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油价长期低迷,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断崖式”油价下跌后,世界石油行业进入“极寒期”。如何实现“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跨越的难题。因此,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是本篇文章的主题,通过探讨低成本开发方法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效益开发。
[关键词]低成本开发 低渗透油藏 油井治理 水井治理
中图分类号:DF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69-01
1.低成本开发
低成本开发笼统的讲,就是开发一个油田时,采用低于常规的开发成本,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提高市场竞争力。
1.1 低渗透油藏的划分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一般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50)×10-3这类油层接近正常油层,油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0)×10-3这类油层与正常油层差别比较明显,正常测试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0)×10-3这类油层非常致密,基本没有自然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1〕。
1.2 低渗透油藏特点
低渗透油田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油层连续性差,砂体发育规模小;储层渗透率低,流度低,孔隙喉道半径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储层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自然产能低〔2〕。
2.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
六户管理区主要管理牛庄油田,以低渗油藏为主,油藏单元多、面积小、分布较零散,动用含油面积36.9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963.46万吨,可采储量595.2万吨,标定采收率20.09%。目前总井131口,开井121口,采出程度12.57%,采油速度0.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0.7%。水井总井82口,开井67口,日注水平1070方/天,月注采比1.07,累计注采比1。
3.低渗透油藏低成本开发技术应用
3.1 低成本开发技术
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小井距加密调整、仿水平井注水开发、矢量调整完善井网。下面重点阐述以油水井调整、储层简易改造为主的低成本技术应用。
3.1.1 油水联动,调整液流方向,扩大平面波及技术
1、多水井小压差调配技术:敏感性较弱,只调水井
主要做法:井距小弱化注水、敏感区机动注水、井距大强化注水、能量差超前注水。
2、油水联动流线调整技术:敏感性较强,油水同调
油水联动调整方法,弱势流线提高势差:水井上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油井不调参数、油井下调参数;水井不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强势流线降低势差:水井下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油井下调参数、油井不调参数;水井不调配注,油井下调参数。
3、注、采井不见面耦合技术:对敏感性极强的油藏,实施油水交替、稳定注采、交替耦合注采,提高采收率。主要做法:第一步:油井停、水井注、恢复能量、聚集剩余油;第二步:油井开、水井停、均衡驱替、避免水窜。
4、径向钻井井网适配技术:对调参调配不见效油藏,采取储层改造、适配井网,加强储量控制,同时采取压头前移,实现有效驱替。主要做法:低渗透油藏径向射孔:井网方式不适应,变井排驱替;井区注采井距偏大,变方向缩小井距;断层附近裂缝方向偏转,定方向防水窜。
3.1.2 优化射孔方式,提高纵向动用技术
通过射孔方式的优化,改善油井产出、水井注入剖面,达到纵向均衡动用的目的。一是利用隔夹层避射挖潜;二是利用结垢重射挖潜,主要采取先封堵、后重射或利用结垢形成自然堵塞直接重射。
3.1.3 强化过水倍数,提高驱油效率技术
人工边水驱调整技术:拉大井距、增加注水量;增加注水量,增大过水倍数,提高驱油效率。
3.1.4 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释放油藏潜力技术。
超前注水后,通过放大压差,充分利用油藏能量,提高效益;间歇采油优化周期技术:供液不足井,优化生产周期。
3.2 实例及效益评价
3.2.1 加大动态调配力度,井组实现效益稳升。
在注采对应较好的王58块、王70块、王53块、牛20块动态调配17井次,对应油井40井次,日增油7.6吨/天,累计增油1249吨,吨油运行成本降低83元,单井效益评价均在有效区内,效果显著。
3.2.2 实施不稳定注水,油井效益大幅提升。
王53-4水井与油井王53-15井注采对应好,联动效果明显。主要存在含水与能量矛盾的问题。对此,我们按照配产配注原则,实施了不稳定旬度配注方案,既保证能量又控制含水上升。截止到目前,在已经累增油168吨,吨油运行成本降低106元。
3.2.3 加强油井治理力度,利用解堵等工艺手段提高油井产能。
六户管理区对低产低效油井通过井况、油水井关系、注采比、生产历史等调查,加强结垢治理力度,优选油井解堵等工艺,实现提质增效。例如:油井牛20-19井日产1*0.6*62%,供液不足,液面测不出。通过分析与作业现场描述,认为结垢造成地层堵塞,采取解堵工艺。实施后自喷生产,初期增油3.8吨/天,累计增油410吨。
3.2.4 强化油井管理,优化生产参数,提质增效。
在“三线四区”效益评价模型的指导下,针对低渗区块油井严重供液不足,利用液面恢复曲线和实时功图监控制定油井间开措施与参数优化,降低油井运行成本,目前实施油井间开29口,优化参数41口,日节约电费约4300元,其中8口井由低效区进入有效区。
4.结论
低成本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是进一步优化配产配注、控制自然递减、提升开发效益的重要工作,在不断完善注采井网、细化层系开发的基础上,加大以流线调整为主的注采调整工作、加大以充分发挥地层能量作用的机采配套工作、加大以“三线四区”为评价的效益考核工作,就能够实现油藏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献
[1] 王东辉.低渗透油气田的低成本开发技术浅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3.
