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无声教育。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家的家风便是孝字当头。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常常对我们讲:“一个人有孝心,要有孝道,要爱长辈,要感谢长辈的抚养教育。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可耻的人,是没有道德的人。”爸爸妈妈常常为我们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故事,让我们明白动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何况我们人类,更应该感恩父母,孝敬长辈。
爸爸和妈妈是孝敬长辈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爱,那么他还爱什么?记得小时候,每天爸爸妈妈要告诉我,要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每天吃饭的时候,第一碗饭永远都是爷爷的,爷爷都是坐在最中间的,爷爷不下筷子,决不允许我们动筷子。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母亲都会听取爷爷的意见。这一点,就是习惯,就是家风。
为了使老的小的吃饱穿暖,他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忙完农活之余,又靠他们的聪明才智挣点辛苦钱,补贴家用。父母如此的辛苦,却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对爷爷从没大声说过话,对我和弟弟也是疼爱有加,好吃好喝的都先让着老人。爷爷年纪大了,脾气也比较倔强,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时候父母总是默默的听着,从来不顶嘴。我有时候气不过,就埋怨他们太能忍,母亲总会跟我说:爷爷年纪大了,都是老小孩不要跟他们计较。记忆犹新是那一年爷爷得病,母亲尽心尽力的侍候在病榻前马不停蹄,可还要时不时地接受爷爷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母亲受了委屈,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擦干眼泪,还是对老人一如既往的尽心照顾。爷爷好几次都悄悄跟我唠叨:“孩子,你妈是真的对爷爷好啊!别看我老了,可不糊涂,心里都明白着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后来我长大出嫁了,母亲就对我说,一定要孝顺,不能顶撞长辈,家务事多做一点根本累不坏。我公公是个苦命的人,祖母生下他刚刚三天,爷爷上山砍柴不幸被大蟒蛇活活咬死,公公就成了没爸爸的娃。虽然命运多舛,但没有挫败他的意志,他不仅健康长大成人,还结婚生育五个孩子,而且成长为一村之长,担任村支书三十多年无人可以取代。原本应该是苦尽甘来享福的时候了。然而苦难再次降临在公公身上,在我婚后的第四年不幸得了大脑萎缩的不治之症。五年多的守望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神话,也实现我的自我超越。得病后的第二年,公共就生活不能自理,脑子不再中用,屎尿没有知觉。一天我婆婆因替亲家祝寿外出了,明明交代我只要好生守护公公就够了,谁料想公公却将大便拉在了身上,当时的我真的傻眼了,脑子里不停地跳跃相同的一个问题:这如何是好?脱下公公的裤子替换,可我却是儿媳,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不脱臭气熏天根本不是个事,谁知道婆婆啥时候回家。最终这一天的偶然也成了必然,我超越了自我沖破三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和世俗的束缚,为公公认认真真地擦拭干净里外换洗一新,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后,脑子里不再纠结城府杂念,每天下班之余节假日就主动替婆婆分担着照顾公公的义务,五年里无怨无悔的尽着我应尽的孝心,洗脏衣裤喂饭擦身接屎接尿,直到公公寿终。
带着母亲的教诲我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与人为善”是妈妈告诉我的。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和孩子一起为老人买礼物,在家中,我们和孩子之间也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让孩子学会既能共同分享家庭幸福,也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父亲也是教师,所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终牢记父母为我树立的榜样,他们虽然平凡普通,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的叮嘱我不曾忘记、更不敢忘记长辈们的嘱托,得意时不能由着性子无端膨胀,要保持清醒管得住自己,说话做事要有分寸,遇到难相处的人和事要学会包容忍让,坦坦荡荡,以义相待,时间久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育工作是平常的工作,但一个个教育工作者的平常工作合在一起就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只要明白教育也是报国,就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就能以神圣的使命感投入这极有意义的工作。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个小小的片段,这就是我们幸福美满的一家,我家质朴而真实的家风,让我能最直观地去了解、最贴切地去体会家的温馨。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它更让我们知道了彼此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友爱和谐。而我也从家风中领悟出了爱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爱心为它助燃,它一定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人。
