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的邂逅与相爱
和约翰的初次相遇,是在2007年。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晚上,我与同窗好友去三里屯参加一个电子乐party。
跳舞到凌晨。舞池里就剩我自己了。一个黑影突然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起舞,不过并不接近我,也不看别人,只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点死气的舞池,突然有了燃烧的气氛。
舞池里很暗,我们都看不清彼此的模样。保持距离,各跳各的。天快亮时,我才想起来停下,坐下休息。这时候他也终于停下来,走到我身边坐下。
我们今生的第一次谈话开始了。我的英语很好,所以很直接地说,你跳舞真棒。他说,你也是。我问,你从哪里来?他说everywhere,意思是,到处。
我当时一听,就觉得这是个好有趣又有个性的人。我依旧看不清他的脸,但是他的声音非常好听,充满磁性,又文雅。接着我又问了一个傻乎乎的问题,你来中国做什么?他又一摇头,有点懒洋洋地说,你想听什么?工作?学习?做生意?旅游?一定要有固定的答案么?可不可以说,我来探险,生活的探险家?
可能是因为当时都喝多了,所以他的话语都十分文艺,尤其是用中文说出来,感觉都不像真的。
我们开始讨论跳舞,还有最喜欢的音乐家、音乐风格、对方的着装等等,越聊越觉得对方很吸引人,神秘又风趣。
天亮了,外面还在下雨。我准备走了。就在我转身的时候,他追了出来。有些羞涩地问我,愿不愿意第二天共进午餐?我想了一会儿,给了他我的号码。
第二天,中午到了,我们约好是在朝阳门的过街天桥上见面。我出门时的心情比头天晚上要紧张,因为这午饭可以算作约会,而且是白天了,终于可以看清彼此的长相。我心里暗暗想,如果他特别丑怎么办?如果他看到我,也同样觉得不美怎么办?不过我并没因此特别打扮,穿了一条平常喜欢的黑白连衣裙,没化妆就出门了,我不想因为心虚而打扮自己。
那天北京的上空是蓝天白云,天气美好。我登上了过街天桥。
那种感觉太神奇了,明明头天晚上根本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可当我向人群中一望,竟然那样清晰地认出了他。我异常惊喜地发现,这小伙子好帅啊!我一边朝他走,一边看他看着我,从他的眼光当中我突然就放心了,因为那种含笑的眼神让我明白,他一定也觉得我很美。
当时的情景是很像电影的,熙熙攘攘的朝阳门,匆忙来往的人在桥上快速地移动。然而,我只看得见他,一眼就看到了他。
他说,我请你去星巴克喝咖啡吧。我直愣愣地说,我不爱喝咖啡,吃面条去吧。他笑了,说,好哇!于是,我们下了天桥,去朝阳门附近的一家日式小馆子吃拉面。于是,在明亮的灯光下我们有了酒醒之后的普通对话。
我告诉他,我是蒙古族人,独生女,学艺术,喜欢文学,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打算继续写作。他一下被惊呆了,是那种无比崇拜的感觉。因为在西方,公费出版小说是一件巨大的成就。
他告诉我,他叫约翰,是澳大利亚人,祖籍爱尔兰。他热爱文学,更爱哲学,他还非常喜欢音乐,自己和兄弟曾经组成过乐队,在澳洲许多城市参加巡演。他还自己作曲,给音乐杂志写乐评。他是第一次来中国,因为他的两个哥哥都在中国生活。他是利用大学的年假来探亲,体验生活。他计划在北京呆一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
我们从那天起就成了朋友。
有一天夜里,我们吃完烤串,就在公园外的草坪上躺下来一起看星星,我已经好久都没有特意去看星星了。北京的夜空非常美,我们一边看星星一边讲各自小时候的故事。
车水马龙从身边流过,我却感到田园牧歌般的意境,心中觉得很安静、美好,那是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到爱上他了的时刻。我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但从没遇见过一个能推动和启发我这种魔力的人。现在,约翰就是那个人。他用他非常诗意的风格把我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他不会在街边卖花人的手里买花给我,但是会在公园里采集野花出其不意地给我,他会给我画我们相遇和约会的连环画……
我们经常回到初遇的三里屯,闲坐、喝酒、度周末。
两周时间很快过去了,他要开学了,必须回去。临别,我们已经陷入热恋,觉得难解难分。
他不让我去机场送,说他不想有悲戚的场面。我嘴上答应,可最后还是偷偷跑去了,差点就没赶上。在他进安检之前,我找到了他。“约翰,我的约翰!”他听到了我的呼叫,把包往地上一扔,就逆着人流跑回来跟我拥抱。我俩都哭得一塌糊涂……飞机起飞前,他发给我一条短信,说:刚才看到你哭着跑过来找我的一瞬间,我突然大悟,我们谁也离不开谁了。
太喜欢彼此了
就这样,我们爱的交流从面对面、手牵手,变成了永远单调的冰冷的电脑屏幕。
尽管对方都只是像素构成的画面,但却越来越情投意合,完全不觉得空虚,而是被强烈地吸引。那时我们各自身边都不乏追求者,但奇特的是,我俩都宁愿回家守在屏幕前跟对方聊天,而不愿去尝试和其他活生生的人约会。我们太喜欢彼此了。
当时我和他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感情之后,都普遍持不看好态度,特别害怕我被骗。他那边压力相对单纯些,人们只是觉得他太傻。西方人比中国人还不相信长距离恋爱,他们通常都喜欢更实际的关系,劝他别浪费时间,好女孩到处都用,干吗守着一个人?
