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房四宝,笔居首位。齐笔丰颖尖锐、丰硕圆满、修削整齐、软硬适度、健劲有力、美观耐用,兼具尖、齐、圆、健之四德,因而历经千年岁月轮回,它依旧可以独立现代桌头案上,继续记录和传播中华灿烂文明。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记录与传播里,还需手工者不辞辛劳地浸、拨、梳、并、连、剔……一百五十多道工序的倾力制造。
夏日雨后的寻觅
雨中,一位头戴雨笠、脚蹬电动车的老大爷,领着一辆迷失乡间的小汽车,缓慢却欢快地前行着……
这个夏日并无异常,依旧多雨,奔波在人生地不熟的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马路上,有人感叹路宽人少,不会堵车,但这也滋生了另一个问题:无人问路!在导航也筋疲力尽之时,一位头戴雨笠,身披传统对襟黑色雨衣,脚蹬电动自行车的老大爷出现在我们视野里,赶忙问路,大爷指路之外,竟然非常热情地要前方带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那有趣的一幕。这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齐笔故乡东营广饶百姓的淳朴。
据《广饶县志》记载,广饶毛笔的起源时间应该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广饶县下属的大张淡、小张淡、卧石等村是毛笔制作业比较发达的村子,曾一度达到家家户户皆产毛笔的盛况。“文山堂”、“文成堂”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老字号,规模很大,工匠学徒有百余人,因而大王镇有“中国齐笔之乡”的美称。当时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设有制作齐笔的分店。齐笔制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出笔工,专门制笔的人家有六七百户,更有不少是几十代传下来的制笔世家。
老大爷知道我们是为采访齐笔工艺专程赶去的之后,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到:在道光年间,大张淡村村民郭风采曾远赴湖州学习毛笔制作技艺,学艺之后返回家乡,开始向村人传授毛笔制作技艺,而当地的笔工们则根据自身情况对于毛笔制作的技术进行了改良,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毛笔制作方式。
与老人家说话间,就到了齐笔手艺人郭丰功与黄桂珍夫妇所在的大张淡村。经了解得知,1995年以后,大棚种植之风盛行,因为利润丰厚,附近村民都扔下毛笔制造手艺,争先搞起了大棚种植,至今,这个有着众多制笔家庭作坊的千年传承制笔村落只剩下不到五户。郭丰功与黄桂珍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巷陌深处的水盆
宽敞的房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走进去一眼就能看到门上、墙上悬着的数十条型号不一的毛笔头。而最惹眼的当属传统窗棱下那个简易的工作台。几摞砖垒砌的柱台上架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放着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及材料,50岁的郭丰功与48岁的黄桂珍夫妇正有序地忙着手中的活。
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在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夫妇二人就已经各自帮着自家父母做些制作毛笔的力所能及的小事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入学,假期里依旧没有摆脱毛笔制作。16岁的郭丰功中学毕业后,迫于生计重新走上制作毛笔的道路。而黄桂珍中学毕业后则是学了些更适合女孩子做的活——织花编,“没想到到了他家,还是做毛笔,这不一干就是三十年。”黄桂珍边利落的码齐手边的丈夫刚刚做好的笔头边笑着说,没有丝毫怨气。
据郭丰功老师介绍,毛笔的制作工序十分繁复,全套工艺掌握下来最起码要三年。而要制成一支上等毛笔,则更加耗费心血,从选材、前期处理,到正式制作、晾晒,各道工序都含糊不得。
只是毛笔的选料就千奇百怪。兔毛、猪毛、羊毛、狼毛、鸡毛、鼠毛,甚至连人的毛发、胡须也可以制笔。古书《岭表录异》中记载,有一个笔匠找不到动物毛制笔,就割下自己的胡子做了一支笔。做出来的笔非常好用,当地的太守便下令家家户户的老人把胡子割下来做捐税。
齐笔到今天仍能不负盛名,不仅得益于它独特的工艺特色,更得益于它从选料开始就严格按照“四德”的要求进行制作。它选料严谨,工艺精湛,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拔、梳、并、连、剔等一百五十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要求有很高的技术。
