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透露,汇金内部对银行业“融资-贷款-再融资”的循环,已经备感厌恶
4月30日,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支持工行、建行、中行将2009年的现金分红比例由50%降至40%,以提高三行通过内部积累补充资本的能力。并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各行的再融资计划。
此前一天,建行刚刚拿出了自己的再融资方案,大行再融资方案“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像中行、工行、交行等3家银行一样,建行拟A+H股同步融资。
把上述4家银行的融资计划简单相加可得:拟在A股融资1100亿元人民币;H股拟融资超1000亿港元,此外还有相关H股配股计划,具体融资额有待披露。
已经上市的国有大行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一度让A股市场如履薄冰。在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后,资本金压力已经彰显。
对于监管当局而言,融资的数额多寡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似已退居其次,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完善银行的资本管理。
融资工具考量
上述4家银行动用的再融资工具,包括了配股、可转债、定向增发等,并跨越A股和H股两个市场。可谓十八般武器,悉数登场。
融资工具的选择,充分显示了银行对再融资的审慎态度,也凸显了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再融资的种种困局。有银行业、投行界人士认为,大行再融资工具的选择,颇为艰难。
建行再融资即是明证。3月26日,建行提交董事会的A股定向增发与H股配售结合的再融资方案搁浅。推倒重来后,4月29日建行提出了A+H两市同时配股的方案。
4月30日,参加制定上述董事会陈述报告的建行高级管理人士告诉记者,董事会转换方案的直接原因,是对A股市场融资前景的偏弱判断。“建行再融资的曲折,测试了A股的承压能力。”他说。
对于A股的承受力,相关的监管部门颇为关注。
“证监部门也就再融资问题与各银行有过沟通,希望维护A股市场稳定,再融资不要形成大的冲击波。”接近证监会风险处置部门的一位人士说,“面对融资饥渴的上市银行,特别是农行IPO在即,监管部门希望对商业银行作通盘考虑,将各种融资工具的使用规模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
对于银行,上述表态成为一种考验。
建行3月26日的方案,曾计划在A股高比例定向增发。对此方式,投行界人士并不看好。“定向增发的不确定性很高,因为增发对象限定为10家,这10家能不能足够融资都是疑问。而且,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更多地取决于市场。一旦增发前市场连续大涨,融资各方将承担比预期高很多的增发成本。”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程伟庆说。
定向增发还可能引入新股东,从而威胁大股东地位。这对在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来说,是个敏感话题。此前,中移动凭借现金优势追逐招行,最终入股浦发银行,因此市场一度有此担忧。
“四大银行不会在这个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新股东。”4月29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已离职的高层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同样不被看好的,还有已被中行、工行选择的可转债融资方式。
可转债由于转成股票的时间和程序,不会当即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曾被视为一种优先选择。但上述四大行的可转债总额已经达到约680亿元人民币,并有新计划不断加入,不得不引起市场重视。“可转债发行后无法当即计入核心资本,甚至无法计入附属资本,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大。”程伟庆分析认为。
前述建行人士也坦言,最终选择配股,“是在避开了可转债、基本否定了定向增发之后的选择”。他说,建行对配股、定向增发两种方式的定价作了较多对比。虽然两种方式都被规定不得低于招股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但“配股可按照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定价”,“参考了资本市场上银行最近几次定价的情况后,建行董事会认为,选择配股的话,价格会更加符合预期”。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香港金融界人士,更关注A+H方案的内部协调问题。香港汇丰的银行分析师Russell J Kopp告诉记者,配股的方式将直接提高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但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势必摊薄银行的股本回报率(ROE),即降低盈利能力。
而对于大股东,汇率问题也将成为现实的担忧。
一位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他非常担心H股再融资的汇率风险。“去年底以来,香港金管局已对热钱风险多次警告,中国外管局也在收紧资金进出。H股融资后银行如果无法及时结汇,我们就要承担相当的汇率风险,特别是H股比重较大的银行。”目前,工行H股占比25%,中行H股占比30%,建行H股占比96%。
Russell J Kopp则认为,H股对银行再融资的承受能力,要大于A股市场。但如同上述汇率风险一样,“H股再融资的时间点、方式将非常关键”。据本刊记者了解,中行增发H股的意向,也已进入董事会层面。
