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地铁车站地面建筑,分析了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的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技术,进而论述了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的一些关键性的环节,以期可以促进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也日益增多,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要从地铁运行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设计的合理方法。
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原则
城市地铁车站是城市地铁的交通枢纽,起到地上和地下客流的相互转换、快捷运输乘客的作用。一般是在市区内以1km间距设置一个车站为宜。在进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时,不仅需要结合地面人流量聚集的情况,设置于商业中心、广场、道路交叉口等处以充分吸纳客流和发展轨道交通的功效。因此,在进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注意以下的设计原则:
1、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适应性
城市地铁车站是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地铁车站的使用功能,能够有序的组织客流的进站和出站路线;满足客流高峰小时所需要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要求;上下楼梯的布局位置能够均匀的接纳客流。另外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技术设备的布置及运行管理的功能要求,车站布局还需要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条件,保证城市地铁车站建筑具有的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
2、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安全性
城市地铁车站是建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具有安全可靠性外,作为车站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安全因素,例如楼梯和自动扶梯的数量、位置以及宽度的考虑,还要必须满足在火灾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要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地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详尽的导向标牌指示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以及足够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
3、城市地铁车站建筑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性
城市地铁是一种定时的快速的公共交通,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与发车的间隙时间比较短,因此车辆以及路线都必须有明显的标志;站台上也必须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名以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等。另外清晰的详尽的指示导向标牌可引导旅客准备、快捷的进站和出站换乘等。
4、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舒适性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已经成为现今的设计的主流,尤其是地铁车站处于地下的环境中,更应该重视这一设计原则。作为大量客流量集散的地铁车站,在经济条件下也应尽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里考虑设计标准。例如,中央空调的设计、上下行自动扶梯的设置,车站内应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候车椅、公共电话、公厕、残疾人电梯、盲道等等,另外也要考虑车站内部的视觉环境,视觉引起的心理的舒适才会带来生理上的舒适感。
5、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尽量满足其经济适用性
城市地铁的建设投资是相当巨大的,其中土建部分的造价约占总投资的13%,因此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应尽量压缩车站的长度以及车站的埋深,已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的建设除了要将地铁轨道作为建设重点之外,还需要结合车站功能来考虑车站的地面建筑设计,在坚持简单規整的设计原则下,尽量打造一个便于管理和运行的地铁车站环境。笔者认为,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而:
1.车站出入口设计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主要功能是疏通和引导人流,它的功能决定了其数量多、设置分散的特点。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形式多采用合建式出入口,这种设置形式采取地铁出入口和商业建筑出入口合建、连接的方法,实现了乘客和顾客两个角色之间的瞬间转换,且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占用量较少,比起早期的独立设置的出入口更具实用功能。
一般来说,地铁车站出入口均以能够快速疏散人流为主要设计原则,再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将站口位置设置在较为醒目的,能够吸引客流,与地而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具体设置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不宜设置在存放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等建筑物的附近,比如垃圾场,石油厂等等;
(二)车站出入口的朝向应尽量迎风而设,保持车站内部的通风;
(三)不宜设置在有密集建筑群的空间附近,车站出入口还应该适当的留出疏散场地,方便火灾等意外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和疏散。
(四)地铁车站内通往室外出入口的数量,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少于四个,当车站客流量较小或设置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酌情减少,一般不应少于三个,若仅有两个出入口,则必须在车站内为对角设置方式。
2.风亭设计
(一)风亭的整体规划和定位要求
风亭应尽量设于道路红线以外,外界环境污染不超标、不影响交通、对附近居民不造成直接污染,开阔、空气流通的地方;风亭通风口不得正对邻近建筑物的门窗,风亭进、排风口距邻近建筑物门窗直线距离应不小于5m;风亭与车站周边建筑物尽量合建,并应考虑该建筑物重新开发时不影响其功能.
