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生活悲喜与隐处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汪曾祺一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他将生活悲喜与隐处写得充满韵律美,主要体现在他创作的散文和小说上。他写的散文,用词平淡朴实且充满了韵味,这和他高超的表达技巧和文学修养是息息相关的。而汪曾祺的小说,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中却有着纷繁复杂的结构设计和优美如诗的语言描绘,将散文的优美写作手法应用于小说,使得他的小说清新雅丽,耐人寻味。本文通过分析汪曾祺作品表达出来的悲意和隐处,除了被作品那和谐的韵律吸引外,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些优秀作品中的表达技巧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汪曾祺 散文 小说 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创作丰富,小说集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茱萸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等;散文集有《蒲桥集》、《塔上随笔》等;其中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有《受戒》和《大淖记事》。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而他特别的创作风格,既给人以山水田园画般的清凉感,又给人以融生活悲喜与隐处于高雅歌曲般的感觉。他的散文似小说,小说又似散文。有人说汪曾祺是一个有着丰富艺术才华的诗人,而从他毕生的作品来看他是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逝世后,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著作来研究。人们一边陶醉在他充满和谐之美的文字里,一般对他在作品中所用文字的妙处进行推敲。
  一 从现实出发谱写生活悲喜与隐处
  纵观汪曾祺的作品,我们往往被他作品那平淡中透出的真善美所吸引。从他作品乐观柔和的风格中,我们其实还可以看出那其中淡淡的悲哀。他的作品大部分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些风俗、故事、食物等。这些作品中都将汪曾祺对现实生活那细腻的感悟表达了出来,他将自己的情怀借助旧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喜来抒发自己的一片怜悯之心。
  汪曾祺以柔和而淡淡的态度来写小说,但是人物那悲惨的命运却在和谐的文字之下,更加发人深省,震撼心灵。他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写的作品中,人物是处在一个战乱且贫穷的环境之中,其实这何尝不是他自己也曾处过的悲苦环境啊,再阳光的心态,再和谐的风景描写,心情怎么能没有一丝丝的悲哀呢。虽然他没有在作品中大篇幅地描写环境的艰苦,但他却是真实体验过那种生活困苦的经历,因而他来自于生活的作品有一些无奈的色调,尽管努力奋斗,却逃不过现实的压迫。后来的作品,如《羊舍一夕》在一个欢乐的劳动氛围中,却让人同情那可怜的孩子们。这种贴近生活的作品,都隐含着那些底层小人物的淡淡伤感,这正是汪曾祺抒发的真实感情。但是他可以用清新雅丽的文字,来淡化这些外在物质和环境带来的悲伤,这种隐处恐怕只有他那惊世绝伦的表达技巧才能写出的美。
  汪曾祺的作品还有一个特色是他从儿童的角度来写文章,他总是以用回忆的方式给人们展现一种儿时的美好。儿童的世界是纯洁的,儿童总是无忧无虑的,他所表达的和谐之美,就像是畅游在美梦之中寻找快乐的感觉。《大淖记事》、《竹林的故事》、《职业》、《晚饭花》、《黄油烙饼》和《受戒》都是从儿童看生活的角度来写的,在那纯洁的环境,朴素静美的乡间,儿童的角度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从而把他的作品写的诗意盎然,儿童的眼光里多了一串欢快的音符,儿童看不到事物那残酷的一面,把外部的不美好不和谐淡化了,因而文字表达的景物是美丽的,心灵是纯真的,汪曾祺神奇地将哀愁的论调轻轻地谱写在那作品的美丽乐章中。这种以儿童的角度洞察世界,更让读者深深感知生活苍凉的一面。
  二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韵味之美
  汪曾祺的散文如进入梦境那般美妙。他的散文创作内容包括记事的、写景物的、写文化风情的、写植物和食物的等,都是一些平凡的事物,但是他的文章平淡中彰显着无穷的韵律,悠远空明,温柔细腻,优美淡雅。这和他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所注重的细节以及他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首先,汪曾祺的散文很注重用词和句子的韵律美,他将那略带艰苦的生活写得十分平淡闲适,他的散文往往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像朗诵一首优美的诗歌一样。例如,在《端午的鸭蛋》中他那家常话一样的描写以及他轻描淡写的岁月苦楚。其中有描写鸭蛋好吃的话,将那鸭蛋内的红油生动形象地用一句话描述:“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用的“吱”字仿佛是一个音符,把人的食欲都调出来了。而在《故乡的食物》中有这样一句话:“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这句话将食物的味道用这种几个简单的词抑扬顿挫地表达了出来。当然,汪曾祺的作品除了单音词语的和谐之美,还有许多多音节词语运用的韵律之美。再如,《故乡的食物》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砗螯壳稍呈三角形,质坚,白如细磁,而有各种颜色的弧形花斑,有浅紫的,有暗红的,有赭石,墨蓝的,很好看。”这句话中的几个形容词的对称连用,读起来充满节奏韵律,使句子充满了悠扬之美。