资本充足率“紧箍”
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意在达到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2009年的信贷狂潮,导致各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2009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居于第一的中行,资本压力最为明显。截至2009年末,其资本充足率为11.14%,较上年下降2.29个百分点。
最后公布再融资方案的建行,在董事长郭树清看来,在贷款方面“有意保持了克制”,新增贷款总量在4家银行中排名第四,且发行了总额800亿元的次级债。但截至2010年3月31日,其资本充足率为11.44%,核心资本充足率9.17%,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26和0.17个百分点,融资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监管部门已上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型国有银行由8%调至11.5%。“且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动态地满足。”宁夏银监局局长沈晓明说。全国性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调为11%。
“建行的规划是,未来五年资本充足率达到11.5%、核心资本充足率9.4%以上。”前述建行人士称,以上指标均为动态,因此确切资本金缺口难以估算。
“在今年信贷规模至少还将达到7.5万亿元的扩张态势下,补充资本金将对各大行形成明显压力。”沈晓明说。
处在资本压力之下,在贷与不贷之间,银行已备受煎熬。
4月中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规范问题赴湖南省某市采访时发现,重新整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后,当地政府正想大干快上,急需资金。建行当地机构以国家收紧此类贷款为由,拟拒绝向新平台贷款。但建行该市某行长说:“很快就接到了电话,让我必须放款。”该行最后以贷款利率不打折、抵押物优先选择的方式,放行贷款。
此种情势下,如何管理自己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很为难。
根据相关的法定程序,四大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最早也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能实施。再融资计划目前仅获得了各银行董事会批准,还需要股东大会的表决。然后进入银监会、证监会审批程序。简单计算,再融资计划正式上市约需时半年。
汇金的深意
“汇金哪有那么多钱”?2009年“汇金分红补充银行资本金”的业界观点风行时,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曾向记者如此抱怨。
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其资金来自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总额约1000亿美元。上述汇金高层说:“这笔钱有三分之二左右用于控股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剩余部分则用于危困金融机构救助。”
目前的汇金公司,控股参股了6家大型商业银行、2家金融控股集团、9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类公司。连续注资之后,汇金“早已是囊中羞涩”。
“汇金已宣布不认购中行的可转债,就是一个明证。”上述不愿具名的汇金公司前高层说。
因此,在此境况下,“汇金公司更不可能用减少分红,来满足大行再融资需求。”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认为,“那些喊着要钱的人,还是那种‘国家拿钱来’的想法,估计忘了汇金公司有完整的治理结构,分红涉及投票表决。”
同样,身为国有大行的大股东,财政部也有难处。“各大行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已经延期10年支付。工行那个共管账户估计也要延时关闭。”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一位处长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如何帮助大行进行再融资?汇金公司接听记者电话的两位人士都说,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定方案。
“汇金鼓励上市大行使用债务融资杠杆,而不是盯着再融资或者减少分红。后者只是输血之策。”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说,事实上,汇金内部对银行业“融资-贷款-再融资”的循环,已经备感厌恶。
汇金公司一位监事则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当初,他就对中行提出的全国第一份再融资计划表达了不同意见。“主要是出于全局的考虑。无论哪种再融资方式,大股东再出资不可避免。但汇金有自己的通盘考虑,不是谁先提出方案就照顾谁。”
但汇金仍须保证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其参与此番大行再融资,是必然之举。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认为,汇金对建行3月26日的再融资方案,“先是基本接受,后是否定”,“正说明了它的态度”。
