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合理负担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压力增大,无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15,644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不仅表现为工作时间长、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量多,还体现在教师感知到的工作量大.不合理的负担带来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满意度较低等不利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合理配置教师工作时间,优化工作任务;统筹整合资源,提供有力支持;改进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合理负担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压力增大,无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15,644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不仅表现为工作时间长、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量多,还体现在教师感知到的工作量大.不合理的负担带来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满意度较低等不利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合理配置教师工作时间,优化工作任务;统筹整合资源,提供有力支持;改进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估存在学科特点不突出、经验性的听评课较多、国外高质量评估工具未必适用于我国教育实际等问题.从评估教师教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评估教学是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计算教师教学质量的增值情况、服务于循证教学改革等评估目的 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学习机会理论,通过深入分析数学课标,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课堂教学评估框架,构建体现课标要求的、可用于量化分析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结构性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由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形式、课
祖辈托育是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的主要模式.祖辈托育的主导地位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祖辈托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祖辈托育的负效应和经验性、祖辈托育在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祖辈托育必须有来自公共服务的支持.把支持祖辈托育纳入公共政策,应坚持立法先行,厘定祖辈托育地位;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政策支持系统;立足社区载体,精准推动服务递送;整合多方资源,加强祖辈育儿指导.
当前既有核心素养框架比较集中地体现出综合性、无差别性、关系性与未来性等特点,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从文化哲学视角看,已有素养框架仍存在些许遗憾,即更多指向了满足未来需求、实现成功生活、发展健全社会等层面,而对具体的人在此时此刻的状态与福祉关注不够.期待透过文化哲学之眼,使得学生发展素养的指向更富能动性、导引性、丰富性与开放性.探索出以“为人-成人-超人”为内在逻辑的三大维度,即自然性素养、社会性素养与文化性素养,构建以生命力、生活力、理解力、表现力、交往力、领导力、承继力、审美力与创造力等为内核的框架体系
如何规避学校危机事件扩大为“校闹”是学校及教育部门最关切的事情之一.风险社会“校闹”的诱因复杂多样,以往研究较为分散,缺少多因素的组合路径探索.通过访谈江苏和江西两省22位中小学校长,构建案例库,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危机事件是否会扩大为“校闹”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研究发现,行为主体价值取向不理性和沟通效度差是危机事件扩大为“校闹”的必要条件,学校风险和应急管理到位及无社会不良示范是其不扩大为“校闹”的必要条件;危机事件扩大为“校闹”的模式有消极管理型、舆论助燃型和高损匹配型,不扩大为“校闹”的组态有耦
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之爱的相关内容为切入口,从儿童之爱的内涵和对象两个维度分析教科书中隐含的关于儿童之爱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意蕴,进而探讨语文教科书中儿童之爱的渗透路径、取向及其存在的不足等相关问题,从而明确社会主流所认可的儿童之爱的形态,以为儿童之爱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培育和引导提供参考.
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即教师价值观点表达的过程.相比知识教育中教师对知识理论与教学语言的精细考究,价值观教育存在价值观点错误、肤浅、冷漠、空洞等问题.价值观点表达包含价值规范的说明性表达与涉及双方背景因素的关系性表达.在说明性表达中,价值观点因价值规范具有公共性而存在正误之分;因其内容结构、判断逻辑有简单与复杂之分而存在高下之分.而在关系性表达中,情感使道德直觉成为价值信念,共鸣使个体更易认同价值规范.教师需精准锚定价值问题,搭建专业壁垒,进行既鞭僻入里又高屋建瓴的观点表达;同时,搭建理解通道,使观点有情有义并
实践性教学理论既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教学理论价值实现的需要.实践性教学理论应以中观或微观实践问题为问题域,具有明确的操作要求,以实践者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描述.实践性教学理论的生成有两条路径:一是归纳教学经验直接创生实践性教学理论;二是归纳教学经验,丰富、完善、改造抽象理论生成实践性教学理论.
中小学STEAM教育评估是对以项目或问题为载体形式的中小学校所开展的STEAM教育育人活动进行评判,其内涵特征为过程性、跨学科性、区分性等.中小学STEAM教育评估的价值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STEAM的内生动力、形成STEAM教育联动育人的协同力、增强STEAM教育发展的持续推进力等方面.中小学STEAM教育评估的理论框架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提升为理念,以育人价值发现为导引,构建了包括输入方面的主体层与约束层、过程方面的测算层、输出方面的结果层为一体的内外相接的线性框架,从而促进中小学STEAM教育健康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减轻学习压力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讨论教学方式、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采用纸笔测验以及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国东部某省的14,021名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1)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观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2)采用因材施教、互动教学、鼓励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正向影响学业成绩;(3)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促进
随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命题.立足问题情境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外在场域;注重迁移与思维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内在动力;以核心问题为主线的问题链教学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能架构.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链教学遵循以下思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中的核心观念;依据数学核心观念设置与之关联的主干问题;围绕主干问题铺设序列化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