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选择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学生的直接体验获得的。间接经验和空洞的说教都很难使学生信服,尤其是在处理“早恋”问题中,这种趋势更明显。在学生中持有关于“早恋”问题如果处理好是不会影响学习的观点,这种观点一方面成为涉足者的挡箭牌;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坚定没有早恋的学生起到了“暗示”和“鼓励”的负面影响。如何让他们摆脱干扰,走出感情的泥沼,是我在带班中颇费思量的问题。恰当的指导学生在体验中选择,树立正确爱情观,处理好朦胧的感情,是我在针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做出的探索。
  过去对教师和家长来说,“早恋”是个敏感的字眼。早恋被家长和教师视为“雷区”、“禁区”,有的班主任发现自己班内有学生出现这样的苗头的时候,就会严阵以待,分头找学生谈话,甚至严肃通知家长:“好好管理一下你们的孩子,否则会出大事的!”
  家长一旦发现苗头就会不由分说地掐灭。原因其实很简单,担心孩子成绩变差、青春期的恋情无法天长地久、担心孩子过早的不良行为,是家长反对孩子早恋相对普遍的理由。早恋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情绪起伏,影响成绩,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暴力事件,总之“一切不利于学生成绩的现象和行为都是敌人”。这是教师和家长反对学生早恋的原因。
  但是在现如今的中学校园里,学生情侣互称“老公”、“老婆”,手牵手一起漫步,甚至在课堂上眉目传情,早已不再是稀罕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过心理学、参加过教师心理培训,心理专家李子勋的所著的《亲子关系36讲》中有对于早恋分析认为:‘早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或欧洲人从来不知道这个词,也就没有创造这样一个词来压制孩子。在很多教育学家眼里,早恋其实是一个中国式教育独有的词汇,他们更愿意将之定义为“青春期恋情”。早恋的后果如何,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密切相关,引导得好甚至可以成为人生中一份美好的礼物。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待的。
  一次月考刚过,一位女同学找到我执意要和我单独谈一谈,并且显现出很为难的样子。我当时感到她能找到我同我谈这个问题,说明还是非常信任我的,同时我从她的神态上看出她的内心很焦虑,需要老师的排解;思想很迷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显得很困惑,需要老师的具体帮助。于是,我就利用心理上的优势耐心的引导,她终于向我说明了事情的原委:班中一名男同学写信明确表达了对她的“爱慕”,要求交个“朋友”,她的内心很矛盾,既害怕伤害到那个同学,也不知道应当如何处理,故而非常焦虑。我在他的叙述中还隐约的感觉到她对这件事有一点朦胧的向往,对此我改变了以往的说教、警告和制止的方式,认真的和她一起分析了上高中的目的、高中这段时间对人生的意义,鼓励她从新的角度理解人生。同时,又给她建议——不妨在有节制的前提下,体验一下自己解决问题;一是明确而坚定的拒绝对方;二是接受正常的朋友关系互相了解,逐渐改变对方的成熟想法。一段时间以后,她高兴的告诉我,第二种办法她成功的解决了问题。既保护了对方的自尊、改变了对方成熟的想法,同时也使自己摆脱焦虑,对人生的情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作为老师,发现苗头时,不要把事情扩大化,不要忙着去制止,先观察孩子一两周的学习状况,再决定是否要进行干预。高中的孩子早恋是寻找学习压力的缓冲、青春期反叛、自爱体验的混合物,实质是把对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要不断淡化孩子早恋中爱的意味,增加友谊或情谊的味道。
  心理学家认为:影响人的思想有三种途径,一、是外在压力;二、是模范作用;三、是内在驱力即心理体验。而体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面对青春期的感情问题,学生往往是难以把握的,加之重要的学习任务如果处理不好会事倍功半;如果让学生心情放松,主动体验,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在体验中选择、在选择中成长,不失为一个教育的好办法。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自从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就特别重要,教育在当今社会也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实践证明,教育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研究学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党的教育方针对不同级别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一所普通中学,一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二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学生要着眼于未来,面对现
期刊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节奏的轻重缓急。  培养学生因声求气,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诵能力。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因声求气,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诵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探究法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期刊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古诗三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美丽壮阔,无限娇娆的自然风光。本课课文文质兼美,具备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这篇文章抓住景物特征,充分表现出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和美丽的大花园的特点,层次清晰,语言生动形象,清新优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于我们处于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知识和资源主动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使学生有强烈
期刊
一、有关“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期刊
生物学离不开实验。需从实践中得出真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高中生物实验需要培养学生那些能力哪?主要是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药品等的能力 ,还有对实验实际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分析整理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能力等。  一、让学生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  在试验中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的了解,
期刊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的工具面板、时间轴、关键帧的创建方法;掌握运用时间轴特效制作动画的方法、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及影片测试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熟悉Flash软件环境、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注意的关键。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
期刊
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能在歌曲当中充分的展现自己,再现作品的精美则是每个歌者所追求的意境。  一、在演唱中怎样才能做到气息的自然流动  许多孩子在学习声乐中,声音发直,发硬,很难让气息流动起来,甚至有些孩子故意在腹中让声音震动,这样达到的效果则是出来的声更做作。一首歌曲,一部作品它会让歌者享受无与伦比的美,那就让学生在移动中歌唱,在轻盈舞姿中歌唱,于是我便跟着老师在做优美的舞动中,有如飞上蓝天白
期刊
为了学生中考能考出好的成绩,作为体育老师的我感到压力和责任,对于不同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现将我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肺活量,我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空摇绳:拿两条跳绳。一手一条同时空摇,将绳摇成立圆。体会抖腕动作。要求:摇到两手同时摇,左右两边绳都能成立圆。  2.双脚并拢跳:两脚并拢后脚跟不着地的连续跳。100个*4-6组。要求:靠
期刊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其教学环节也体现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因此,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即口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四种基本技能的先决条件,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动力的有力保证。如何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开口?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何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