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在大诗人李白的众多作品中,《静夜思》因为明白如话却又意味深长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以精悍短小、含蕴无限的4句20字引发了后人长期的争论。
一、今人解读《静夜思》主要争论及错误焦点
今人对《静夜思》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床”的解释上。对于“床”,人们一般有“睡床”、“坐具”和“井栏”三种解释,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结合所谓的诗歌意境,以逻辑推理法错误地认为“床”应解释为“井栏”。
二、今人误读《静夜思》多因忽略作者教育背景及创作技巧
(一)深厚教育背景决定作者不可能错误理解“床”之内涵外延
虽然诗人于《与韩荆州书》中自称“陇西布衣”,诗人族叔李阳冰也在《草堂集序》中称其籍贯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人”,① 但长期游历和交往,今已难以判定出生地方言对诗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自幼所受的良好教育奠定了诗人日后文学创作生涯中精准把握每一汉字用法的坚实基础。
唐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等12种,其中“明经”分为五经、三经等七类,“五经”又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三类,考试要求“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学生学习内容包括“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李白因为自幼即接受严格教育,所以“十岁通五经”,故得以于“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遂荐于玄宗”,也即诗人于742年应诏赴长安,命供奉翰林,所以对于常用字“床”,无论如何都不会犯理解性错误。
据本人统计,《唐才子传》所列398位才子及部分作品中,“床”字共出现四次,既有指代卧具又有指代坐具,看起来都一目了然,符合《说文解字》等典籍中“床”首先为“坐、卧器具”之本义及引申义如“底座”等。② 当然,唐人其他诗作中“床”字他用者为数也不少,如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有“宝帐垂连理,银床转辘轳”;李商隐《富平少侯》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李贺《后园凿井歌》有“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等。李白本人其他诗作中也有以“床”为“井栏”的例证。如《洗脚亭》“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等。清代注家王琦在其注疏中皆注其“床”为“井栏也”,作者本人也都明确交代了“床”与“井”相关联,而《静夜思》及后文涉及的《长干行》之“床”则没有交代。
(二)《静夜思》“床”与“月光”关系为“移步换形”文学手法
“移步换形”语自清人戴名世《雁荡记》:“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它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即作者随周围景色变化描写也变化,同样手法多次被作者应用在《望庐山瀑布》等作品中,两者区别仅在于“换形”对象之微观、宏观不同。
自叙述逻辑角度可判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语气肯定、意识清晰的判断。“床前明月光”明显状写月光穿窗入室、投射床前,状写作者入睡前因客游在外、望月思乡,并在此心情中入梦。类似用法有元稹《夜闲》“秋月满床明”,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觉见半床月”及杜牧《秋夜与友人宿》“犹卧东轩月满床”等等。沿流溯源,《古诗十九首》第十一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疑是地上霜”则写诗人夜间醒来,发现明月俯照而有所感。所以清人章燮在《唐诗三百首注疏》中就如此解释:“床前,则人已睡矣。‘疑是地上霜’,则披衣起视矣……一夜萦思,踯躅月下,静中情形,描出如画。”
因此若将“床”释为“井栏”则诗中“前”字就无逻辑性。熟悉农村生活者都知道,一般村镇多设水井一眼且多凿于开阔地带,故每一月夜不仅“床前”有月光,其前、后、左、右也都有,区别仅在于井栏投影方向不同。所以,合理解释只能为诗人先处身室内思乡入梦,后见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而披衣下床,再进一步于户外井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学者依据明李攀龙版《唐诗选》和宋蜀版《李太白文集》有“床前看月光”及“举头望山月”之争而解“床”义为“井栏”,事实是以上字面之别并不违背“移步换形”之法,且以上二版本著者也皆默认“床”之本义而未再作专门注释,所以后人如王琦在其《李太白全集》中虽选用宋蜀版作品,但仍沿用“床”为卧具。
三、今人误读“床”之本义还在于忽略了作品中的民俗习惯
不少人对《静夜思》之“床”的误读源自对李白《长干行》中“床”的错误理解,究其深层原因为完全忽略了作品写作地点的民俗现象。