属于我们的日子,终于回来了。
2008年的情人节,约翰飞到中国,他是专程飞来看我的。
在机场,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半年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这一次约翰在中国呆了一个月,我们的关系更认真、稳固了。我把自己的恋爱告诉了父母。虽然他们还是有些担心,但看到我这么快乐,他们相信了我的选择,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幸福。
仅仅一个月,约翰又走了。我非常想他,八个月后,我买了张去悉尼的机票,这是2008年年底。 在澳洲,我受到了他们一家人的热烈欢迎。两位和善朴实的老人,睁大惊喜的双眼,看着我这个来自东方的女作家。看得出来,他们特别喜欢我。
新年的早上,一家人围在葡萄架下的长木桌边一起吃早餐、看日出。约翰兴冲冲地拿出我送给他的小说散文合集,让我当众朗读。我当时很害羞,说,我的小说是用中文写的,你家人听不懂,朗读有意义吗?
约翰的爸爸说:“孩子,这当然有意义了。听不懂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你的声音……”她的妈妈接着说:“还有你的感情,感情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读吧,我的孩子。”在他们一家男女老少的鼓励下,我对着日出开始读自己作品的片段。一开始我特别紧张,但看到他们一家人欣赏的目光,慢慢就放松了。读完一段,大家热烈鼓掌,约翰一脸自豪,跟我拥抱。那是特别难忘的一天、特别美好的早晨。地平线上的日出、美丽的桉树林,诗意环绕着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我们的生活非常有趣,我写作还做家务,他还没毕业,边上学边兼职,供我们两人生活,有点拮据,但是很快乐。
约翰的父母住在郊区,拥有一片山。老两口花了二十年时间自己盖房子,从第一个孩子降生直到现在,还在一直完善着这栋大房子,它就像他们终生的大玩具。
我们开始讨论在一起生活的问题,是我到澳洲去,还是他来北京。我当时从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毕业,加入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感觉正是加油创作的好时候,而且觉得写作要接地气,不想离开中国。澳洲虽然人少景美生活富裕,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过于静了,是适合养老的国家,不大适合年轻人。约翰跟我持同样观点,他已经爱上了北京,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们最后决定,约翰来中国。
最动人的求婚
约翰来北京之后,去了一所学校教英语。我则自告奋勇当他的汉语老师。
有一次我病了,发烧,他手忙脚乱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东北长大的孩子,一生病就爱吃黄桃罐头。于是他勇敢地打算自己去超市给我买罐头。我虚弱地解释罐头一般在哪个区域,要黄桃,不是白桃等等,现在想来很搞笑。半个小时后,约翰回来了,成功地买回了黄桃罐头,还有其他零食小吃。我正要挣扎着坐起来表扬他,突然看见他把超市的塑料篮子也拿回家了。我当时一惊,问怎么回事?他支吾着说,到柜台结账时,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要一个塑料袋”。因为他拿不了所有的东西,就一溜烟把篮子拿回家了。他特别委屈地说,本来是打算还的,不是要先给你黄桃罐头嘛。后来,他又拿着篮子回到超市。据说,营业员们对他提出了表扬。
约翰来中国一年后,想家了,我们一起回了澳洲。圣诞节的第二天早上,约翰很早就问我,想不想出去到山下走走?我觉得这提议不错,虽然很困,还是同意了。于是和约翰一起下山,沿着早晨的日光在森林里漫步。路上经过牧场,里面有马、绵羊、羊驼,景色很美。还经过德国移民小镇,喝了一杯果汁。整体感觉是有点童话式的,安谧、静美风格。我们溜达完一圈之后,觉得神清气爽,接着往山上走。这时路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场,一望无际,几只老牛在悠闲地吃草。我不禁说,真美啊!约翰问我,你想不想跳进栅栏里去照几张相?