汇金目前持有建行57.09%的股份,其中持有的建行A股只占总股本的0.06%。3月26日方案提出时,汇金公司有意参与A股的定向增发,并约定认购较高比例,但未约定最低限度。但在董事会召开前最后一刻,汇金最终未认可此方案。
与大行再融资计划同时出台的,是汇金的发债计划。上述两位汇金人士都向记者证实,确有此计划。但发债资金将用于何处,两人表示不便透露。
4月30日,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支持工行、建行、中行将2009年的现金分红比例由50%降至40%,以提高三行通过内部积累补充资本的能力。并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各行的再融资计划。
此前一天,建行刚刚拿出了自己的再融资方案,大行再融资方案“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像中行、工行、交行等3家银行一样,建行拟A+H股同步融资。
把上述4家银行的融资计划简单相加可得:拟在A股融资1100亿元人民币;H股拟融资超1000亿港元,此外还有相关H股配股计划,具体融资额有待披露。
已经上市的国有大行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一度让A股市场如履薄冰。在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后,资本金压力已经彰显。
对于监管当局而言,融资的数额多寡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似已退居其次,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完善银行的资本管理。
融资工具考量
上述4家银行动用的再融资工具,包括了配股、可转债、定向增发等,并跨越A股和H股两个市场。可谓十八般武器,悉数登场。
融资工具的选择,充分显示了银行对再融资的审慎态度,也凸显了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再融资的种种困局。有银行业、投行界人士认为,大行再融资工具的选择,颇为艰难。
建行再融资即是明证。3月26日,建行提交董事会的A股定向增发与H股配售结合的再融资方案搁浅。推倒重来后,4月29日建行提出了A+H两市同时配股的方案。
4月30日,参加制定上述董事会陈述报告的建行高级管理人士告诉记者,董事会转换方案的直接原因,是对A股市场融资前景的偏弱判断。“建行再融资的曲折,测试了A股的承压能力。”他说。
对于A股的承受力,相关的监管部门颇为关注。
“证监部门也就再融资问题与各银行有过沟通,希望维护A股市场稳定,再融资不要形成大的冲击波。”接近证监会风险处置部门的一位人士说,“面对融资饥渴的上市银行,特别是农行IPO在即,监管部门希望对商业银行作通盘考虑,将各种融资工具的使用规模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例。”
对于银行,上述表态成为一种考验。
建行3月26日的方案,曾计划在A股高比例定向增发。对此方式,投行界人士并不看好。“定向增发的不确定性很高,因为增发对象限定为10家,这10家能不能足够融资都是疑问。而且,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更多地取决于市场。一旦增发前市场连续大涨,融资各方将承担比预期高很多的增发成本。”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程伟庆说。
定向增发还可能引入新股东,从而威胁大股东地位。这对在A股上市的国有银行来说,是个敏感话题。此前,中移动凭借现金优势追逐招行,最终入股浦发银行,因此市场一度有此担忧。
“四大银行不会在这个时候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新股东。”4月29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已离职的高层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同样不被看好的,还有已被中行、工行选择的可转债融资方式。
可转债由于转成股票的时间和程序,不会当即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曾被视为一种优先选择。但上述四大行的可转债总额已经达到约680亿元人民币,并有新计划不断加入,不得不引起市场重视。“可转债发行后无法当即计入核心资本,甚至无法计入附属资本,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不大。”程伟庆分析认为。
前述建行人士也坦言,最终选择配股,“是在避开了可转债、基本否定了定向增发之后的选择”。他说,建行对配股、定向增发两种方式的定价作了较多对比。虽然两种方式都被规定不得低于招股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但“配股可按照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定价”,“参考了资本市场上银行最近几次定价的情况后,建行董事会认为,选择配股的话,价格会更加符合预期”。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香港金融界人士,更关注A+H方案的内部协调问题。香港汇丰的银行分析师Russell J Kopp告诉记者,配股的方式将直接提高银行的核心资本比率。但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势必摊薄银行的股本回报率(ROE),即降低盈利能力。
而对于大股东,汇率问题也将成为现实的担忧。
一位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他非常担心H股再融资的汇率风险。“去年底以来,香港金管局已对热钱风险多次警告,中国外管局也在收紧资金进出。H股融资后银行如果无法及时结汇,我们就要承担相当的汇率风险,特别是H股比重较大的银行。”目前,工行H股占比25%,中行H股占比30%,建行H股占比96%。
Russell J Kopp则认为,H股对银行再融资的承受能力,要大于A股市场。但如同上述汇率风险一样,“H股再融资的时间点、方式将非常关键”。据本刊记者了解,中行增发H股的意向,也已进入董事会层面。
资本充足率“紧箍”