[2] 陈泠佑.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技术分析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
周家驹(1966-),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现在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工作,长期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
[关键词]低成本开发 低渗透油藏 油井治理 水井治理
中图分类号:DF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69-01
1.低成本开发
低成本开发笼统的讲,就是开发一个油田时,采用低于常规的开发成本,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提高市场竞争力。
1.1 低渗透油藏的划分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一般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50)×10-3这类油层接近正常油层,油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0)×10-3这类油层与正常油层差别比较明显,正常测试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其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0)×10-3这类油层非常致密,基本没有自然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1〕。
1.2 低渗透油藏特点
低渗透油田一般具有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与中高渗透油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油层连续性差,砂体发育规模小;储层渗透率低,流度低,孔隙喉道半径小;油层见水后,采液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储层丰度低,含油饱和度低,自然产能低〔2〕。
2.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
六户管理区主要管理牛庄油田,以低渗油藏为主,油藏单元多、面积小、分布较零散,动用含油面积36.9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963.46万吨,可采储量595.2万吨,标定采收率20.09%。目前总井131口,开井121口,采出程度12.57%,采油速度0.36%,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0.7%。水井总井82口,开井67口,日注水平1070方/天,月注采比1.07,累计注采比1。
3.低渗透油藏低成本开发技术应用
3.1 低成本开发技术
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小井距加密调整、仿水平井注水开发、矢量调整完善井网。下面重点阐述以油水井调整、储层简易改造为主的低成本技术应用。
3.1.1 油水联动,调整液流方向,扩大平面波及技术
1、多水井小压差调配技术:敏感性较弱,只调水井
主要做法:井距小弱化注水、敏感区机动注水、井距大强化注水、能量差超前注水。
2、油水联动流线调整技术:敏感性较强,油水同调
油水联动调整方法,弱势流线提高势差:水井上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油井不调参数、油井下调参数;水井不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强势流线降低势差:水井下调配注,油井上调参数、油井下调参数、油井不调参数;水井不调配注,油井下调参数。
3、注、采井不见面耦合技术:对敏感性极强的油藏,实施油水交替、稳定注采、交替耦合注采,提高采收率。主要做法:第一步:油井停、水井注、恢复能量、聚集剩余油;第二步:油井开、水井停、均衡驱替、避免水窜。
4、径向钻井井网适配技术:对调参调配不见效油藏,采取储层改造、适配井网,加强储量控制,同时采取压头前移,实现有效驱替。主要做法:低渗透油藏径向射孔:井网方式不适应,变井排驱替;井区注采井距偏大,变方向缩小井距;断层附近裂缝方向偏转,定方向防水窜。
3.1.2 优化射孔方式,提高纵向动用技术
通过射孔方式的优化,改善油井产出、水井注入剖面,达到纵向均衡动用的目的。一是利用隔夹层避射挖潜;二是利用结垢重射挖潜,主要采取先封堵、后重射或利用结垢形成自然堵塞直接重射。
3.1.3 强化过水倍数,提高驱油效率技术
人工边水驱调整技术:拉大井距、增加注水量;增加注水量,增大过水倍数,提高驱油效率。
3.1.4 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释放油藏潜力技术。
超前注水后,通过放大压差,充分利用油藏能量,提高效益;间歇采油优化周期技术:供液不足井,优化生产周期。
3.2 实例及效益评价
3.2.1 加大动态调配力度,井组实现效益稳升。
在注采对应较好的王58块、王70块、王53块、牛20块动态调配17井次,对应油井40井次,日增油7.6吨/天,累计增油1249吨,吨油运行成本降低83元,单井效益评价均在有效区内,效果显著。
3.2.2 实施不稳定注水,油井效益大幅提升。
王53-4水井与油井王53-15井注采对应好,联动效果明显。主要存在含水与能量矛盾的问题。对此,我们按照配产配注原则,实施了不稳定旬度配注方案,既保证能量又控制含水上升。截止到目前,在已经累增油168吨,吨油运行成本降低106元。
3.2.3 加强油井治理力度,利用解堵等工艺手段提高油井产能。
六户管理区对低产低效油井通过井况、油水井关系、注采比、生产历史等调查,加强结垢治理力度,优选油井解堵等工艺,实现提质增效。例如:油井牛20-19井日产1*0.6*62%,供液不足,液面测不出。通过分析与作业现场描述,认为结垢造成地层堵塞,采取解堵工艺。实施后自喷生产,初期增油3.8吨/天,累计增油410吨。
3.2.4 强化油井管理,优化生产参数,提质增效。
在“三线四区”效益评价模型的指导下,针对低渗区块油井严重供液不足,利用液面恢复曲线和实时功图监控制定油井间开措施与参数优化,降低油井运行成本,目前实施油井间开29口,优化参数41口,日节约电费约4300元,其中8口井由低效区进入有效区。
4.结论
低成本开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是进一步优化配产配注、控制自然递减、提升开发效益的重要工作,在不断完善注采井网、细化层系开发的基础上,加大以流线调整为主的注采调整工作、加大以充分发挥地层能量作用的机采配套工作、加大以“三线四区”为评价的效益考核工作,就能够实现油藏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献
[1] 王东辉.低渗透油气田的低成本开发技术浅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3.
[2] 陈泠佑.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技术分析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
周家驹(1966-),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现在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工作,长期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