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信贷投放难点及对策初探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信贷投放现状
   湖南是一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省份,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系复杂,洞庭湖接纳四水,吞吐长江,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3018亿立方米,比鄱阳湖、黄河、太湖三者总水量还多,是典型的水利大省。全省5700多万亩耕地,年产粮食600亿斤,“湖广熟,天下足”,保证72%有灌溉条件的农田正常灌溉,是稳粮仓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根据2006─2015年全省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全省需要总投资120.54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总投资68.72亿元,每年需要投资13.74亿元,但目前实际投入远远没有达到。
   近年来,湖南农发行积极支持涉及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地整治项目、集中住房建设、拓展延伸到农村水能开发利用、农村基础设施等多方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项目,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两型社会”深化建设中的服务支持作用。截至2011年4月末,湖南省农发行各项贷款余额695.8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月末余额322.2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6.31%。全行水利建设项目贷款32.76亿元,占中长期贷款总额的10%。先后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个,其中,支持建设或加固病险水库10座,增加蓄水392万立方米;支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3个,解决109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支持新建防渗渠道、建设和加固河道、修缮沟渠共计158公里,增加或改善灌溉面积3500万亩,改善水面污染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增加绿地面积20万亩,新增污水处理厂1个,新建或改扩建垃圾处理设施103个,新增垃圾日处理能力2万吨,新增土地收储面积1811亩。这些项目贷款的及时投放,推动了农村水利建设及其拓展延伸到土地整治、集中住房建设、水能开发利用等项目的实施,通过对原有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从而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村集中”的农村新景象,极大的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湖南农发行还积极加强与水利部门战略合作,重点支持纳入中央和省级规划的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江河湖水系治理、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等涉农水利项目。
   二、水利建设信贷投放与管理中的难点
   (一)承贷主体难选择
   传统的政府主导和兜底模式束缚了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形成。水利枢纽工程、河流治理、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水利建设管理涉及的部门广、头绪多。由于经管主体、运行机制、经营模式、产权归属等不清晰,往往缺乏合格的承贷主体。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后,散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型水利建筑设施,由于资金缺失,管护不到位,普遍存在淤塞严重,塘堤渗漏,蓄水保水功能退化等问题,服务农业和抗灾的功能日趋减弱。据统计,湖南全省13100多座中小型水库中属病险水库的有5800多座,占总数的44.7%。因产权不明晰和运营体制落后,其管理方难以作为符合银行要求的承贷主体,金融机构对其信贷服务缺乏主体资格;而一些防洪设施中既适合灌溉又可用来发展水产养殖的水利建设项目的承包管理方,又由于大多处于创业积累和规范完善阶段,财务体制不健全,管理能力偏弱,财务及管理信息不透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并不符合公司治理模式的要求,特别是缺少有效的贷款抵押资质而无法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二)还款来源难保障
   目前,地方政府、水利部门和一些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思想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加之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的调整和金融部门服务策略的滞后导致水利建设融资动力不足。认为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是公益性项目,需要长期性、综合性、可持续性的融资支持,应该由国家财政出资兴建,对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任内政绩考核和投资回报率及财政收支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存在思想认识偏差,多是等待国家和上级财政拨款。农发行水利建设贷款对民营资本介入项目现阶段还处于观望状态,尽管中央1号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2010年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顿之前,各地水利建设贷款承贷主体为主要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由政府信用担保的非经营性贷款。如湖南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贷款项目34个,绝大部分都是此类性质的。信贷支持模式为财政补贴承诺加收益权抵押型。即由政府主导立项,人大通过纳入预算决议,财政出具给予财政补贴的承诺。清理整顿之后,金融机构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业务受到新政的严格限制,根据银监会34号文件要求,融资平台再贷款必须要有各家银行进入机构的总行审批。对于全覆盖的原平台贷款,现都划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管理,按商业化原则运行。新营销水利建设项目,原来要求可用政府信用担保并有政府承诺全额贴息已不复存在,全依赖承贷主体自身资产抵押,按经营性贷款管理,贷款门槛大幅度提高。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承贷主体实力不同,一些山区县、贫困县,实力弱、包袱重,但恰恰是这些偏远贫困地区,对水利建设贷款需求更为迫切。同时,由于政府投资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末级渠系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工程、“五小”工程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多数项目自身没有现金流或者现金流很少,不能作为经营性资产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还款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成为影响借贷双方建立借贷关系的突出障碍,这无疑加大了农发行选择承贷主体的难度,显然不利于水利建设贷款业务的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等、靠、要资金建水利的惯性思维隔离了水利建设与社会投融资的市场机制,即使有经营收益预期的建设项目,但因第一还款来源难落实,第二还款来源无保障,也无法寻求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造成农发行水利建设项目营销困难。
   (三)贷款担保难落实
