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中职教育存在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教法设计相对落后的问题。如何打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生态课堂,是新时代下职教人共同的课题。本文以“茶 语文”为研究对象,用近些年兴起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寻求突破,着重分析了茶文化与语文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优势及结合路径,并以茶诗“七碗茶歌”为例进行阐述。当然,“新”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进步,甚至有可能存在一些尚需论证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尝试即意味着可能”。
  关键词:“茶 语文” 跨学科融合 案例分析
  进入新时代后,社会转型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能,还要有突出的综合素养。本文以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语文教学观为导向进行跨学科教学,尝试对课堂教学模式做一些创新,打破“一课一师”传统模式,构建茶专业教师与语文教师“动态合作课堂”,开展“嵌入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植入茶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元素。以茶诗为两个学科的融合点,以“跨界”之名打造“茶 ”课堂,让专业课和语文课在特定的时空中打破壁垒,让两位老师在同一个课堂实现深度合作,打破学科界限,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更好地帮助茶专业学生成为技能卓越的匠人,同时拥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大师思维,培养学生对文学和专业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帮助他们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杜惠洁、舒尔茨认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教学设计。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或者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1.跨学科融合是一种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及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具有重要的调适功能和促进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东西已经不能用单学科知识进行解读,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是一种趋势。
  2.跨学科融合是职教理念的精髓
  进入新时代,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职业教育“跨界”特点更加突出,校企融合育人、产教融合发展、学校专业与地方人文地方产业融合、文化与专业课教师“双师型”融合发展等无不呈现跨学科融合特点。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精髓所在。
  3.跨學科融合有利于形成互为弥补的生态课堂
  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根基在于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因为所有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世间万物又莫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学科研究可以互为弥补单一学科的教学缺陷,达到扬长避短的功效,有利于扭转当前中职课堂上“鸡同鸭讲”的局面,达成“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生态课堂。
  二、中职茶文化与语文跨学科教学优势分析
  1.茶文化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两门跨专业的学科
  茶文化及语文本身与历史、文学、哲学、美学、民俗学等学科存在典型的融合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显著的交叉性、中介性特点。它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语文作文基础性学科,承担着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和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参与四大核心素养,对中职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可放弃的阵地。它关注学生生活必备的语文素养,也关注职业拓展,职场应用等素养。
  2.中职“茶 语文”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提升两个学科的内涵
  当代茶圣吴觉农认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茶,作为一种有千年文化传承的事物,渐渐沉淀形成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含着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及价值理念——“茶助文思、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中职学校融合茶文化资源开展跨学科教学,在丰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形式的基础上,提升相关学科内涵及人文底蕴。
  3.中职“茶 语文”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是中职学生六大核心素养,而茶文化的精髓与六大核心素养异曲同工。如茶学教育家庄晚芳将中国茶道以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科学精神、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日本茶圣千利休概括茶道是融合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以茶文化为中心跨学科融合衍生出的茶人、茶诗、茶史、茶俗、茶礼、茶艺、茶书画、茶空间、茶机械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些资源的融合教学将会使学生成为有更深厚文化基础、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三、中职茶文化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结合路径
  1.找到“茶 语文”学科交融点
  围绕中职茶文化及语文学科特点,它们可以是基于某门课程为主(文化课、专业课)的现有课程的融合,也可以是一种全新的融合性课程。教学设计具备科学性、可实施性,符合校情、学情,趣味性强、有较大的感染力,形成学科融合特色。如“茶文化 诗词”,中国古代关于茶的诗词歌赋,品味古代文人的茶情雅韵;“茶文化 文学经典”,体会茶文化与经典文学背后深刻的精神内涵;“茶文化 文学史”,唐煮宋点明冲泡,了解中国茶就读懂了中国半部历史及东西方交流史;“茶文化 哲学养生”,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哲学的渊源,多彩的各民族饮茶习俗、人文建设、风土人情等;“茶文化 艺术”(音乐、美术),茶艺表演、茶乐理、茶空间、茶器皿等美学要素。
  2.找到“茶 语文”学科互为弥补的“长”与“短”
  “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是跨学科融合的精髓。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不同程度的学科融合才能更好地呈现知识的奥秘。为此,带着解决问题的使命去学科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才能扬长避短、互为弥补。   3.将“茶 语文”人文密码与趣味功能植入跨学科教学
  “某个学科为了教学需要而引入其他学科”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学科融合方式。基于此,茶文化与中职各学科融合的最常见方式是要找到“某个学科需要”的点,切不可为了融合而融合。比如:以茶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中职机械专业,在教授机械专业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茶机(制茶机械)进行教学,使得机械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机械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合茶叶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就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茶机装配及性能原理。
  四、“茶 语文”跨学科融合案例分析
