观
大数据产生于信息化时代,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从认识上肯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全面构建大数据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第一,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间的密切关系,让教育管理工作者了解并掌握大数据相关内容,真正让大数据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为其提供重要的教育管理资源。第二,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决策方面,要坚持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将教育管理工作与数据资源实现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视化、精细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改革。第三,在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时,教育管理人员要充分分析大数据资源,做好数据资源的保密工作,确保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完善性。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高素质的人才是其强有力的支撑,所以高校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对于正在工作在岗位中的管理人员,高校要加强对其的信息化专业培训,使其以最快速度掌握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技能:也可以组织教育管理人员与其他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水平;也可以将信息技术专家或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邀请入校举办专业讲座,对教育管理队伍进行培育。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通过网络招聘、招聘会等形式,以多渠道的形式选聘优秀人才。为了吸引校外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高校要不断完善薪酬制度及用人机制,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人员年龄结构等,为优秀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提供施展自身的平台。在建成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后,高校要保持对人才队伍的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其整体素质,确保管理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高校要对相关部门的用人制度进行完善,以竞争性上岗为主要方式,对于考核不合格、违反管理要求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职处理。另外,高校还要完善人员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在绩效管理中,要始终围绕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岗位职责、特点、要求等设计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相挂钩,提升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增强工作者的认同感与成就感,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对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依托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建设并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保证大数据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必要支撑。但是,高校在实际的发展运行中存在诸多如人才、资金等不确定因素,这便会导致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滞后。因此,高等教育体系要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相融合,使整个高等教育更富有信息化的特性。高校可以联合起来,整个彼此之间的教育资源,注重分析零散化的信息,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结构,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平台,利用管理平台的开放设计做好平台的维护与更新。同时,高校可以依托自身财力将最先进的数据信息系统引入教育管理中,实现数据资源分析与开展实际教育工作的统一,确保充分应用各项数据资源。另外,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发展与成长出发,恰当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四)对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进行完善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尚未呈现出大数据的优势,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育管理难以实现统筹发展。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信息化建设部门要加强重视,持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提升教育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比如,在制定制度时,可以通过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机制,促进高校内部各部门组织间利益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取得高校领导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认可与支持,逐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另外,高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投资力度,为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提供物质保障。
五、结语
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办学水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校提升整体水平。所以,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要积极加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一、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经日渐成为衡量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要求,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时代背景。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得到了改变,这必然也会引起高等教育管理的革新。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灵魂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对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高校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然,据相关调查统计,自从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其发展始终保持着良好势头,我国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自然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信息化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同时还可以对高校的教育现状、学生管理情况等进行跟踪与分析,从而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进而选择恰当有效的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更新高校教育管理方法,从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及工作效率。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要不断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国际竞争力。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与水平不高的问题。面对我国日渐提升的国际化水平及改革开放水平,我国高校也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向国际,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契机。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国际竞争力,而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并积极投身于国际竞争中,就需要高等院校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为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所谓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指的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构建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方式。综合来看,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信息化管理具有开放性与民主性
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将其融入高等教育管理中便导致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具有了开放性。借助信息技術,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越来越开放,这也就导致高校在办学行为方面变得透明化。基于开放性、透明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师生对于学校建设有了献言献计的机会,逐渐形成了民主化的教育管理。
(二)信息化管理具有职能性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管理,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平台。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数据收集标准、处理方法、查询方法等方面的统一,以统一的标准实现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改变了过去教育管理存在的不准确性、随意性等问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中,各种教学数据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并随之得到科学的信息反馈与结论,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基础。同时,通过网络师生可以对学校管理的相关事宜实现全面了解,学生也可以基于学校的教学环境及自身的情况选择选修课,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保障,确保教育目的的达成。
(三)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已经由自动化办公阶段过渡到信息化管理阶段,当前信息化管理正朝着在线决策支持以及信息网络集成阶段发展。这一发展变化趋势大大提高了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效率,弱化了教育管理的控制功能,使得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变得更加主动化、多角度化。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成本,在教学效益方面也得到了最大限度提高。
(四)信息化管理具有服务性
信息化的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管理性”向“服务性”的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坚持以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建设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对象开展工作。比如高校学生培养管理的系统平台,学生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即可登录平台,进入个人页面后便可以看到关于自己的信息,诸如学期课程安排、注册状态、考试成绩等。
三、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缺乏全面的认识
