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11-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难的一个问题。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常常哀叹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批改作文累得死去活来,可收效甚微。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指导和评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获颇多,总结起来就是“二点三线”。“二点”是指关注预习和评改这两点。“三线”是指抓好三条线训练,即“大作文”“小作文”“周记”。
一、重视预习,为习作埋好伏笔。
“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教学如此,习作教学更应如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提笔咬笔头,大多缘于“无米下锅”。因此,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我指导学生用三种方法预习习作,提取最鲜活的一手素材。
1.观察记录。写人、景、物一类的习作,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比如,本学期单元作文安排了一次写动物,一次写景。写一种动物,我就提前1-2周布置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并设计了观察记录表格,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其他”栏目,可以记录我和动物的趣事,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感受等等。观察景物,也设计了类似的表格。
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学生串起了零零碎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习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亲身体验。教材中,有很多习作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描写得真实细腻。比如,本学期的单元习作中,要求选一次感受较深的假日把它记下来。我让学生在周末去超市购一次物,去菜市买一次菜,体会购物的快乐;还让学生去卖一次报,体会赚钱的辛苦;周末在家,来一次“小鬼当家”……这种源于实践的体验,收获的不仅仅是鲜活的材料,还有丰富的心灵体验。
3.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对不熟悉的习作内容,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就布置学生事先进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比如,本学期有一次单元习作要求写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我就要求孩子采用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这些民风民俗,把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有关传统习俗的现象整理出来,为习作做好准备。
二、抓好“三线”,让习作训练扎实有效。
抓好“三条线”的训练,一是大作文,主要是教材每个单元要求写的作文;二是小作文,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的小练笔;三是周记,主要是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会。
1.大作文,指导写法。大作文所写的是教材规定的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师要通过每个单元作文指导和评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习作前,要教给学生审题和列提纲的方法,做到弄懂题意,找准素材,胸有成竹。习作中,重点对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进行指导。习作后,精讲精批,首先让学生学会自我批改。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边朗读边修改。其次,组内进行互读,互改,互写评语。最后,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提炼写法,进行讲评。
2.小作文,读写结合。现在的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习作很好的范本,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读写结合,经常让学生进行仿写等片段练习,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如:仿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
3.周记,捕捉生活,个性涂鸦。周记,老师要求每周一篇,当然,也鼓励学生平时在周记本上写日记,老师不规定内容、题目,让学生捕捉生活,个性表达,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每周,还抽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优秀的周记,并在班级博客上发表,以鼓励学生乐写,从而达到会写的目的。
三、重视评改,提高习作训练质量。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观点。那么,怎样评改学生作文呢?我认为应该分三步走:首先让学生自评,然后由同伴互评,最后老师讲评。老师在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讲评要做好三件事,即“欣赏、挑刺、训练”。第一件事是欣赏。写好一句话,写精彩一句话,每个学生努力一下都能做得到。所以大面积地欣赏学生作文的最好办法是抓“好句”。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小作者听到同学朗读着他的句子和名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念,其他同学念着小作者的名字,多少也期盼着下次能念到他的名字,每一个期盼都在学生心里播下一个“我要写出精彩句子”的种子。所以在每周的周记讲评课上,我的第一板块就是让学生欣赏五个以上孩子上周作文中的的好句、好段,让展示的学生感到荣耀,让展示的过程成为其他孩子本周写作的动力。第二件事是挑刺。挑刺一般着力于“句病”。努力让学生的作文做到准确、顺畅、干净、利索。第三件事是训练。讲评课的练主要来自两处: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从课文、优秀作文选中引出的例子,学生有畏难感,从同伴作文中來,学生觉得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比如,写“扫墓”活动时,有一个孩子能恰当地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我就让学生也在修改自己作文时用此方法。二是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例如,有一次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好几个同学缺少心理描写,我就创设一个场景,大家一起练一练,学一学,写一写心理的活动。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习作水平明显提高,优秀习作越来越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每个学生还把自己的习作整理成册,留下童年生活的脚印,永远珍藏。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难的一个问题。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常常哀叹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批改作文累得死去活来,可收效甚微。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指导和评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获颇多,总结起来就是“二点三线”。“二点”是指关注预习和评改这两点。“三线”是指抓好三条线训练,即“大作文”“小作文”“周记”。