《长干行》三、四句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今人也多将其“床”解释为“井栏”,所持理由很可笑:封建时代礼节讲究,不可能让邻居小儿随意骑竹马闯进卧室嬉耍;且其时卧室一般不大,床铺通常一边靠墙放置,也不能容小儿绕床奔跑,所以只能理解为小男孩在庭院绕着井栏跑圈并不时做出摘青梅姿态……③ 据考证,《静夜思》大致于725年中秋前后作于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年作者25岁,结合历代学人考证还有湖北安陆、江苏扬州等地说,该几个地点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每年晚春至中秋炎热时节都有一历史悠久民俗——用“竹床”纳凉。所谓竹床就是竹制的简易凉床。唐人韩愈《题秀禅师房》诗有“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有“药 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近代徐铸成《报海旧闻》十八还有“盛暑时,各家吃完了晚饭,就先后把竹床搬到了院子里,乘凉往往到深夜”等等。所以青梅挂树暮春时,家家庭院早就有竹床伺候,因此完全有可能在某家庭院竹床四周发生“绕床弄青梅”童趣。本来很原生态的一种农家趣味,愣是被咬文嚼字者歪曲了(见本人所附两张照片)。
还有人干脆认定唐时窗户不能透进月光而否认“床前明月光”。其实唐诗中描写“开窗”或“窗开”诗句不计其数。李白《望月有怀》就有“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此外,王昌龄《初日》有“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白居易《闲眠》有“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等。
四、解读古人作品切忌“求异”、“尚奇”之偏颇
孟子向来主张“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阅读古人作品时允许对同一作品有多种理解,且理解某一词语既不能脱离具体环境又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更不能就词解词,深入解读时还须了解作者生平和思想。因为唐诗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群体总有不同理解,也即可以解释《静夜思》和《长干行》之“床”为“井栏”,如同今人对“母亲”一词的多种理解和使用一样,但必须以合理及使作品内涵更丰富为前提。
但无论以何种角度理解,都不能过于“求异”、“尚奇”。《唐才子传》作者就曾批评少数文人不负责任的创作行为是“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及“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于秋蝉乱鸣也”。
基于此,《静夜思》和《长干行》之“床”还是理解为“卧具”更妥当。
注释:
①《唐才子传全译》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②《汉语字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③施庆利《“床前明月光”中“床”字义辨》,《讨论与争鸣》2006年第4期。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人文学院/鄂伦春旗高中)
一、今人解读《静夜思》主要争论及错误焦点
今人对《静夜思》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床”的解释上。对于“床”,人们一般有“睡床”、“坐具”和“井栏”三种解释,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结合所谓的诗歌意境,以逻辑推理法错误地认为“床”应解释为“井栏”。
二、今人误读《静夜思》多因忽略作者教育背景及创作技巧
(一)深厚教育背景决定作者不可能错误理解“床”之内涵外延
虽然诗人于《与韩荆州书》中自称“陇西布衣”,诗人族叔李阳冰也在《草堂集序》中称其籍贯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人”,① 但长期游历和交往,今已难以判定出生地方言对诗人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自幼所受的良好教育奠定了诗人日后文学创作生涯中精准把握每一汉字用法的坚实基础。
唐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等12种,其中“明经”分为五经、三经等七类,“五经”又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三类,考试要求“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学生学习内容包括“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李白因为自幼即接受严格教育,所以“十岁通五经”,故得以于“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遂荐于玄宗”,也即诗人于742年应诏赴长安,命供奉翰林,所以对于常用字“床”,无论如何都不会犯理解性错误。
据本人统计,《唐才子传》所列398位才子及部分作品中,“床”字共出现四次,既有指代卧具又有指代坐具,看起来都一目了然,符合《说文解字》等典籍中“床”首先为“坐、卧器具”之本义及引申义如“底座”等。② 当然,唐人其他诗作中“床”字他用者为数也不少,如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有“宝帐垂连理,银床转辘轳”;李商隐《富平少侯》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李贺《后园凿井歌》有“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等。李白本人其他诗作中也有以“床”为“井栏”的例证。如《洗脚亭》“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等。清代注家王琦在其注疏中皆注其“床”为“井栏也”,作者本人也都明确交代了“床”与“井”相关联,而《静夜思》及后文涉及的《长干行》之“床”则没有交代。