在这些冗繁的工序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盆”了。手艺人把从选择毛料到制成笔头的过程称为“水盆”,主要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的工序都需要在放有石灰的水中完成,以达到脱脂去油的目的。从裁动物毫毛,到一遍一遍挑绒,再到加齐、垫高……每一步都饱含制作者的心血。
传统技艺的坚守
妙笔生花,李白妙在才思,做诗如花开,形象且生动;而对于齐笔手艺人郭丰功和黄桂珍夫妇而言,妙在手工,制笔如花开,实用且美观。正是由于每一支毛笔中都蕴涵着制笔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才使齐笔有了锋颖尖锐、丰硕圆满、修削整齐、健劲有力的特点,以刚柔相济、得心应手而享誉古今。
郭氏夫妇制笔依然坚持老一辈的传统手法。不管是选材还是工具,都独具特色。做小号的笔头时,郭丰功一般采用自己收藏多年的苘(音,qing)做胎。切苘是个技术活,需要切成马蹄状,刀要斜,斜度又得掌握好,因而有人即使练上好多年,都不一定能切好。郭师傅介绍,一刀下去,能切出大约100个6号头的胎。而那切苘的刀——毛刀,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用来挑绒的“梳子”则是郭师傅用牛前腿的骨头自己做的,根据挑绒的次序选择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至今,郭师傅已经用坏十余根这样的牛骨了。
此外,在修笔的过程中,郭师傅依然坚持用安全无添加剂的自然粘合剂,来粘合笔杆与笔头。郭师傅说,传统做法中,这种自然粘合剂取自“海菜”,但是现在海菜不常见,而且价格昂贵,因而他现在改用熬制“麒麟菜”代替。“麒麟菜的粘度高,而且熬完之后,使用方便,用时拿来一泡就好。”郭师傅为我们介绍时,妻子黄桂珍会偶尔补充两句,典型的夫唱妇随的家庭作坊模式。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采访过程中,总感觉空气里弥漫着些许腥味。在黄桂珍老师的提醒下才知道,原来是动物毫毛的腥味。虽然已经清洗过多遍,但是腥味依旧会存在,他们夫妇就要常年在这种气味中生活。制作毛笔的艰难除了要忍受动物的腥味,还要长期遭受着石灰水的侵蚀,郭氏夫妇裸露的手臂已经严重变形。
即便如此,他们每天几乎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但是夫妇二人并没有抱怨,特别是黄桂珍,典型的贤妻良母,“他用到我做啥,我就做啥”。虽然自己也熟练掌握做毛笔的各个环节,但是她甘愿协助丈夫,把毛笔做好、做精。在夫妇二人的默契合作下,他们的丰功笔庄即将开业,祝愿他们的坚守有所收获。
只是,这看似简单的记录与传播里,还需手工者不辞辛劳地浸、拨、梳、并、连、剔……一百五十多道工序的倾力制造。
夏日雨后的寻觅
雨中,一位头戴雨笠、脚蹬电动车的老大爷,领着一辆迷失乡间的小汽车,缓慢却欢快地前行着……
这个夏日并无异常,依旧多雨,奔波在人生地不熟的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马路上,有人感叹路宽人少,不会堵车,但这也滋生了另一个问题:无人问路!在导航也筋疲力尽之时,一位头戴雨笠,身披传统对襟黑色雨衣,脚蹬电动自行车的老大爷出现在我们视野里,赶忙问路,大爷指路之外,竟然非常热情地要前方带路。于是,就出现了上面那有趣的一幕。这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齐笔故乡东营广饶百姓的淳朴。
据《广饶县志》记载,广饶毛笔的起源时间应该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当时广饶县下属的大张淡、小张淡、卧石等村是毛笔制作业比较发达的村子,曾一度达到家家户户皆产毛笔的盛况。“文山堂”、“文成堂”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老字号,规模很大,工匠学徒有百余人,因而大王镇有“中国齐笔之乡”的美称。当时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都设有制作齐笔的分店。齐笔制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都出笔工,专门制笔的人家有六七百户,更有不少是几十代传下来的制笔世家。
老大爷知道我们是为采访齐笔工艺专程赶去的之后,边走边向我们介绍到:在道光年间,大张淡村村民郭风采曾远赴湖州学习毛笔制作技艺,学艺之后返回家乡,开始向村人传授毛笔制作技艺,而当地的笔工们则根据自身情况对于毛笔制作的技术进行了改良,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毛笔制作方式。