一、重视预习,为习作埋好伏笔。
“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教学如此,习作教学更应如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提笔咬笔头,大多缘于“无米下锅”。因此,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我指导学生用三种方法预习习作,提取最鲜活的一手素材。
1.观察记录。写人、景、物一类的习作,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比如,本学期单元作文安排了一次写动物,一次写景。写一种动物,我就提前1-2周布置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并设计了观察记录表格,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其他”栏目,可以记录我和动物的趣事,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感受等等。观察景物,也设计了类似的表格。
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学生串起了零零碎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习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亲身体验。教材中,有很多习作需要亲身体验,才能描写得真实细腻。比如,本学期的单元习作中,要求选一次感受较深的假日把它记下来。我让学生在周末去超市购一次物,去菜市买一次菜,体会购物的快乐;还让学生去卖一次报,体会赚钱的辛苦;周末在家,来一次“小鬼当家”……这种源于实践的体验,收获的不仅仅是鲜活的材料,还有丰富的心灵体验。
3.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对不熟悉的习作内容,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就布置学生事先进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比如,本学期有一次单元习作要求写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我就要求孩子采用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这些民风民俗,把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有关传统习俗的现象整理出来,为习作做好准备。
二、抓好“三线”,让习作训练扎实有效。
抓好“三条线”的训练,一是大作文,主要是教材每个单元要求写的作文;二是小作文,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的小练笔;三是周记,主要是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会。
1.大作文,指导写法。大作文所写的是教材规定的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师要通过每个单元作文指导和评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习作前,要教给学生审题和列提纲的方法,做到弄懂题意,找准素材,胸有成竹。习作中,重点对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进行指导。习作后,精讲精批,首先让学生学会自我批改。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边朗读边修改。其次,组内进行互读,互改,互写评语。最后,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提炼写法,进行讲评。
2.小作文,读写结合。现在的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习作很好的范本,值得学生借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读写结合,经常让学生进行仿写等片段练习,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如:仿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
3.周记,捕捉生活,个性涂鸦。周记,老师要求每周一篇,当然,也鼓励学生平时在周记本上写日记,老师不规定内容、题目,让学生捕捉生活,个性表达,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每周,还抽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优秀的周记,并在班级博客上发表,以鼓励学生乐写,从而达到会写的目的。
三、重视评改,提高习作训练质量。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种观点。那么,怎样评改学生作文呢?我认为应该分三步走:首先让学生自评,然后由同伴互评,最后老师讲评。老师在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讲评要做好三件事,即“欣赏、挑刺、训练”。第一件事是欣赏。写好一句话,写精彩一句话,每个学生努力一下都能做得到。所以大面积地欣赏学生作文的最好办法是抓“好句”。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小作者听到同学朗读着他的句子和名字,作文带给他的尊严和荣耀、自信和光荣一定会使他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念,其他同学念着小作者的名字,多少也期盼着下次能念到他的名字,每一个期盼都在学生心里播下一个“我要写出精彩句子”的种子。所以在每周的周记讲评课上,我的第一板块就是让学生欣赏五个以上孩子上周作文中的的好句、好段,让展示的学生感到荣耀,让展示的过程成为其他孩子本周写作的动力。第二件事是挑刺。挑刺一般着力于“句病”。努力让学生的作文做到准确、顺畅、干净、利索。第三件事是训练。讲评课的练主要来自两处:一是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从课文、优秀作文选中引出的例子,学生有畏难感,从同伴作文中來,学生觉得自己“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比如,写“扫墓”活动时,有一个孩子能恰当地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我就让学生也在修改自己作文时用此方法。二是从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引伸出来。例如,有一次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好几个同学缺少心理描写,我就创设一个场景,大家一起练一练,学一学,写一写心理的活动。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习作水平明显提高,优秀习作越来越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每个学生还把自己的习作整理成册,留下童年生活的脚印,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