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网球运动员常年训练量大,参赛多,易疲劳甚至造成伤病困扰,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音乐治疗具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治疗康复作用。把音乐治疗法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康复相结合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音乐治疗和网球运动结合的实例,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音乐治疗法在网球运动员身心状态恢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网球 运动疲劳 音乐治疗
一、 疲劳的判定
运动时人体产生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生理过程。人的疲劳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三是骨骼肌肉的疲劳。由于运动量不同,个体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为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二、 网球运动疲劳的表现
判断网球运动员是否疲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一般观察法,网球运动后可观察运动员机体反应,运动员面色苍白、双眼无神不聚焦、反应迟钝、情绪不高涨,说明运动员的疲劳较重。第二,简单生理指标测定法,肌力是最常用的生理指标之一,素质锻炼后肌肉力量不增加,反而下降,说明机体产生疲劳,肌力持续下降说明身体疲劳程度较深。心率是判断疲劳最简单的生理指标,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或者第二天清晨安静心率较以前明显增加,表明机体产生了疲劳。第三,利用神经系统机能进行判定。首先,疲劳时,膝跳反射阈值增高;其次,疲劳时,反应时延长;再次,疲劳时,植物神经调节机能下降,血管运动的调节出现障碍。
(一)生理疲劳
网球运动是一种长时间、多次重复的大强度的运动,对机体的各关节、各部位要求极高,因此,网球运动员生理疲劳极为常见。例如,网球选手运动支撑器官的疲劳,最突出的是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小腿的胫、腓骨产生疲劳,严重的会引起踝部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此外,网球选手的发球是比赛中取胜的重要武器,频繁的大力发球容易造成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肩胛肌等的疲劳。
(二)心理疲劳
运动心理学领域对心理疲劳的界定为: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活动强度不大,但活动的紧张程度较大或重复性的单调而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心理疲劳是由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产生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协调能力下降等。
网球训练或比赛往往需要2—4个小时左右,极易造成选手身体和心理的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当运动员感觉自身运动积极性下降,呼吸紊乱,口干舌燥,心悸,恶心,全身乏力,头部昏沉,动作迟缓,动作僵硬、失调、肌肉痉挛或疼痛等症状,说明已处于疲劳状态。
三、音乐治疗法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音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2004年奥运会结束,世界冠军田亮、刘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音乐在其进行体育训练时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作用机理:
音乐首先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通过声波有规律的频率变化,作用于大脑皮质,并对丘脑下部和边缘系统产生效应,调节激素分泌、血液循环、胃肠蠕动、新陈代谢等,从而改变人的情绪和身体机能状态。
科学家用先进的试验方法证明,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胞都在做微小的震动。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指挥下,周身所有细胞都在按一定节奏做微震运动,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全身细胞大合唱。当音乐作用于人体,且节奏和人体的微震节拍合拍时,两者便发生了共振,使人体产生快感,能够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恢复和治疗的目的。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证明,音乐治疗法在网球训练中可以有效地迅速消除疲劳,调整运动员的心态,激发运动员的潜能等,能够辅助提高训练水平。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疗法音乐没有副作用、成本低廉、简便易行,是真正的自然疗法、绿色疗法,应用前景广阔。
(二)建议
1.运动员在训练后或比赛后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帮助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快速恢复。
2.提高教练员的音乐修养水平。如果教练对音乐功能了解较少,就可能在选曲方面不够恰当,不能做到在准确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选择与身心恢复相吻合的音乐曲目,使运动员恢复时感觉不和谐、不协调,影响恢复效率。
3.提高运动员的音乐修养水平。情绪变化大小与被试人欣赏能力的高低成正比。所以使运动员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掌握正确的音乐节奏,使训练和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促进身心恢复,提高训练水平的必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红文学,李昕,高海波.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音乐疗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第3期.
[2] 刘春艳,吴娟.音乐治疗发展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 龚斌.略论音乐对运动的心理影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 洪显君.音乐对有氧耐力素质影响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 范晓燕,龚斌,李明.音乐与体育运动结合之心理因素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 李四化,李京城.音乐调节法在国内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 王长绮.网球运动中疲劳与恢复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1期.