超2000亿元的再融资,意在达到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2009年的信贷狂潮,导致各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2009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居于第一的中行,资本压力最为明显。截至2009年末,其资本充足率为11.14%,较上年下降2.29个百分点。
最后公布再融资方案的建行,在董事长郭树清看来,在贷款方面“有意保持了克制”,新增贷款总量在4家银行中排名第四,且发行了总额800亿元的次级债。但截至2010年3月31日,其资本充足率为11.44%,核心资本充足率9.17%,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26和0.17个百分点,融资压力依然很大。
目前,监管部门已上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型国有银行由8%调至11.5%。“且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动态地满足。”宁夏银监局局长沈晓明说。全国性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调为11%。
“建行的规划是,未来五年资本充足率达到11.5%、核心资本充足率9.4%以上。”前述建行人士称,以上指标均为动态,因此确切资本金缺口难以估算。
“在今年信贷规模至少还将达到7.5万亿元的扩张态势下,补充资本金将对各大行形成明显压力。”沈晓明说。
处在资本压力之下,在贷与不贷之间,银行已备受煎熬。
4月中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规范问题赴湖南省某市采访时发现,重新整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后,当地政府正想大干快上,急需资金。建行当地机构以国家收紧此类贷款为由,拟拒绝向新平台贷款。但建行该市某行长说:“很快就接到了电话,让我必须放款。”该行最后以贷款利率不打折、抵押物优先选择的方式,放行贷款。
此种情势下,如何管理自己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很为难。
根据相关的法定程序,四大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最早也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能实施。再融资计划目前仅获得了各银行董事会批准,还需要股东大会的表决。然后进入银监会、证监会审批程序。简单计算,再融资计划正式上市约需时半年。
汇金的深意
“汇金哪有那么多钱”?2009年“汇金分红补充银行资本金”的业界观点风行时,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曾向记者如此抱怨。
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其资金来自母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总额约1000亿美元。上述汇金高层说:“这笔钱有三分之二左右用于控股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剩余部分则用于危困金融机构救助。”
目前的汇金公司,控股参股了6家大型商业银行、2家金融控股集团、9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类公司。连续注资之后,汇金“早已是囊中羞涩”。
“汇金已宣布不认购中行的可转债,就是一个明证。”上述不愿具名的汇金公司前高层说。
因此,在此境况下,“汇金公司更不可能用减少分红,来满足大行再融资需求。”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认为,“那些喊着要钱的人,还是那种‘国家拿钱来’的想法,估计忘了汇金公司有完整的治理结构,分红涉及投票表决。”
同样,身为国有大行的大股东,财政部也有难处。“各大行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已经延期10年支付。工行那个共管账户估计也要延时关闭。”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一位处长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如何帮助大行进行再融资?汇金公司接听记者电话的两位人士都说,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预定方案。
“汇金鼓励上市大行使用债务融资杠杆,而不是盯着再融资或者减少分红。后者只是输血之策。”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人士说,事实上,汇金内部对银行业“融资-贷款-再融资”的循环,已经备感厌恶。
汇金公司一位监事则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当初,他就对中行提出的全国第一份再融资计划表达了不同意见。“主要是出于全局的考虑。无论哪种再融资方式,大股东再出资不可避免。但汇金有自己的通盘考虑,不是谁先提出方案就照顾谁。”
但汇金仍须保证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其参与此番大行再融资,是必然之举。上述汇金公司前高层认为,汇金对建行3月26日的再融资方案,“先是基本接受,后是否定”,“正说明了它的态度”。
汇金目前持有建行57.09%的股份,其中持有的建行A股只占总股本的0.06%。3月26日方案提出时,汇金公司有意参与A股的定向增发,并约定认购较高比例,但未约定最低限度。但在董事会召开前最后一刻,汇金最终未认可此方案。
与大行再融资计划同时出台的,是汇金的发债计划。上述两位汇金人士都向记者证实,确有此计划。但发债资金将用于何处,两人表示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