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毗卢遮那圣窟,坐落在马尔康县卓克基镇查米村境内的一座海拔约4000米的毗卢圣山之中。这里,青山绕碧水,绿树掩圣窟,那绵延不绝的绿直通天际,与蓝天白云相接,置身这”世外桃源”,会使你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返朴归真,去细细地体味和追溯藏传佛教文化的脚步。此山之所以称为毗卢圣山,就是因为8世纪著名翻译大师毗卢遮那禅修传法于此山,故此得名。此山位于查米村境内317国道的北面,因阳山呈乌龟背形状的山崖下有毗卢遮那大师和玉扎宁波修行洞窟及38处圣迹而驰名海内外。膜拜圣洁之窟,触摸教证之美,这里充满了信仰与信念,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令人不禁跟随信徒的脚步从毗卢圣窟山脚下徒步拾级到山崖上诵念莲师心咒、抛撒龙达、高挂经幡,再从悬崖小路沿顺时针绕到毗卢圣窟顶礼膜拜。五色经幡,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火焰、绿水和黄土,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和生命存在的五个物质要素。在更加古老的印度教中,也有地水火风空五种要素,同样用这五种颜色代表。这或许是两种宗教的渊源吧。圣窟的信仰为心灵注入一丝清凉,只有溪流声在洗净善信的浮尘。这里,传说和现实、文脉与文象、教法和证法交织在一起,交织成一种佛教文化氛围,将信众和游客不由自主地网住。人们不禁抬眼往圣窟外望去,望向那青山绿水,望向那虔诚的信众。圣窟的山山水水,圣窟的闭关修行环境在人们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意象。圣窟为徒步、转山者的膜拜之地,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满山青葱,百花争妍斗奇;夏季云雾弥漫,景色瞬间万变;秋时山野苍茫,红叶照霜天;冬令则白雪皑皑,松柏素裹银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