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两微一端”等社交软件的出现,网络成为社会谣言生成的主要推手,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经调查,不少网络谣言的幕后“造谣者”竟是高校在校大学生,遂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影响大学生网络谣言传播的原因众多,其中大学生自身认知的不足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认知;大学生;网络谣言
“我热,针 ci 事件居然闹到重庆来了”、“山西将发生地震使得数百万人逃亡避难”、“福州学生街某酒吧打架致使一死两伤”等事件经调查后均被警方证实为谣言,而其背后的发布者竟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为。由于大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三观”,所以其对事物的认知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国家和学校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和规范,使得大学生成为制造或传播网络谣言的高发群体。因此,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规范大学生的认知,使其自身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能够自觉地抵制或纠正网络谣言。
一、当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认知的敏锐性
现在的大学生在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信息时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查找相关信息,而非通过书本致使进行理论认证,特别是大学生对各种事物和信息表现有极强的好奇心理,极易受到网络谣言的蛊惑,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大学生认知具有较高的敏锐性,能够及时捕捉到网络上的流行趋势,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能力较强。“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等观念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使得大学生能够敏锐的察觉到网络的强大力量,增强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在无意识中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二)大学生认知的灵活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认识更加超前,认知也更具灵活。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浏览国内信息,他们还热衷于关注国外发生的事情。广泛甚至芜杂的信息,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但也使生活阅历不深的他们存在诸多的迷茫与困惑,面对日益更新的信息,冲淡了他们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兴趣。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不断获取各种信息的强烈好奇心与冲动,但缺乏深入分析的能力,从而在认识和行动上不断追求新鲜内容的刺激,出现行为和态度上的摇摆、偏激。
(三)大学生认知的功利性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单一,这使得部分大学生思考处事的目的性较强,因此其认知更具目的性。当代大学生在认识和审视问题时,他们较多从功利和实用的视角出发,强调个人利益,不自觉降低了对理想追求和献身精神的培养。现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之间为了得到较少的名誉而“勾心斗角”,大学生的认知也充满了功利性,因不满班级学生拿奖学金或者保送名额而在网络上进行发帖造谣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不仅对当事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还影响了教师和学校的声誉。
(四)大学生认知更注重内部理性认识
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认知由关注外部事件转向审视自身,更趋理性。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从多种途径所获取的多样化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使当代大学生不断破除外部权威的影响,走向自我判断、自我加工所接受的信息。这就促使他们的认知方式从以往的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以内部理性为主。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断尝试着用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我的内部理性,外在的表现就是个体的差异和对简单说教的逆反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谣言现象和危害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对比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图和学历结构图发现,大学生网民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同时,由于认知的不足,随手转发评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信息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的指导这和传播者,对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都有着及其严重的危害。
(一)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安定团结
网络谣言和炒作,损害的是社会正义,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犯的是公民合法权益,颠覆的是主流价值观。例如,2010年,20岁大学生傅某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的帖文,声称山西将要发生强地震且消息来源可靠,使得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在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扰乱社会治安和民众生活。后经警方查实为谣言,傅某因为传播散布谣言被拘留5日。
(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声誉
2011年,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06级本科生皮某某在百度重交吧以“我热,针ci事件居然闹到重庆了”为题发帖,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回帖。“针ci”信息很快在该校部分学生中传播,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情绪。虽然被证实为谣言,但是该信息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内部人员的恐慌,而重庆交通大学也被社会所诟病。因此,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造谣者和受害者遭受人身傷害
网络谣言的出现会影响社会稳定,经调查后,造谣者会被警方绳之以法,一般大学生传播谣言会被予以刑事拘留,影响其个人的声誉和身心健康。如果有的谣言牵扯他人,那么受害者将会遭到社会的质疑和猜测,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可能影响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例如,2011年,大学生刘某利用网络制造“海南两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的谣言引种影响了涉事女学生的声誉,虽然事后证实为谣言,刘某也被要求公开道歉,但是社会上网络上不乏质疑的声音,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三、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网络谣言对策研究 (一)改善大学生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情境认知理论指出,人的认知与学习具有情境性本质。人的一生都在有意或者无意的通过观察、实践和交往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着个人的思想觀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针对当前大学生认知敏锐性的特点,高校应该加深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善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完善学生个人认知系统。改善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应该首先从优化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着手,使学生行走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在视觉上得到文化的滋养。其次,营造风朗气清的校园政治环境。曾经圣洁威严的高校也成为腐败盛行的地方,不少学术腐败和高校领导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学校行政事务中的不正之风,教师群体的中的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正在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认知。由于大学生认知的敏锐性,高校各个岗位的教师群体都应该恪敬职守,坚守底线,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发挥校园行政之“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宽容的关系,减少矛盾的激化,从源头避免网络谣言的发生,同时学校应大力支持学生团体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明朗、向上的文化氛围,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团结学生,使的学生尽享师生情、同窗情的和谐之“美”。
