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五环节中起始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练的语言、选用最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学习天地,需要教师花大量的心血去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使用不同的课堂设计上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此为例谈一下课堂导入方式的优劣。
一、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导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属于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童年趣事”这一单元,童年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美好回忆,趣事是学生难忘的童年故事。依据这样的学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你的童年吗?还记得你童年的小伙伴吗,记得童年发生的一件件囧事吗,记得童年住的房子吗,记得童年玩过的游戏吗?
提问的问题非常详细而且笔者还用幻灯片展示了出来,这是因为初中生的年龄较小,提的问题如果太空泛,学生就可能回答不出来,出现冷场的情况。
学生甲:小的时候,有一次我经过麦田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麦子不知道那是什么,就问父母“田里长这么多草干什么?”父母听了都笑弯了腰。
学生满堂大笑。
学生乙:我有一个童年小伙伴,叫胖胖,他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痛苦、囧事、趣事,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又热闹。
教师:因为时间的限制,许多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分享自己的故事,请大家在课后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短文。老师将挑选优秀的文章、有趣的文章贴在后面,让大家慢慢欣赏。童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最美好的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忆中的童年。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也有自己记忆中的童年,在45岁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童年里的趣事、童年里的思考,并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被收录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相比于听教师讲故事,他们更愿意听同龄的孩子讲故事,因为他们对同龄孩子的接受感远超过对家长对老师的接受感。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更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而且这样的课堂导入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以后进一步教学。
二、想象见的永远不如看见的和听见的
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堂导入,课堂气氛活跃,但耗时太多,有意犹未尽之感。笔者在第二次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发了一份课前预习作业,希望将一部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前去。在学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
教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他的原名是?什么地方的人?是我国著名的?这篇文章出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
依据学生的回答,顺序板书:鲁迅,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朝花夕拾》。
教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朝花夕拾》四个字的含义。
学生:朝与夕相对应,比喻在中年时期想起了少年时期童年时期的事,花代表书里的回忆如同晨曦里带露的鲜花一样,甜美而灿烂。
教师:回答得很好。老师认为《朝花夕拾》里面的花,可能是甜美而灿烂的鲜花,也可能是作者心灵的浪花,是作者人到中年后对童年的再回忆,再思考。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记忆中的童年,看看你是否也做过同样的事?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荡秋千、放风筝、老鹰抓小鸡、铁臂阿童木等类似于漫画的色彩鲜明的图片,然后播放了一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录像。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并在45岁的时候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在本文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哪些童年的记忆图画?
学生分组讨论……
这次课堂导入,用时较以前大为缩短,课堂容量也得到了扩展,学生课堂讨论也很热烈。但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笔者却感觉到学生的讨论停留在课文的表面意思上,思考得比较肤浅,未能延展到“童年趣事”这样的主题上。那么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呢?
因年龄的不同,思考方式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即使是我本人讲解我的童年,学生都不一定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更远年代的鲁迅先生的童年了。学生即便能够读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里面描述的文字,也不一定能想象得出这篇文章里的场景,更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场景里鲁迅先生的所思所想。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新课改的真谛。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导入?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了一句话:蹲下来看孩子。希望有一天我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从而设计出真正适合这篇课文,适合孩子的课堂导入。
一、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导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属于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童年趣事”这一单元,童年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美好回忆,趣事是学生难忘的童年故事。依据这样的学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你的童年吗?还记得你童年的小伙伴吗,记得童年发生的一件件囧事吗,记得童年住的房子吗,记得童年玩过的游戏吗?
提问的问题非常详细而且笔者还用幻灯片展示了出来,这是因为初中生的年龄较小,提的问题如果太空泛,学生就可能回答不出来,出现冷场的情况。
学生甲:小的时候,有一次我经过麦田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麦子不知道那是什么,就问父母“田里长这么多草干什么?”父母听了都笑弯了腰。
学生满堂大笑。
学生乙:我有一个童年小伙伴,叫胖胖,他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痛苦、囧事、趣事,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又热闹。
教师:因为时间的限制,许多同学还没有来得及分享自己的故事,请大家在课后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短文。老师将挑选优秀的文章、有趣的文章贴在后面,让大家慢慢欣赏。童年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最美好的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忆中的童年。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也有自己记忆中的童年,在45岁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童年里的趣事、童年里的思考,并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被收录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相比于听教师讲故事,他们更愿意听同龄的孩子讲故事,因为他们对同龄孩子的接受感远超过对家长对老师的接受感。这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更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到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而且这样的课堂导入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以后进一步教学。
二、想象见的永远不如看见的和听见的
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堂导入,课堂气氛活跃,但耗时太多,有意犹未尽之感。笔者在第二次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发了一份课前预习作业,希望将一部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前去。在学生预习作业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
教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他的原名是?什么地方的人?是我国著名的?这篇文章出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
依据学生的回答,顺序板书:鲁迅,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朝花夕拾》。
教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朝花夕拾》四个字的含义。
学生:朝与夕相对应,比喻在中年时期想起了少年时期童年时期的事,花代表书里的回忆如同晨曦里带露的鲜花一样,甜美而灿烂。
教师:回答得很好。老师认为《朝花夕拾》里面的花,可能是甜美而灿烂的鲜花,也可能是作者心灵的浪花,是作者人到中年后对童年的再回忆,再思考。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记忆中的童年,看看你是否也做过同样的事?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了荡秋千、放风筝、老鹰抓小鸡、铁臂阿童木等类似于漫画的色彩鲜明的图片,然后播放了一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录像。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并在45岁的时候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在本文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哪些童年的记忆图画?
学生分组讨论……
这次课堂导入,用时较以前大为缩短,课堂容量也得到了扩展,学生课堂讨论也很热烈。但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的时候,笔者却感觉到学生的讨论停留在课文的表面意思上,思考得比较肤浅,未能延展到“童年趣事”这样的主题上。那么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呢?
因年龄的不同,思考方式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即使是我本人讲解我的童年,学生都不一定能理解,更谈不上理解更远年代的鲁迅先生的童年了。学生即便能够读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里面描述的文字,也不一定能想象得出这篇文章里的场景,更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场景里鲁迅先生的所思所想。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新课改的真谛。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导入?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了一句话:蹲下来看孩子。希望有一天我能真正地理解孩子,从而设计出真正适合这篇课文,适合孩子的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