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高职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从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等方面寻找与社会相适应并符合时代特点的有效方法,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挑战 对策
当前我国在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益多样化,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学生理想信念大大淡化,金钱观念却大大强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因为高职生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些鲜明特点,在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创新,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一项艰巨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等方面寻找与社会相适应并符合时代特点的有效方法。
一、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特点
要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方法上的创新,就必须深入了解新形势下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特点。首先,当代高职生同其他大学生一样政治态度基本稳定,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亲历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现实进程。我国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坚定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其次,他们关注国内外大事,关心涉及国家根本利益、民族尊严,以及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政治上更趋坚定、理性,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绝大多数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等态度明确,认识正确。但要注意到现阶段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是非观念淡漠,对社会风气中的不良倾向、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等问题持漠然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高职生因专业特点,往往只关注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自身思想所存在的问题缺少清醒的认识。因此,加强对高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重任。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要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了解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依然惯用一套教育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偏执于“外化”的影响而忽视“内化”的作用,在教育的时间上体现其“集中学生”而忽视其“点滴积累”和“循序渐进”,在教育的空间上限于“围墙内的说教”而忽视教育结构的“全面、协调”和“整体优化”。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其使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明显,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理想、道德知识的掌握。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类院校“工程师”、“技师”的培养目标明确,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对“物”的处理,而忽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个性发展、思想品德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培养。长此以往,在学生的意识里,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一门独立的知识课程,靠死记硬背便可以取得好成绩。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是一个“点对点”、“人对人”的具体工程,传统的“灌输”很难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对接”。当代大学生逻辑思维发达,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来源广泛,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宽泛。“灌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偏执于“外化”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思想表现十分依赖于外部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都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于心灵世界,变成其自律的品质。但我们常常发现,当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时,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甚至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为自律是受时空条件限制的。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势必对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意识形态也面临着怎样把世界优秀文化精华融入到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之中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1.价值导向遇到的挑战。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这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面临着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冲击,面临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的选择问题。
2.教育手段上遇到的挑战。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之多、传播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些信息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又有不少消极、迷信、有害的。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环节。
3.人生观确立遇到的挑战。
当前利益的多样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利益驱动让当代大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私欲膨胀,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鲜活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而教育学生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恐怕收效甚微。
4.生活网络化遇到的挑战。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在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例如,网络信息的良莠混杂,特别是一些敌对分子借助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弱化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甚至会引发某些心理疾病。
四、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可以尝试采取如下对策。
1.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
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深化、招生规模扩大和办学形式多元化,以及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等新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新形势下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手段和新办法的研究和探索。要根据高职生心理成长的规律,注重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部,对每位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态势,适时地予以疏导,防患于未然。还应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学习上给予关心,从心理上积极引导,同时应注意加强对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环境建设。
为了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利用校内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台等宣传舆论阵地,普及优秀革命影视片和歌曲,并加强校内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积极推进学校校内电视网络建设,确保师生收看新闻等重要节目。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申请登记和按章开展活动等切实负起责任。对校园内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类讲座,严格管理和审批制度。要积极应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挑战,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借助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开阔视野,拓宽阵地,增强活力。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运用网络技术。
3.注重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采取刚性化的方式与方法,而忽视了高职生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同时还可以要求各院系或班级建立沟通平台,利用高职生喜欢的交流媒介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还可以通过营造团队氛围来提高集体的战斗力,通过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极强的荣誉感,并时刻从自身做起,去捍卫集体荣誉,使整个集体成员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通过传统管理模式的“堵”向“引”的转变,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人性化管理方式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注重人性化管理,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才会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丽斌.论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合肥学院学报,2010.
[2]刘潇.浅谈大学生思想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程,2010.4.