摘 要 网球运动员常年训练量大,参赛多,易疲劳甚至造成伤病困扰,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音乐治疗具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治疗康复作用。把音乐治疗法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康复相结合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音乐治疗和网球运动结合的实例,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音乐治疗法在网球运动员身心状态恢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网球 运动疲劳 音乐治疗
一、 疲劳的判定
运动时人体产生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生理过程。人的疲劳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三是骨骼肌肉的疲劳。由于运动量不同,个体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一般将疲劳分为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二、 网球运动疲劳的表现
判断网球运动员是否疲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一般观察法,网球运动后可观察运动员机体反应,运动员面色苍白、双眼无神不聚焦、反应迟钝、情绪不高涨,说明运动员的疲劳较重。第二,简单生理指标测定法,肌力是最常用的生理指标之一,素质锻炼后肌肉力量不增加,反而下降,说明机体产生疲劳,肌力持续下降说明身体疲劳程度较深。心率是判断疲劳最简单的生理指标,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或者第二天清晨安静心率较以前明显增加,表明机体产生了疲劳。第三,利用神经系统机能进行判定。首先,疲劳时,膝跳反射阈值增高;其次,疲劳时,反应时延长;再次,疲劳时,植物神经调节机能下降,血管运动的调节出现障碍。
(一)生理疲劳
网球运动是一种长时间、多次重复的大强度的运动,对机体的各关节、各部位要求极高,因此,网球运动员生理疲劳极为常见。例如,网球选手运动支撑器官的疲劳,最突出的是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小腿的胫、腓骨产生疲劳,严重的会引起踝部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等。此外,网球选手的发球是比赛中取胜的重要武器,频繁的大力发球容易造成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肩胛肌等的疲劳。
(二)心理疲劳
运动心理学领域对心理疲劳的界定为: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活动强度不大,但活动的紧张程度较大或重复性的单调而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心理疲劳是由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产生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协调能力下降等。
网球训练或比赛往往需要2—4个小时左右,极易造成选手身体和心理的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当运动员感觉自身运动积极性下降,呼吸紊乱,口干舌燥,心悸,恶心,全身乏力,头部昏沉,动作迟缓,动作僵硬、失调、肌肉痉挛或疼痛等症状,说明已处于疲劳状态。
三、音乐治疗法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音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与体育的结合也日益紧密。2004年奥运会结束,世界冠军田亮、刘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音乐在其进行体育训练时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作用机理:
音乐首先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听觉神经,通过声波有规律的频率变化,作用于大脑皮质,并对丘脑下部和边缘系统产生效应,调节激素分泌、血液循环、胃肠蠕动、新陈代谢等,从而改变人的情绪和身体机能状态。
科学家用先进的试验方法证明,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胞都在做微小的震动。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指挥下,周身所有细胞都在按一定节奏做微震运动,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全身细胞大合唱。当音乐作用于人体,且节奏和人体的微震节拍合拍时,两者便发生了共振,使人体产生快感,能够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进而达到恢复和治疗的目的。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证明,音乐治疗法在网球训练中可以有效地迅速消除疲劳,调整运动员的心态,激发运动员的潜能等,能够辅助提高训练水平。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疗法音乐没有副作用、成本低廉、简便易行,是真正的自然疗法、绿色疗法,应用前景广阔。
(二)建议
1.运动员在训练后或比赛后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帮助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快速恢复。
2.提高教练员的音乐修养水平。如果教练对音乐功能了解较少,就可能在选曲方面不够恰当,不能做到在准确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选择与身心恢复相吻合的音乐曲目,使运动员恢复时感觉不和谐、不协调,影响恢复效率。
3.提高运动员的音乐修养水平。情绪变化大小与被试人欣赏能力的高低成正比。所以使运动员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掌握正确的音乐节奏,使训练和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促进身心恢复,提高训练水平的必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红文学,李昕,高海波.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音乐疗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第3期.
[2] 刘春艳,吴娟.音乐治疗发展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 龚斌.略论音乐对运动的心理影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
[4] 洪显君.音乐对有氧耐力素质影响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 范晓燕,龚斌,李明.音乐与体育运动结合之心理因素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 李四化,李京城.音乐调节法在国内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 王长绮.网球运动中疲劳与恢复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