(二)创新大学生“三观”教育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由此可见,在教育活动和大学生认知培养过程中,外部教育只是辅助性的工作,最主要的在于学生自身的内部理解和认同。因此,基于当前大学生认知更趋内部理性认识的特点,高校教育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想法,改变过去注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实现学生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认同,不断创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和培养。首先,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纽带作用。高校辅导员应该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学会使用最新的网络软件和学生使用最多的软件,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互动。针对网络上炒的较热的话题和事件及时了解追踪,争取做到比学生知道的更多,这样才能为学生讲解事件始末和其中的利弊曲直,有效遏制网络谣言在班级内的传播。高校辅导员也要做好线下的沟通,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化解危机于无形中,这样才能减少大学生遭受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应该发挥寝室的裙带作用。寝室是大学生最有归属感的地方,而室友之间的相处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因此,利用学生的群体性的特点,通过组织多种方式主题活动丰富宿舍生活,构建宿舍文化来创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三)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身为网络“原住民”,对网络有着及其强烈的依赖感,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认知尚未成熟,再加上对国外生活得向往和追求,特别容易够到网络谣言的“蛊惑”和国外追求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大肆宣扬自由民主观念,使得大学生群体深受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历史事件的“另类”解读赚足了学生的“眼球”,而学生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转发评论或者就此相信,严重危害到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捍卫我国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大学生认知导向的多元价值性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 我们应当坚持价值观教育的一元导向, 在坚持主导前提下促进多样化的发展,保证价值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一方面, 要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兼顾本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四者利益, 当四者利益发生冲突时, 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重。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 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价, 在开放与宽容之中加强价值的筛选和滤导, 引导学生吸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意识观念, 缩短学生在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责任意识,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杜绝起哄、围观等心态,不做网络谣言的“帮凶”。
(四)改进高校教学方式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进步,教师也不能固步自封,与时代“脱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指出,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应注意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当前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特点,高校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既教授学科的基础结构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乐于主动接受。首先,高校应该优化教师隊伍。选拔年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增强与学生的网络化互动。其次,因为大学生认知的灵活性的特点,教师不能只使用一招就“走天下”。所以,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将网络用语合理的穿插在授课环节,既保证学科基本结构的讲解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大学生成为网络谣言的“帮凶”大多是因为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善于表达,所以借助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畅所欲言。因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圆桌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创建交流的频繁太和表达的机会,这样就会相应的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发言,避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
关键词:认知;大学生;网络谣言
“我热,针 ci 事件居然闹到重庆来了”、“山西将发生地震使得数百万人逃亡避难”、“福州学生街某酒吧打架致使一死两伤”等事件经调查后均被警方证实为谣言,而其背后的发布者竟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为。由于大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三观”,所以其对事物的认知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国家和学校缺乏有效的网络监管和规范,使得大学生成为制造或传播网络谣言的高发群体。因此,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规范大学生的认知,使其自身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能够自觉地抵制或纠正网络谣言。
一、当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认知的敏锐性
现在的大学生在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信息时更多的是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查找相关信息,而非通过书本致使进行理论认证,特别是大学生对各种事物和信息表现有极强的好奇心理,极易受到网络谣言的蛊惑,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大学生认知具有较高的敏锐性,能够及时捕捉到网络上的流行趋势,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能力较强。“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等观念不断影响着大学生,使得大学生能够敏锐的察觉到网络的强大力量,增强其对网络的依赖性,在无意识中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二)大学生认知的灵活性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认识更加超前,认知也更具灵活。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浏览国内信息,他们还热衷于关注国外发生的事情。广泛甚至芜杂的信息,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但也使生活阅历不深的他们存在诸多的迷茫与困惑,面对日益更新的信息,冲淡了他们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兴趣。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不断获取各种信息的强烈好奇心与冲动,但缺乏深入分析的能力,从而在认识和行动上不断追求新鲜内容的刺激,出现行为和态度上的摇摆、偏激。
(三)大学生认知的功利性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单一,这使得部分大学生思考处事的目的性较强,因此其认知更具目的性。当代大学生在认识和审视问题时,他们较多从功利和实用的视角出发,强调个人利益,不自觉降低了对理想追求和献身精神的培养。现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造成大学生之间为了得到较少的名誉而“勾心斗角”,大学生的认知也充满了功利性,因不满班级学生拿奖学金或者保送名额而在网络上进行发帖造谣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不仅对当事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还影响了教师和学校的声誉。
(四)大学生认知更注重内部理性认识
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得大学生的认知由关注外部事件转向审视自身,更趋理性。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从多种途径所获取的多样化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使当代大学生不断破除外部权威的影响,走向自我判断、自我加工所接受的信息。这就促使他们的认知方式从以往的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以内部理性为主。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断尝试着用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我的内部理性,外在的表现就是个体的差异和对简单说教的逆反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谣言现象和危害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对比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图和学历结构图发现,大学生网民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同时,由于认知的不足,随手转发评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信息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的指导这和传播者,对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都有着及其严重的危害。
