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教师最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顺应信息化趋势,多媒体教学正是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是顺应社会的发展,紧随教育进步的步伐,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育;结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为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帮助和革新,并且,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发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的一种趋势。高中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二者的整合,一方面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效果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信息技术在未来对教学工作提供更大的助力。
1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数学教学的传统思维模式
在思维模式上多媒体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异,以往的数学传统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课程,教师只是锻炼学生的算术能力以及代数技能,但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甚至连部分教师都认为数学不过是枯燥乏味的算术训练和没完没了的代数运算,这个简单的结论恰恰可以反映出学校平时在教学与考试时的思维方式。但随着近几年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跟多媒体正确高效的计算能力相比,熟练地算术技巧与代数的纸与笔的运算已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也不应该再放在过去的那些算术与代数上,而是应该转变为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思考学习数学的意义,更容易推广和应用数学。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解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多媒体能把具体形象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高二(必修)中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体现了多媒体的这一优势。立体几何一直就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二立体几何《圆锥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时,就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从观察动态显示过程中积极思维,然后从中抽象出圆锥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用发生式定义法给圆锥下定义。这种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的良好迁移情境创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数学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思维性,学习的内容近乎与现实相脱离,高中数学尤为如此。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教学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使数学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高中学生很大一部分不喜欢数学都是觉得高中数学在他们的平时生活中其用处不大,感觉数学就是计算,让他们无法持之以恒地保持这种学习的原动力。那么,如何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有用的呢?我们可以来演示这样的例子,让他们亲身体会到高中数学的魅力。例如:我们平时用的网通电话规定:拨打市内电话时,如果不超过3分钟,则收费话费0.22元;如果通话时间超过3分钟,则超出部分按每分钟0.1元收取话费,不足一分钟的按一分钟计算话费。那这么多的用户邮电局怎样每月计算客户应缴的费用的呢?其实它们有专门的一个系统来计算的。而这个系统就是用我们数学里的算法程序而制作的。教师在讲到程序图及算法语句时若能举这样的一个实例,然后再电脑上制作该问题一个程序并当场演示给学生看,那么对算法这一章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4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感到比较困难,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之所以产生这种情绪,是因为数学有它独特的规律,高中数学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极其严谨的逻辑体系,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以轻易理解,因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久而久之,自然就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运用多媒体去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學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
例如教学《弧度制》时,利用多媒体研究扇形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给予证明,用数学软件或者图形计算器作图,通过改变圆上A点的位置,观察数据的变化,可以确定扇形面积与弧长的关系。A点不动,改变半径,观察数据的变化,可以确定扇形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这样通过立体图形的变化来说明一个数学道理,既直观形象,又便于理解,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深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譚谭.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J].教育时代论坛,2015(07).
[2]姜继辉.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育;结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为数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帮助和革新,并且,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发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的一种趋势。高中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二者的整合,一方面推动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效果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信息技术在未来对教学工作提供更大的助力。
1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数学教学的传统思维模式
在思维模式上多媒体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异,以往的数学传统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课程,教师只是锻炼学生的算术能力以及代数技能,但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甚至连部分教师都认为数学不过是枯燥乏味的算术训练和没完没了的代数运算,这个简单的结论恰恰可以反映出学校平时在教学与考试时的思维方式。但随着近几年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跟多媒体正确高效的计算能力相比,熟练地算术技巧与代数的纸与笔的运算已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此,数学教学的重点也不应该再放在过去的那些算术与代数上,而是应该转变为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思考学习数学的意义,更容易推广和应用数学。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解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多媒体能把具体形象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高二(必修)中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体现了多媒体的这一优势。立体几何一直就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二立体几何《圆锥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时,就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从观察动态显示过程中积极思维,然后从中抽象出圆锥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用发生式定义法给圆锥下定义。这种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的良好迁移情境创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数学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思维性,学习的内容近乎与现实相脱离,高中数学尤为如此。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教学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使数学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高中学生很大一部分不喜欢数学都是觉得高中数学在他们的平时生活中其用处不大,感觉数学就是计算,让他们无法持之以恒地保持这种学习的原动力。那么,如何让他们感觉到数学有用的呢?我们可以来演示这样的例子,让他们亲身体会到高中数学的魅力。例如:我们平时用的网通电话规定:拨打市内电话时,如果不超过3分钟,则收费话费0.22元;如果通话时间超过3分钟,则超出部分按每分钟0.1元收取话费,不足一分钟的按一分钟计算话费。那这么多的用户邮电局怎样每月计算客户应缴的费用的呢?其实它们有专门的一个系统来计算的。而这个系统就是用我们数学里的算法程序而制作的。教师在讲到程序图及算法语句时若能举这样的一个实例,然后再电脑上制作该问题一个程序并当场演示给学生看,那么对算法这一章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4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感到比较困难,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之所以产生这种情绪,是因为数学有它独特的规律,高中数学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极其严谨的逻辑体系,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以轻易理解,因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久而久之,自然就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我们教师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运用多媒体去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學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
例如教学《弧度制》时,利用多媒体研究扇形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并给予证明,用数学软件或者图形计算器作图,通过改变圆上A点的位置,观察数据的变化,可以确定扇形面积与弧长的关系。A点不动,改变半径,观察数据的变化,可以确定扇形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这样通过立体图形的变化来说明一个数学道理,既直观形象,又便于理解,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深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譚谭.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J].教育时代论坛,2015(07).
[2]姜继辉.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