我说,好啊。于是俩人跳进栅栏,走了进去。约翰指着一棵大树,说,站到那下面去吧,我给你照相。我走了过去,美滋滋地想:摆个什么造型好呢?
就在这时,约翰跳了过来,毫无预料地突然在我面前单膝跪下,仰望着我。我当时脑袋嗡一下,头晕目眩,激动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我虽然早就幻想他有朝一日会向我求婚,但没想到幻想会如此出其不意地从天而降。约翰声音颤抖着说:“我没有钻戒,不是富翁,但我的整颗心都属于你。遇到你,是发生在我身上最了不起的奇迹。我想做你最亲的亲人,和你共度一生。你愿意嫁给我吗?”我当时泪流满面,捂着脸使劲点头,说:“我愿意!”然后把他扶起来,两个人蹦蹦,边哭边笑,像疯子一样。
走向婚礼殿堂
2011年从澳洲回国后,我感觉写作状态不太好。虽然跟北京作协签约了,成为合同制作家,但还是对未来感觉有些迷惘。我对于自己的挣扎状态很不满意,再加上周围人也会提出善意的建议,比如别干了,多辛苦……听得我心很凉。有时我会很烦躁,加上稿费总是少得可怜,在约翰面前会神经兮兮,患得患失。我在心里担心他也想让我转行。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我俩吵了起来。我一直在说,他一直在我身边静静地倾听,他发现了我内心的不安全感。
等我说完之后,他语气特别温和但同时又特别坚定地说:“从第一次约会开始,就知道你是一个作家,你注定要在这个高尚的、美好的道路上走下去,你只要知道自己怎么想就够了。你爱不爱写作?想不想成就自己?答案非常简单,不要被其他事情扰乱了最简单的想法。我点着头说,我知道,但是现实不得不让人低头。我也想挣大钱,想买好东西,想孝敬父母。这点微薄的稿费,真是让我难以得到力量。
这时约翰说,你知道吗?对于名利有渴望并不可耻。我相信你有朝一日能成为大作家,能够功成名就。是那种能够让我成为全职先生、你可以养活我的那种富翁大作家。不管你什么时候能实现,三十五、七十五,我决定在你身上赌一把。哪怕你到九十岁才让我当上全职先生,我也算是赌赢了!从现在开始,让我养你。你只专心写作就够了,直到你挣大钱,然后养着我!
约翰的这番话,一下子就让我振作了。每每遇到心情低落的时候,想到一直有他这样无条件地、热烈地支持着我,我就觉得自己没有灰心丧气的理由。
带约翰回家见我父母,他有点紧张,因为中国式父母的管教方式在西方很出名。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表现,在跟我回沈阳的前几天他就开始坐立不安了,上火车前,手抖得抓不住东西。
一进家,我父母特别高兴地按照西方礼节拥抱了他,约翰一下子就放松了。父母温和的笑容、随意的聊天让约翰越来越放松,紧张心情慢慢都卸掉了。我爸还拿出一条中南海烟送给他。约翰当时就蹦出一句中文:“啊,你是非常特别好!”我爸妈一下都乐了。我爸对于他的“非常特别”叠加式语法印象深刻,觉得他特别可爱。后来约翰又用中文说:“你们的女儿,非常特别美,非常特别棒!太厉害!”我爸妈忍俊不禁,心花怒放。
我2012年出版的小说集《摸黑记》,是与约翰合作的。他为我画了十幅插画,还设计了封面。他是个非常有天分的画家,我还要跟他合作。我相信,爱情将与我们的创作同在。而关于爱情的故事那是一定还要继续下去的,我还准备将来讲给我们的孩子听呢。
2012年7月28日17时,伴着优美的婚礼进行曲和深情的草原牧歌,约翰挽着我,缓缓走向我们的父母,走进我们幸福婚姻的殿堂。来自全国各地我的亲朋好友和来自澳洲的他的亲朋好友参加了我们圣洁的婚礼,共同见证我们的爱情,祝福我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和约翰的初次相遇,是在2007年。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晚上,我与同窗好友去三里屯参加一个电子乐party。
跳舞到凌晨。舞池里就剩我自己了。一个黑影突然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起舞,不过并不接近我,也不看别人,只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点死气的舞池,突然有了燃烧的气氛。
舞池里很暗,我们都看不清彼此的模样。保持距离,各跳各的。天快亮时,我才想起来停下,坐下休息。这时候他也终于停下来,走到我身边坐下。
我们今生的第一次谈话开始了。我的英语很好,所以很直接地说,你跳舞真棒。他说,你也是。我问,你从哪里来?他说everywhere,意思是,到处。
我当时一听,就觉得这是个好有趣又有个性的人。我依旧看不清他的脸,但是他的声音非常好听,充满磁性,又文雅。接着我又问了一个傻乎乎的问题,你来中国做什么?他又一摇头,有点懒洋洋地说,你想听什么?工作?学习?做生意?旅游?一定要有固定的答案么?可不可以说,我来探险,生活的探险家?