(一)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安定团结
网络谣言和炒作,损害的是社会正义,败坏的是社会风气,侵犯的是公民合法权益,颠覆的是主流价值观。例如,2010年,20岁大学生傅某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的帖文,声称山西将要发生强地震且消息来源可靠,使得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在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扰乱社会治安和民众生活。后经警方查实为谣言,傅某因为传播散布谣言被拘留5日。
(二)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声誉
2011年,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06级本科生皮某某在百度重交吧以“我热,针ci事件居然闹到重庆了”为题发帖,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回帖。“针ci”信息很快在该校部分学生中传播,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情绪。虽然被证实为谣言,但是该信息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内部人员的恐慌,而重庆交通大学也被社会所诟病。因此,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造谣者和受害者遭受人身傷害
网络谣言的出现会影响社会稳定,经调查后,造谣者会被警方绳之以法,一般大学生传播谣言会被予以刑事拘留,影响其个人的声誉和身心健康。如果有的谣言牵扯他人,那么受害者将会遭到社会的质疑和猜测,使受害者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可能影响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例如,2011年,大学生刘某利用网络制造“海南两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的谣言引种影响了涉事女学生的声誉,虽然事后证实为谣言,刘某也被要求公开道歉,但是社会上网络上不乏质疑的声音,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三、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网络谣言对策研究 (一)改善大学生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情境认知理论指出,人的认知与学习具有情境性本质。人的一生都在有意或者无意的通过观察、实践和交往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着个人的思想觀念、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针对当前大学生认知敏锐性的特点,高校应该加深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利用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善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完善学生个人认知系统。改善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应该首先从优化校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着手,使学生行走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在视觉上得到文化的滋养。其次,营造风朗气清的校园政治环境。曾经圣洁威严的高校也成为腐败盛行的地方,不少学术腐败和高校领导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学校行政事务中的不正之风,教师群体的中的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正在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认知。由于大学生认知的敏锐性,高校各个岗位的教师群体都应该恪敬职守,坚守底线,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发挥校园行政之“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宽容的关系,减少矛盾的激化,从源头避免网络谣言的发生,同时学校应大力支持学生团体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积极、明朗、向上的文化氛围,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团结学生,使的学生尽享师生情、同窗情的和谐之“美”。
(二)创新大学生“三观”教育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由此可见,在教育活动和大学生认知培养过程中,外部教育只是辅助性的工作,最主要的在于学生自身的内部理解和认同。因此,基于当前大学生认知更趋内部理性认识的特点,高校教育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想法,改变过去注重说教的教育方式,实现学生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认同,不断创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和培养。首先,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纽带作用。高校辅导员应该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学会使用最新的网络软件和学生使用最多的软件,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互动。针对网络上炒的较热的话题和事件及时了解追踪,争取做到比学生知道的更多,这样才能为学生讲解事件始末和其中的利弊曲直,有效遏制网络谣言在班级内的传播。高校辅导员也要做好线下的沟通,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化解危机于无形中,这样才能减少大学生遭受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应该发挥寝室的裙带作用。寝室是大学生最有归属感的地方,而室友之间的相处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因此,利用学生的群体性的特点,通过组织多种方式主题活动丰富宿舍生活,构建宿舍文化来创新大学生的“三观”教育。
(三)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身为网络“原住民”,对网络有着及其强烈的依赖感,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认知尚未成熟,再加上对国外生活得向往和追求,特别容易够到网络谣言的“蛊惑”和国外追求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当前,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大肆宣扬自由民主观念,使得大学生群体深受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历史事件的“另类”解读赚足了学生的“眼球”,而学生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转发评论或者就此相信,严重危害到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捍卫我国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大学生认知导向的多元价值性更加突出,在这种状况下, 我们应当坚持价值观教育的一元导向, 在坚持主导前提下促进多样化的发展,保证价值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一方面, 要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兼顾本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四者利益, 当四者利益发生冲突时, 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重。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 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价, 在开放与宽容之中加强价值的筛选和滤导, 引导学生吸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意识观念, 缩短学生在学校中的理念价值与在社会中的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责任意识,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杜绝起哄、围观等心态,不做网络谣言的“帮凶”。
(四)改进高校教学方式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进步,教师也不能固步自封,与时代“脱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指出,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应注意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根据当前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特点,高校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既教授学科的基础结构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乐于主动接受。首先,高校应该优化教师隊伍。选拔年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增强与学生的网络化互动。其次,因为大学生认知的灵活性的特点,教师不能只使用一招就“走天下”。所以,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将网络用语合理的穿插在授课环节,既保证学科基本结构的讲解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大学生成为网络谣言的“帮凶”大多是因为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善于表达,所以借助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畅所欲言。因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圆桌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创建交流的频繁太和表达的机会,这样就会相应的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发言,避免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