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加关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显得格外重要。最近在观众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些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类节目,尤以北京卫视播出的《上新了,故宫》最具有代表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与新形式文化元素、文创产品相结合,不仅扩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上新了,故宫》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传播形态,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新时代的不同的文化侧面,从而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自信之目的。
关键词:文化传播;创新;传承
一、《上新了,故宫》之:“新”之所在
1、以不同的文化元素为主题,展开文化探寻之路
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于文化亦是。《上新了,故宫》就是以一个文化元素为探索之始,通过转根溯源似的跟进,专家学者的考证,来进一步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这个文化元素可以是一个文人墨客,王侯将相,也可以是奇珍异品,名家字画,以岁朝婴戏图为例,通过这幅在故宫玉粹轩正堂的乾隆年间的壁画,通过不同的观测视角,也称最佳观测点,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现乾隆年间,过年一派祥和喜气的景象。而通过这个文化元素的探寻,让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体会“人在画中行”的视觉魅力,体会几百年前古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伟大智慧。
2、生动形象的文化向导,做好文化传播“把关人”
走路旅游需要向导,而感受文化更需要“文化向导”。《上新了,故宫》在严谨的文化探索中,“鲁班”猫的出现,使整个节目不失一种活泼和可爱。拟人化的处理,使“鲁班”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鲁班”还有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对整个节目的文化把控,文化常识的解读,文化内容的定位,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理论上,也称作把关人理论。而这种萌化的处理,使观众降低了对文化传播的抵触感,使节目更加亲切,也拉近了历史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3、明星嘉宾参与,场景再现之“身临其境”
历史是活的历史,历史人物是有生命的存在,他们并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叙述,图文并茂,而是能够通过场景化叙述,真人演绎,虽不能完全还原,但可展现当时的意境之美,也不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可取方式,所谓“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上新了,故宫》会邀请一些参演过古装戏或者历史剧的演员,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人物再现,场景再现,让观众,也让演员自己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实的真切之感,换句话说,他们创作了一个历史文化的“场”,通过这个“场”,来展现文化传播的魅力。
4、生活处处有文化,文创作品的传播力
细微之处见精神,毫厘之优定乾坤。历史文化虽然在人们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君子”,但也可以通过文创作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上新了,故宫》首次以文创作品为载体,通过历史文化中的某个细节,激发灵感,从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文化推广与传承之目的。节目每期的文创作品,都是按照本期节目的文化元素的主题,通过几位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加上嘉宾题名的“点睛之笔”,使整个文创作品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艺气息,再结合生活实际,还能满足日常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二、《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魅力
1、传播形式的魅力
历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一定的传播形式。《上新了,故宫》的互动体验式,主题探索式,而减少了以往普通叙事性讲解,纪录片式播放等形式,通过演员嘉宾与专家学者,互相交流探讨,通过故宫各个领域专业研究学者的引领,镜头的缓慢推进,逐渐了解历史文化背后的真相,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受。这种形式,不仅参与节目的演员嘉宾能够亲身感受,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够切身体会到。
2、传播内容的魅力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立意的准确,把控着文章的方向。《上新了,故宫》内容的把控也有着同等的重要程度。文化类节目的的本质是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内涵何其深厚,内容何其庞杂,想要准确的表达,就要既有形,又有实,而所谓的实,亦即内容之实,而如何以小见大,就需要认真的思考,是否可以从历史文化的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元素,能够捕捉到整个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底蕴,这一点,《上新了,故宫》略显新意。例如,节目的某一期的文化主题是寻找《韩熙载夜宴图》,通过这幅画,可以体现当时人们休息娱乐时候的真实场景,其中分了几个场景,如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而整个节目围绕这幅画,思考了几个需要考证的问题,画中人物是否是真实的,当时画中每个人的心态,甚至可以清晰的去发现,韩熙载到底有多少根胡子等等。可见,一幅画的来龙去脉,却可彰显古代工笔重彩的最高水平,也对当时的服饰,绘画,音乐,家具,礼仪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3、传播媒介的魅力
毛主席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如今,一“网”就可以连接世界各地。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移动客户端的普及,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的方便。《上新了,故宫》的传播媒介,不仅有北京卫视的官方播放,还有爱奇艺网站、今日头条APP等。而且,作为本节目独树一帜的就是文创作品,比如畅心睡眠睡衣、
江南美什件、故宫日历,香薰等,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三、《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效果
1、还原历史真相,处处见真实
文化传播,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传播的效果,而文化类节目的首要任务就是揭开历史真实的面纱。《上新了,故宫》这个节目通过一系列新的文化传播形态,将中华文化与历史真相娓娓道来。在提升人们艺术审美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给观众还原了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事实。通过专家的讲解,“鲁班”猫的文化向导,让真实的历史“活灵活现”。
2、促进文化创新,处处显新意
文化创新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助推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上新了,故宫》节目最突出的新意就是文创作品,或许,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未曾感受到文化的影响,但文创作品将文化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人们在浮躁的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片刻清凉。
3、实现文化传承,代代永流传
五千年中华文化经久不衰,且源遠流长,根源在于对文化的传承,古时的口口相传,著书立作,今日的文化节目,国学教育,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体现。《上新了,故宫》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全新的视角,以故宫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新”为立意,切实的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四、《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思考
综上,文化类节目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大任,虽然对当今社会和观众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审美,扩充了历史知识储备,以史为鉴,但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历史文化的系统与脉络,历史文化之深度,如何窥一处而知全貌,而不是单纯的碎片化信息传递,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不断提升节目的质量,实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卢武,周敏 .央视《国家宝藏》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 [J]. 新闻世界,2019 (02):25-27.