可能是因为当时都喝多了,所以他的话语都十分文艺,尤其是用中文说出来,感觉都不像真的。
我们开始讨论跳舞,还有最喜欢的音乐家、音乐风格、对方的着装等等,越聊越觉得对方很吸引人,神秘又风趣。
天亮了,外面还在下雨。我准备走了。就在我转身的时候,他追了出来。有些羞涩地问我,愿不愿意第二天共进午餐?我想了一会儿,给了他我的号码。
第二天,中午到了,我们约好是在朝阳门的过街天桥上见面。我出门时的心情比头天晚上要紧张,因为这午饭可以算作约会,而且是白天了,终于可以看清彼此的长相。我心里暗暗想,如果他特别丑怎么办?如果他看到我,也同样觉得不美怎么办?不过我并没因此特别打扮,穿了一条平常喜欢的黑白连衣裙,没化妆就出门了,我不想因为心虚而打扮自己。
那天北京的上空是蓝天白云,天气美好。我登上了过街天桥。
那种感觉太神奇了,明明头天晚上根本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可当我向人群中一望,竟然那样清晰地认出了他。我异常惊喜地发现,这小伙子好帅啊!我一边朝他走,一边看他看着我,从他的眼光当中我突然就放心了,因为那种含笑的眼神让我明白,他一定也觉得我很美。
当时的情景是很像电影的,熙熙攘攘的朝阳门,匆忙来往的人在桥上快速地移动。然而,我只看得见他,一眼就看到了他。
他说,我请你去星巴克喝咖啡吧。我直愣愣地说,我不爱喝咖啡,吃面条去吧。他笑了,说,好哇!于是,我们下了天桥,去朝阳门附近的一家日式小馆子吃拉面。于是,在明亮的灯光下我们有了酒醒之后的普通对话。
我告诉他,我是蒙古族人,独生女,学艺术,喜欢文学,出版了自己的小说,打算继续写作。他一下被惊呆了,是那种无比崇拜的感觉。因为在西方,公费出版小说是一件巨大的成就。
他告诉我,他叫约翰,是澳大利亚人,祖籍爱尔兰。他热爱文学,更爱哲学,他还非常喜欢音乐,自己和兄弟曾经组成过乐队,在澳洲许多城市参加巡演。他还自己作曲,给音乐杂志写乐评。他是第一次来中国,因为他的两个哥哥都在中国生活。他是利用大学的年假来探亲,体验生活。他计划在北京呆一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
我们从那天起就成了朋友。
有一天夜里,我们吃完烤串,就在公园外的草坪上躺下来一起看星星,我已经好久都没有特意去看星星了。北京的夜空非常美,我们一边看星星一边讲各自小时候的故事。
车水马龙从身边流过,我却感到田园牧歌般的意境,心中觉得很安静、美好,那是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到爱上他了的时刻。我骨子里是个浪漫的人,但从没遇见过一个能推动和启发我这种魔力的人。现在,约翰就是那个人。他用他非常诗意的风格把我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他不会在街边卖花人的手里买花给我,但是会在公园里采集野花出其不意地给我,他会给我画我们相遇和约会的连环画……
我们经常回到初遇的三里屯,闲坐、喝酒、度周末。
两周时间很快过去了,他要开学了,必须回去。临别,我们已经陷入热恋,觉得难解难分。
他不让我去机场送,说他不想有悲戚的场面。我嘴上答应,可最后还是偷偷跑去了,差点就没赶上。在他进安检之前,我找到了他。“约翰,我的约翰!”他听到了我的呼叫,把包往地上一扔,就逆着人流跑回来跟我拥抱。我俩都哭得一塌糊涂……飞机起飞前,他发给我一条短信,说:刚才看到你哭着跑过来找我的一瞬间,我突然大悟,我们谁也离不开谁了。
太喜欢彼此了
就这样,我们爱的交流从面对面、手牵手,变成了永远单调的冰冷的电脑屏幕。
尽管对方都只是像素构成的画面,但却越来越情投意合,完全不觉得空虚,而是被强烈地吸引。那时我们各自身边都不乏追求者,但奇特的是,我俩都宁愿回家守在屏幕前跟对方聊天,而不愿去尝试和其他活生生的人约会。我们太喜欢彼此了。
当时我和他身边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感情之后,都普遍持不看好态度,特别害怕我被骗。他那边压力相对单纯些,人们只是觉得他太傻。西方人比中国人还不相信长距离恋爱,他们通常都喜欢更实际的关系,劝他别浪费时间,好女孩到处都用,干吗守着一个人?
