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平台与履约保证保险的合作经历了从迅速发展到备受质疑到逐渐合规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其发展与监管历史,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保险科技的发展现状,得出双方的合作在未来仍然值得期待的结论。
一、“P2P平台+履约保证保险”模式的发展与监管
自2015年开始,米缸金融平台宣布与天安财险合作,为投资者提供“P2P平台+履约保证保险”的新模式(以下简称该模式),随后拥有保险保障的平台数量大幅上升。2016年以来,保监会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保险业务的监管,整体发展不错。然而2018年,部分险企踩雷P2P事件持续发酵,个别险企因此出现偿付能力大幅下滑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例如:长安保险受履约保证险拖累信用等级下降;米缸金融与安心保险相互推卸责任,多家机构收到询证函。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对涉及P2P的履约保证险条款和费率出现零批复。
2019年之后,银保监会重拳出击,整治平台乱象。上海证券报3月发布了一篇:“上海开展专项排查,叫停高风险P2P保证险新单”的文章,其中提到:银保监会要求相关保险公司停止签发高风险网贷机构保证保险新单;银保监会官网4月公布2019保险中介市场整治方案,其中乱象整治一大重点是与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保险业务。
二、该模式的SWOT分析
S:能够极大增强投资者、平台信心;保险公司资金实力强,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国资控股,且大多数网贷平台的风险准备金仅仅覆盖小部分的贷款余额。因此对于真实的履约保证险项目兑付的风险较低。
W:对于险企而言,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用保险费率相对较高,对于借款人来说也承受着一笔不小的借款成本。由于平台在运营整改过程中已经承受一定的合规成本,平台不得不选择降低项目利率,因此这种平台的综合收益率普遍要远低于P2P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
O:随着P2P网贷行业整改的日益深入,网贷平台变得日益合规。特别地,银保监会挂牌成立后,穿透式监管进一步普及到保险金融领域。保险公司所担心的庞氏骗局事件、违约逾期等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另外,网贷行业也会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业务突破点。很多中小型的财险公司主营业务是车险。在两次车改后,这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盈利无望,必然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T: 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新规,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而金融行业去刚兑呼声不断加强,也对该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三、该模式发展前景
基于上述分析,尽管监管风向越来越严,笔者仍然认为在一段之间内该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南方都市报》在《2019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调研中,针对网贷平台引入保险保障或担保机制这一问题在部分互金行业从业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86.78%的受访者对此持赞同态度,他们认为:这是金融市场中一种正常的能够分散风险的操作,是网贷行业发展阶段性需求,能够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同时保证风险不传导。
据网贷天眼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保险公司保障P2P网贷平台共有172个,其中正常运营的仅50个,仅占整个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4.15%(截至目前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204家),可见目前有覆盖履约保证险的P2P网贷平台并不多,这种模式还有足够大的市场。当下只有“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可以与P2P平台合作,这类公司本就属于稀缺资源,而且根据监管动向判断,这些资源只会越来越稀缺。而已经成功与“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开展了诸如“履约保证险”或“信用险”合作的网贷平台,也就相当于以先发优势,抢占了这场资源争夺战的“制高点”。这些“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也可以将与网贷平台合作作为自己的业务突破点。
以平安财险为例,其保证保险业务收入在所有业务中排第二。根据相关测算,其50%的保证保险业务对接的是陆金服履约险标。所以,偌大的平安产险“吃一個陆金服就能饱”。其他中小型保险公司只要能对接上1、2个中小平台,也能发展得很好。
四、结合保险科技对该模式的再思考
P2P网络借贷所涉业务人员多、体量大、范围广,故实践中保险公司通常只是和P2P平台对接,并不就每一笔具体的借贷交易进行评估,但每一笔债务主体的信用资质并不相同,这就导致保险公司对借贷交易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构造一个新的验证系统,信息实时更新,做到完全的数据化和公开化。以美国一家保险科技公司GAPro system为例,其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和不断更新的数据库,将自动比较并提醒所有相关方潜在的保险证明或合规性验证违规行为。这就避免了诸如贷款人今天满足了合规要求,明天资信状况发生变化的审核上的沉没成本。不妨期待,保险科技的发展为该模式与中国保险行业带来的新的可能。
五、结语