[2]吴怡醇 .传播学视阈下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05):25-26.
关键词:文化传播;创新;传承
一、《上新了,故宫》之:“新”之所在
1、以不同的文化元素为主题,展开文化探寻之路
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于文化亦是。《上新了,故宫》就是以一个文化元素为探索之始,通过转根溯源似的跟进,专家学者的考证,来进一步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这个文化元素可以是一个文人墨客,王侯将相,也可以是奇珍异品,名家字画,以岁朝婴戏图为例,通过这幅在故宫玉粹轩正堂的乾隆年间的壁画,通过不同的观测视角,也称最佳观测点,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现乾隆年间,过年一派祥和喜气的景象。而通过这个文化元素的探寻,让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体会“人在画中行”的视觉魅力,体会几百年前古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伟大智慧。
2、生动形象的文化向导,做好文化传播“把关人”
走路旅游需要向导,而感受文化更需要“文化向导”。《上新了,故宫》在严谨的文化探索中,“鲁班”猫的出现,使整个节目不失一种活泼和可爱。拟人化的处理,使“鲁班”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鲁班”还有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对整个节目的文化把控,文化常识的解读,文化内容的定位,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理论上,也称作把关人理论。而这种萌化的处理,使观众降低了对文化传播的抵触感,使节目更加亲切,也拉近了历史文化与观众的距离。
3、明星嘉宾参与,场景再现之“身临其境”
历史是活的历史,历史人物是有生命的存在,他们并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文字叙述,图文并茂,而是能够通过场景化叙述,真人演绎,虽不能完全还原,但可展现当时的意境之美,也不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可取方式,所谓“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上新了,故宫》会邀请一些参演过古装戏或者历史剧的演员,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人物再现,场景再现,让观众,也让演员自己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实的真切之感,换句话说,他们创作了一个历史文化的“场”,通过这个“场”,来展现文化传播的魅力。
4、生活处处有文化,文创作品的传播力
细微之处见精神,毫厘之优定乾坤。历史文化虽然在人们眼里是高高在上的“君子”,但也可以通过文创作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上新了,故宫》首次以文创作品为载体,通过历史文化中的某个细节,激发灵感,从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文化推广与传承之目的。节目每期的文创作品,都是按照本期节目的文化元素的主题,通过几位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加上嘉宾题名的“点睛之笔”,使整个文创作品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文艺气息,再结合生活实际,还能满足日常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二、《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魅力
1、传播形式的魅力
历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一定的传播形式。《上新了,故宫》的互动体验式,主题探索式,而减少了以往普通叙事性讲解,纪录片式播放等形式,通过演员嘉宾与专家学者,互相交流探讨,通过故宫各个领域专业研究学者的引领,镜头的缓慢推进,逐渐了解历史文化背后的真相,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受。这种形式,不仅参与节目的演员嘉宾能够亲身感受,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够切身体会到。
2、传播内容的魅力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立意的准确,把控着文章的方向。《上新了,故宫》内容的把控也有着同等的重要程度。文化类节目的的本质是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内涵何其深厚,内容何其庞杂,想要准确的表达,就要既有形,又有实,而所谓的实,亦即内容之实,而如何以小见大,就需要认真的思考,是否可以从历史文化的某一个角度,某一个元素,能够捕捉到整个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底蕴,这一点,《上新了,故宫》略显新意。例如,节目的某一期的文化主题是寻找《韩熙载夜宴图》,通过这幅画,可以体现当时人们休息娱乐时候的真实场景,其中分了几个场景,如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而整个节目围绕这幅画,思考了几个需要考证的问题,画中人物是否是真实的,当时画中每个人的心态,甚至可以清晰的去发现,韩熙载到底有多少根胡子等等。可见,一幅画的来龙去脉,却可彰显古代工笔重彩的最高水平,也对当时的服饰,绘画,音乐,家具,礼仪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3、传播媒介的魅力
毛主席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如今,一“网”就可以连接世界各地。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移动客户端的普及,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的方便。《上新了,故宫》的传播媒介,不仅有北京卫视的官方播放,还有爱奇艺网站、今日头条APP等。而且,作为本节目独树一帜的就是文创作品,比如畅心睡眠睡衣、
江南美什件、故宫日历,香薰等,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三、《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效果
1、还原历史真相,处处见真实
文化传播,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传播的效果,而文化类节目的首要任务就是揭开历史真实的面纱。《上新了,故宫》这个节目通过一系列新的文化传播形态,将中华文化与历史真相娓娓道来。在提升人们艺术审美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给观众还原了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事实。通过专家的讲解,“鲁班”猫的文化向导,让真实的历史“活灵活现”。
2、促进文化创新,处处显新意
文化创新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助推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上新了,故宫》节目最突出的新意就是文创作品,或许,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未曾感受到文化的影响,但文创作品将文化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让人们在浮躁的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片刻清凉。
3、实现文化传承,代代永流传
五千年中华文化经久不衰,且源遠流长,根源在于对文化的传承,古时的口口相传,著书立作,今日的文化节目,国学教育,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体现。《上新了,故宫》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全新的视角,以故宫的传统文化为依托,以“新”为立意,切实的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四、《上新了,故宫》之:传播的思考
综上,文化类节目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大任,虽然对当今社会和观众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审美,扩充了历史知识储备,以史为鉴,但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历史文化的系统与脉络,历史文化之深度,如何窥一处而知全貌,而不是单纯的碎片化信息传递,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不断提升节目的质量,实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卢武,周敏 .央视《国家宝藏》对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启示 [J]. 新闻世界,2019 (02):25-27.
[2]吴怡醇 .传播学视阈下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之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