  其次,汪曾祺的散文中灵活地使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例如,《胡同文化》中将胡同比喻为贯通大街的网络,将四合院比喻为盒子。在《昆明的雨》中有这样几句话:“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这其中的修辞手法就有四种,第一句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将昆明的雨比拟为美丽的女人。而第二句采用的是对偶和引用的手法,这使汪曾祺的散文充满了隽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美和韵律美。而第三句采用的是移就的手法,将雨的美转移为绿色的映衬。此外,还有很多散文作品中,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文章形象而生动,文字之间充满了艺术魅力。
  最后,汪曾祺的散文长短句和标点丰富多样,而有层次感,使文章表达得感情丰满雅致。例如,《葡萄月令》中的这些句子:“一月,……五月,……六月,……,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长句和短句结合,错落有致,畅快淋漓地表达了六月葡萄的特点。同时,文中感叹号、顿号、破折号的使用,犹如一个个漂亮的蝴蝶结,将葡萄表达得充满活力。
  汪曾祺这种洋溢着美感风格的散文,还与他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汪曾祺的散文中有很多引用传统文化的片段,蕴含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还有一些对生活中事物的描写都把中国古典的自然之美融入到了文章中,譬如《宋朝人的吃喝》。文如其人,汪曾祺的散文很少有那种极端的大悲大喜,这和他高雅的修养和达观的心态是相通的。他的散文的每一句话,看似朴实无华,平淡自然,但是合在一起就熠熠生辉、充满韵味,能够以小见大,平凡的事物也能写得深入人心,因而汪曾祺的散文风格岂是韵味之美所能完全表达的呢?   三 汪曾祺小说的和谐意境之美
  汪曾祺的小说按内容可以分为这三类:汪曾祺以过去的生活背景写的作品;以当代生活为背景写的作品;汪曾祺对于古典题材与民间传说的改写作品。汪曾祺的小说大部分是写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人物,作品通透灵气,在自然中彰显着高雅,在普通的描写中充满着韵律之美。他作品的感情虽然有伤感,但是又不乏乐观的色彩,就像是饱含和谐之美的艺术品。
  汪曾祺的小说,汲取了他散文写作的语言风格,同时有小说的特色,他的小说情节虽然简单自然,但是读起来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这和他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汪曾祺的小说中,没有华丽的词汇,而是使用简单的常见的词语使小说易于理解,但是却使用了一些动词或者是错落有致的句子结构,使得小说表达得生动活泼,如散文一般耐人寻味。例如,在《大淖记事》里的这些片段:“大淖的南岸,……是热闹过一阵的。”这一段的描写,非常简单,但是平凡的语句,却因为整齐的小短句子,一连串的动词搭配,读者读起来仿佛别有一番风情,这么一个小场景却散发着一种和谐的诗意。还有《八月骄阳》中描写老舍自杀前的那些景色,仿佛就是一首诗,仿佛这些飞舞的蝴蝶和跳跃的鱼儿已经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另外,汪曾祺小说中的那平凡的对话,也让他写得灵动而真实。《受戒》全文中由小英子和明海两个人那些看似简单的对话,十分准确地展现了他们两人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
  还是拿《受戒》来讲,除了使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和句型,变换多样的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散文的写作技巧以外,汪曾祺的小说还有一些技巧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小说是平淡的叙述,但是却有出其不意的结构安排。《受戒》的开头非常简单,采用的却是回忆的手法写的,文中的叙述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严格写的,这样才让简单的句子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结尾也安排得令人为之一叹,结尾竟然是一个插叙,这样的神来之笔给读者一个感受小说的悲剧时间,使得小说的悲喜表达令人回味无穷,满怀美感。
  第二,小说十分注意用环境来烘托故事情节,使得小说情中有景,景中含情,充满了和谐的意境之美。《受戒》中有这样一段:“想去看看善因寺这座大庙,……单是莲座,就比小英子还高。”这一部分环境的描写看似平淡,描写的是森严的寺院环境,营造了一种令人害怕的氛围,却将小英子对明子的担心,对戒律的害怕,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第三,小说的语言充满了含蓄之美。小说通过简单的语言描写就暗示了很多东西,例如,《受戒》结尾处描写小英子和明子的性爱,却只写了美好的景色,暗示了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却更加令人悲叹小说那个不完美的结局。
