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y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素质是在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对于教学来说,交往的内涵,构成数学课堂交往教学的基本式,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 交往 数学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协调发展,任何人总是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认为,课堂中的交往是学习交往,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的整体要求,心理学认为,交往是人类的伙伴,人的素质是在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交往素质是人的整体基本素质的组成部分,体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交往素质的培养则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培养。现代社会对人的交往素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市场经济与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国内、国际交往合作的频密纷繁,这一切必然反映到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来。当代的中学生将置身于未来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中,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交往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贯彻和落实交往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和方法,那么,怎样交往呢?
  一、首先明确交往的内涵
  对于教学来说,交往的内涵就是教师,同学,家长等这些主体之间在一定时间场所、交往的规范和相互之间心境等条件下,为了传递思想,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和满足需要的等目的,而产生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和全员交往等,实现心理上的沟通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是指参与学习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全体参与的交往,有个体的交往更有全体的交往,在强调师生交往的同时,也提倡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交往,利用学生群体教育的力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数学中的交往教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现代教育质量为目标而构建的教学结构框架,教学交往主要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做到在教学中交往,在交往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例如在一般的数学课堂中,对定理、公式、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突破,都是通过先让学生回顾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问题,或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协商,寻找方法和途径,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构建数学课堂交往教学的基本模式
  1.教师引导,确定目標
  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因;启发学生寻找解题途径,要求教师设计简明扼要,且能激发学生达标的内心需要;善于筛选主要目标。
  2.独立思考,自学质疑
  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内心需要,使学生建立起讨论主题的认识基础,使学生形成对小组讨论内容的个人见解;充分让学生在互问中明确理解学习目标,激活课堂中的人际交往,使学生对前面要求的问题正确把握,使学生在独立自学中产生新问题,使学生在师生交流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信任,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启发、帮助,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习目标的问题,督促学生积极思考;重点点拨潜能生;在巡视中搜集学生的即时信息,创造积极沟通,平等理解的师生关系,及时鼓励提出不同见解或问题的学生,善于随机把握提出的核心问题,通过把握核心问题,引导、示范和分析,启发学生,学会科学地提问。
  3.合作探究,点拨深化
  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教师讲授和个人自学内容的理解,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认识成果;通过群体思维撞击,进一步拓宽全班学生的思路;纠正小组的局部性错误;通过相互竞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要求教师尽量为更多的学生,尤其是潜能生,防止交流代表集中在成绩较好的学生或组长身上,妥善安排各组交流的次数和顺序,保证各组之间的竞争机会与表现机会大致相等,善于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4.师生沟通,精炼检测
  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自学交流,提高交往能力;学会沟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竞争,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提供独立或集体训练的内容,在巡视中搜集学生的即时信息;在完成练习过程中,重视沟通,形成对练习答案的共识。
  在教学的交往中,还必须注意综合提高,评价反馈。这样可强化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既要自己认真学习,也要帮助其他同学的双重责任感,锻炼学生对否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检测和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交往素质,同时促进其它素质的综合发展,教师也可建立新观念。
  总之,交往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是展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数学是学生的“思维体操”在学生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交往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方法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书目:
  1、《中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教学交往理论对课堂管理的启迪》 作者:王 玥 冷泽兵
  3、《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其他文献
自尊也称为自尊心,是作为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健康的自尊感,能让人感到亢奋及形成自我认可意识,进而在具体实践中勇于追求进步及实现成长,最终获得成功。学生的自尊心极为敏感,一旦被伤害,则如同被扒了皮的树苗一般,有可能会枯竭并死亡,可见后果极为严重。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记得刚刚踏上三尺讲台半年,我的班级里发生了一件小事。然而几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里。  一年级刚开学时我就注意到
期刊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是其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可见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重教不懂教”,不了解幼儿的需求,不理解幼儿的行为,对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加没有头绪,經常很无力。因此,作为现代的家长,应倾听幼儿心声,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努力提升家教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怎样的教育改革,以人为本始终是教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的初心。通过基础教育,将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教育成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正直、善良、勤劳、孝敬,有功益心的人,这就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教育者的初心追求。所以,“立德树人”教育应当“无痕”寓于每个教师的每节课堂教学中,是教师的一种习惯性的、下意识的自然的行为。  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懂得用独特的方法打开孩子那与生
期刊
自从广西体育高考设立了專项考试以来,篮球专项就一直成为许多考生专项考试的首选。因为篮球运动一直是受到许多运动爱好者的喜欢和追捧,普通学生和人群都喜欢篮球运动。篮球作为球类运动之一,它不受性别、年龄、区域的限制,其魅力在于当球从手中以不同角度、方式投向篮筐并“嗖”的一声入筐瞬间满足了投篮者的心理,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因此投篮可谓是篮球运动的精髓所在。广西体育术科高考篮球专项测试考试设有一分钟定点投篮
期刊
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的启蒙阶段,对科学产生兴趣,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更好的完成科学教学任务。如何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笔者在一年级科学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科学兴趣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俗话
期刊
摘要: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幼儿园建设的灵魂。我园根据《纲要》和《指南》精神,依据中心小学总体“合和”教育理念,结合本园“仁爱知礼,淳美和谐,快乐发展”的办园理念和园所实际,在课程领导力相关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合和”课程体系,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各类课程都能按原计划圆满完成。在课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在不断地进步,孩子们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园所成了
期刊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当然,创造教育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观念,以及了解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  关键词:创造教育、幼儿园、教师、幼儿、探究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当然,创造教育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
期刊
摘要:一间教室可以容纳无限,一位老师可以激发一群学生的精彩。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而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我校将剪纸课程引入课堂,通过剪纸欣赏、学习、制作等,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丰采,并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亲近具有浓郁乡主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传承千年剪纸艺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剪纸非遗、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对失重环境下力学问题的教学往往限于利用牛顿定律进行受力分析,抽象且枯燥[1],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本文提出的基于自由落体运动和智能手机的失重实验平台设计方案,可将常见的力学模型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通过手机无线投影直观地展示出来,并可进行实时共享和精确分析。这种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并结合现代技术的物理实验平台设计理念,可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失重,自由落体,平台设计  一、引
期刊
时下小语教学中,作文教學成了语文教师的“拦路虎”,习作成了学生望而却步的课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落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往往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没能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发现写作秘密并加以仿写。小语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的典范,自然隐藏着许多写作秘密,其中“三次法”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根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