  当前中职语文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不同专业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学过程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兴趣和理念的融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方法单一、对中职生善专厌文等生情熟视无睹等现象。如何规避或打破这些单学科弊病,是我们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茶文化与语文学科交叉融合点非常广泛,以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跨学科课堂教学为例。采用专业教师与语文教师“双师共导”的方式授课,打破原有“一课一师”授课模式,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在教学设计上,围绕“融合”这个主题,运用茶叶学科的知识弥补语文学科中专业知识的缺失进行设计,以达到解决单学科授课时的短板;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与语文教师各为侧重,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切换递进、互为生发,“茶助文思、文以释道”,通过两个学科多个知识点串联,既把“三种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学中,又将两个学科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指引学生在茶文化环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生发出诗人的情感与诗歌的意境。运用微课介绍何为“阳羡茶”、学生角色扮演友人赠茶受茶、现场茶艺冲泡展示、分小组研讨如何助推地方茶品牌等多种课堂形态,创设“以茶绘艰、以茶思友、以茶言志”的上中下三段不同内容的意境,让学生“原汁原味”地立体感受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生态互动,较为科学地再现“情”与“景”的关系,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生活跨时空链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知识运用到对茶诗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该作品的情思。反之,如果单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势必变得抽象,学生的学也将变的索然无味,更难理解诗人卢仝的创作意图,唯有加入茶文化知识(如何采茶、制茶、泡茶)及当时历史背景下“茶税”由来等语文学科以外的专业知识加以融合,方能最好地理解这首“七碗茶歌”的精妙所在。
  事实上,学科跨界融合的方式是无限的,也是无处不在的,等待着我们去开拓和探索。正如融合这个词,它本身就意味着人们对边界的突破,探索事物互联的奥秘。这样做是用知识最初存在及产生的方式,来进行还原和教学,让知识以更灵活的方式为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谢韵.以茶艺专业课为载体的跨学科语文教学——以茶诗、茶散文为例[J].速读(中旬),2017(4).
  [2]杜惠洁,舒尔茨.德国跨学科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分析[J].教改创新,国外职业教育,2005(4).
  [3]高春梅.论跨学科研究的时代特征与现实趋向[J].山西师大学报,1996(4).
  [4]张志敏.以茶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茶叶,2018(8).
  [5]朱桂龙,海峰.刍议跨学科研究界定[J].科研管理,1998(5).
  (作者单位:松阳职业中专)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学校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利用校内外丰富的优质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实践(受培员工概况、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证明,职业学校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是可行的,方法是有效的,效果是显著的。同时提出了若干的培训思考,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校 企业培训 若干思考  课 题:
迎着朝阳,全体学生整装肃立。国旗护卫队队列整齐、步伐坚定,护送国旗前进,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成都市技师学院全体师生行注目禮,齐唱国歌。  3月4日早上8:30,学院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在田径场隆重举行。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凌红代表学院,向返校归来的同学们送上了诚挚的问候,并围绕“工匠精神”主题讲授了新学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一课。  第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要融入时代
中国开封地处浩浩中原腹地,汤汤黄河之滨,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在浩浩淼淼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八朝文明。植根于历史文明沃土、立志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即诞生于此。四十载厚德尚技桃李芬芳满天下,三万里笃行济世春华秋实竞风流。近年来,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带领下,迎来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党风建设、校园环境、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
摘 要:本文提出在机修钳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类似于大学的毕业设计。典型工作任务要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求,并能尽量结合本专业所学相关知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且有实用性。  关键词:钳工 花生摘果机 一体化  一、确定花生摘果机结构  首先由学生提出制作一台花生摘果机,并进行讨论及相关市场走访调查,发现广西目前暂无花生摘果机,查找网上相关资料和相关视频,所有花生摘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和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院校,淄博市技师学院名列其中,学校两个专业被确定为首批试点专业。  2014年,淄博市技师学院数控技术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专业(与淄博职业学院合作培养)被批准列入高职招生专业目录,单独增列招生计划,两专业分别招收40人。招收的学生同时注册高职(高专)学籍和预备技师
11月25日,“广州市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动员会暨大赛志愿者誓师仪式”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举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健、副局长何士林,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黎业辉,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项目专家、教练、技术翻译及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以及大赛志愿者等近500人在主会
在阿布扎比的第44世界技能大赛上,有两道世赛亮丽风景:  一道是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身着黄色礼服,出场时串起的龙形队形,在国旗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一道是闭幕式上,当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时,身着黄色礼服的中国世赛健儿欢呼雀跃时矫健的身影。  在这两道亮丽风景的背后,有一位无名英雄——第44届世赛中国代表团服装设计、制作单位
摘 要:本文以Maya建模课程基于岗位任务的微课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Maya建模课程微课设计背景、设计意义、设计的技术流程,为后续基于企业岗位任务的微课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岗位任务 微课设计 Maya建模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基于企业岗位任务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课程为例》(项目编号:GXZZJG20
摘 要:本文结合对技工院校发展相关政策的诠释与理解等,对技工院校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 技工教育 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近年来,技工院校迅猛发展,培养了很多技术能手和工匠人才。  一、黑龙江省技工教育发展的有利环境  人们对人才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新的高度。特别是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黑龙
摘 要:本文为笔者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这门课的一线教学中,根据技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背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潜心积累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本文主要阐述在实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如何渗透进其他各种教学技巧,促使学生“乐”学这门课,学好这门课。  关键词:技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 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对于性格比较不安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技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