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科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他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他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是未成人,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格上,和成年人是一样的,是同等的。但是学生的权利是否能够享受得到,他们的人格是否能够得到尊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因素至关重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亲近学生,确保他们享受到各项基本权利,不轻视他们,不藐视他们,更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尊重老师,就相信老师,就听老师的话,就按老师的要求做。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尊重学生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作为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对学生关心、爱护不仅仅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的体现,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
二、激励,是班级管理的阳光。
现代量化考核制度,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认真扣分。在学生心中,生活在班集体中必须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被扣了分去。如此一来,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而在这硬管理模式下,适度地进行“激励”这种“软管理”,无疑如春日的一缕阳光,能温暖人的心。
第一: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在学生心目中,班长真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无疑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中班长只有一个,尤其是那些调皮学生更是只能望“长”兴叹。但我们不妨在这些学生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纪律由一人负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产生心灵上的激励,又可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能再辅以老师班委的帮助,这些不是班长的“班长”哪能不成气候。
第二,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形式。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机会改正错误,赢得大家的谅解。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式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比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三、谈心如秋月照亮学生的心灵
量化制度是没有人情味的,在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学生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时候,谈心作为“软管理”方式的一种,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直接的面对面的“促膝而谈”。直接谈心,切忌不能居高临下,应让学生置于与老师同等的地位上,即“促膝而谈”。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但我认为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最低最容易办到的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盼望一步登天。比如在一次大合唱比赛中,我班获了一等奖,其中男生平措同学的领唱立下汗马功劳。在回家路上,我与踌躇满志的他同行,我对他说:“你能唱得那么有水平,说明你有别人不及的才能。如果你学习上也像唱歌那样肯下功夫,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提高。”这位男生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一要求。这以后,我创造一切机会,多次谈心,引导他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从不违反课堂纪律开始,到认真完成作业……如登山一样,一步步往上攀登,一学期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二,通过周记、书信等的间接谈心。如若直接谈心,而学生无动于衷仍我行我素,又如有些问题如早恋比较敏感,不便于直接谈心时,间接谈心就可避免些许的尴尬场面,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从容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自然群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也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而,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学校老师以及适度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新班级形成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自然群落”,包括有些老师谈虎色变的“小团体”。其实,如果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群落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如果能够加强对这些团体的引导,无疑是进行好“软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握每一个“自然群落”的“首领”,并交给他们适合的工作。
往往这些“自然群落”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同学承担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本群落的其他同学。比如,有一个“自然领袖”,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便可委任他为班长。有些“自然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但却有不少人听从他,这类学生可适当引导,让他当值日班长或行政、锻炼、卫生组长。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自然群落”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把握“自然群落”中有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
自然群落中必然会产生交叉。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形成一群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群体。但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那么,我们不妨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使两群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比班主任强制规定的“一帮一”岂不是强的多。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中“自然群落”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大感情的投入量,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是未成人,但是在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格上,和成年人是一样的,是同等的。但是学生的权利是否能够享受得到,他们的人格是否能够得到尊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因素至关重要。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亲近学生,确保他们享受到各项基本权利,不轻视他们,不藐视他们,更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尊重老师,就相信老师,就听老师的话,就按老师的要求做。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尊重学生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作为老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对学生关心、爱护不仅仅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的体现,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
二、激励,是班级管理的阳光。
现代量化考核制度,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认真扣分。在学生心中,生活在班集体中必须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被扣了分去。如此一来,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而在这硬管理模式下,适度地进行“激励”这种“软管理”,无疑如春日的一缕阳光,能温暖人的心。
第一: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在学生心目中,班长真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无疑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中班长只有一个,尤其是那些调皮学生更是只能望“长”兴叹。但我们不妨在这些学生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纪律由一人负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产生心灵上的激励,又可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能再辅以老师班委的帮助,这些不是班长的“班长”哪能不成气候。
第二,定几条不是奖励的“奖励”。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形式。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机会改正错误,赢得大家的谅解。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式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比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三、谈心如秋月照亮学生的心灵
量化制度是没有人情味的,在执行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学生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时候,谈心作为“软管理”方式的一种,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直接的面对面的“促膝而谈”。直接谈心,切忌不能居高临下,应让学生置于与老师同等的地位上,即“促膝而谈”。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但我认为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最低最容易办到的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盼望一步登天。比如在一次大合唱比赛中,我班获了一等奖,其中男生平措同学的领唱立下汗马功劳。在回家路上,我与踌躇满志的他同行,我对他说:“你能唱得那么有水平,说明你有别人不及的才能。如果你学习上也像唱歌那样肯下功夫,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提高。”这位男生很高兴的接受了这一要求。这以后,我创造一切机会,多次谈心,引导他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从不违反课堂纪律开始,到认真完成作业……如登山一样,一步步往上攀登,一学期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二,通过周记、书信等的间接谈心。如若直接谈心,而学生无动于衷仍我行我素,又如有些问题如早恋比较敏感,不便于直接谈心时,间接谈心就可避免些许的尴尬场面,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余地,从容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自然群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也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而,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学校老师以及适度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新班级形成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自然群落”,包括有些老师谈虎色变的“小团体”。其实,如果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群落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如果能够加强对这些团体的引导,无疑是进行好“软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握每一个“自然群落”的“首领”,并交给他们适合的工作。
往往这些“自然群落”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同学承担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本群落的其他同学。比如,有一个“自然领袖”,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便可委任他为班长。有些“自然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但却有不少人听从他,这类学生可适当引导,让他当值日班长或行政、锻炼、卫生组长。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自然群落”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把握“自然群落”中有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
自然群落中必然会产生交叉。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形成一群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群体。但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那么,我们不妨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使两群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比班主任强制规定的“一帮一”岂不是强的多。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中“自然群落”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大感情的投入量,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