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许多可喜的变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应试教学的痕迹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题海战、填鸭式、机械重复、反复操练的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现象在部分老师身上依然十分明显。
关键词 扎实有效 轻负高效 实践 尝试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不断推进,追求扎实有效、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越来越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构建“以人为本”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既要注重学生体验、观察与概括,更要形成明晰的教学结论与方法。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与保证。因此,无论课程改革走到哪一步,“有效教学、轻负高效”都是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目标。
一、准确把握全面、恰当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
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1 准确研读教材。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课堂,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①理清教材中各个领域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②备课时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每一道题的前后联系。
2 全面分析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有效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
3 合理把握教学目标。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目标的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的目标。
二、精心创设合理、适宜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教材的最大特点在于:许多知识的引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情境创设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要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有实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的明确。关键是要能引发学生学习,包含的教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坚决杜绝那种为创设而创设的、没有价值的情境;②特别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充分考虑教学条件、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创设应朴实、实用,不要刻意追求形式的新颖独特;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学习情趣缺失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兴趣。
三、切实采取精当,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要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而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2 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较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培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3 既要关注教学预设,更要关注教学生成的有机结合。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教师要运用智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生成更加精彩。
四、积极实施适宜、有效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励、反馈与调整,人文化的激励性评价必将成为新理念下课堂评价的主流方式。新课程评价观提倡多鼓励学生,是从给学生创设宽容和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角度提出的,其本义也是来自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宽容,让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积极实施适宜、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1 要以尊重学生为立足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让课堂评价体现出“人文情怀”,让学生能获得一种被老师期待着、关注着的感觉,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2 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实践证明,激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把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知识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3 要注重灵活多样。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教师的此类评价产生麻痹厌烦心理。课堂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随机变化、灵活多样、注重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既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要远离形式的浮躁,多作务实的探索,及时反思,不断改进,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扎实有效 轻负高效 实践 尝试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不断推进,追求扎实有效、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越来越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构建“以人为本”思想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既要注重学生体验、观察与概括,更要形成明晰的教学结论与方法。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与保证。因此,无论课程改革走到哪一步,“有效教学、轻负高效”都是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目标。
一、准确把握全面、恰当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
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1 准确研读教材。真正有效的、高效的课堂,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①理清教材中各个领域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②备课时应深入研究和理解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每一道题的前后联系。
2 全面分析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有效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
3 合理把握教学目标。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目标的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要有发展性的目标。
二、精心创设合理、适宜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教材的最大特点在于:许多知识的引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情境创设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要使创设的情境有价值、有实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的明确。关键是要能引发学生学习,包含的教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坚决杜绝那种为创设而创设的、没有价值的情境;②特别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充分考虑教学条件、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创设应朴实、实用,不要刻意追求形式的新颖独特;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学习情趣缺失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兴趣。
三、切实采取精当,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要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而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2 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一直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较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培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3 既要关注教学预设,更要关注教学生成的有机结合。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教师要运用智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生成更加精彩。
四、积极实施适宜、有效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更主要的是为了激励、反馈与调整,人文化的激励性评价必将成为新理念下课堂评价的主流方式。新课程评价观提倡多鼓励学生,是从给学生创设宽容和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角度提出的,其本义也是来自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宽容,让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积极实施适宜、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以下几点:
1 要以尊重学生为立足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面向全体学生,让课堂评价体现出“人文情怀”,让学生能获得一种被老师期待着、关注着的感觉,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2 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实践证明,激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把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知识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3 要注重灵活多样。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教师的此类评价产生麻痹厌烦心理。课堂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随机变化、灵活多样、注重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既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又要远离形式的浮躁,多作务实的探索,及时反思,不断改进,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