在建设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以及相关的教育管理人员都缺乏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识,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管理理念的滞后。当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领导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存在片面认识,他们认为信息化软件在管理工作中的简单应用就是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管理对高校发展的深远影响。基于这一认知的偏差,一些高校便大量购入计算机设备,引进信息管理系统,盲目地购入与引进,忽视了学校实际,反而劳民伤财。另外,还有一些高校的领带及相关教育管理人员依旧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认为高校教育管理不需要信息化建设也能满足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需求,而且信息化建设需要购置软件及硬件设施,但高校的有限的教育经费恐怕难以为继,使得一些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停滞不前。而且,高校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知之甚少,对于为什么要建设、怎样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问题还尚未清楚。 (二)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要想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懂信息技术、懂教育管理的人才作支撑。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员虽然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之人,但是他们大都年龄偏大,在认知功能方面已经出现退化,对于现代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与理念,他们并不懂,而且也不愿意去学习,信息化能力较低。而另外从教学岗位转到教育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构,而且也缺乏应用信息化教育管理软件的能力。除了本身专业人才的缺乏外,高校在培养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方面也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培训的方法与内容两方面。在培训方法方面,一些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专业人才的缺失,在培养教育管理人才方面也增加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但是其仍然采用说教灌输的培训方法,缺乏实操训练,这就导致教育管理人员即使通过培训,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操作、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培训内容方面,主要内容仍然是教育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占比较低,培训效果不佳。另外,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員很少是外部聘用的,大部分都是通过内部选拔,即使聘用了外部的优秀管理人才,由于工作队伍中老员工仍然占据大多数,而且很多工作都由他们完成,造成那些聘用的人才无处施展自身的能力。基于这一现实,高校很难留住那些优秀人才,最终造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停滞不前。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缓慢
在建设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很多高校都发展缓慢,存在数据资源不统一、数据应用比较滞后等问题,具有很明显的零散性,从而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综合性缺失问题,极大地限制了高等教育管理平台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实际构建,可以看到最为明显的问题在于软件环境的滞后以及相关管理工作人才的信息化素质不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中,不仅需要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还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也存在很大不足,这就导致了人才建设难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实际上,在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发展工具,关键还在于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由于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整体不高,也就导致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十分缓慢。
(四)在挖掘教育管理数据方面存在不足
所谓数据挖掘,主要就是通过搜索算法中的隐藏含义对数据库展开分析,从而展示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会涉及大量的大数据,工作人员性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收集与挖掘,从而得到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为高校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保驾护航,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机会。在分析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做出科学决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与质量。但很多高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数据模型设计、获取算法等方面的不合理,使得数据挖掘工作很难顺利开展,这就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执行方面效果不佳。
四、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一)高等教育管理要全面构建大数据观
大数据产生于信息化时代,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从认识上肯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全面构建大数据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第一,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间的密切关系,让教育管理工作者了解并掌握大数据相关内容,真正让大数据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为其提供重要的教育管理资源。第二,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决策方面,要坚持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说话的基本原则,将教育管理工作与数据资源实现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视化、精细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科学改革。第三,在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平台时,教育管理人员要充分分析大数据资源,做好数据资源的保密工作,确保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完善性。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
在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高素质的人才是其强有力的支撑,所以高校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对于正在工作在岗位中的管理人员,高校要加强对其的信息化专业培训,使其以最快速度掌握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技能:也可以组织教育管理人员与其他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升自身水平;也可以将信息技术专家或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邀请入校举办专业讲座,对教育管理队伍进行培育。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引进,通过网络招聘、招聘会等形式,以多渠道的形式选聘优秀人才。为了吸引校外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高校要不断完善薪酬制度及用人机制,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人员年龄结构等,为优秀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提供施展自身的平台。在建成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后,高校要保持对人才队伍的科学化管理,不断提升其整体素质,确保管理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高校要对相关部门的用人制度进行完善,以竞争性上岗为主要方式,对于考核不合格、违反管理要求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职处理。另外,高校还要完善人员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在绩效管理中,要始终围绕信息化教育管理的岗位职责、特点、要求等设计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等相挂钩,提升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增强工作者的认同感与成就感,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对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依托于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建设并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保证大数据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信息化管理提供必要支撑。但是,高校在实际的发展运行中存在诸多如人才、资金等不确定因素,这便会导致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滞后。因此,高等教育体系要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相融合,使整个高等教育更富有信息化的特性。高校可以联合起来,整个彼此之间的教育资源,注重分析零散化的信息,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结构,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平台,利用管理平台的开放设计做好平台的维护与更新。同时,高校可以依托自身财力将最先进的数据信息系统引入教育管理中,实现数据资源分析与开展实际教育工作的统一,确保充分应用各项数据资源。另外,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学生发展与成长出发,恰当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四)对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进行完善
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尚未呈现出大数据的优势,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教育管理难以实现统筹发展。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信息化建设部门要加强重视,持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提升教育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比如,在制定制度时,可以通过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进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机制,促进高校内部各部门组织间利益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取得高校领导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认可与支持,逐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另外,高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与投资力度,为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提供物质保障。
五、结语
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办学水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选择。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校提升整体水平。所以,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要积极加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整合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