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述课程意识的基本概念内涵,并由此提出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课程意识; 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64-001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自古以来始终坚持传承知识这一根本任务,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缺乏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能力。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或是教材是原本就预设好的,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开发之中。
一、认识课程意识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1]。
(一)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暗含着教师应站在起点,敏感地观望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盘筹谋目标完成的各种因素,时时留心预设目标达到的程度,并会根据学生认知进程和学习状态适时调整目标。教师有无目标意识的标志在于其是否自觉地把教学目标视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尺度”,是否自觉地对之加以审视与反思,并能自觉地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
(二)资源意识
资源是课程实施可以借助、使用的材料。目标意识的确立,使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资源意识的确立,使教师能从容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有无资源意识的“分水岭”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具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不经意间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敏感地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且有价值的即时性课程资源等[2]。
(三)过程意识
过程意识,是指课程本身不是静止的、完全预设和不可变更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自觉主动地走向课程实践。过程意识促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选择课程内容、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景等教学行为时能有意识地考察这些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四)评价意识
评价,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评价意识驱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量化评价),更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来自觉地关注课程实施中的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评价意识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要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等具有教育和发展性功能的评价。
二、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中,改革课程意识从思想高度出发,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否具备课程的生成意识以及教师具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影响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有助于推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意识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教师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责任感, 继而转化为趋向某种行动的意图和动力。生成性课程思维重在关注过程,并且将课程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件和主要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利用,从而生成真正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将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教师将课程视为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经验、精神、情感的生成过程,而不是教师传授绝对性真理的载体,从而成为课程的主人,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课程。
(二)课程意识有助于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高校明确的办学理念、课程专家的参与、教育行政领导的支持等;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民主、开放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等。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这是教师课程意识缺乏的最集中体现。校本课程是时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目前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开发最具实效的一部分,校本課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经开始从观念的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的行动状态[3]。
(三)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培养
作为课程实施者,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必然是课程的缔造者、反思性实践者和课程的创生者。他们通过构建各种对话情境,呈现出更多自主性、反思性和创新性行为,为课程意义的创建与发现拓展空间。而课程的实施也由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介入烙上了鲜明的个性化印迹,教师逐渐意识到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价值,并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呈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或变量,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完善自我的过程。这种对教育的反思使教师不断质疑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统一整理了课程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4]。
参考文献:
[1]王建强.加强课程意识,深化教学改革[J]课程开发,2003(12):40
[2]吴保明.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0(8):11-12
[3]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5(8):23-25
[4]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的解析和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0(9):69-74
关键词:课程意识; 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64-001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自古以来始终坚持传承知识这一根本任务,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缺乏课程的生成意识和生成能力。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或是教材是原本就预设好的,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开发之中。
一、认识课程意识的内涵
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系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由“目标意识”、“资源意识”、“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1]。
(一)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暗含着教师应站在起点,敏感地观望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盘筹谋目标完成的各种因素,时时留心预设目标达到的程度,并会根据学生认知进程和学习状态适时调整目标。教师有无目标意识的标志在于其是否自觉地把教学目标视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向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尺度”,是否自觉地对之加以审视与反思,并能自觉地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
(二)资源意识
资源是课程实施可以借助、使用的材料。目标意识的确立,使教师有了努力的方向;资源意识的确立,使教师能从容地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有无资源意识的“分水岭”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具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不经意间会敏感地觉察到课程资源的存在,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敏感地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且有价值的即时性课程资源等[2]。
(三)过程意识
过程意识,是指课程本身不是静止的、完全预设和不可变更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课程情境中寻求教育意义,自觉主动地走向课程实践。过程意识促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选择课程内容、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景等教学行为时能有意识地考察这些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四)评价意识
评价,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评价意识驱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量化评价),更要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来自觉地关注课程实施中的质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评价意识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要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个性化评价等具有教育和发展性功能的评价。
二、高校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当前新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中,改革课程意识从思想高度出发,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是否具备课程的生成意识以及教师具有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将影响课程改革是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课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有助于推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意识的最大作用就是让教师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责任感, 继而转化为趋向某种行动的意图和动力。生成性课程思维重在关注过程,并且将课程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件和主要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利用,从而生成真正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将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独角戏。教师将课程视为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经验、精神、情感的生成过程,而不是教师传授绝对性真理的载体,从而成为课程的主人,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课程。
(二)课程意识有助于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高校明确的办学理念、课程专家的参与、教育行政领导的支持等;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民主、开放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意识等。提高教师和学校的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是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这是教师课程意识缺乏的最集中体现。校本课程是时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目前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开发最具实效的一部分,校本課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已经开始从观念的觉醒状态进入到实践的行动状态[3]。
(三)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培养
作为课程实施者,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必然是课程的缔造者、反思性实践者和课程的创生者。他们通过构建各种对话情境,呈现出更多自主性、反思性和创新性行为,为课程意义的创建与发现拓展空间。而课程的实施也由于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介入烙上了鲜明的个性化印迹,教师逐渐意识到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价值,并能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呈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因素或变量,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完善自我的过程。这种对教育的反思使教师不断质疑教学行为的合理性,从而进一步统一整理了课程经验,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4]。
参考文献:
[1]王建强.加强课程意识,深化教学改革[J]课程开发,2003(12):40
[2]吴保明.试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2010(8):11-12
[3]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5(8):23-25
[4]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的解析和重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0(9):69-74