[3]王军.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挑战 对策
当前我国在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日益多样化,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一些学生理想信念大大淡化,金钱观念却大大强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因为高职生具有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些鲜明特点,在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创新,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一项艰巨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等方面寻找与社会相适应并符合时代特点的有效方法。
一、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特点
要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方法上的创新,就必须深入了解新形势下高职生的思想现状和行为特点。首先,当代高职生同其他大学生一样政治态度基本稳定,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亲历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的现实进程。我国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坚定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其次,他们关注国内外大事,关心涉及国家根本利益、民族尊严,以及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政治上更趋坚定、理性,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绝大多数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等态度明确,认识正确。但要注意到现阶段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是非观念淡漠,对社会风气中的不良倾向、精神文明建设滑坡等问题持漠然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高职生因专业特点,往往只关注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自身思想所存在的问题缺少清醒的认识。因此,加强对高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重任。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要做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了解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依然惯用一套教育模式,在教育的过程中偏执于“外化”的影响而忽视“内化”的作用,在教育的时间上体现其“集中学生”而忽视其“点滴积累”和“循序渐进”,在教育的空间上限于“围墙内的说教”而忽视教育结构的“全面、协调”和“整体优化”。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仅靠课堂灌输很难完成其使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明显,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教育,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理想、道德知识的掌握。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类院校“工程师”、“技师”的培养目标明确,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对“物”的处理,而忽视人文精神、职业道德、个性发展、思想品德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培养。长此以往,在学生的意识里,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一门独立的知识课程,靠死记硬背便可以取得好成绩。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是一个“点对点”、“人对人”的具体工程,传统的“灌输”很难实现与教育对象的“对接”。当代大学生逻辑思维发达,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来源广泛,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了解宽泛。“灌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偏执于“外化”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思想表现十分依赖于外部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都应该通过学生自身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于心灵世界,变成其自律的品质。但我们常常发现,当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时,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甚至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因为自律是受时空条件限制的。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格局呈现多样化趋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势必对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意识形态也面临着怎样把世界优秀文化精华融入到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之中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1.价值导向遇到的挑战。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这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面临着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冲击,面临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取向发生冲突的选择问题。
2.教育手段上遇到的挑战。
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之多、传播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这些信息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又有不少消极、迷信、有害的。传统的课堂说教和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环节。
3.人生观确立遇到的挑战。
当前利益的多样化,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利益驱动让当代大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私欲膨胀,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鲜活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点,而教育学生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恐怕收效甚微。
4.生活网络化遇到的挑战。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在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例如,网络信息的良莠混杂,特别是一些敌对分子借助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弱化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甚至会引发某些心理疾病。
四、新时期我国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可以尝试采取如下对策。
1.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
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深化、招生规模扩大和办学形式多元化,以及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等新情况,我们应该加强对新形势下高职生教育管理的新手段和新办法的研究和探索。要根据高职生心理成长的规律,注重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部,对每位高职生进行心理测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态势,适时地予以疏导,防患于未然。还应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学习上给予关心,从心理上积极引导,同时应注意加强对他们的自强自立教育。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环境建设。
为了建设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可以利用校内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台等宣传舆论阵地,普及优秀革命影视片和歌曲,并加强校内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积极推进学校校内电视网络建设,确保师生收看新闻等重要节目。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对申请登记和按章开展活动等切实负起责任。对校园内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类讲座,严格管理和审批制度。要积极应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挑战,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借助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开阔视野,拓宽阵地,增强活力。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运用网络技术。
3.注重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采取刚性化的方式与方法,而忽视了高职生的内在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同时还可以要求各院系或班级建立沟通平台,利用高职生喜欢的交流媒介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还可以通过营造团队氛围来提高集体的战斗力,通过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有极强的荣誉感,并时刻从自身做起,去捍卫集体荣誉,使整个集体成员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通过传统管理模式的“堵”向“引”的转变,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人性化管理方式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注重人性化管理,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才会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丽斌.论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合肥学院学报,2010.
[2]刘潇.浅谈大学生思想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程,2010.4.
[3]王军.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