(二)功能要求
风亭(道)、进出风口的设计,应满足环控专业所提出的土建和工艺技术要求。一般来说,地铁车站高风亭与低风亭的设置前提为:综合考虑规划、景观、交通等因素,必要时设计为低矮风亭时,风道设计应作相应考虑;风亭设于路边时,风口底边距地面不小于2m;当风亭开口底部距地面高度小于2m时,应在风亭周围设置绿化,同时,其高度应满足防淹及安全的要求;低矮风亭布置在绿地内时高度不宜人于lm。在风亭底部有机电设备时,风口不宜直接向上,并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
地铁车站是一项为人们服务的工程,对此,在车站建设中,应结合人的相关特点,尽量满足人们的行为及心理需要,以确保地铁车站设计的创新。
1、结合人的行为及需要设计车站的各项功能
地铁车站中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人的行为主要有经过与停留等两方面。其中“经过”是主要行为,而“停留”则是人的短暂行为。对此,人们经过的路段,必须是通常快捷,以减少“经过与停留”之间的影响。如,人们自进站到上车的过程,必须经过出入口、买票、通道、进闸机、电梯以及站台等地方。研究人们的这一行为过程,便知人们会在买票的过程中停留及聚集,而聚集将对人的经过产生影响,对此,应在地铁的售票处设置较大的空间。若售票机或者售票亭设置在站厅的入口处,则其对人们的影响将会增大。由此可见,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应综合考虑这一因素。如,将售票机嵌入墙内。深入了解人的行为,便于更好规划及组织出入站的客流路线,促使地铁车站的设计创新。
2、结合人的心理感受设计车站的空间环境
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上,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站在乘客的角度去考虑设计。人们对每个地铁站的印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地铁站的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心情。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于设计者在设计当中都应当考虑进去,无论是在闹市或相对僻静的地方,加进人文的因素,对地铁站的长期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地铁站不同于火车站,虽然在人流方面没那么多,但是相对其他交通环境来说也是不小的数字。所以在地铁站的内部设计上,设计师必须要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空间环境,能适应大量的人流,并且在照明、广播或其他一些广告上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环境对于乘客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否设计出让人满意的环境也是对设计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环境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变化,比如地铁站的空气流通、颜色布局、灯光的舒适度,在这些方面很多城市做的都不够好。拿北京地铁站来说,使用的是一个直线式的空间设计,人们只能来来往往,乘客稍微多点就非常的拥挤不堪,在乘客眼中只能算是一个大走廊。这样就与人性化的设计背道而驰了。而对于前面说的,展示地铁的文化性和特殊性的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的。火车站在这些方面做的比地铁要人性化、自然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要秉承科学设计、合理设计的原则。在综合地铁周边建筑物建设的情况下,按照地铁建设和运行的需要,科学的进行地面建筑物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2]陈东.地铁车站的通用设计浅析[J].四川建筑.2012(04).
[3]党京.地铁车辆段设计咨询的几点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2012.(9).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也日益增多,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要从地铁运行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设计的合理方法。
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原则
城市地铁车站是城市地铁的交通枢纽,起到地上和地下客流的相互转换、快捷运输乘客的作用。一般是在市区内以1km间距设置一个车站为宜。在进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时,不仅需要结合地面人流量聚集的情况,设置于商业中心、广场、道路交叉口等处以充分吸纳客流和发展轨道交通的功效。因此,在进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注意以下的设计原则:
1、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适应性
城市地铁车站是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地铁车站的使用功能,能够有序的组织客流的进站和出站路线;满足客流高峰小时所需要的各种面积规定及楼梯、通道等的宽度要求;上下楼梯的布局位置能够均匀的接纳客流。另外要有足够的设备用房和管理用房以满足技术设备的布置及运行管理的功能要求,车站布局还需要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换乘条件,保证城市地铁车站建筑具有的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
2、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安全性
城市地铁车站是建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具有安全可靠性外,作为车站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安全因素,例如楼梯和自动扶梯的数量、位置以及宽度的考虑,还要必须满足在火灾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要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地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详尽的导向标牌指示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以及足够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
3、城市地铁车站建筑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性
城市地铁是一种定时的快速的公共交通,站间的运行速度很快,到站与发车的间隙时间比较短,因此车辆以及路线都必须有明显的标志;站台上也必须有鲜明的标牌,显示站名以及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到达站等。另外清晰的详尽的指示导向标牌可引导旅客准备、快捷的进站和出站换乘等。