  当然除了《受戒》外,汪曾祺的其他作品的写作风格也是一样充满了意境的美和人性的美。而汪曾祺的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是,他善于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和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他的小说大部分没有过多的剧情铺垫,就是非常简单的介绍一些人物的背景,却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慢慢猜出来人物的性情,给读者一个探索的精神享受。他的作品《岁寒三友》、《侯银匠》等无一不是这样的,没有华丽的伪装,只有平平淡淡的文字表达,但是平平凡凡的人物背后却有着令读者惊奇的故事,简简单单的语句却把结尾写得令人耳目一新。那种外界环境的苍凉和物质条件的落后,在汪曾祺的笔下变得比较单调和渺小。他的语言的表达技巧,他安排文章结构的表达技巧,他小说情节安排的虚虚实实和深入浅出,都使得他既抒发了自己悲天悯人的淡淡哀愁,也表达了他洒脱的人生态度。
  汪曾祺开创了小说写作的新风格,小说的写作可以结合散文的表达技巧,使小说也变得如句句精心雕琢的散文诗歌一般美。他的小说,虽然没有那么多故事的细节交代,但是却是将小说写得有头有尾,令人目不暇接,如同一幅充满了立体感的山水画,和谐而典雅。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汪曾祺的作品充满了诗意的美、和谐的美和人性的美,他将生活的悲与喜表达的温文尔雅,和谐有致,他独特的表达技巧是他成就优秀作品的法宝。汪曾祺作品的独特风格,将小说和散文都写得自然而脱俗,简约的语句令人回味无穷。汪曾祺不仅仅是在写作,更是在表达一种优美的艺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一种对于风土人情的欣赏,一种对于社会底层弱者的同情,一种对人生达观的道家风范,一种优美绵长的语音和语言之美……对于汪曾祺作品的表达技巧,真的无法用一两个词概括出来,也许用平淡出奇、和谐幽静、悲隐与喜等来形容。对汪曾祺的作品,是文化智慧的结晶,还有很多细节值得人们深究。未来中国的文学还有很多的创新,汪曾祺作品的表达技巧将会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灵感,单单那百般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的表达技巧,都是值得我们句句品味和字字推敲的。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炜冰:《汪曾祺散文艺术风格浅论》,《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 汪曾祺:《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5] 天然:《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浅析》,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 汪曾祺:《思想·语言·结构》,《汪曾祺全集》(卷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谭苏,女,1981—,云南建水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辽西地秧歌的沿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递出深邃而复杂的民俗内涵,承载着修护乡村道德秩序、重建人类精神世界的人文功能。辽西地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将辽西地秧歌纳入到人类共有的文化体系之中,还要依托高等学校平台,努力扩展艺术传承的文化生存空间,结合信息时代全新的审美质素,提升辽西地秧歌的审美价值、扩大辽西地秧歌的接受群体。  关
期刊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1959-),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出色也最具争议的女作家。评论家多视她为与传统和惯常针锋相对的文学叛逆者。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1985)曾获惠特布莱德(Whitbread Prize)最佳处女作奖,1990年由她本人改编为电视剧,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又获得了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
期刊
摘要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是变异的预设。本文以《围城》为例,用心理空间理论和理想化认知模式来阐释虚假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揭示预设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生成的实质。  关键词:虚假语用预设 心理空间 理想化模式 《围城》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长期以来,语用预设在常规操作下的基本特征,使用规则以及交际价值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学