作为保险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有益尝试,履约保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对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进一步探索。无论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还是市场份额分析,这一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保险科技的发展又为其注入新的可能。(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一、“P2P平台+履约保证保险”模式的发展与监管
自2015年开始,米缸金融平台宣布与天安财险合作,为投资者提供“P2P平台+履约保证保险”的新模式(以下简称该模式),随后拥有保险保障的平台数量大幅上升。2016年以来,保监会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保险业务的监管,整体发展不错。然而2018年,部分险企踩雷P2P事件持续发酵,个别险企因此出现偿付能力大幅下滑也引起了监管的注意。例如:长安保险受履约保证险拖累信用等级下降;米缸金融与安心保险相互推卸责任,多家机构收到询证函。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对涉及P2P的履约保证险条款和费率出现零批复。
2019年之后,银保监会重拳出击,整治平台乱象。上海证券报3月发布了一篇:“上海开展专项排查,叫停高风险P2P保证险新单”的文章,其中提到:银保监会要求相关保险公司停止签发高风险网贷机构保证保险新单;银保监会官网4月公布2019保险中介市场整治方案,其中乱象整治一大重点是与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保险业务。
二、该模式的SWOT分析
S:能够极大增强投资者、平台信心;保险公司资金实力强,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国资控股,且大多数网贷平台的风险准备金仅仅覆盖小部分的贷款余额。因此对于真实的履约保证险项目兑付的风险较低。
W:对于险企而言,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用保险费率相对较高,对于借款人来说也承受着一笔不小的借款成本。由于平台在运营整改过程中已经承受一定的合规成本,平台不得不选择降低项目利率,因此这种平台的综合收益率普遍要远低于P2P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
O:随着P2P网贷行业整改的日益深入,网贷平台变得日益合规。特别地,银保监会挂牌成立后,穿透式监管进一步普及到保险金融领域。保险公司所担心的庞氏骗局事件、违约逾期等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另外,网贷行业也会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业务突破点。很多中小型的财险公司主营业务是车险。在两次车改后,这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盈利无望,必然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T: 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新规,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而金融行业去刚兑呼声不断加强,也对该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三、该模式发展前景
基于上述分析,尽管监管风向越来越严,笔者仍然认为在一段之间内该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南方都市报》在《2019年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调研中,针对网贷平台引入保险保障或担保机制这一问题在部分互金行业从业者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86.78%的受访者对此持赞同态度,他们认为:这是金融市场中一种正常的能够分散风险的操作,是网贷行业发展阶段性需求,能够在做好自身风险控制的同时保证风险不传导。
据网贷天眼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保险公司保障P2P网贷平台共有172个,其中正常运营的仅50个,仅占整个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4.15%(截至目前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204家),可见目前有覆盖履约保证险的P2P网贷平台并不多,这种模式还有足够大的市场。当下只有“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可以与P2P平台合作,这类公司本就属于稀缺资源,而且根据监管动向判断,这些资源只会越来越稀缺。而已经成功与“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开展了诸如“履约保证险”或“信用险”合作的网贷平台,也就相当于以先发优势,抢占了这场资源争夺战的“制高点”。这些“少数够专业的保险公司”也可以将与网贷平台合作作为自己的业务突破点。
以平安财险为例,其保证保险业务收入在所有业务中排第二。根据相关测算,其50%的保证保险业务对接的是陆金服履约险标。所以,偌大的平安产险“吃一個陆金服就能饱”。其他中小型保险公司只要能对接上1、2个中小平台,也能发展得很好。
四、结合保险科技对该模式的再思考
P2P网络借贷所涉业务人员多、体量大、范围广,故实践中保险公司通常只是和P2P平台对接,并不就每一笔具体的借贷交易进行评估,但每一笔债务主体的信用资质并不相同,这就导致保险公司对借贷交易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构造一个新的验证系统,信息实时更新,做到完全的数据化和公开化。以美国一家保险科技公司GAPro system为例,其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和不断更新的数据库,将自动比较并提醒所有相关方潜在的保险证明或合规性验证违规行为。这就避免了诸如贷款人今天满足了合规要求,明天资信状况发生变化的审核上的沉没成本。不妨期待,保险科技的发展为该模式与中国保险行业带来的新的可能。
五、结语
作为保险与互联网金融结合的有益尝试,履约保证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对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进一步探索。无论是基于消费者需求还是市场份额分析,这一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保险科技的发展又为其注入新的可能。(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