4、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具有舒适性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已经成为现今的设计的主流,尤其是地铁车站处于地下的环境中,更应该重视这一设计原则。作为大量客流量集散的地铁车站,在经济条件下也应尽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里考虑设计标准。例如,中央空调的设计、上下行自动扶梯的设置,车站内应有完善的各种服务设施、候车椅、公共电话、公厕、残疾人电梯、盲道等等,另外也要考虑车站内部的视觉环境,视觉引起的心理的舒适才会带来生理上的舒适感。
5、城市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尽量满足其经济适用性
城市地铁的建设投资是相当巨大的,其中土建部分的造价约占总投资的13%,因此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应尽量压缩车站的长度以及车站的埋深,已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的建设除了要将地铁轨道作为建设重点之外,还需要结合车站功能来考虑车站的地面建筑设计,在坚持简单規整的设计原则下,尽量打造一个便于管理和运行的地铁车站环境。笔者认为,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的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而:
1.车站出入口设计
地铁车站出入口的主要功能是疏通和引导人流,它的功能决定了其数量多、设置分散的特点。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形式多采用合建式出入口,这种设置形式采取地铁出入口和商业建筑出入口合建、连接的方法,实现了乘客和顾客两个角色之间的瞬间转换,且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占用量较少,比起早期的独立设置的出入口更具实用功能。
一般来说,地铁车站出入口均以能够快速疏散人流为主要设计原则,再结合车站实际情况,将站口位置设置在较为醒目的,能够吸引客流,与地而交通换乘方便的地方。具体设置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不宜设置在存放易燃、易爆、有害物质等建筑物的附近,比如垃圾场,石油厂等等;
(二)车站出入口的朝向应尽量迎风而设,保持车站内部的通风;
(三)不宜设置在有密集建筑群的空间附近,车站出入口还应该适当的留出疏散场地,方便火灾等意外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和疏散。
(四)地铁车站内通往室外出入口的数量,应按照车站远期超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量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少于四个,当车站客流量较小或设置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可酌情减少,一般不应少于三个,若仅有两个出入口,则必须在车站内为对角设置方式。
2.风亭设计
(一)风亭的整体规划和定位要求
风亭应尽量设于道路红线以外,外界环境污染不超标、不影响交通、对附近居民不造成直接污染,开阔、空气流通的地方;风亭通风口不得正对邻近建筑物的门窗,风亭进、排风口距邻近建筑物门窗直线距离应不小于5m;风亭与车站周边建筑物尽量合建,并应考虑该建筑物重新开发时不影响其功能.
(二)功能要求
风亭(道)、进出风口的设计,应满足环控专业所提出的土建和工艺技术要求。一般来说,地铁车站高风亭与低风亭的设置前提为:综合考虑规划、景观、交通等因素,必要时设计为低矮风亭时,风道设计应作相应考虑;风亭设于路边时,风口底边距地面不小于2m;当风亭开口底部距地面高度小于2m时,应在风亭周围设置绿化,同时,其高度应满足防淹及安全的要求;低矮风亭布置在绿地内时高度不宜人于lm。在风亭底部有机电设备时,风口不宜直接向上,并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四、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
地铁车站是一项为人们服务的工程,对此,在车站建设中,应结合人的相关特点,尽量满足人们的行为及心理需要,以确保地铁车站设计的创新。
1、结合人的行为及需要设计车站的各项功能
地铁车站中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而人的行为主要有经过与停留等两方面。其中“经过”是主要行为,而“停留”则是人的短暂行为。对此,人们经过的路段,必须是通常快捷,以减少“经过与停留”之间的影响。如,人们自进站到上车的过程,必须经过出入口、买票、通道、进闸机、电梯以及站台等地方。研究人们的这一行为过程,便知人们会在买票的过程中停留及聚集,而聚集将对人的经过产生影响,对此,应在地铁的售票处设置较大的空间。若售票机或者售票亭设置在站厅的入口处,则其对人们的影响将会增大。由此可见,在设计地铁车站时,应综合考虑这一因素。如,将售票机嵌入墙内。深入了解人的行为,便于更好规划及组织出入站的客流路线,促使地铁车站的设计创新。
2、结合人的心理感受设计车站的空间环境
在地铁车站的设计上,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当站在乘客的角度去考虑设计。人们对每个地铁站的印象也是至关重要的,地铁站的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心情。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于设计者在设计当中都应当考虑进去,无论是在闹市或相对僻静的地方,加进人文的因素,对地铁站的长期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地铁站不同于火车站,虽然在人流方面没那么多,但是相对其他交通环境来说也是不小的数字。所以在地铁站的内部设计上,设计师必须要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空间环境,能适应大量的人流,并且在照明、广播或其他一些广告上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环境对于乘客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否设计出让人满意的环境也是对设计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环境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变化,比如地铁站的空气流通、颜色布局、灯光的舒适度,在这些方面很多城市做的都不够好。拿北京地铁站来说,使用的是一个直线式的空间设计,人们只能来来往往,乘客稍微多点就非常的拥挤不堪,在乘客眼中只能算是一个大走廊。这样就与人性化的设计背道而驰了。而对于前面说的,展示地铁的文化性和特殊性的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的。火车站在这些方面做的比地铁要人性化、自然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铁车站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必须要秉承科学设计、合理设计的原则。在综合地铁周边建筑物建设的情况下,按照地铁建设和运行的需要,科学的进行地面建筑物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2]陈东.地铁车站的通用设计浅析[J].四川建筑.2012(04).
[3]党京.地铁车辆段设计咨询的几点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