属于我们的日子,终于回来了。
2008年的情人节,约翰飞到中国,他是专程飞来看我的。
在机场,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半年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这一次约翰在中国呆了一个月,我们的关系更认真、稳固了。我把自己的恋爱告诉了父母。虽然他们还是有些担心,但看到我这么快乐,他们相信了我的选择,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幸福。
仅仅一个月,约翰又走了。我非常想他,八个月后,我买了张去悉尼的机票,这是2008年年底。 在澳洲,我受到了他们一家人的热烈欢迎。两位和善朴实的老人,睁大惊喜的双眼,看着我这个来自东方的女作家。看得出来,他们特别喜欢我。
新年的早上,一家人围在葡萄架下的长木桌边一起吃早餐、看日出。约翰兴冲冲地拿出我送给他的小说散文合集,让我当众朗读。我当时很害羞,说,我的小说是用中文写的,你家人听不懂,朗读有意义吗?
约翰的爸爸说:“孩子,这当然有意义了。听不懂也没关系,关键在于你的声音……”她的妈妈接着说:“还有你的感情,感情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读吧,我的孩子。”在他们一家男女老少的鼓励下,我对着日出开始读自己作品的片段。一开始我特别紧张,但看到他们一家人欣赏的目光,慢慢就放松了。读完一段,大家热烈鼓掌,约翰一脸自豪,跟我拥抱。那是特别难忘的一天、特别美好的早晨。地平线上的日出、美丽的桉树林,诗意环绕着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我们的生活非常有趣,我写作还做家务,他还没毕业,边上学边兼职,供我们两人生活,有点拮据,但是很快乐。
约翰的父母住在郊区,拥有一片山。老两口花了二十年时间自己盖房子,从第一个孩子降生直到现在,还在一直完善着这栋大房子,它就像他们终生的大玩具。
我们开始讨论在一起生活的问题,是我到澳洲去,还是他来北京。我当时从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毕业,加入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感觉正是加油创作的好时候,而且觉得写作要接地气,不想离开中国。澳洲虽然人少景美生活富裕,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过于静了,是适合养老的国家,不大适合年轻人。约翰跟我持同样观点,他已经爱上了北京,对于发展中的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们最后决定,约翰来中国。
最动人的求婚
约翰来北京之后,去了一所学校教英语。我则自告奋勇当他的汉语老师。
有一次我病了,发烧,他手忙脚乱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东北长大的孩子,一生病就爱吃黄桃罐头。于是他勇敢地打算自己去超市给我买罐头。我虚弱地解释罐头一般在哪个区域,要黄桃,不是白桃等等,现在想来很搞笑。半个小时后,约翰回来了,成功地买回了黄桃罐头,还有其他零食小吃。我正要挣扎着坐起来表扬他,突然看见他把超市的塑料篮子也拿回家了。我当时一惊,问怎么回事?他支吾着说,到柜台结账时,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要一个塑料袋”。因为他拿不了所有的东西,就一溜烟把篮子拿回家了。他特别委屈地说,本来是打算还的,不是要先给你黄桃罐头嘛。后来,他又拿着篮子回到超市。据说,营业员们对他提出了表扬。
约翰来中国一年后,想家了,我们一起回了澳洲。圣诞节的第二天早上,约翰很早就问我,想不想出去到山下走走?我觉得这提议不错,虽然很困,还是同意了。于是和约翰一起下山,沿着早晨的日光在森林里漫步。路上经过牧场,里面有马、绵羊、羊驼,景色很美。还经过德国移民小镇,喝了一杯果汁。整体感觉是有点童话式的,安谧、静美风格。我们溜达完一圈之后,觉得神清气爽,接着往山上走。这时路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场,一望无际,几只老牛在悠闲地吃草。我不禁说,真美啊!约翰问我,你想不想跳进栅栏里去照几张相?