与老人家说话间,就到了齐笔手艺人郭丰功与黄桂珍夫妇所在的大张淡村。经了解得知,1995年以后,大棚种植之风盛行,因为利润丰厚,附近村民都扔下毛笔制造手艺,争先搞起了大棚种植,至今,这个有着众多制笔家庭作坊的千年传承制笔村落只剩下不到五户。郭丰功与黄桂珍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巷陌深处的水盆
宽敞的房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走进去一眼就能看到门上、墙上悬着的数十条型号不一的毛笔头。而最惹眼的当属传统窗棱下那个简易的工作台。几摞砖垒砌的柱台上架有一块木板,木板上放着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工具及材料,50岁的郭丰功与48岁的黄桂珍夫妇正有序地忙着手中的活。
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在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夫妇二人就已经各自帮着自家父母做些制作毛笔的力所能及的小事了。随着他们慢慢长大、入学,假期里依旧没有摆脱毛笔制作。16岁的郭丰功中学毕业后,迫于生计重新走上制作毛笔的道路。而黄桂珍中学毕业后则是学了些更适合女孩子做的活——织花编,“没想到到了他家,还是做毛笔,这不一干就是三十年。”黄桂珍边利落的码齐手边的丈夫刚刚做好的笔头边笑着说,没有丝毫怨气。
据郭丰功老师介绍,毛笔的制作工序十分繁复,全套工艺掌握下来最起码要三年。而要制成一支上等毛笔,则更加耗费心血,从选材、前期处理,到正式制作、晾晒,各道工序都含糊不得。
只是毛笔的选料就千奇百怪。兔毛、猪毛、羊毛、狼毛、鸡毛、鼠毛,甚至连人的毛发、胡须也可以制笔。古书《岭表录异》中记载,有一个笔匠找不到动物毛制笔,就割下自己的胡子做了一支笔。做出来的笔非常好用,当地的太守便下令家家户户的老人把胡子割下来做捐税。
齐笔到今天仍能不负盛名,不仅得益于它独特的工艺特色,更得益于它从选料开始就严格按照“四德”的要求进行制作。它选料严谨,工艺精湛,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拔、梳、并、连、剔等一百五十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要求有很高的技术。
在这些冗繁的工序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盆”了。手艺人把从选择毛料到制成笔头的过程称为“水盆”,主要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的工序都需要在放有石灰的水中完成,以达到脱脂去油的目的。从裁动物毫毛,到一遍一遍挑绒,再到加齐、垫高……每一步都饱含制作者的心血。
传统技艺的坚守
妙笔生花,李白妙在才思,做诗如花开,形象且生动;而对于齐笔手艺人郭丰功和黄桂珍夫妇而言,妙在手工,制笔如花开,实用且美观。正是由于每一支毛笔中都蕴涵着制笔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才使齐笔有了锋颖尖锐、丰硕圆满、修削整齐、健劲有力的特点,以刚柔相济、得心应手而享誉古今。
郭氏夫妇制笔依然坚持老一辈的传统手法。不管是选材还是工具,都独具特色。做小号的笔头时,郭丰功一般采用自己收藏多年的苘(音,qing)做胎。切苘是个技术活,需要切成马蹄状,刀要斜,斜度又得掌握好,因而有人即使练上好多年,都不一定能切好。郭师傅介绍,一刀下去,能切出大约100个6号头的胎。而那切苘的刀——毛刀,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用来挑绒的“梳子”则是郭师傅用牛前腿的骨头自己做的,根据挑绒的次序选择疏密程度不同的“梳子”,至今,郭师傅已经用坏十余根这样的牛骨了。
此外,在修笔的过程中,郭师傅依然坚持用安全无添加剂的自然粘合剂,来粘合笔杆与笔头。郭师傅说,传统做法中,这种自然粘合剂取自“海菜”,但是现在海菜不常见,而且价格昂贵,因而他现在改用熬制“麒麟菜”代替。“麒麟菜的粘度高,而且熬完之后,使用方便,用时拿来一泡就好。”郭师傅为我们介绍时,妻子黄桂珍会偶尔补充两句,典型的夫唱妇随的家庭作坊模式。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采访过程中,总感觉空气里弥漫着些许腥味。在黄桂珍老师的提醒下才知道,原来是动物毫毛的腥味。虽然已经清洗过多遍,但是腥味依旧会存在,他们夫妇就要常年在这种气味中生活。制作毛笔的艰难除了要忍受动物的腥味,还要长期遭受着石灰水的侵蚀,郭氏夫妇裸露的手臂已经严重变形。
即便如此,他们每天几乎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但是夫妇二人并没有抱怨,特别是黄桂珍,典型的贤妻良母,“他用到我做啥,我就做啥”。虽然自己也熟练掌握做毛笔的各个环节,但是她甘愿协助丈夫,把毛笔做好、做精。在夫妇二人的默契合作下,他们的丰功笔庄即将开业,祝愿他们的坚守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