期刊
摘要 在1949至1999年这五十年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当代文学由建国初三十年以反映工农兵为主题的“单一性”向“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这既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又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当代文学 单一 多元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目前有多种划分方法,但最具代表性的划分则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4
期刊
摘要 《浮躁》是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贾平凹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现实主义情愫,这种现实主义情愫归根结底就是贾平凹的纠结。他纠结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之中,纠结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之中,更纠结于人性的堕落与回归之中。这种现实主义的纠结,构成了贾平凹整个创作核心,也成为他在作品中致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浮躁》 现实主义 贾平凹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情愫
期刊
摘要 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浪漫抒情小说家,她在创作方法上擅用日记体、书信体以及诗词来表达情绪,而这两者在篇幅上的长与短恰好呼应了庐隐的浪漫情绪,而这种浪漫抒情的方式也恰是庐隐情绪型抒情的一种特质。  关键词:浪漫抒情 “五四” 庐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主观情感的抒写,强调文学的表现力,它常常展露内心世界,并通过对自我的反复叩问和想象的推移,连接到更广
期刊
摘要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商家为经济利益无不在其宣传上大做文章,广告可谓是无孔不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厕所的冲水马桶、更衣间的柜子、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垃圾箱……也因多了些广告的外包装而与人“亲和”了许多。然而,扩大宣传规模只是促销手段之一,现在,更多的商家开始侧重关注广告的本身,加大对广告设计及制作的投入,让广告与艺术魅力结缘。这种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以
期刊
摘要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生中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京味小说。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能够细致观察并描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又平凡的市民生活景象。其中,在这些市民小说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其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这些形象突出表现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寄托,可以说是人生中喜怒哀乐的形象表达。本文正是围绕老舍作品中底层市民形象展开讨论,挖掘出底层市民形象中所蕴含的市民精神和文化。  关
期刊
摘要 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形象类型,意象主要是作者为了表达其内心情感、思想、理念而设计的一种形象。而人物形象设计是文学作品中展现作者内心、体现作者情感、将文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及其意象化概述出发,主要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例,从其文学作品的人物肖像描写意象化、人物服饰描写意象化、人物心理描写意象化、人物命运描写意象化这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人物形象设计意象化的构
期刊
摘要 话剧《雷雨》中曹禺留给观众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女性悲剧形象——周繁漪。繁漪在剧中是一个典型的也是塑造最成功的悲剧人物。本文以对繁漪女性性格形象和戏剧冲突下的女性悲剧形象为主线进行探讨,以此阐明女性追求自我解放人性的醒悟,这种觉醒虽然让人感到凄凉甚至悲哀,但是确是一种女性追求自我,与命运做斗争的进步思想。  关键词:《雷雨》 繁漪 女性悲剧精神 戏剧冲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