   水利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也相应较长,项目本身没有收益或收益较少。而农发行现行政策规定贷款期限太短,中长期贷款最长也不能超过10年。按政策要求对财政性水利建设投入项目,在财政资金到位前可由农发行垫付建设资金。财政资金若不能覆盖建设投资,农发行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用贷款弥补投资缺口,依靠项目自身收益偿还贷款本息;项目无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可用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或其它财政性资金予以弥补;并办理相应的抵(质)押担保。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杯水车薪,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税收来源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多数为“吃饭财政”,财政自筹资金有限。承贷主体可供担保抵押的资源较少,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能力。一些属于办公资产或划拨土地,很难设定抵押。实际上“十一五”期间对大、中型水利建筑设施的投入,95%以上是省级以上财政的刚性支出,需市、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很难到位,直接影响资金的综合投入效应。面对属于公益性、准公益性项目的水利工程建设,即使有预期出售土地收益、或部分经营性资产收益等还款来源,但存在水利设施产权改革进展缓慢,产权制度不明晰,投资主体不明确,还款来源无法保证,贷款担保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显然有悖于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的要求,银行难以发放贷款。目前已经发放的贷款,经检查发现仍有部分质押担保手续不完善情况。
   (四)信贷监管难到位
   一是部分贷款偿债资金未真正落实。由于投资主体对银行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利于银行实施贷后管理和对账工作。承贷企业项目资本金组成复杂多样化,在审查水利建设贷款时,农发行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二是现有信贷人员素质与项目评估、风险管理还不匹配。对于已经在建的项目或是尚未正式开工的项目,由于农发行客户经理和项目评审人员项目专业知识的缺乏,业务素质的不平衡,特别是与项目对应专业的人员严重匮缺,大多数客户经理对项目贷款的一整套流程缺乏了解,不能独立承担项目评估,在项目选择、评估上容易造成失真或被恶意蒙蔽,对项目资金来源、资金性质难以甄别查验。在项目管理上也不能深入,对项目前期已经投入的资金多少,很难作出准确评估,致使信贷资金监管难以到位,势必存在一定的专业风险。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银企项目对接
   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突出重点品牌营销。主动到当地水利等部门走访调查,及时掌握农田水利项目储备情况,深挖客户资源,摸清资金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共同提出解决办法和思路,争取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农发行在信贷支农领域的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及利率优势等了解和认同,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增强信贷支持水利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产权明晰、管理健全、未来收益预期良好的工程项目,将信用好、抗风险能力强、符合项目准入条件的的客户纳入项目储备库管理,对项目资料完善、第二还款来源有效落实、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积极做好贷款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每月对项目储备库的更新,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到及时了解,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南农发行已将水利建设贷款作为全行重点营销的信贷品种,经过与水利厅的多次沟通衔接,正准备与省水利厅签订《水利建设项目合作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截至目前为止,全省已经营销储备项目158个,拟申请贷款金额428亿元,其中,水利建设项目33个,拟申请贷款金额180亿元;新农村建设项目69个,拟申请贷款金额200亿元。
   (二)选择多种担保方式组合的信贷支持模式
   针对水利建设项目的信贷需求特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不断创新信贷品种和担保方式,有效增加信贷投入,及时解决水利建设贷款难的问题。水利建设项目绝大多数属于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信贷支持模式上,要因地制宜。贷款主体要运作成熟、财力充裕、经营性现金流充足。鉴于一些经济实体虽然有预期转让土地收益、经营性资产收益等还款来源,但不是稳定的现金流,还款来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加之水利建设贷款一般建设周期较长,额度较大,往往一种担保方式很难以覆盖贷款本息,因此可采取多种担保方式组合的办法。即项目建设期间,以第二还款来源、或土地预期出让收益权、各类收费权质押、或以在建工程抵押给农发行,取得信贷支持。项目建成后,进行“二次担保”,及时置换或追加担保措施,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和保险,从而进一步降低信贷风险。
   (三)完善质押担保手续
   对于地方财政原出具将每年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的收益权作为对农发行贷款的质押担保的承诺,应及时办理合法的质押登记手续,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对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的收益权实行有效监管的手段,密切关注上级补贴、本级配套、项目收益等资金的筹措、拨付进度,资金到位后直接转入农发行账户,优先用于收贷收息,着力排查和防范质押贷款风险隐患。
   (四)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机制
   建议:一是由政府主导成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一方面统筹协调各类涉水专项资金,搭建水利建设支农资金整合平台,发挥资金的积聚优势。另一方面搭建银行信贷介入平台。将整合后的各类涉水专项资金,存入在农发行开立的专户,专项用于对水利的投入或偿还贷款本息,以此建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统贷统还的融资机制。二是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格局。通过采取出台优惠政策,推行产权改革,实行招商引资、“民办公助”等形式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投劳,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办水利。三是建立涉农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建议政府出面组建担保公司或农业保险公司介入项目。在项目申报时,政府就应组建或指定与项目承贷主体无上下级关系的担保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对项目进行全面介入,帮助其达到农发行的信贷标准以取得信贷支持。农发行要针对水利建设贷款的特点,加快研究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办法,如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进一步简化信贷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信贷审批快速通道,对水利建设项目优先审查审批发放,必要时启动联合评审程序,减少审批流程环节,提高审查审批工作时效,确保快速有效投放。
