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该组诗借酒为题,以包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现实 以及生活的想法和看法,书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极度向往,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案的道德情操和安于平淡的生活情趣。。本文结合组诗,讨论了诗歌对当下现实生活的种种启示,对人们树立正确、乐观的人生态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启示
一、诗人及作品介绍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陶潜,字元亮。从小熟读儒家经典,陶渊明的的思想也深受其影响,自小就立志为国效力,兼济天下。但是在东晋默契,由于实行严格的门第等级制度,门第氏族完全掌握着士子的前途命脉,因而庶族中没有门第的学生就没有办法完全根据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1]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百多首,内容却丰富多彩,尤其是《桃花源记》、《归田园居》这些诗,因描写出一些理想化的,人人渴望的生活方式而被千古传诵。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有大量田园诗作,被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对杜甫、苏轼等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带来了深远影响。除了田园诗,陶渊明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尤其以饮酒二十首组诗著称。思考人生时他会饮酒,闲来无事时他会饮酒,东篱采菊他要饮酒, 西窗怀古他要饮酒。一般情况下他是独酌,有时候也与友人共饮,饮酒时陶渊明重要的写作灵感,也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2]
二、陶渊明饮酒诗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上有太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太多的答案。哲学家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活在世上最怕的不是穷困潦倒,也不是众叛亲离,而是希望的泯灭,只要希望还在,一切皆有可能。因此,要有一种活在当下的英雄主义精神。陶渊明一生中几次出仕,做过几次大大小小的官,但最终看透官场的黑暗腐败并于41岁时彻底归隐,《饮酒》二十首便作于此后。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这是陶渊明饮酒(其一)中的两句,意思是说,既然不期然而然的获得一壶酒,那就啥也别想,只要痛快畅饮,一醉方休。看似在喝酒,甚至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意味,但如果我们认真品读,却可以读出一种人生的正能量。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人都应该火灾当下,学会感恩和知足,懂得发现已经拥有的各种美好。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因此,活在当下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相见后攀谈些什么呢?不言其他,唯道桑麻,说明已经放弃尘世的奢想。他歸田后专心致力农事,对亲手种植的庄稼十分关切,他是真心归耕田园,不像某些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假隐,也并非某些人一样,虽不满统治者却又贪恋名利而中隐,他是从思想和行动上与统治者做了真正的决裂。他身在田园,智在田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如清代温汝能所说:“‘相见’二语,逼真田家气象,陶诗多有真趣,此类是也”。[3]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殊不知,该诗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但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洒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更加包含了精妙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在条件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人生的乐趣。
死亡是个永恒而经典的话题,读陶渊明的诗就不难发现,只要开始饮酒,他思考人生和死亡的阀门就会自动打开。“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是《饮酒》(其三)中对人生易逝的感叹。“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是《饮酒》(十一)中对死亡的理解。在陶渊明看来,人生看似漫长却如白驹过隙,在这么短暂的瞬间里,真不应该把虚名俗利看得那么重。任何一种失去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陶渊明用他的诗告诉我们,只有认识死亡,才能更能豁达的面对人生。
人们总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人群来来往往,路上车水马龙,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前行,人们总能看到带着天真笑容的孩子,却很少发现能够开怀大笑的大人。究其原因,他们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没有了初心。到底该怎么度过一生呢?这是古今中外几乎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陶渊明在饮酒诗中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陶渊明热爱生活、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显而易见。简单生活,别让复杂的生活夺取你的好奇心,也别让欲望毁了你对生活的本真。
陶渊明不但平衡了生存与初心之间的关系,还为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理想生活的样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是啊,眼前的日子虽然非常清苦,但他只要一杯浊酒足矣。即便后悔也是后悔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大好时光,没有早一点真正去做自己。现代社会中,人们辞职往往是为了更高的薪酬或者更显要的位置。但是陶渊明辞去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与旧生活决裂的的勇气和胆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所以,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并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三、结语
陶渊明《饮酒》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用敏锐的眼光和睿智的思考诗篇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使人感到淳厚有味。它的意义在于作者在一个严酷的皇权社会里,他遵从内心的呼唤,以个人之力完全拜托了对社会权力系统的依赖,依靠自己自食其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他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做了自己的人。清风不来,我亦盛开,也许这正是组诗带给我们最深的生活启示。
参考文献:
[1] 邱雪婧.超然脱俗——陶渊明《饮酒 其五》赏析.
[2] 费勇.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3] 温汝能.《陶诗汇评》.