爸爸和妈妈是孝敬长辈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爱,那么他还爱什么?记得小时候,每天爸爸妈妈要告诉我,要尊敬长者,孝敬父母。每天吃饭的时候,第一碗饭永远都是爷爷的,爷爷都是坐在最中间的,爷爷不下筷子,决不允许我们动筷子。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母亲都会听取爷爷的意见。这一点,就是习惯,就是家风。
为了使老的小的吃饱穿暖,他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忙完农活之余,又靠他们的聪明才智挣点辛苦钱,补贴家用。父母如此的辛苦,却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对爷爷从没大声说过话,对我和弟弟也是疼爱有加,好吃好喝的都先让着老人。爷爷年纪大了,脾气也比较倔强,经常为一点小事发脾气,这时候父母总是默默的听着,从来不顶嘴。我有时候气不过,就埋怨他们太能忍,母亲总会跟我说:爷爷年纪大了,都是老小孩不要跟他们计较。记忆犹新是那一年爷爷得病,母亲尽心尽力的侍候在病榻前马不停蹄,可还要时不时地接受爷爷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母亲受了委屈,在背后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擦干眼泪,还是对老人一如既往的尽心照顾。爷爷好几次都悄悄跟我唠叨:“孩子,你妈是真的对爷爷好啊!别看我老了,可不糊涂,心里都明白着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也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后来我长大出嫁了,母亲就对我说,一定要孝顺,不能顶撞长辈,家务事多做一点根本累不坏。我公公是个苦命的人,祖母生下他刚刚三天,爷爷上山砍柴不幸被大蟒蛇活活咬死,公公就成了没爸爸的娃。虽然命运多舛,但没有挫败他的意志,他不仅健康长大成人,还结婚生育五个孩子,而且成长为一村之长,担任村支书三十多年无人可以取代。原本应该是苦尽甘来享福的时候了。然而苦难再次降临在公公身上,在我婚后的第四年不幸得了大脑萎缩的不治之症。五年多的守望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神话,也实现我的自我超越。得病后的第二年,公共就生活不能自理,脑子不再中用,屎尿没有知觉。一天我婆婆因替亲家祝寿外出了,明明交代我只要好生守护公公就够了,谁料想公公却将大便拉在了身上,当时的我真的傻眼了,脑子里不停地跳跃相同的一个问题:这如何是好?脱下公公的裤子替换,可我却是儿媳,自古以来男女授受不亲,不脱臭气熏天根本不是个事,谁知道婆婆啥时候回家。最终这一天的偶然也成了必然,我超越了自我沖破三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和世俗的束缚,为公公认认真真地擦拭干净里外换洗一新,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后,脑子里不再纠结城府杂念,每天下班之余节假日就主动替婆婆分担着照顾公公的义务,五年里无怨无悔的尽着我应尽的孝心,洗脏衣裤喂饭擦身接屎接尿,直到公公寿终。
带着母亲的教诲我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与人为善”是妈妈告诉我的。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她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平时无论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双方的老人。逢年过节,和孩子一起为老人买礼物,在家中,我们和孩子之间也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让孩子学会既能共同分享家庭幸福,也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于父亲也是教师,所以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终牢记父母为我树立的榜样,他们虽然平凡普通,却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母的叮嘱我不曾忘记、更不敢忘记长辈们的嘱托,得意时不能由着性子无端膨胀,要保持清醒管得住自己,说话做事要有分寸,遇到难相处的人和事要学会包容忍让,坦坦荡荡,以义相待,时间久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教育工作是平常的工作,但一个个教育工作者的平常工作合在一起就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只要明白教育也是报国,就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就能以神圣的使命感投入这极有意义的工作。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载体。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个小小的片段,这就是我们幸福美满的一家,我家质朴而真实的家风,让我能最直观地去了解、最贴切地去体会家的温馨。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它更让我们知道了彼此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友爱和谐。而我也从家风中领悟出了爱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爱心为它助燃,它一定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