我说,好啊。于是俩人跳进栅栏,走了进去。约翰指着一棵大树,说,站到那下面去吧,我给你照相。我走了过去,美滋滋地想:摆个什么造型好呢?
就在这时,约翰跳了过来,毫无预料地突然在我面前单膝跪下,仰望着我。我当时脑袋嗡一下,头晕目眩,激动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我虽然早就幻想他有朝一日会向我求婚,但没想到幻想会如此出其不意地从天而降。约翰声音颤抖着说:“我没有钻戒,不是富翁,但我的整颗心都属于你。遇到你,是发生在我身上最了不起的奇迹。我想做你最亲的亲人,和你共度一生。你愿意嫁给我吗?”我当时泪流满面,捂着脸使劲点头,说:“我愿意!”然后把他扶起来,两个人蹦蹦,边哭边笑,像疯子一样。
走向婚礼殿堂
2011年从澳洲回国后,我感觉写作状态不太好。虽然跟北京作协签约了,成为合同制作家,但还是对未来感觉有些迷惘。我对于自己的挣扎状态很不满意,再加上周围人也会提出善意的建议,比如别干了,多辛苦……听得我心很凉。有时我会很烦躁,加上稿费总是少得可怜,在约翰面前会神经兮兮,患得患失。我在心里担心他也想让我转行。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我俩吵了起来。我一直在说,他一直在我身边静静地倾听,他发现了我内心的不安全感。
等我说完之后,他语气特别温和但同时又特别坚定地说:“从第一次约会开始,就知道你是一个作家,你注定要在这个高尚的、美好的道路上走下去,你只要知道自己怎么想就够了。你爱不爱写作?想不想成就自己?答案非常简单,不要被其他事情扰乱了最简单的想法。我点着头说,我知道,但是现实不得不让人低头。我也想挣大钱,想买好东西,想孝敬父母。这点微薄的稿费,真是让我难以得到力量。
这时约翰说,你知道吗?对于名利有渴望并不可耻。我相信你有朝一日能成为大作家,能够功成名就。是那种能够让我成为全职先生、你可以养活我的那种富翁大作家。不管你什么时候能实现,三十五、七十五,我决定在你身上赌一把。哪怕你到九十岁才让我当上全职先生,我也算是赌赢了!从现在开始,让我养你。你只专心写作就够了,直到你挣大钱,然后养着我!
约翰的这番话,一下子就让我振作了。每每遇到心情低落的时候,想到一直有他这样无条件地、热烈地支持着我,我就觉得自己没有灰心丧气的理由。
带约翰回家见我父母,他有点紧张,因为中国式父母的管教方式在西方很出名。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表现,在跟我回沈阳的前几天他就开始坐立不安了,上火车前,手抖得抓不住东西。
一进家,我父母特别高兴地按照西方礼节拥抱了他,约翰一下子就放松了。父母温和的笑容、随意的聊天让约翰越来越放松,紧张心情慢慢都卸掉了。我爸还拿出一条中南海烟送给他。约翰当时就蹦出一句中文:“啊,你是非常特别好!”我爸妈一下都乐了。我爸对于他的“非常特别”叠加式语法印象深刻,觉得他特别可爱。后来约翰又用中文说:“你们的女儿,非常特别美,非常特别棒!太厉害!”我爸妈忍俊不禁,心花怒放。
我2012年出版的小说集《摸黑记》,是与约翰合作的。他为我画了十幅插画,还设计了封面。他是个非常有天分的画家,我还要跟他合作。我相信,爱情将与我们的创作同在。而关于爱情的故事那是一定还要继续下去的,我还准备将来讲给我们的孩子听呢。
2012年7月28日17时,伴着优美的婚礼进行曲和深情的草原牧歌,约翰挽着我,缓缓走向我们的父母,走进我们幸福婚姻的殿堂。来自全国各地我的亲朋好友和来自澳洲的他的亲朋好友参加了我们圣洁的婚礼,共同见证我们的爱情,祝福我们美好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