作者简介:
裴春宝(1980.08—),女,汉族,甘肃武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及教育信息化研究。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启示
一、诗人及作品介绍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陶潜,字元亮。从小熟读儒家经典,陶渊明的的思想也深受其影响,自小就立志为国效力,兼济天下。但是在东晋默契,由于实行严格的门第等级制度,门第氏族完全掌握着士子的前途命脉,因而庶族中没有门第的学生就没有办法完全根据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1]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百多首,内容却丰富多彩,尤其是《桃花源记》、《归田园居》这些诗,因描写出一些理想化的,人人渴望的生活方式而被千古传诵。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有大量田园诗作,被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对杜甫、苏轼等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带来了深远影响。除了田园诗,陶渊明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尤其以饮酒二十首组诗著称。思考人生时他会饮酒,闲来无事时他会饮酒,东篱采菊他要饮酒, 西窗怀古他要饮酒。一般情况下他是独酌,有时候也与友人共饮,饮酒时陶渊明重要的写作灵感,也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2]
二、陶渊明饮酒诗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世上有太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太多的答案。哲学家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人活在世上最怕的不是穷困潦倒,也不是众叛亲离,而是希望的泯灭,只要希望还在,一切皆有可能。因此,要有一种活在当下的英雄主义精神。陶渊明一生中几次出仕,做过几次大大小小的官,但最终看透官场的黑暗腐败并于41岁时彻底归隐,《饮酒》二十首便作于此后。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这是陶渊明饮酒(其一)中的两句,意思是说,既然不期然而然的获得一壶酒,那就啥也别想,只要痛快畅饮,一醉方休。看似在喝酒,甚至有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颓废意味,但如果我们认真品读,却可以读出一种人生的正能量。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人都应该火灾当下,学会感恩和知足,懂得发现已经拥有的各种美好。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因此,活在当下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相见后攀谈些什么呢?不言其他,唯道桑麻,说明已经放弃尘世的奢想。他歸田后专心致力农事,对亲手种植的庄稼十分关切,他是真心归耕田园,不像某些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假隐,也并非某些人一样,虽不满统治者却又贪恋名利而中隐,他是从思想和行动上与统治者做了真正的决裂。他身在田园,智在田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如清代温汝能所说:“‘相见’二语,逼真田家气象,陶诗多有真趣,此类是也”。[3]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诗句,殊不知,该诗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为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但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洒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更加包含了精妙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在条件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人生的乐趣。
死亡是个永恒而经典的话题,读陶渊明的诗就不难发现,只要开始饮酒,他思考人生和死亡的阀门就会自动打开。“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是《饮酒》(其三)中对人生易逝的感叹。“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是《饮酒》(十一)中对死亡的理解。在陶渊明看来,人生看似漫长却如白驹过隙,在这么短暂的瞬间里,真不应该把虚名俗利看得那么重。任何一种失去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陶渊明用他的诗告诉我们,只有认识死亡,才能更能豁达的面对人生。
人们总在不断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人群来来往往,路上车水马龙,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前行,人们总能看到带着天真笑容的孩子,却很少发现能够开怀大笑的大人。究其原因,他们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没有了初心。到底该怎么度过一生呢?这是古今中外几乎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陶渊明在饮酒诗中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陶渊明热爱生活、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显而易见。简单生活,别让复杂的生活夺取你的好奇心,也别让欲望毁了你对生活的本真。
陶渊明不但平衡了生存与初心之间的关系,还为我们描述了他心目中理想生活的样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是啊,眼前的日子虽然非常清苦,但他只要一杯浊酒足矣。即便后悔也是后悔白白浪费了三十年的大好时光,没有早一点真正去做自己。现代社会中,人们辞职往往是为了更高的薪酬或者更显要的位置。但是陶渊明辞去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与旧生活决裂的的勇气和胆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所以,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并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三、结语
陶渊明《饮酒》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用敏锐的眼光和睿智的思考诗篇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使人感到淳厚有味。它的意义在于作者在一个严酷的皇权社会里,他遵从内心的呼唤,以个人之力完全拜托了对社会权力系统的依赖,依靠自己自食其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他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做了自己的人。清风不来,我亦盛开,也许这正是组诗带给我们最深的生活启示。
参考文献:
[1] 邱雪婧.超然脱俗——陶渊明《饮酒 其五》赏析.
[2] 费勇.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3] 温汝能.《陶诗汇评》.
作者简介:
裴春宝(1980.08—),女,汉族,甘肃武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及教育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