(二)《静夜思》“床”与“月光”关系为“移步换形”文学手法
“移步换形”语自清人戴名世《雁荡记》:“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它为修辞手法的一种,即作者随周围景色变化描写也变化,同样手法多次被作者应用在《望庐山瀑布》等作品中,两者区别仅在于“换形”对象之微观、宏观不同。
自叙述逻辑角度可判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语气肯定、意识清晰的判断。“床前明月光”明显状写月光穿窗入室、投射床前,状写作者入睡前因客游在外、望月思乡,并在此心情中入梦。类似用法有元稹《夜闲》“秋月满床明”,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觉见半床月”及杜牧《秋夜与友人宿》“犹卧东轩月满床”等等。沿流溯源,《古诗十九首》第十一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疑是地上霜”则写诗人夜间醒来,发现明月俯照而有所感。所以清人章燮在《唐诗三百首注疏》中就如此解释:“床前,则人已睡矣。‘疑是地上霜’,则披衣起视矣……一夜萦思,踯躅月下,静中情形,描出如画。”
因此若将“床”释为“井栏”则诗中“前”字就无逻辑性。熟悉农村生活者都知道,一般村镇多设水井一眼且多凿于开阔地带,故每一月夜不仅“床前”有月光,其前、后、左、右也都有,区别仅在于井栏投影方向不同。所以,合理解释只能为诗人先处身室内思乡入梦,后见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而披衣下床,再进一步于户外井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学者依据明李攀龙版《唐诗选》和宋蜀版《李太白文集》有“床前看月光”及“举头望山月”之争而解“床”义为“井栏”,事实是以上字面之别并不违背“移步换形”之法,且以上二版本著者也皆默认“床”之本义而未再作专门注释,所以后人如王琦在其《李太白全集》中虽选用宋蜀版作品,但仍沿用“床”为卧具。
三、今人误读“床”之本义还在于忽略了作品中的民俗习惯
不少人对《静夜思》之“床”的误读源自对李白《长干行》中“床”的错误理解,究其深层原因为完全忽略了作品写作地点的民俗现象。
《长干行》三、四句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今人也多将其“床”解释为“井栏”,所持理由很可笑:封建时代礼节讲究,不可能让邻居小儿随意骑竹马闯进卧室嬉耍;且其时卧室一般不大,床铺通常一边靠墙放置,也不能容小儿绕床奔跑,所以只能理解为小男孩在庭院绕着井栏跑圈并不时做出摘青梅姿态……③ 据考证,《静夜思》大致于725年中秋前后作于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年作者25岁,结合历代学人考证还有湖北安陆、江苏扬州等地说,该几个地点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每年晚春至中秋炎热时节都有一历史悠久民俗——用“竹床”纳凉。所谓竹床就是竹制的简易凉床。唐人韩愈《题秀禅师房》诗有“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白居易《村居寄张殷衡》有“药 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近代徐铸成《报海旧闻》十八还有“盛暑时,各家吃完了晚饭,就先后把竹床搬到了院子里,乘凉往往到深夜”等等。所以青梅挂树暮春时,家家庭院早就有竹床伺候,因此完全有可能在某家庭院竹床四周发生“绕床弄青梅”童趣。本来很原生态的一种农家趣味,愣是被咬文嚼字者歪曲了(见本人所附两张照片)。
还有人干脆认定唐时窗户不能透进月光而否认“床前明月光”。其实唐诗中描写“开窗”或“窗开”诗句不计其数。李白《望月有怀》就有“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此外,王昌龄《初日》有“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白居易《闲眠》有“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等。
四、解读古人作品切忌“求异”、“尚奇”之偏颇
孟子向来主张“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阅读古人作品时允许对同一作品有多种理解,且理解某一词语既不能脱离具体环境又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更不能就词解词,深入解读时还须了解作者生平和思想。因为唐诗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群体总有不同理解,也即可以解释《静夜思》和《长干行》之“床”为“井栏”,如同今人对“母亲”一词的多种理解和使用一样,但必须以合理及使作品内涵更丰富为前提。
但无论以何种角度理解,都不能过于“求异”、“尚奇”。《唐才子传》作者就曾批评少数文人不负责任的创作行为是“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及“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于秋蝉乱鸣也”。
基于此,《静夜思》和《长干行》之“床”还是理解为“卧具”更妥当。
注释:
①《唐才子传全译》卷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②《汉语字源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③施庆利《“床前明月光”中“床”字义辨》,《讨论与争鸣》2006年第4期。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人文学院/鄂伦春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