   (五)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一是对专业项目建立外聘专家进驻制度。为提高办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评审部门可以外聘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贷款评审工作,并提出独立意见。或者委托专业事务所进行评审,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跟踪。二是培训一批懂水利的客户经理。积极构建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增强客户经理专业知识,增加对项目的把握度,努力做到贷前有专业咨询、贷中有专业服务、贷后有专业管理,为新农村建设信贷业务有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其他文献
摘要:全国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在陆续改建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中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农村信用联社存续期间所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的化解。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其不良资产的化解会面临更多的困境。本文立足于对欠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湖南省芷江县农村商业银行的调研,为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联社在改革过程中化解不良资产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不良
期刊
摘要:株洲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2004年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是南方唯一进入此黑名单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株洲银行业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株洲已跃升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当前正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强调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跨入新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对落后。益阳作为中部典型欠发达城市,研究其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1978-2010年货币政策对益阳市经济增长有效性情况。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调整在短期(5年之内)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约为17%,其长期影响虽较小(4%),但可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这一中介间接
期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此,赣州市金融机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支持辖内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2011全年累计发放涉农中长期贷款32.1亿元,其中,发放农田水利建设类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贷款9.5亿元,较去年增加6.95亿元。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的发放,在提高防洪水平、提高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娄底市经济金融现状为个案,通过考察经济结构与金融之间的数量配比和协同效能,现实审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当前中部地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因素,探讨新形势下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经济结构 信贷结构     一、娄底市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一)娄底市经济结构基本现状及纵向比较  
期刊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战略性系统工程,金融资源的配置要从全局性与前瞻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助推器、加速器和导向器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行业和企业流动,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可简述为: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着居民的储蓄、消费倾向及储蓄和投资的转化效率,进而影响全社会的资本形成,并通过增量资
期刊
摘要:金融服务的普及,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促进居民消费具有重大意义。通过2004年至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江苏省城镇居民股票资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票资产不存在财富效应,对消费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从普惠金融视角对其进行原因剖析,并基于普惠金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资产 财富效应 普惠金融     一、引言   金融服务普及程度不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武陵山区经济开发与经济转型的现状,提出区域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特扶政策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 转型 金融政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及转型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   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为武陵山地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0年国家将位于中部省份的湖北省恩施州、湖南省湘西州纳入西部大开
期刊
摘要:溢价增资作为一种以超过股本原价的超额资金认购注册资本的特殊并购方式,在本外币正向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强化的背景下,大量被外国投资者采用。本文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利用外汇数据综合利用平台筛查结果进行核查,发现在溢价增资问题上存在政府部门默许、监管手段不足以及资产评估机构的行业规范性欠缺等主要问题,极易造成国家外汇储备超常规增加及宏观调控效果弱化等负面影响,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前,农发行加大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基层农发行的经营环境和客户群体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商业性贷款业务出现快速增长和扩张的态势,信贷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如何准确把握现阶段基层农发行信贷业务持续、稳定、良好、理性发展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永州市农发行系统工作实际,就当前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行初浅分析和思考。   一、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